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自适应防抖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083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3:38
一种汽车自适应防抖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发生齿面换向时,基于历史上的多次防抖控制结果判断是否调整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当判断结果表明调整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时,根据所述历史上的多次防抖控制结果中的至少一次确定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的时机调整量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的力度调整量;基于所述时机调整量和/或力度调整量更新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获得更好的汽车防抖控制效果,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驾驶体验。

A Self-adaptive Anti-dithering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Vehicles

An adaptive anti-shaking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obile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when a tooth surface reversal occurs, judging whether to adjust the preset anti-shaking control timing and/or the preset anti-shaking control strength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multiple anti-shaking control in history; when the judg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t anti-shaking control timing and/or the preset anti-shaking control strength ar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anti-shaking control strength. At least one of the multiple anti-shake control results determines the timing adjustment amount of the preset anti-shake control timing and/or the strength adjustment amount of the preset anti-shake control strength; updates the preset anti-shake control timing and/or the preset anti-shake control strength based on the timing adjustment amount and/or the strength adjustment amount. The technical schem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obtain better vehicle anti-shake control effect and provide more comfortable driving experience for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自适应防抖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防抖控制
,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自适应防抖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作为当今社会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之一已经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厂商跻身汽车制造及销售领域,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用户在驾驶汽车时所直观感受到的驾驶舒适性是决定一款汽车能否在市场站稳脚跟的重中之重,而用户驾驶舒适性的好坏则与汽车的防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现有的汽车防抖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防抖控制,其二则是汽车驻车挂挡时的防抖控制。对于汽车的防抖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与汽车齿面换向时的齿面贴合程度息息相关,在汽车的日常使用中,由于汽车齿轮的齿面与齿面间存在间隙,当齿面换向时就会产生转速波动,此时就需要调整作用于齿面的扭矩力度和/或扭矩作用时机,从而将转速波动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在现阶段,大多数汽车厂商普遍采用预设标定参数的方式来实现对汽车的防抖控制,例如,在汽车行进或驻车挂挡过程中监测车辆的转速波动变化,通过预设的标定参数在设定的时间基于设定的力度大小进行防抖控制,从而抑制转速波动对用户驾驶舒适性的影响,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对于驾驶舒适性的需求。但是,现有的技术方案中,预设的标定参数在车辆生命周期内不会改变,一旦预设的标定参数不够合理,或者出现车辆散差、机械结构老化磨损的情况,尤其是随着汽车使用年限的增长,齿面与齿面间因摩擦等原因导致齿面间隙不断扩大,若仍基于早期预设的标定参数确定防抖控制力度和防抖控制时机,很有可能导致补偿不及时等问题,造成现有的汽车防抖控制方法无法及时消除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的转速波动问题,使得车辆的防抖控制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用户驾驶舒适性的提升。在现阶段,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只能基于汽车中预设的标定参数来实现对汽车的防抖控制,并据此满足用户驾驶舒适性的要求。但是,这样的方案可能无法有效消除因驾驶员操作变化引起齿面换向所导致的转速波动问题,对用户驾驶舒适性的进一步提升埋下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基于预设的标定参数进行防抖控制,无法基于车辆的历史补偿效果更好地确定防抖控制力度和/或防抖控制时机,不利于提升用户驾驶舒适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自适应防抖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发生齿面换向时,基于历史上的多次防抖控制结果判断是否调整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当判断结果表明调整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时,根据所述历史上的多次防抖控制结果中的至少一次确定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的时机调整量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的力度调整量;基于所述时机调整量和/或力度调整量更新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可选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更新后的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更新后的预设防抖控制力度,调整所述汽车,以实现齿面贴合。可选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当判断结果表明不调整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预设防抖控制力度时,在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根据所述预设防抖控制力度调整所述汽车,以实现齿面贴合。可选的,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预设防抖控制力度与所述汽车的车辆状态相关联。