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0799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3 04:35
供料器(21)具备:供料器主体(21b);带引导件(77),设于供料器主体(21b)并具备对覆盖元件收纳部(91a)的盖带(92)进行剥离的带剥离装置(70);带搬运路(38),在供料器主体(21b)与带引导件(77)之间沿着压纹型载带(90)的输送方向形成,并具有能够供压纹型载带(90)的元件收纳部(91a)插通的凹槽(38b);及按压装置(80),配置于带搬运路(38)的凹槽(38b)内,将压纹型载带(90)向与带引导件(77)抵接的方向按压,按压装置(80)处于凹槽(38b)内且位于元件收纳部(91a)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不按压元件收纳部(91a)而按压压纹型载带(90)的凸缘部(91b)。

Feeder

The feeder (21) has: the main body of the feeder (21b); the belt guide (77),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feeder (21b) and has a stripping device (70) for stripping the cover belt (92) of the cover element receiving part (91a); the belt conveying path (38), which is formed along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of the ballast belt (90) between the main body of the feeder (21b) and the belt guide (77), and a component receiving part capable of supplying the ballast belt (90). (91a) a slotted groove (38b) and a pressing device (80) are arranged in a groove (38b) with a handling circuit (38). The pressing device (80) is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groove (38b) and the component receiving part (91a), and the flange part (91b) of the pressing belt (90) is pressed without pressing the component receiving part (91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供料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对载带的盖带进行剥离的带剥离装置的供料器。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在当前的载带用尽时自动地搬运下一载带并开始下一载带的使用的自动装卸形式的供料器。在这种供料器中,在从元件收纳部取出电子元件之前,利用载带的输送,通过带剥离装置来剥离盖带,使元件收纳部开放。然而,在自动装卸形式的供料器中,为了能够通过带剥离装置的剥离部件来准确地剥离盖带,期望将载带朝向剥离部件按压,由此,使盖带与剥离部件抵接,使剥离部件可靠地侵入到载带的基带与盖带之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824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因此,以往,如图13所示,通过由弹簧3施力的按压部件4将在形成于供料器主体1的带搬运路2中搬运的载带90的下表面朝向设于带引导件5的剥离部件6按压,能够使剥离部件6可靠地侵入到载带90的基带与盖带之间。然而,在载带90为压纹型的情况下,由于通过按压部件4来按压元件收纳部(压纹部)91a,因此,尤其是在弹簧3的作用力较大的情况下,通过按压部件4的按压来压扁元件收纳部91a,将收纳于元件收纳部91a的电子元件P从元件收纳部91a挤出。由此,有可能产生挤出的电子元件P被剥离部件6划伤的不良情况。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以较强的作用力按压载带也不会压扁压纹型载带的元件收纳部的供料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一种供料器,对具有凸状的元件收纳部和从所述元件收纳部的两侧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的压纹型载带进行搬运,所述供料器具备:供料器主体;输送装置,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并向元件取出位置输送所述压纹型载带;带引导件,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并具备对覆盖所述元件收纳部的盖带进行剥离的带剥离装置;带搬运路,在所述供料器主体与所述带引导件之间沿着所述压纹型载带的输送方向形成,并具有能够供所述压纹型载带的所述元件收纳部插通的凹槽;及按压装置,配置于所述带搬运路的所述凹槽内,将所述压纹型载带向与所述带引导件抵接的方向按压,所述按压装置处于所述凹槽内且位于所述元件收纳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不按压所述元件收纳部而按压所述凸缘部。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专利技术,将压纹型载带向与带引导件抵接的方向按压的按压装置构成为,位于元件收纳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不按压元件收纳部而按压凸缘部,因此不会由按压装置压扁压纹型载带的元件收纳部而能够使压纹型载带与带剥离装置确切地抵接,能够可靠地进行盖带的剥离。附图说明图1是适合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元件安装机的整体俯视图。图2是压纹型载带的侧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3-3线切断的压纹型载带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供料器的分解侧视图。图5是对设于供料器的后部侧的后部侧导带齿轮等的周边进行放大的详细图。图6是表示具备带剥离装置的带引导件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设于带搬运路的按压装置的图。图8是沿着图7的8-8线切断的按压装置的放大剖视图。图9是表示按压装置的按压部件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抬起供料器的操作杆而插入载带的状态的图5的工作状态图。