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模具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594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造模具的夹具,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L形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两个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包括光杆段、螺纹段和手柄段,所述光杆段、螺纹段和手柄段依次连接,所述光杆段与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段与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手柄段上设有操作手柄;所述支撑台内设有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腔上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定位精度高,夹持稳定,具有冷却功能,且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的锻造模具的夹具。

A Kind of Fixture for Forg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ture for forging di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form, on which there are L-shaped fixing blocks, two fixing blocks and two moving blocks. The moving block is equipped with a rotating rod, which comprises a light rod segment, a thread segment and a handle segment. The light rod segment, a thread segment and a handle segment are connected in turn, and the light rod segment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moving block. A threaded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block, and the threaded section is matched with the threaded hole thread, and the handle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n operation handle; a cooling water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support platform, and a water inlet and a water outlet are arranged on the cooling water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lamp with high positioning accuracy, stable clamping, cooling function, low manufacturing cost and simple operation for forging d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造模具的夹具
本技术涉及锻造设备
,尤其涉及计一种锻造模具的夹具。
技术介绍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锻造其主要方式是将坯料进行切割然后进行煅烧,然后趁热通过塑形机进行塑形,塑形时,将高温软化后的铸件放于模壳上,然后通过冲头冲压即可成型,在实际的生产中,产品结构不同,因此会使用不同模具进行操作,模具需要夹具来定位固定。夹具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在锻造设备领域,用于夹紧锻造模具的夹具具有特殊性,锻造件多为高温件,锻造模具和夹具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使用寿命会减少。同时,锻造时所受冲力巨大,传统夹具单方向固定的固定方式不够稳定,容易出现模具偏移,造成锻造件精度下降或损坏。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6997661U,公开日为2017年06月28日,名称为“一种锻造用夹具”,公开了一种锻造用夹具,结构较为简单,具有较佳地灵活性,能自动夹紧不同形状的锻造加工件。但是该装置定位效果差,且仍采用单向固定,固定方式不稳定,且未解决锻造高温对夹具模具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定位精度高,夹持稳定,具有冷却功能,且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的锻造模具的夹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锻造模具的夹具,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L形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上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包括第一光杆段、第一螺纹段和第一手柄段,所述第一光杆段、第一螺纹段和第一手柄段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光杆段与第一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段与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手柄段上设有第一操作手柄;所述第二移动块上设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上设有第二光杆段、第二螺纹段和第二手柄段,所述第二光杆段、第二螺纹段和第二手柄段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光杆段与第二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段与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手柄段上设有第二操作手柄;所述支撑台内设有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腔上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L形固定块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且与支撑台固定,可以起到定位与固定的作用;使用时,可以将锻造模具贴近L形固定块,转动第一转动杆上的第一操作手柄,调节第一移动块的位置,从而在x方向通过第一移动块压紧模具;转动第二转动杆上的第二操作手柄,调节第二移动块的位置,从而在y方向通过第二移动压紧模具,通过x和y两个方向同时压紧,可以将模具牢牢地固定在夹具上。支撑台下方设有冷却水腔,模具的热量可以传递给夹具,夹具将热量传递到水箱内的冷却液中,从而对夹具和模具进行冷却。由于大部分夹具和模具材料为金属,热量传递速度较快,夹具模具表面紧贴热量即可传递,无需设置其它装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操作手柄与第一手柄段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操作手柄与第二手柄段通过连接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手柄可以拆卸,方便夹具的安装、拆卸与维修,同时操作手柄与手柄段通过螺栓固定时,可以同时保证操作手柄与手柄段可以相对转动,方便旋转操作手柄。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操作手柄上设有隔热套,所述第二操作手柄上设有隔热套。锻造时高温会传递到操作手柄上,更换或拆卸模具时,需要操作人员手握住操作手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操作时,操作人员被烫伤。