可选的,所述基于历史上的多次防抖控制结果判断是否调整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包括如下步骤:查找历史数据中与所述汽车的车辆状态匹配的多次历史防抖控制结果;当所述多次历史防抖控制结果的叠加超过预设标准范围时,确定调整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可选的,所述基于历史上的多次防抖控制结果判断是否调整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多次历史防抖控制结果中的任一次历史防抖控制结果超过所述预设标准范围时,确定调整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可选的,通过如下步骤确定发生了齿面换向:基于预设频段提取所述汽车的转速信号中的转速波动;当一段时间内所述转速波动的累加和超过预设阈值时,确定发生了所述齿面换向。可选的,还通过如下步骤确定发生了齿面换向:当任一时刻所述转速波动超过预设阈值时,确定发生了所述齿面换向。可选的,所述车辆状态包括如下状态中的任一种或任多种:所述汽车的换挡杆位置;所述汽车的油门踏板状态;所述汽车的刹车踏板状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自适应防抖控制装置,包括:判断模块,当发生齿面换向时,基于历史上的多次防抖控制结果判断是否调整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第一确定模块,当判断结果表明调整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时,根据所述历史上的多次防抖控制结果中的至少一次确定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的时机调整量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的力度调整量;更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时机调整量和/或力度调整量更新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更新后的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更新后的预设防抖控制力度,调整所述汽车,以实现齿面贴合。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调整模块,当判断结果表明不调整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预设防抖控制力度时,在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根据所述预设防抖控制力度调整所述汽车,以实现齿面贴合。可选的,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预设防抖控制力度与所述汽车的车辆状态相关联。可选的,所述判断模块包括:查找子模块,用于查找历史数据中与所述汽车的车辆状态匹配的多次历史防抖控制结果;第一确定子模块,当所述多次历史防抖控制结果的叠加超过预设标准范围时,确定调整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可选的,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第二确定子模块,当所述多次历史防抖控制结果中的任一次历史防抖控制结果超过所述预设标准范围时,确定调整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提取子模块和第三确定子模块,所述提取子模块和第三确定子模块通过如下步骤确定发生了齿面换向:所述提取子模块,用于基于预设频段提取所述汽车的转速信号中的转速波动;所述第三确定子模块,当一段时间内所述转速波动的累加和超过预设阈值时,确定发生了所述齿面换向。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包括第四确定子模块,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通过如下步骤确定发生了齿面换向: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当任一时刻所述转速波动超过预设阈值时,确定发生了所述齿面换向。可选的,所述车辆状态包括如下状态中的任一种或任多种:所述汽车的换挡杆位置;所述汽车的油门踏板状态;所述汽车的刹车踏板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发生齿面换向时,基于历史上的多次防抖控制结果判断是否调整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当判断结果表明需要调整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时,根据所述历史上的多次防抖控制结果中的至少一次确定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的时机调整量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的力度调整量,并根据所述时机调整量和/或力度调整量更新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较之现有的基于预设的标定参数进行防抖控制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标定参数固定所导致的无法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以及车辆的历史防抖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自适应防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当发生齿面换向时,基于历史上的多次防抖控制结果判断是否调整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当判断结果表明调整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时,根据所述历史上的多次防抖控制结果中的至少一次确定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的时机调整量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的力度调整量;基于所述时机调整量和/或力度调整量更新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自适应防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当发生齿面换向时,基于历史上的多次防抖控制结果判断是否调整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当判断结果表明调整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时,根据所述历史上的多次防抖控制结果中的至少一次确定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的时机调整量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的力度调整量;基于所述时机调整量和/或力度调整量更新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更新后的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更新后的预设防抖控制力度,调整所述汽车,以实现齿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当判断结果表明不调整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预设防抖控制力度时,在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根据所述预设防抖控制力度调整所述汽车,以实现齿面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预设防抖控制力度与所述汽车的车辆状态相关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历史上的多次防抖控制结果判断是否调整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包括如下步骤:查找历史数据中与所述汽车的车辆状态匹配的多次历史防抖控制结果;当所述多次历史防抖控制结果的叠加超过预设标准范围时,确定调整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历史上的多次防抖控制结果判断是否调整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多次历史防抖控制结果中的任一次历史防抖控制结果超过所述预设标准范围时,确定调整所述预设防抖控制时机和/或预设防抖控制力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确定发生了齿面换向:基于预设频段提取所述汽车的转速信号中的转速波动;当一段时间内所述转速波动的累加和超过预设阈值时,确定发生了所述齿面换向。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通过如下步骤确定发生了齿面换向:当任一时刻所述转速波动超过预设阈值时,确定发生了所述齿面换向。9.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状态包括如下状态中的任一种或任多种:所述汽车的换挡杆位置;所述汽车的油门踏板状态;所述汽车的刹车踏板状态。10.一种汽车自适应防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模块,当发生齿面换向时,基于历史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军赵鑫孙俊张霏霏谷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