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支架及测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75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3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支架及测试结构,支架包括盒体,盒体为无上底和下底的长方体框架结构,盒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横杆,当光伏组件设置在盒体的上端后,光伏组件的上表面玻璃不低于盒体的上端面,光伏组件的下端面设置在支撑横杆上并处于盒体上端面之下,光伏组件的长边框与盒体上端的长边之间设有间隙,光伏组件的短边框与盒体上端的宽边之间设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光伏组件准确模拟屋顶的安装环境,以准确评估出屋顶安装的光伏组件热斑风险。

A Bracket and Testing Structure for Component Hot Spot Testing Simulating Roof Installation Environ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pport and a test structure for thermal spot testing of components simulating roof installation environment. The support comprises a box body, which is a cuboid frame structure without bottom and bottom. The upper end of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cross bar for supporting photovoltaic components. When the photovoltaic module is set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box body, the upper surface glass of the photovoltaic module is not lower than the upper end of the box body.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photovoltaic module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bar and under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box body.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long frame of the photovoltaic module and the long sid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box body.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short frame of the photovoltaic module and the wide sid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box body.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the photovoltaic module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install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roof to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hot spot risk of the photovoltaic module installed on the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支架及测试结构
本技术属于光伏组件的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支架及测试结构。
技术介绍
当光伏组件电池电流失配时,如遮挡,阴影等会使光伏组件电池形成热斑。热斑时,电池温度高,甚至可烧损组件,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IEC61215标准规定热斑的测试方法,其中,需要将组件温度控制在50±10℃,组件底部通风以控制组件温度,参见图1。针对屋顶安装环境,由于组件紧贴到屋面,并且组件两侧经常有物体遮挡,这样会导致组件背面不通风。此时组件的温度工作温度会比较高,可以达到70℃,热斑风险更大。现有的技术方案:IEC61215规定热斑测试时,组件背板通风,并且需要将组件测试温度控制到50±10℃。现有技术的缺点:缺点1:组件控制温度低,不符合屋顶安装时组件实际的温度;缺点2:组件背板通风,不符合屋顶密封环境;缺点3:基于以上两点,IEC61215标准不能够评估出屋顶安装环境的热斑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支架及测试结构,本技术能够使光伏组件准确模拟屋顶的安装环境,以准确评估出屋顶安装的光伏组件热斑风险。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支架,包括盒体,盒体为无上底和下底的长方体框架结构,盒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横杆,当光伏组件设置在盒体的上端后,光伏组件的上表面玻璃不低于盒体的上端面,光伏组件的下端面设置在支撑横杆上并处于盒体上端面之下,光伏组件的长边框与盒体上端的长边之间设有间隙,光伏组件的短边框与盒体上端的宽边之间设有间隙。盒体的上端面从上向下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撑横杆的放置凹槽,支撑横杆放置在放置凹槽内。放置凹槽开设于盒体上端面的长边,每个长边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开设至少两个放置凹槽,两个长边上开设的放置凹槽数目相同且正对。支撑横杆的长度大于盒体上端面的宽度。盒体上端的内周设有用于放置支撑横杆的放置台,放置台与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横杆设置在盒体相对的长边对应的放置台上或设置在盒体相对的宽边对应的放置台上;当支撑横杆设置在盒体长边对应的放置台时,支撑横杆的长度小于盒体长边所在的一组对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并且支撑横杆的长度大于盒体长边所在的一组对面上放置台之间的净距L2;当支撑横杆设置在盒体宽边对应的放置台时,支撑横杆的长度小于盒体宽边所在的一组对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W1,并且支撑横杆的长度大于盒体宽边所在的一组对面上放置台之间的净距W2。盒体上端的宽边或长边从上向下开设有便于取出光伏组件的抓取凹槽。当光伏组件放置在盒体上端后,光伏组件的长边框距离盒体长边之间的距离为1-20cm,光伏组件的短边框距离盒体长边之间的距离为1-20cm;光伏组件的背板距离盒体下端面的距离为5-50cm。