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079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3 04:35
供料器(10)从收容有多个电子元件的电子元件收容部(21)将电子元件逐个地供给至供料器主体(12)的供给位置(15),通过在供料器主体(12)的上表面安装由带状部件构成的把手(25),而将供料器(10)的把手(25)设为不定的形状。

Feeder

The feeder (10) supplies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one by one to the feeding position (15) of the feeder main body (12) from the receiving part (21) of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ntaining multiple electronic components. The handle (25) of the feeder (10) is arranged in an indefinite shape by installing a handle (25) consisting of a belt component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eeder main body (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供料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不定的形状的把手的供料器。
技术介绍
向电路基板安装电子元件的电子元件安装机设有用于供给电子元件的电子元件供给装置。在该电子元件供给装置中,例如使用从带盘抽出而供给收容有电子元件的元件供给带的带式供料器。带式供料器在供料器主体部上组装有用于送出元件供给带的带进给机构,在其后方侧构成有作为电子元件收容部的带盘座。带式供料器所处理的元件供给带以恒定的间隔收容有多个电子元件,并卷绕于带盘。并且,将该带盘旋转自如地安装于带盘座。在带式供料器的后方侧上部构成有把手与操作面板。在操作面板上设有各种开关或LED等,它们与供料器主体部内的控制基板连接。另一方面,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的情况下,把手位于操作面板的前部,在构成供料器主体的板上形成前后方向的长孔,以包围该长孔的周围的方式将框部件固定于板。另外,下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把手被设为与供料器主体的横宽尺寸匹配的横棒从操作面板的后部向后方侧突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0935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0983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以往的供料器如上述带式供料器那样,把手形成于供料器主体的后部。但是,当把手形成于后方侧时,在搬运时供料器成为前倾的姿势,与相对于电子元件安装机进行拆装时的姿势较大地不同。因此,作业者在拆装时在调整了供料器的姿势之后移向插入等动作,因此处理动作产生损失。特别是,如所述专利文献2的带式供料器那样,比较大型的供料器的重量也较重,因此作业者拿持时的供料器的姿势会影响拆装作业等的易处理度。另一方面,在搭载供料器的电子元件安装机等中仅具有极其狭窄的搭载空间,难以自由地改变供料器中的把手的位置。因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不定的形状的把手的供料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的供料器从收容有多个电子元件的电子元件收容部将上述电子元件逐个地供给至供料器主体的供给位置,在上述供料器主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由带状部件构成的把手。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带状部件形成把手,由此以往为一定的形状的构造成为使形状变化的不定的形状,能够在几乎不变更供料器主体的形状的情况下自由地设定把手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简易地表示电子元件安装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供料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构成供料器的一部分的供料器主体的立体图。图4是简易地表示电子元件安装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尤其是表示对带式供料器进行拆装的状态的图。图5是表示把手构造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6是简易地表示在供料器主体的平坦的上表面部分上形成有把手的把手构造的图。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供料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向电路基板安装电子元件的电子元件安装机所使用的带式供料器列举为例来进行说明。