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及其外接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733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3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逆变器的外接线结构,包括:第一箱体,用于容置逆变器的核心电路;至少一个接线装置,接线装置连通第一箱体内部的核心电路,并伸出第一箱体的壁面,以供外部线缆连接;至少一个防护罩,防护罩可拆卸地扣设于第一箱体外侧,并与第一箱体的壁面共同构成第二箱体,且防护罩上设置有外部线缆通过孔,接线装置伸出第一箱体的部分位于第二箱体内。该外接线结构一方面减小逆变器的体积,提高整机的功率密度;另一方面以较低的成本和简单的结构实现逆变器外接线的可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逆变器。

An Inverter and Its Exter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xternal wiring structure of an inverter, which includes: a first box for holding the core circuit of an inverter; at least one wiring device, which connects the core circuit inside the first box and extends the wall of the first box for connecting external cables; at least one protective cover, which can be detachably fastened to the outside side of the first box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ox. The wall of the box body jointly constitutes the second box body, and the protectiv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rnal cable through hole, and the part of the wiring device extending out of the first box body is located in the second box body. On the one hand, the external wiring structure reduces the volume of the inverters and improves the power density of the whole machine; on the other hand, it realizes the reliable connection of the external wiring of the inverters with low cost and simpl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relates to an i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变器及其外接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的电能转换部件生产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逆变器及其外接线结构。
技术介绍
组串式逆变器在各种光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的组串式逆变器中交流侧出线方式上常见的为以下两种:第一种方式如图1中所示,在高防护箱体的内部使用接线端子排01,在箱体对应的壁面上开设进出线用的通孔,而为了达到箱体的IP防护等级,通常需要在通孔位置使用一些电缆防水接头、电缆密封圈等部件。第二种方式如图2中所示,使用高防护等级的连接器02,实现在箱体外侧进行电缆的连接,在进行电缆连接时可以不用打开逆变器箱盖,确保箱体的密封防护。然而,上述两种方式均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种方式中的线缆进入箱体内部接线需要一定的接线空间,接线空间的大小需要满足安装要求,随着逆变器功率增加,系统的电流加大,线缆规格随之也会加大,因而需要预留的接线空间也需要增加,这会造成整机体积大,整机功率密度低,整机内部空间和设计上的利用率低;第二种方式虽然避免了箱体内部接线空间的问题,但是连接器一般都是高防护等级的,开发和使用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逆变器的外接线结构,以便能够一方面减小逆变器的体积,提高整机的功率密度;另一方面以较低的成本和简单的结构实现逆变器外接线的密封。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外接线结构的逆变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逆变器的外接线结构,包括:第一箱体,用于容置逆变器的核心电路;至少一个接线装置,所述接线装置连通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的核心电路,并伸出所述第一箱体的壁面,以供外部线缆连接;至少一个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可拆卸地扣设于所述第一箱体外侧,并与所述第一箱体的壁面共同构成第二箱体;且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外部线缆通过孔,所述接线装置伸出所述第一箱体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箱体内。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部线缆通过孔处,且用于密封所述外部线缆的密封件;所述防护罩与所述第一箱体的接触位置密封配合。优选的,所述接线装置包括两个,分别为直流接线装置和交流接线装置,所述直流接线装置和所述交流接线装置分别从所述第一箱体不同的侧面伸出;所述防护罩与所述直流接线装置和所述交流接线装置一一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接线装置包括两个,分别为直流接线装置和交流接线装置,所述直流接线装置和所述交流接线装置均从所述第一箱体的同一侧面伸出,所述直流接线装置和所述交流接线装置被同一所述防护罩罩设在所述第二箱体内。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壁面上开设有供所述接线装置穿出的通孔,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接线装置密封配合的密封圈。优选的,所述接线装置为穿过所述第一箱体的壁面的铜排;或者,所述接线装置为穿过所述第一箱体壁面的线缆;或者,所述接线装置为由铜排和线缆相连所形成的组合体,其中,所述线缆与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的核心电路相连,所述铜排用于与所述外部线缆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与所述第一箱体的壁面之间通过密封垫密封。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用于与所述防护罩接触的壁面上设置有嵌装凹槽,所述防护罩的边缘嵌设于所述嵌装凹槽内,以实现所述防护罩与所述第一箱体接触位置的密封配合。本技术一方面所提供的逆变器,具有外接线结构,所述外接线结构为如上第一、第二、第四、第五项所公开的外接线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呈长方体,所述接线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个壁面上;与所述接线装置所在的壁面相对的另一壁面上还设置有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可拆卸地扣设于所述第一箱体外侧,且所述第一罩体内罩设有磁性元件和/或电容元件。