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苯基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1018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成N‑苯基乙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合成方法是以式(I)所示的叠氮端烯类化合物为原料,以三氟甲磺酸钠为添加剂,以过硫酸钾为氧化剂作用下,乙腈为溶剂,在80℃条件下反应5个小时,制得相应目标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具有对环境危害小,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等特点。

A Synthesis Method of N-Phenylacetamide Compound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N phenylacetamide compounds. The synthesis method is based on azidene terminal compounds shown in formula (I) as raw materials, sodium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as additive, potassium persulfate as oxidant, acetonitrile as solvent, and reaction at 80 ~C for 5 hours to prepare corresponding target products. The synthesis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environmental harm,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simp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苯基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与一种N-苯基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酰胺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些天然产物、药物和功能材料分子中重要的结构单元,许多生物碱如秋水仙碱、常山碱、麦角碱等分子结构中都含有酰胺片段。其中秋水仙碱目前普遍用于治疗痛风以及风湿病;常山碱可以用于治疗疟疾;而麦角碱可以促进分娩及分娩时的止血作用。之前N-苯基乙酰胺的合成主要是通过苯胺与乙酸酐缩合,或由肟发生贝克曼重排制得。其中N-苯基乙酰胺作为一种磺胺类药物的原料越来越受到关注。原先的合成方法是将苯胺和冰醋酸(过量100%)置于玻璃反应器内,回流6-14h直至无游离苯胺为止。若用稀乙酸,则反应温度为150-160℃,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除去残渣,滤液冷却;结晶,离心过滤,水洗并干燥,即得产品。也可采用乙酐作酰化剂,反应在苯溶液中进行,乙酐过量150%。这类方法需要用到高温,还用到了苯这一类有毒溶剂。因此,开发一种简单的、通用的合成氰基菲啶的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为,提供了一种通用,简便,高效的合成N-苯基乙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以式(Ⅰ)所示取代叠氮端烯类化合物为起始物,在添加剂、氧化剂、溶剂存在下,于50℃~100℃反应3~6小时,反应液经后处理制备得到式(Ⅱ)所示的N-苯基乙酰胺类化合物;所述添加剂为三氟甲磺酸钠或氯化钠;式(Ⅰ)或式(Ⅱ)中,R为H或H各自被氟、氯、溴、甲氧基单取代或多取代,n是取代基个数,n为1或2。进一步,R为H或H各自被氟、氯、溴、甲氧基中的一种单取代。进一步,R为H或H各自被氯、溴多取代。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反应,所述添加剂的物质的量为式(Ⅰ)所示取代叠氮端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的5%~200%,最优先为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反应,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进一步,所述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为式(Ⅰ)所示取代叠氮端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的100%~300%,最优选为10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反应,所述溶剂为乙腈、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甲苯等一种或多种,最佳为乙腈。进一步,所述溶剂的体积以式(Ⅰ)所示取代叠氮端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10~30mL/mmol。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反应,所述反应温度为50℃~100℃,最佳反应温度为8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反应,所述反应时间为3~6小时,最佳反应时间为5小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所述后处理为向反应液加入柱层析硅胶,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再通过柱层析分离,以石油醚与乙酸乙酯体积比为5:1的混合液作为洗脱剂洗脱,收集含目标产物的洗脱液,蒸除溶剂得到式(Ⅱ)所示的N-苯基乙酰胺类化合物。进一步,所述柱层析硅胶为100~200目,其用量以式(Ⅰ)所示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0.5g/mmol。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式(Ⅱ)所示的N-苯基乙酰胺类化合物优选为下列化合物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安全环保,不产生废气废水;(2)底物适应性好,各种取代基都可以实现芳构化/氰基化;(3)反应条件温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实施例1将0.3mmol2-溴-α-叠氮基-苯乙烯、0.03mmol三氟甲磺酸钠、0.3mmol过硫酸钾加入到15mL厚壁耐压反应管中,再加入3mL乙腈作溶剂。