图1是简易地表示安装有本实施方式的带式供料器的电子元件安装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该电子元件安装机1与其他作业机一起沿宽度方向排列,构成向电路基板安装预定电子元件的元件安装生产线。即,在元件安装生产线中,向各作业机的内部依次输送电路基板,在各个作业机中进行电子元件的安装作业等。图示的电子元件安装机1整体被机身罩2覆盖,在宽度方向(贯穿附图的方向)上的罩侧面上形成有基板开口部,经过该基板开口部而在相邻的作业机之间进行电路基板的交接。并且,在电子元件安装机1中,在形成于机身罩2的前部的元件开口部3处搭载带式供料器10等设备,来供给向电路基板安装的元件。在沿前后方向(附图左右方向)观察电子元件安装机1的机身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有搭载于前方部分的元件开口部3的带式供料器10的元件供给部,在中央部分构成有用于使基板开口部通过而输送电路基板的基板输送部。此外,在机身后方部分配置有用于执行电子元件的安装的安装头5,该安装头5通过吸嘴从配置于前方部分的带式供料器10取出电子元件,并向输送来的电路基板安装该电子元件。因此,安装头5构成为能够如箭头所示那样沿机身前后方向移动。另外,附图上的安装头5是仅表示其存在的表现。接下来,图2是表示带式供料器10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构成带式供料器10的一部分的供料器主体的立体图。带式供料器10包含:带盘座11,保持多个卷绕有元件供给带的带盘21;及供料器主体12,具备用于将从该带盘座11的带盘21抽出的元件供给带向元件供给位置15输送的带送出机构。另外,卷绕于带盘21的元件供给带沿着长度方向以预定的间距间隔保持有多个电子元件。并且,将上下两片的带部件在供料器主体12的元件供给位置15处剥离,从而能够利用吸嘴取出电子元件。带盘座11构成为将合计六个带盘21分成前后各三个地进行安装。另一方面,供料器主体12形成有用于将从六个带盘21送出的六个元件供给带引导至针对每个带设置的元件供给位置15的带路径。此外,在该供料器主体12中,除了在箱型的主体罩22的内部构成有带路径以外,还构成有用于沿着该带路径而输送元件供给带的带送出机构。带送出机构与六个元件供给带对应地构成,在主体罩22的内部沿宽度方向并排地装入。各带送出机构相对于摆动托架组装有导带齿轮、向该导带齿轮传递旋转的正齿轮列及向该正齿轮赋予旋转的马达等。并且,构成为通过摆动托架进行摆动,而带送出机构一体地上下移动。即,通过该带送出机构进行上下移动,而对导带齿轮的齿进入沿元件供给带的长度方向连续地形成的输送孔的钩住状态与从输送孔脱离的解除状态进行切换。然而,如图1所示,在电子元件安装机1的元件开口部3处设置有设备工作台6作为能够拆装设备的支撑台。因此,带式供料器10也安装于该设备工作台6。设备工作台6沿宽度方向形成有多个机身前后方向的引导槽,带式供料器10能够以形成于供料器主体12的底面的凸部嵌入引导槽的方式进行插入。因此,在电子元件安装机1中的带式供料器10的更换作业等中,通过作业者使供料器主体12成为几乎水平横向姿势并沿着引导槽在前后方向上放入取出,而进行该带式供料器10的拆装。电子元件安装机1在元件开口部3处以覆盖带式供料器10的上方的方式设有内部罩7。并且,在该内部罩7与带式供料器10的供料器主体12之间仅有数毫米的间隙。这是因为,需要确保在带式供料器10附近移动的安装头5的移动空间。因此,在以往例中举出的带式供料器的把手形成于从电子元件安装机1的元件开口部3向外部伸出的供料器主体12的后部侧(带盘座11侧)。假设将以往构造的把手形成于进入到机内的位置时,需要将内部罩7变更为上方鼓起的形状,会限制安装头5的移动范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出了相对于供料器主体12在进入到机内的位置形成把手25,并且即便如此也不需要变更在电子元件安装机1上以往设置的内部罩7的把手构造。即,本实施方式的把手25设为在作业者拿持带式供料器10时的形状与带式供料器10安装于元件开口部3时的形状之间进行变化的不定的形状的把手。具体来说,把手25例如是强度较高的聚酯制的带状部件,如图2及图3所示,其两端部安装于供料器主体12的上表面。在供料器主体12的上表面形成有由倾斜面构成的台阶部分23,把手25以沿前后方向跨越该台阶部分23的方式安装。即,把手25的带状部件的一端部固定于上级侧,带状部件的另一端部固定于下级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料器,从收容有多个电子元件的电子元件收容部将所述电子元件逐个地供给至供料器主体的供给位置,所述供料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供料器主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由带状部件构成的把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供料器,从收容有多个电子元件的电子元件收容部将所述电子元件逐个地供给至供料器主体的供给位置,所述供料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供料器主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由带状部件构成的把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安装于所述供料器主体的重心位置的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料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田幸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富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