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涂渐变复合板手机背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40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喷涂渐变复合板手机背壳,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表面耐磨油墨层、PMMA膜层、PC膜层、LOGO图案层、UV转印纹理图案层、光学膜层和底色油墨层;LOGO图案层和上述UV转印纹理图案层之间还设有由上而下叠合的第一颜色油墨层和第二颜色油墨层,第一颜色油墨层的厚度从左至右依次递减,第二颜色油墨层的厚度从右至左依次递减,且渐变色彩油墨层在手机背壳长度方向上的每一部位的厚度均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经过发明专利技术人无数次的实验和十几年的工作经验研发能制作出来的手机背壳呈自然渐变效果,整个手机背壳的外表面不会出现颜色分隔线,自然美观,解决现有塑料背壳无法做成渐变纹理的技术课题。

A Mobilephone Back Shell with Gradual Composite Board Spraye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pray gradient composite board mobile phone back shell, which comprises a surface abrasion resistant ink layer, a PMMA film layer, a PC film layer, a LOGO pattern layer, a UV transfer texture pattern layer, an optical film layer and a bottom color ink layer, and a first color ink layer superimposed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between the LOGO pattern layer and the above UV transfer texture pattern layer, and a second color ink layer, the first color ink layer. The thickness of the ink layer decreases from left to right,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second color ink layer decreases from right to left,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gradient color ink layer is the same in every part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mobile phone back shell.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fter numerous experiments and more than ten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the mobile phone back shell can be produced with natural gradient effect. The whole mobile phone back shell surface will not appear color separation lines, natural beauty, solve the existing plastic back shell can not be made gradient texture technical issu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涂渐变复合板手机背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后盖,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呈现渐变效果的复合板手机背壳。
技术介绍
因手机的使用特殊性,大多数的手机壳体采用塑料材质,以免手机信号受屏蔽,为了增添此塑料背壳的美观性,一般会在塑料背壳的表面作图案层处理,然而,此种图案层处理均只能使背壳呈单一色彩,无法呈现颜色自然过渡渐变效果,虽说也有为了渐变会在塑料背壳的一半做一颜色、另一半做另一颜色,但只能使塑料背壳呈两个颜色拼接而成,压根无渐变效果,还会有分隔线产生,因为塑料背壳的渐变效果就不再采用;同时,此种塑料材质的背壳,其硬度略差,传统的塑料电池盖均是采用热压成型工艺,而电池盖的硬度不高,在成型时易造成表面受损的问题,由此,现有的塑料手机背壳采用由PMMA膜与PC薄膜复合在一起的复合板制作。此复合板手机背壳虽解决了塑料背壳硬度的问题,但仍未解决塑料背壳无法做成渐变纹理的技术课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涂渐变复合板手机背壳,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复板板手机背壳无法完成渐变纹理制作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喷涂渐变复合板手机背壳,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表面耐磨油墨层、PMMA膜层、PC膜层、LOGO图案层、UV转印纹理图案层、光学膜层和底色油墨层;上述LOGO图案层和上述UV转印纹理图案层之间还设有渐变色彩油墨层,上述渐变色彩油墨层由第一颜色油墨层和与第一颜色油墨层的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油墨层组成,上述第一颜色油墨层处于上述LOGO图案层和上述第二颜色油墨层之间,以手机背壳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上述第一颜色油墨层的厚度从左至右依次递减,上述第二颜色油墨层的厚度从右至左依次递减,且上述渐变色彩油墨层在手机背壳长度方向上的每一部位的厚度均相同。上述第一颜色油墨层为黑色油墨层,上述第二颜色油墨层为蓝色油墨层。