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取力总成和间隔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339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取力总成和间隔套,后取力总成包括机体,成对安装的两个角接触球轴承和设置在两个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之间的间隔套,机体上设置有用于润滑角接触球轴承的润滑油道,间隔套上开设有连通润滑油道与角接触球轴承的润滑腔的润滑通道。工作过程中,机体的润滑油道内的润滑油朝靠近轴承的方向流动,到达间隔套时,通过间隔套和机体的轴承安装孔之间的间隙,再通过间隔套上的润滑通道,给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润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间隔套为角接触球轴承的润滑提供润滑通道,无需对轴承进行改进,不改变原有的调节轴承游隙和预压,保护轴承的基本功能,所以能够在实现轴承润滑的同时降低轴承的加工难度。

A rear force assembly and spacer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ar force taking assembly and a spacer sleev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two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s installed in pairs and spacer sleeve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rings of two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s. A lubricating oil passage for lubricating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s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and a lubricating passage connecting the lubricating oil passage and the lubricating chamber of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s is arranged on the spacer sleeve. \u3002 In the working process, the lubricating oil in the lubricating oil passage of the body flows towards the direction close to the bearing. When reaching the spacer sleeve, the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s installed in pairs are lubricated by the clearance between the spacer sleeve and the bearing mounting hole of the body, and then by the lubricating passage on the spacer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lubrication passage for the lubrication of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s through spacer sleeve, does not need to improve the bearing, does not change the original function of adjusting clearance and preloading of the bearing, and protects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bearing, so it can realize the lubrication of the bearing and reduce the processing difficulty of the bearing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取力总成和间隔套
本技术涉及轴承润滑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后取力总成,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间隔套。
技术介绍
后取力总成中,角接触球轴承成对安装使用时,采取背对背安装方式,中间的间隔套需要固定在轴承外圈之间。现有圆环形的间隔套会堵塞轴承润滑通道,一般通过在轴承外圈开设油孔,实现将润滑油引入轴承的润滑腔内,增加了轴承的加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取力总成,以在实现轴承润滑的同时降低轴承的加工难度。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隔套,以在实现轴承润滑的同时降低轴承的加工难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取力总成,包括机体,成对安装的两个角接触球轴承和设置在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之间的间隔套,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润滑所述角接触球轴承的润滑油道,所述间隔套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润滑油道与所述角接触球轴承的润滑腔的润滑通道。优选的,上述后取力总成中,所述润滑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间隔套一端的端面的第一润滑槽,所述第一润滑槽连通所述润滑油道与其中一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的润滑腔;设置在所述间隔套另一端的端面的第二润滑槽,所述第二润滑槽连通所述润滑油道与另一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的润滑腔。优选的,上述后取力总成中,所述第一润滑槽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分支槽;所述第二润滑槽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分支槽。优选的,上述后取力总成中,所述第一分支槽和所述第二分支槽均沿所述间隔套的周向均匀布置,且两者沿所述间隔套的周向交错分布。优选的,上述后取力总成中,所述第一分支槽和所述第二分支槽所对应的圆心角均为10°-30°。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后取力总成包括机体,成对安装的两个角接触球轴承和设置在两个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之间的间隔套,机体上设置有用于润滑角接触球轴承的润滑油道,间隔套上开设有连通润滑油道与角接触球轴承的润滑腔的润滑通道。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润滑通道通过在间隔套上加工槽孔的方式获得。工作过程中,机体的润滑油道内的润滑油朝靠近轴承的方向流动,到达间隔套时,通过间隔套和机体的轴承安装孔之间的间隙,再通过间隔套上的润滑通道,给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润滑。本技术通过间隔套为角接触球轴承的润滑提供润滑通道,无需对轴承进行改进,不改变原有的调节轴承游隙和预压,保护轴承的基本功能,所以能够在实现轴承润滑的同时降低轴承的加工难度。而且,本技术仅需要在间隔套上加工润滑通道,实施起来简单易行,成本较低。