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55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3 00:32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本体部、自本体部一侧弯折延伸并与所述本体部之间形成一夹角的弯折部、自本体部上方弯折延伸的弹性部、自弹性部上方进一步倾斜延伸的接触部以及自弯折部下方延伸以焊接至电路板的焊接部,所述弯折部与本体部收容在端子槽内,所述弹性部向上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本体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在端子槽内的第一、第二固持片,以将本体部固定在绝缘本体上进而避免导电端子发生歪斜,保证导电端子接触部的对接可靠性。

Electrical connect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es an insulating body and a conductive terminal; the insulat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erminal groove; the conductive terminal comprises a body part, a bending part bent on one side of the body part and formed an angle between the body part, an elastic part bent and extended above the body part, a contact part further inclined and extended above the self-elastic part, and an extension below the bending part. Welding to the welding part of the circuit board, the bending part and the body part are contained in the terminal groove, and the elastic part extends upward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insulating body. The first and second fixing plates fixed in the terminal groov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opposite sides of the body part to fix the body part on the insulating body, thereby avoiding the deviation of the conducting terminal and ensuring the contact part of the conducting terminal. Docking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与芯片模块组装配合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相关现有技术请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2456958A号所公开的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用于安装至电路板上并与芯片模块对接配合以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若干端子槽以收容所述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本体部、自本体部一侧弯折延伸并与所述本体部之间形成一夹角的弯折部、自本体部上方弯折延伸的弹性部、自弹性部上方进一步倾斜延伸以与芯片模块对接的接触部以及用于焊接至电路板的焊接部,所述弯折部与焊接部之间形成有一固定部以将导电端子固定在绝缘本体内。然而由于该现有技术的固定部是设置在弯折部上,在所述导电端子插入端子槽的过程中或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芯片模块对接时,该本体部与弯折部之间形成一夹角无法进行有效固定而容易发生歪斜,从而影响到导电端子的电气性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接可靠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安装至电路板上并与芯片模块对接配合以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相对设置的上、下表面以及若干贯穿该上、下表面的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本体部、自本体部一侧弯折延伸并与所述本体部之间形成一夹角的弯折部、自本体部上方弯折延伸的弹性部、自弹性部上方进一步倾斜延伸以与芯片模块对接的接触部以及自弯折部下方延伸以焊接至电路板的焊接部,所述弯折部与本体部收容在端子槽内,所述弹性部向上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本体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在端子槽内的第一、第二固持片。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固持片与本体部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第一固持片形成于本体部与弯折部的连接处并自弯折部冲裁形成。更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经冲裁后形成一凹口,弯折部在凹口的上下两侧均与本体部一体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端子槽还包括向上贯穿绝缘本体上表面的开槽,所述第一固持片收容固定在开槽内。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固持片位于本体部的同一高度处。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持片大于第二固持片。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固持片大小相同且沿本体部的两侧镜像对称设置。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狭槽,所述弹性部的宽度大于接触部的宽度,所述本体部的宽度大于接触部的宽度但小于弹性部的宽度。更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自第一、第二料带裁切形成,所述本体部的下方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料带的第一料带连接部,所述本体部或弹性部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第二料带的第二料带连接部。