优选的,与所述接线装置所在的壁面相邻的另一壁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可拆卸地扣设于所述第一箱体外侧,且所述第二罩体内罩设有散热元件和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为磁性元件和/或电容元件。本技术第二方面所提供的逆变器,具有外接线结构,所述外接线结构为上第二项所公开的外接线结构,所述第一箱体呈长方体,所述直流接线装置和所述交流接线装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箱体相对的两个壁面上。优选的,与所述直流接线装置所在的壁面相邻的另一壁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可拆卸地扣设于所述第一箱体外侧,且所述第二罩体内罩设有散热元件和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为磁性元件和/或电容元件。本技术中所公开的逆变器的外接线结构,将逆变器的接线装置部分设计在了防护等级较高的第一箱体的外侧,通过防护罩及密封件对外部线缆以及接线装置部分实施密封防护,形成了第一箱体高防护等级,第二箱体低于或等于第一箱体防护等级的模式;在进行外部线缆连接时,掀开防护罩即可进行接线操作,这就有效解决了常规方案中逆变器箱体内部接线空间不足的问题,外部接线便于安装,无需穿线,安装效率高;并且接线过程中第一箱体不用拆开,减少了第一箱体内部进入水汽和杂质的风险;通过防护罩扣设在第一箱体外侧的方式密封接线装置的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性好,成本低。本技术中所公开的逆变器,由于采用了上述外接线结构,因而该逆变器兼具上述外接线结构相应的技术优点,本文中对此不再进行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逆变器第一种侧出线方式;图2为现有技术中逆变器第二种侧出线方式;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逆变器的外接线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去除防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所公开的外接线结构安装外部线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所公开的外接线结构完成外部线缆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所公开的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所公开的逆变器去除第二罩体后的背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所公开的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所公开的逆变器去除第二罩体后的背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再一种实施例所公开的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所公开的逆变器去除第二罩体后的背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第一箱体,2为接线装置,3为防护罩,4为通孔,5为外部线缆,6为第一罩体,7为电容元件,8为散热元件,21为线缆,22为铜排,31为外部线缆通过孔,32为密封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之一是提供一种逆变器的外接线结构,以便能够一方面减小逆变器的体积,提高整机的功率密度;另一方面以较低的成本和简单的结构实现逆变器外接线的密封。本技术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外接线结构的逆变器。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逆变器的外接线结构,尤其适用于组串式逆变器,请参考图3至图6,该外接线结构包括第一箱体1、接线装置2以及防护罩3,第一箱体1用于容置逆变器的核心电路,例如升压电路、逆变电路以及滤波电路等能够提供整个机器正常工作的电路,接线装置2至少包括一个,接线装置2连通第一箱体1内部的核心电路,并且接线装置2伸出第一箱体1的壁面,以便为外部线缆提供连接位置;防护罩3至少包括一个,防护罩3可拆卸地扣设于第一箱体1外侧,并与第一箱体1的壁面共同构成第二箱体,如图5中所示,为了方便外部线缆5穿入第二箱体内,防护罩3上还设置有外部线缆通过孔31(或缺口),接线装置2伸出第一箱体1的部分位于第二箱体内,优选的,当该外接线结构在户外使用时,防护罩3与第一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器的外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1),用于容置逆变器的核心电路;至少一个接线装置(2),所述接线装置(2)连通所述第一箱体(1)内部的核心电路,并伸出所述第一箱体(1)的壁面,以供外部线缆(5)连接;至少一个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可拆卸地扣设于所述第一箱体(1)外侧,并与所述第一箱体(1)的壁面共同构成第二箱体;且所述防护罩(3)上设置有外部线缆通过孔,所述接线装置(2)伸出所述第一箱体(1)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箱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的外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1),用于容置逆变器的核心电路;至少一个接线装置(2),所述接线装置(2)连通所述第一箱体(1)内部的核心电路,并伸出所述第一箱体(1)的壁面,以供外部线缆(5)连接;至少一个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可拆卸地扣设于所述第一箱体(1)外侧,并与所述第一箱体(1)的壁面共同构成第二箱体;且所述防护罩(3)上设置有外部线缆通过孔,所述接线装置(2)伸出所述第一箱体(1)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箱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部线缆通过孔处,且用于密封所述外部线缆的密封件;所述防护罩(3)与所述第一箱体(1)的接触位置密封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装置(2)包括两个,分别为直流接线装置和交流接线装置,所述直流接线装置和所述交流接线装置分别从所述第一箱体(1)不同的侧面伸出;所述防护罩(3)与所述直流接线装置和所述交流接线装置一一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装置(2)包括两个,分别为直流接线装置和交流接线装置,所述直流接线装置和所述交流接线装置均从所述第一箱体(1)的同一侧面伸出,所述直流接线装置和所述交流接线装置被同一所述防护罩(3)罩设在所述第二箱体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壁面上开设有供所述接线装置(2)穿出的通孔(4),且所述通孔(4)内设置有与所述接线装置(2)密封配合的密封圈。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外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装置(2)为穿过所述第一箱体(1)的壁面的铜排(22);或者,所述接线装置(2)为穿过所述第一箱体壁面的线缆(21);或者,所述接线装置(2)为由铜排(22)和线缆(21)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普云刘龙李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