电池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58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传感器,包括:主体部、与主体部连接的夹持部及用于与电池固接的安装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壳体和电阻元件,所述电阻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壳体的第一面,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壳体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设置,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件和与所述夹持件配合紧固所述夹持件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安装侧与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面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方面便于操作者将电池传感器安装至电池,另一方面避免了对电池的损坏。

Battery Sens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ttery sensor,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part, a clamping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part and an installation part used for fixing the battery. The main body part includes a shell and a resistive element, the resistive element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resistive element penetrates the first side of the shell,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resistive element penetrates the second side of the shell. The first face is relative to the second face, and the installation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resistive element. The clamping part includes a clamping part and a fastener fastening the clamping part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clamping part. The installation side of the fastener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resistive element are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econd face, respectively. On the one hand,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facilitates the operator to install the battery sensor to the battery, on the other hand, it avoids the damage to the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传感器。
技术介绍
随着怠速启停功能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准确、实时可靠地估算蓄电池的状态、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变得至关重要。为了车载启停系统能实时地准确地掌握蓄电池状态,避免怠速启停失败的情况的发生,提高蓄电池的寿命,目前采用智能蓄电池传感器(IBS,IntelligentBatterySensor)对蓄电池的电池荷电状态、健康状态、功能状态等进行监控。IBS通过告知上级控制单元蓄电池中是否有足够能量,以确保发动机可以自动关闭(停机)并再次启动。IBS包括主体、连接器、夹持件和连接桥。夹持件用于夹持电池的负极接线柱、连接桥用于与搭铁线连接。目前蓄电池预留给IBS的安装的空间通常是较为有限的,且在有限空间安装IBS时,比较容易碰到蓄电池,对其造成损坏。因此,如何能够设计一种电池传感器,以使得既可以在狭小的空间中较方便的安装电池传感器,又不会对电池造成损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传感器,便于操作者将电池传感器安装至电池的同时也避免对电池的损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池传感器,其包括主体部、与主体部连接的夹持部及用于与电池固接的安装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壳体和电阻元件,所述电阻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壳体的第一面,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壳体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设置。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件和与所述夹持件配合紧固所述夹持件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安装侧与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面的两侧。可选的,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臂及与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夹持臂的两端设有通孔,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贯穿所述通孔。可选的,所述夹持臂的两端扭转延伸出一对夹持耳,该一对夹持耳所在平面均相对壳体的侧面倾斜,且居于上方的一个夹持耳为紧固件的安装侧,该安装侧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一面一侧。可选的,所述夹持臂两端的通孔分别设于一对夹持耳上。可选的,所述螺栓中心轴线相对所述第二面倾斜,且与所述第二面所成的角属于[0°,85°]。可选的,所述螺栓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面所成的角为30°、45°或56°。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二端连接。可选的,所述安装部包括:连接件和螺栓,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通孔,所述螺栓贯穿所述通孔。可选的,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紧固件的安装侧与电阻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位于第二面的两侧,因此在安装电池传感器的过程中,当先通过夹持件夹持电池的负极接线柱,再通过紧固件紧固夹持件的过程中,由于操作者可以在电池外侧对紧固件进行紧固,因此即使在电池上预留的安装电池传感器的空间较小,操作者仍然可以方便的将电池传感器安装至电池,另外由于在安装紧固件的过程中,不会碰到电池,因此也避免了对电池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传感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夹持部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夹持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传感器安装至电池的立体示意图;及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传感器安装至电池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目前蓄电池上预留的安装电池传感器的空间较小,安装电池传感器较为不便且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对电池造成损坏。专利技术人在对电池预留的安装电池传感器的空间以及电池传感器的形状进行综合考虑后,重新对电池传感器进行了设计,以给操作者提供安装便利的同时也避免安装过程中对电池的损坏。请参见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传感器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电池传感器1包括:主体部10和与其连接的夹持部20,所述主体部10包括壳体101和电阻元件102,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1由上表面、侧面和底面围成,所述侧面包括相对平行的第一面101a和第二面101b。所述壳体101内还包括处理器电路板等(图中未示出)以感知和处理相应的信号,位于所述壳体101内的电阻元件102,可以为分流电阻。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传感器还包括安装部30,所述安装部30包括:连接件301和螺栓302,所述连接件301与所述电阻元件102的第一端102a连接,所述连接件上301设有通孔,具体地可以为螺纹孔,所述螺栓302贯穿所述螺纹孔。实际应用时将搭铁线套在所述螺栓302上,然后将螺母(图中未示出)套在螺栓302的螺杆上,旋转螺母使得搭铁线和连接件301贴合,以完成搭铁线和连接件301的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传感器还包括连接器40,所述连接器40与所述主体部10连接,所述连接器40与所述安装部30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01的两侧。所述连接器40用于与一对接连接器(图中未示出)插接配合,所述连接器40通常与所述主体部10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壳体101内的电阻元件102的第一端102a贯穿所述壳体101的第一面101a,电阻元件102的第二端102b贯穿所述壳体101的第二面101b,所述夹持部20包括夹持件201和与所述夹持件201配合紧固所述夹持件201的紧固件202,所述紧固件202的安装侧与所述安装部30位于所述壳体101的同侧,即所述紧固件202的安装侧与所述安装部30均位于壳体101的第一面101a所在的一侧。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夹持部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夹持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夹持部20包括夹持件201和与其配合紧固所述夹持件201的紧固件202。夹持件201包括夹持臂2011和与其连接的连接部2012。所述夹持臂2011为环形,用于夹持电池接线柱,夹持臂2011的两端扭转延伸出一对夹持耳,即第一夹持耳2011a和第二夹持耳2011b,便于操作者在将电池接线柱套入夹持臂2011后通过施加作用力在第一夹持耳2011a和第二夹持耳2011b上,以使得夹持臂2011夹紧电池接线柱。具体地,第一夹持耳2011a和第二夹持耳2011b朝向连接器40所在的壳体101一侧扭转,从而使第一夹持耳2011a和第二夹持耳2011b所在平面相对壳体101的侧面倾斜,且第一夹持耳2011a和第二夹持耳2011b中居于上方的一个为紧固件202的安装侧,该安装侧位于壳体101的第一面101a一侧。即紧固件202的安装侧和安装部30位于壳体101的同侧。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耳2011b居上。进一步地,第一夹持耳2011a和第二夹持耳2011b上分别设有通孔2011c和2011d。紧固件202包括螺栓2021和螺母2022,在通过施加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与主体部连接的夹持部及用于与电池固接的安装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壳体和电阻元件,所述电阻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壳体的第一面,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壳体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设置,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件和与所述夹持件配合紧固所述夹持件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安装侧与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面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与主体部连接的夹持部及用于与电池固接的安装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壳体和电阻元件,所述电阻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壳体的第一面,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壳体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设置,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件和与所述夹持件配合紧固所述夹持件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安装侧与所述电阻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面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臂及与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夹持臂的两端设有通孔,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贯穿所述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的两端扭转延伸出一对夹持耳,该一对夹持耳所在平面均相对壳体的侧面倾斜,且居于上方的一个夹持耳为紧固件的安装侧,该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瑶孟祥茹曹双杨宇佳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汽车电子连云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