接着,于50℃下磁力搅拌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在反应液中加入两药匙柱层析硅胶(100-200目),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再通过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纯品N-(2-溴苯基)乙酰胺(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1作为洗脱剂)。该物质为黄白色固体,产率61%。表征数据:1HNMR(500MHz,CDCl3):δ8.32(d,J=8Hz,1H),7.64(s,1H),7.54(d,J=8Hz,1H),7.33-7.29(m,1H),6.98(t,J=7Hz,1H),2.24(s,3H).13CNMR(125MHz,CDCl3):δ168.25,135.66,132.17,128.32,125.17,122.03,113.29,24.78.实施例2将0.3mmol2-溴-α-叠氮基-苯乙烯、0.015mmol氯化钠、0.3mmol过硫酸钾加入到15mL厚壁耐压反应管中,再加入3mL乙腈作溶剂。接着,于80℃下磁力搅拌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在反应液中加入两药匙柱层析硅胶(100-200目),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再通过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纯品N-(2-溴苯基)乙酰胺(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1作为洗脱剂)。该物质为黄白色固体,产率50%。表征数据:1HNMR(500MHz,CDCl3):δ8.32(d,J=8Hz,1H),7.64(s,1H),7.54(d,J=8Hz,1H),7.33-7.29(m,1H),6.98(t,J=7Hz,1H),2.24(s,3H).13CNMR(125MHz,CDCl3):δ168.25,135.66,132.17,128.32,125.17,122.03,113.29,24.78.实施例3将0.3mmol2-溴-α-叠氮基-苯乙烯、0.03mmol三氟甲磺酸钠、0.6mmol过硫酸钾加入到15mL厚壁耐压反应管中,再加入3mL乙腈作溶剂。接着,于80℃下磁力搅拌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在反应液中加入两药匙柱层析硅胶(100-200目),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再通过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纯品N-(2-溴苯基)乙酰胺(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1作为洗脱剂)。该物质为黄白色固体,产率61%。表征数据:1HNMR(500MHz,CDCl3):δ8.32(d,J=8Hz,1H),7.64(s,1H),7.54(d,J=8Hz,1H),7.33-7.29(m,1H),6.98(t,J=7Hz,1H),2.24(s,3H).13CNMR(125MHz,CDCl3):δ168.25,135.66,132.17,128.32,125.17,122.03,113.29,24.78.实施例4将0.3mmol2-氯-α-叠氮基-苯乙烯、0.03mmol三氟甲磺酸钠、0.3mmol过硫酸铵加入到15mL厚壁耐压反应管中,再加入3mL乙腈作溶剂。接着,于80℃下磁力搅拌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在反应液中加入两药匙柱层析硅胶(100-200目),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再通过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纯品N-(2-氯苯基)乙酰胺(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1作为洗脱剂)。该物质为黄白色固体,产率52%。表征数据:1HNMR(500MHz,CDCl3):δ8.36(d,J=8Hz,1H),7.65(s,1H),7.37(dd,J1=8Hz,J2=1Hz,1H),7.29-7.26(m,1H),7.05(t,J=7.5Hz,1H),2.25(s,3H).13CNMR(125MHz,CDCl3):δ168.27,134.57,128.95,127.70,124.61,122.55,121.67,24.84.实施例5将0.3mmol2-氯-α-叠氮基-苯乙烯、0.03mmol氯化钠、0.3mmol过硫酸钾加入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式(Ⅱ)所示的N‑苯基乙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以式(Ⅰ)所示取代叠氮端烯类化合物为起始物,在添加剂、氧化剂、溶剂存在下,于50℃~100℃反应3~6小时,反应液经后处理制备得到式(Ⅱ)所示的N‑苯基乙酰胺类化合物;所述添加剂为三氟甲磺酸钠或氯化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式(Ⅱ)所示的N-苯基乙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以式(Ⅰ)所示取代叠氮端烯类化合物为起始物,在添加剂、氧化剂、溶剂存在下,于50℃~100℃反应3~6小时,反应液经后处理制备得到式(Ⅱ)所示的N-苯基乙酰胺类化合物;所述添加剂为三氟甲磺酸钠或氯化钠;式(Ⅰ)或式(Ⅱ)中,R为H或H各自被氟、氯、溴、甲氧基单取代或多取代,n是取代基个数,n为1或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为H或H各自被氟、氯、溴、甲氧基中的一种单取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为H或H各自被氯、溴多取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腈、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奎杨欢郑立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