本技术应用于WP4.1N农机项目上,在其他机型产品的类似结构上均可通用,具有很高的互换性,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应用前景。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间隔套,所述间隔套上开设有能够连通机体上的润滑油道与角接触球轴承的润滑腔的润滑通道。优选的,上述间隔套中,所述润滑通道包括:开设在所述间隔套一端的端面的第一润滑槽;开设在所述间隔套另一端的端面的第二润滑槽。优选的,上述间隔套中,所述第一润滑槽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分支槽;所述第二润滑槽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分支槽。优选的,上述间隔套中,所述第一分支槽和所述第二分支槽均沿所述间隔套的周向均匀布置,且两者沿所述间隔套的周向交错分布。优选的,上述间隔套中,所述第一分支槽和所述第二分支槽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0°-30°。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间隔套上开设有能够连通机体上的润滑油道与角接触球轴承的润滑腔的润滑通道。应用时,将间隔套安装在成对安装的两个角接触球轴承外圈之间,保证间隔套的润滑通道连通机体的润滑油道与角接触球轴承的润滑腔。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润滑通道通过在间隔套上加工槽孔的方式获得。工作过程中,机体的润滑油道内的润滑油朝靠近轴承的方向流动,到达间隔套时,通过间隔套和机体的轴承安装孔之间的间隙,再通过间隔套上的润滑通道,给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润滑。本技术通过间隔套为角接触球轴承的润滑提供润滑通道,无需对轴承进行改进,不改变原有的调节轴承游隙和预压,保护轴承的基本功能,所以能够在实现轴承润滑的同时降低轴承的加工难度。而且,本技术仅需要在间隔套上加工润滑通道,实施起来简单易行,成本较低。本技术应用于WP4.1N农机项目上,在其他机型产品的类似结构上均可通用,具有很高的互换性,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取力总成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间隔套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间隔套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间隔套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取力总成,能够在实现轴承润滑的同时降低轴承的加工难度。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取力总成包括机体1,成对安装的两个角接触球轴承3和设置在两个角接触球轴承3的外圈之间的间隔套2,机体1上设置有用于润滑角接触球轴承3的润滑油道11,间隔套2上开设有连通润滑油道11与角接触球轴承3的润滑腔的润滑通道。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润滑通道通过在间隔套2上加工槽孔的方式获得。工作过程中,机体1的润滑油道11内的润滑油朝靠近轴承的方向流动,到达间隔套2时,通过间隔套2和机体1的轴承安装孔之间的间隙,再通过间隔套2上的润滑通道,给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3润滑。本技术通过间隔套2为角接触球轴承3的润滑提供润滑通道,无需对轴承进行改进,不改变原有的调节轴承游隙和预压,保护轴承的基本功能,所以能够在实现轴承润滑的同时降低轴承的加工难度。而且,本技术仅需要在间隔套2上加工润滑通道,实施起来简单易行,成本较低。本技术应用于WP4.1N农机项目上,在其他机型产品的类似结构上均可通用,具有很高的互换性,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应用前景。优选的,润滑通道包括设置在间隔套2一端的端面的第一润滑槽21,第一润滑槽21连通润滑油道11与其中一个角接触球轴承3的润滑腔;设置在间隔套2另一端的端面的第二润滑槽22,第二润滑槽22连通润滑油道11与另一个角接触球轴承3的润滑腔。如图2所示,本技术在间隔套2两侧分别加工与两侧的角接触球轴承3连通的第一润滑槽21和第二润滑槽22,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而且还能减小对间隔套2的强度的影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润滑油道11还可以为设置在间隔套2中部,均与两侧的角接触球轴承3连通的通孔。为了提高润滑均匀性,第一润滑槽2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分支槽;第二润滑槽22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分支槽。第一润滑槽21和第二润滑槽22也可以为一个整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取力总成,包括机体(1),成对安装的两个角接触球轴承(3)和设置在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3)的外圈之间的间隔套(2),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用于润滑所述角接触球轴承(3)的润滑油道(11),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套(2)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润滑油道(11)与所述角接触球轴承(3)的润滑腔的润滑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取力总成,包括机体(1),成对安装的两个角接触球轴承(3)和设置在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3)的外圈之间的间隔套(2),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用于润滑所述角接触球轴承(3)的润滑油道(11),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套(2)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润滑油道(11)与所述角接触球轴承(3)的润滑腔的润滑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取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间隔套(2)一端的端面的第一润滑槽(21),所述第一润滑槽(21)连通所述润滑油道(11)与其中一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3)的润滑腔;设置在所述间隔套(2)另一端的端面的第二润滑槽(22),所述第二润滑槽(22)连通所述润滑油道(11)与另一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3)的润滑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取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槽(2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分支槽;所述第二润滑槽(22)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分支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取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槽和所述第二分支槽均沿所述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民范宁霞吕世志王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