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台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移动块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一凸台滑动配合;所述支撑台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移动块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卡槽与第二凸台滑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凸台在卡槽内滑动,从而减少移动块的晃动,增加移动块在移动和夹紧时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卡槽为燕尾槽结构,所述第一卡槽槽口尺寸小于槽底尺寸;所述第二卡槽为燕尾槽结构,所述第二卡槽槽口尺寸小于槽底尺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移动块的移动进度和稳定性,同时,可以限制移动块竖直方向的移动,防止使用过程中移动块翘起,影响使用。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台上设有支撑肋条,所述支撑肋条设置在冷却水腔内部。锻造时夹具受力较大,支撑肋条可以增加支撑台的强度。同时,支撑肋条设置在水箱内部,可以增加夹具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增加散热效果。支撑肋条相对支撑台突出,还具有一定的扰流效果,可以进一步增加散热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水腔内设有多个扰流条。所述扰流条相互交错分布,扰流条可以扰乱冷却液的流动,使冷却液冷热分层效应降低,同时,扰流条大大增加了散热面积,可以加快支撑台的散热。作为优选,所述L形固定块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支撑台上温度显示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显示器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操作人员了解夹具的温度,避免因为不知道夹具温度,而造成烫伤。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入水口上设有流量电动调节阀,所述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流量电动调节阀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为普通控制器,如单片机,仅用于实现常规的控制功能,即根据温度传感器输入的温度信号,给流量电动调节阀发出控制信号,从而改变流量电动调节阀的开度,调节冷却液的流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夹具温度的自动控制,可以使夹具保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在有些对锻造温度有特殊要求场合,本夹具可以很好适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在x和y两个进行夹紧定位,增加了夹具夹紧的稳定性;(2夹具定位精度高;(3)夹具具有冷却功能;(4)制造成本低;(5)实际操作简单;(6)可以根据需要将夹具温度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移动块处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移动块处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支撑肋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台1、L形固定块2、第一固定块3、第一移动块4、第一凸台4.1、第一转动杆5、第一光杆段5.1、第一螺纹段5.2、第一手柄段5.3、第一操作手柄5.4、第一卡槽6、第二固定块7、第二移动块8、第二凸台8.1、第二转动杆9、第二螺纹段9.2、第二光杆段9.1、第二手柄段9.3、第二操作手柄9.4、第二卡槽10、冷却水腔11、隔热套12、支撑肋条13、扰流条14、温度传感器15、温度显示器16、控制器17、入水口18、出水口19、流量电动调节阀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锻造模具的夹具,包括支撑台1,所述支撑台1上设有L形固定块2、第一固定块3、第二固定块7、第一移动块4和第二移动块8,所述第一移动块4上设有第一转动杆5,所述第一转动杆5包括第一光杆段5.1、第一螺纹段5.2和第一手柄段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锻造模具的夹具,其特征是,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L形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上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包括第一光杆段、第一螺纹段和第一手柄段,所述第一光杆段、第一螺纹段和第一手柄段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光杆段与第一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段与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手柄段上设有第一操作手柄;所述第二移动块上设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上设有第二光杆段、第二螺纹段和第二手柄段,所述第二光杆段、第二螺纹段和第二手柄段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光杆段与第二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段与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手柄段上设有第二操作手柄;所述支撑台内设有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腔上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模具的夹具,其特征是,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L形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上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包括第一光杆段、第一螺纹段和第一手柄段,所述第一光杆段、第一螺纹段和第一手柄段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光杆段与第一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段与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手柄段上设有第一操作手柄;所述第二移动块上设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上设有第二光杆段、第二螺纹段和第二手柄段,所述第二光杆段、第二螺纹段和第二手柄段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光杆段与第二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段与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手柄段上设有第二操作手柄;所述支撑台内设有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腔上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模具的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操作手柄与第一手柄段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操作手柄与第二手柄段通过连接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模具的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春阳胡晨吴家乐方振江李理吴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跃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