一种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测试结构,包括光伏组件和上述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支架,光伏组件设置在所述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支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无上底和下底的长方体框架结构的盒体,盒体的上端设置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横杆,在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时,将光伏组件设置在盒体的上端,光伏组件的上表面玻璃不低于盒体的上端面,下端面设置在支撑横杆上并处于盒体上端面之下,光伏组件的长边框与盒体上端的长边之间设有间隙,光伏组件的短边框与盒体上端的宽边之间设有间隙,因此本技术的支架能够使得光伏组件背面不通风,准确模拟光伏组件安装到屋顶后实际所处的环境,因此能够准确地评估出屋顶安装的光伏组件热斑风险。进一步的,当光伏组件放置在盒体上端后,光伏组件的长边框距离盒体长边之间的距离为1-20cm,光伏组件的短边框距离盒体长边之间的距离为1-20cm,以模拟光伏组件安装到屋顶后,组件与组件的边框之间的间隙;光伏组件的背板距离盒体下端面的距离为5-50cm,以模拟光伏组件安装到屋顶后光伏组件的背板与屋顶表面之间的间隙;因此,通过上上述合理的间隙控制,能够保证通过本技术的支架更贴近光伏组件安装到屋顶后的时机工况,进而使得组件热斑测试结果更加准确。本技术的测试结构由于采用了本技术的支架,因此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时,能够使光伏组件处于更接近屋顶实际环境的模拟条件,因此能够准确评估出屋顶安装的光伏组件热斑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IEC61215标准规定的组件热斑测试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支架的一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支架的另一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所示实施例组件热斑测试支架的俯视图。图中,1-盒体,1-1-放置凹槽,1-2-放置台,1-3-抓取凹槽,2-支撑横杆,3-稳态光源,4-光伏组件,5-安装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照图2至图4,本技术的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支架,包括盒体1,盒体1为无上底和下底的长方体框架结构,盒体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4的支撑横杆2,当光伏组件4设置在盒体1的上端后,光伏组件4的上表面玻璃不低于盒体1的上端面,光伏组件4的下端面设置在支撑横杆2上并处于盒体1上端面之下,光伏组件4的长边框与盒体1上端的长边之间设有间隙,光伏组件4的短边框与盒体1上端的宽边之间设有间隙。当光伏组件4放置在盒体1上端后,光伏组件4的长边框距离盒体1长边之间的距离为1-20cm,光伏组件4的短边框距离盒体1长边之间的距离为1-20cm;光伏组件4的背板距离盒体1下端面的距离为5-50cm。实施例1参照图2,盒体1的上端面从上向下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撑横杆2的放置凹槽1-1,支撑横杆2放置在放置凹槽1-1内1;放置凹槽1-1开设于盒体1上端面的长边或宽边,每个长边或宽边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开设至少两个放置凹槽1-1,两个长边或两个宽边上开设的放置凹槽1-1数目相同且正对;支撑横杆2的长度大于盒体1上端面的宽度或长度。实施例2参照图3和图4,盒体1上端的内周设有用于放置支撑横杆2的放置台1-2,放置台1-2与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横杆2设置在盒体1相对的长边对应的放置台1-2上或设置在盒体1相对的宽边对应的放置台1-2上;当支撑横杆2设置在盒体1长边对应的放置台1-2时,支撑横杆2的长度小于盒体1长边所在的一组对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并且支撑横杆2的长度大于盒体1长边所在的一组对面上放置台1-2之间的净距L2;当支撑横杆2设置在盒体1宽边对应的放置台1-2时,支撑横杆2的长度小于盒体1宽边所在的一组对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W1,并且支撑横杆2的长度大于盒体1宽边所在的一组对面上放置台1-2之间的净距W2;盒体1上端的宽边或长边从上向下开设有便于取出光伏组件4的抓取凹槽1-3。本技术的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测试结构,包括光伏组件4和上述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支架,光伏组件4设置在所述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支架上。当组件热斑测试的支架为实施例1的情形时,先将支撑横杆2放置在盒体1上的放置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盒体(1)为无上底和下底的长方体框架结构,盒体(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4)的支撑横杆(2),当光伏组件(4)设置在盒体(1)的上端后,光伏组件(4)的上表面玻璃不低于盒体(1)的上端面,光伏组件(4)的下端面设置在支撑横杆(2)上并处于盒体(1)上端面之下,光伏组件(4)的长边框与盒体(1)上端的长边之间设有间隙,光伏组件(4)的短边框与盒体(1)上端的宽边之间设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盒体(1)为无上底和下底的长方体框架结构,盒体(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4)的支撑横杆(2),当光伏组件(4)设置在盒体(1)的上端后,光伏组件(4)的上表面玻璃不低于盒体(1)的上端面,光伏组件(4)的下端面设置在支撑横杆(2)上并处于盒体(1)上端面之下,光伏组件(4)的长边框与盒体(1)上端的长边之间设有间隙,光伏组件(4)的短边框与盒体(1)上端的宽边之间设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支架,其特征在于,盒体(1)的上端面从上向下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撑横杆(2)的放置凹槽(1-1),支撑横杆(2)放置在放置凹槽(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放置凹槽(1-1)开设于盒体(1)上端面的长边,每个长边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开设至少两个放置凹槽(1-1),两个长边上开设的放置凹槽(1-1)数目相同且正对。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横杆(2)的长度大于盒体(1)上端面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屋顶安装环境的组件热斑测试的支架,其特征在于,盒体(1)上端的内周设有用于放置支撑横杆(2)的放置台(1-2),放置台(1-2)与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横杆(2)设置在盒体(1)相对的长边对应的放置台(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令朱琛吕俊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