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料带在被裁切前与第一料带连接部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料带在被裁切前与第二料带连接部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料带第一料带连接部的连接处沿厚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一对V型凹口,以便将第一料带从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直接折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导的本体部两侧分别形成第一、第二固持片固定在绝缘本体的端子槽内,在导电端子插入端子槽的过程中或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芯片模块对接时,该本体部两侧同时设置的第一、第二固持片固定在绝缘本体上进而避免本体部发生歪斜,保证导电端子接触部的对接可靠性,提升了导电端子的电气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3是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同时连接有第一、第二料带的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中点划线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5中将第一料带裁切后的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7的导电端子部分组装至绝缘本体时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图8中将第二料带裁切后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图9中的导电端子进一步向下移动并完全组装至绝缘本体时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的第一料带残留料被裁切后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连接器100绝缘本体10端子槽11开槽111凸台12收容槽13上表面15下表面16导电端子20第一料带201第一料带残留料2011第二料带202凹口203本体部21第一料带连接部211折断斜面2110第一固持片212第二固持片213弯折部22凹口221接触部23弹性部24狭槽241第二料带连接部242焊接部2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100用于安装至电路板(未图示)上并与芯片模块(未图示)组装配合以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以及设于绝缘本体10上以与所述芯片模块电性连接的若干导电端子20。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相对设置的上、下表面15、16以及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15、16的端子槽11,所述绝缘本体10在端子槽11的同一侧设有自上表面15向下凹设的收容槽13以及若干向上凸伸出其上表面15的凸台12,所述收容槽13位于凸台12的后方。所述端子槽11在相对凸台12的另一侧设有向上贯穿绝缘本体10上表面的开槽111。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0呈阵列方式排列,每一导电端子20包括固持在绝缘本体10内的本体部21、自本体部21一侧弯折延伸并与所述本体部21之间形成一夹角的弯折部22、自本体部21上方弯折延伸的弹性部24、自弹性部24上方进一步倾斜延伸以与芯片模块对接的接触部23以及自弯折部22下方延伸以焊接至电路板的焊接部25,所述焊接部25沿水平方向弯折延伸并通过焊锡球焊接至电路板上。所述弯折部22与本体部21收容在端子槽11内,所述弹性部24向上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0的上表面15,所述接触部23呈弧形设置。所述弹性部24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狭槽241,所述弹性部24的宽度大于接触部23的宽度,所述本体部21的宽度大于接触部23的宽度但小于弹性部24的宽度。所述狭槽241位于该导电端子20的应力集中区,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该狭槽241的长度、宽度及位置,故所述端子20可在保证机械性能的同时进一步地加宽所述弹性部24,在同等情况下,可相应减小相邻端子20之间的间距,从而降低整个电连接器的阻抗。所述本体部21在与弯折部22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固持片212,该第一固持片21固定在开槽111内并自弯折部22冲裁形成,所弯折部22经冲裁后形成一凹口221,弯折部22在凹口221的上下两侧均与本体部21一体连接,所述本体部21在与第一固持片212相对的一侧设有与端子槽11干涉配合的第二固持片213,所述第一、第二固持片212、213与本体部21位于同一平面,在导电端子20插入端子槽11的过程中或导电端子20的接触部23与芯片模块对接时,该本体部21两侧同时设置的第一、第二固持片212、213可使得本体部21的两侧同时固定在绝缘本体10上进而避免本体部20发生歪斜,保证导电端子20接触部23的对接可靠性,提升了导电端子20的电气性能。由于所述第一固持片212是从弯折部22冲裁形成,可节省导电端子20的制造材料,降低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安装至电路板上并与芯片模块对接配合以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相对设置的上、下表面以及若干贯穿该上、下表面的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本体部、自本体部一侧弯折延伸并与所述本体部之间形成一夹角的弯折部、自本体部上方弯折延伸的弹性部、自弹性部上方进一步倾斜延伸以与芯片模块对接的接触部以及自弯折部下方延伸以焊接至电路板的焊接部,所述弯折部与本体部收容在端子槽内,所述弹性部向上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在端子槽内的第一、第二固持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安装至电路板上并与芯片模块对接配合以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相对设置的上、下表面以及若干贯穿该上、下表面的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本体部、自本体部一侧弯折延伸并与所述本体部之间形成一夹角的弯折部、自本体部上方弯折延伸的弹性部、自弹性部上方进一步倾斜延伸以与芯片模块对接的接触部以及自弯折部下方延伸以焊接至电路板的焊接部,所述弯折部与本体部收容在端子槽内,所述弹性部向上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在端子槽内的第一、第二固持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固持片与本体部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第一固持片形成于本体部与弯折部的连接处并自弯折部冲裁形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经冲裁后形成一凹口,弯折部在凹口的上下两侧均与本体部一体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还包括向上贯穿绝缘本体上表面的开槽,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子耀黄汉宏
申请(专利权)人:富顶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