图11是表示供料器的操作杆返回原位置之后的载带的搬运状态的图5的工作状态图。图12是表示按压部件的变形例的与图9相应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以往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电子元件安装机的结构)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具备供料器21的电子元件安装机100,电子元件安装机100具有搬运电路基板B的基板搬运部10、供给电子元件的元件供给部20、将电子元件向电路基板B安装的元件安装部40、带盘保持部50及对它们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200。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电路基板B的搬运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与X轴方向成直角的水平方向设为Y轴方向。如图1所示,元件供给部20由多个插槽20a和能够装卸地安装于各插槽20a的多个供料器21构成。插槽20a以沿X轴方向排列多个的方式设于元件供给部20。在带盘保持部50以能够更换的方式保持卷绕有载带90(参照图2)的第一带盘810及第二带盘820。第一带盘810与第二带盘820以沿Y轴方向排列的方式各配置一个,并且与各供料器21对应地沿X轴方向配置多个。卷绕于第一带盘810及第二带盘820的载带90能够插入到各供料器21。并且,利用供料器21将卷绕于一方的带盘810(820)的载带90向设于供料器21的前端部的元件取出位置21a依次搬运。由此,将该载带90所保持的电子元件定位于元件取出位置21a。此时,没有利用供料器21对卷绕于另一方的带盘820(810)的载带90进行搬运而是进行待机。此外,以下,为了方便说明,为了区别搬运中(使用中)的载带90与待机中的载带90,有时将前者称为第一载带90A,将后者称为第二载带90B。在该情况下,在收纳于第一载带的电子元件全部被使用之后,第二载带成为第一载带,因此第一载带、第二载带并非是指特定的载带。如图2及图3所示,在载带90中,以具有间隔的方式收纳有多个电子元件P。在实施方式中,以压纹型载带为例而示出了载带90。压纹型载带90由基带91和盖带92构成。在基带91中具有间隔地形成向下方突出的凸状的元件收纳部(压纹部)91a,在这些元件收纳部91a中收纳电子元件P。另外,在基带9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从元件收纳部91a的两侧分别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91b。基带91由树脂等柔软的材料构成。在基带91的一方的凸缘部91b,沿长度方向隔开一定间隔地贯通形成有卡合孔(导带齿轮孔)91c。盖带9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粘接于基带91的上表面,堵塞元件收纳部91a。利用盖带92来防止收纳于元件收纳部91a的电子元件P的飞出。盖带92由透明的高分子薄膜构成。如图1所示,在基板搬运部10中,在元件安装部40的基台41上分别设有一对导轨13a、13b。另外,在基板搬运部10中设有对由这些导轨13a、13b分别引导的电路基板B进行支撑并搬运的省略图示的传送带及将搬运至预定位置的电路基板B抬起并夹持的省略图示的夹持装置。供电子元件P安装的电路基板B被基板搬运部10的导轨13a、13b引导,并且通过传送带将该电路基板B沿X轴方向搬运至元件安装位置。被搬运至元件安装位置的电路基板B被夹持装置定位并夹持。元件安装部40具有导轨42、Y轴滑动件43、X轴滑动件45、保持有省略图示的吸嘴的元件安装头48。通过省略图示的Y轴伺服马达及X轴伺服马达来控制Y轴滑动件43及X轴滑动件45在Y轴方向及X轴方向上的移动。利用导轨42及Y轴滑动件43来构成Y轴机器人。导轨42沿Y轴方向装架在基台41上而配置于基板搬运部10的上方。Y轴滑动件43被设为能够沿着导轨42在Y轴方向上移动。通过省略图示的Y轴伺服马达,使Y轴滑动件43经由滚珠丝杠机构沿Y轴方向移动。利用X轴滑动件45来构成X轴机器人。X轴滑动件45被设为能够在Y轴滑动件43上沿X轴方向移动。在Y轴滑动件43上设有省略图示的X轴伺服马达。通过该X轴伺服马达,经由滚珠丝杠机构使X轴滑动件45沿X轴方向移动。在X轴滑动件45上设有元件安装头48。元件安装头48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保持有多个吸嘴(未图示)。吸嘴对被搬运至元件取出位置21a的电子元件P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料器,对具有凸状的元件收纳部和从所述元件收纳部的两侧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的压纹型载带进行搬运,所述供料器具备:供料器主体;输送装置,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并向元件取出位置输送所述压纹型载带;带引导件,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并具备对覆盖所述元件收纳部的盖带进行剥离的带剥离装置;带搬运路,在所述供料器主体与所述带引导件之间沿着所述压纹型载带的输送方向形成,并具有能够供所述压纹型载带的所述元件收纳部插通的凹槽;及按压装置,配置于所述带搬运路的所述凹槽内,将所述压纹型载带向与所述带引导件抵接的方向按压,所述按压装置处于所述凹槽内且位于所述元件收纳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不按压所述元件收纳部而按压所述凸缘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供料器,对具有凸状的元件收纳部和从所述元件收纳部的两侧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的压纹型载带进行搬运,所述供料器具备:供料器主体;输送装置,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并向元件取出位置输送所述压纹型载带;带引导件,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并具备对覆盖所述元件收纳部的盖带进行剥离的带剥离装置;带搬运路,在所述供料器主体与所述带引导件之间沿着所述压纹型载带的输送方向形成,并具有能够供所述压纹型载带的所述元件收纳部插通的凹槽;及按压装置,配置于所述带搬运路的所述凹槽内,将所述压纹型载带向与所述带引导件抵接的方向按压,所述按压装置处于所述凹槽内且位于所述元件收纳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不按压所述元件收纳部而按压所述凸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桥广康村濑浩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富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