上述第一颜色油墨层的厚度从20~28um依次递减至1~3um,上述第二颜色油墨层的厚度从1~3um依次递减至20~28um。一种喷涂渐变复合板手机背壳,其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而成:S1:片材复合,将PMMA膜与PC薄膜复合在一起形成复合板,且PMMA膜的厚度比PC薄膜的厚度薄;S2:印刷,以PC薄膜背向PMMA膜的一面为底面,在PC薄膜的底面印刷有LOGO图案印刷层形成待喷涂件;S3:喷涂,在步骤S2的待喷涂件具有LOGO图案印刷层的一面上进行喷涂处理,喷涂处理时先采用第一颜色油墨进行满面喷涂,形成第一颜色油墨层,且喷涂时以手机背壳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第一颜色油墨层的厚度从左至右依次递减,之后对第一颜色油墨层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后再采用第二颜色油墨在第一颜色油墨层上进行满面喷涂第二颜色油墨,在第一颜色油墨层上形成第二颜色油墨层,且第二颜色油墨层的厚度从右至左依次递减,而且第一颜色油墨层的递减规律与第二颜色油墨层的递减规律相同,第一颜色油墨层从左至右的起止厚度与第二颜色油墨层从右至左的起止厚度相同,最后对第二颜色油墨层进行烘干处理,得到喷涂件;S4:将步骤S3的喷涂件放置UV压花设备上进行UV转印压花处理,该UV压花设备具有放置平台、其上具有由凹凸压花纹路构成的成型面的压花纹理成型模板和压花辊,所述的放置平台、压花纹理成型模板及压花辊由下而上依次设置,且压花纹理成型模板的成型面朝下设置,压花时,将喷涂件放置在UV转印平台并处于压花纹理成型模板下方,且喷涂件具有第二颜色油墨层的一面朝上设置,之后在第二颜色油墨层上涂上一层UV胶水层,再将压花纹理成型模板下移与待喷涂件相贴合模,最后在压花辊向下移压设在压花纹理成型模板上,即得到其上具有一UV转印纹理图案层的压花成型件;S5:在步骤S4的压花成型件的UV转印纹理图案层上电镀一层光学膜层,最后在光学膜层上印刷一层底色油墨层,形成待成型片材;S6:成型,将步骤S5的待成型片材进行热压成型,成型后在PMMA膜背向PC膜的一面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后再进行CNC切割加工,即可得到颜色渐变的复合板手机背壳。上述待喷涂件的步骤S3在自动喷涂线上操作完成,该自动喷涂线具有对待喷涂件进行输送的输送带,处于输送带上方对待喷涂件表面进行喷涂的第一喷涂系统和第二喷涂系统及对待喷涂件表面进行烤干的第一烤灯系统和第二烤灯系统;以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为由前至后,所述的第一喷涂系统、第一烤灯系统、第二喷涂系统和第二烤灯系统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由前至后依次按序设置,上述第一喷涂系统和第二喷涂系统均具有由若干个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均匀间隔排列的喷嘴构成的喷嘴群,上述喷嘴群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喷嘴群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相邻的喷嘴群中各喷嘴一一对位设置,且相邻的喷嘴群之间的间距为1-2cm,每一喷嘴群中相邻的喷嘴之间的间距为1.5-2.5cm。左右方向上相邻的喷嘴所喷射在待喷涂件的厚度相差4~6um。上述第一喷涂系统的喷嘴的喷射料为黑色油墨,上述第二喷涂系统的喷嘴的喷射料为蓝色油墨。上述输送带的输送速度为0.8~1.5米/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喷涂渐变复合板手机背壳,经过专利技术人无数次的实验和十几年的工作经验研发出,通过两个不同颜色的油墨层上下重合喷涂及两个颜色油墨层的厚度呈相反规律递变使制作出来的手机背壳呈自然渐变效果,整个手机背壳的外表面不会出现颜色分隔线,自然美观,解决现有塑料背壳无法做成渐变纹理的技术课题,给复合板手机背壳的制作带来突破性的改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喷涂渐变复合板手机背壳,如图1所示,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表面耐磨油墨层1、PMMA膜层2、PC膜层3、LOGO图案层4、UV转印纹理图案层5、光学膜层6和底色油墨层7,LOGO图案层4和UV转印纹理图案层5之间还设有渐变色彩油墨层,此渐变色彩油墨层由第一颜色油墨层8和与第一颜色油墨层8的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油墨层9组成,第一颜色油墨层8处于LOGO图案层4和第二颜色油墨层9之间,第二颜色油墨层9处于第一颜色油墨层8和UV转印纹理图案层5之间,以手机背壳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第一颜色油墨层8的厚度从左至右依次递减,第二颜色油墨层9的厚度从右至左依次递减,且渐变色彩油墨层在手机背壳长度方向上的每一部位的厚度均相同,即第一颜色油墨层8左侧的厚度加上第二颜色油墨层9左侧的厚度等于第一颜色油墨层8右侧的厚度加上第二颜色油墨层9右侧的厚度,整个渐变色彩油墨层的厚度是均匀的。优佳的是,第一颜色油墨层8为黑色油墨层,第二颜色油墨层9为蓝色油墨层,且第一颜色油墨层8的厚度从20~28um依次递减至1~3um,优选的是从25um递减至2um,第二颜色油墨层9的厚度从1~3um依次递减至20~28um,优选的是从2um递减至25um。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喷涂渐变复合板手机背壳,其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而成:S1:片材复合,将PMMA膜与PC薄膜复合在一起形成复合板,且PMMA膜的厚度比PC薄膜的厚度薄,此复合板的制作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复述,此复合板的尺寸优选为3.7米×2.18米;S2:印刷,以PC薄膜背向PMMA膜的一面为底面,在PC薄膜的底面印刷有LOGO图案印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涂渐变复合板手机背壳,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表面耐磨油墨层、PMMA膜层、PC膜层、LOGO图案层、UV转印纹理图案层、光学膜层和底色油墨层;其特征在于:上述LOGO图案层和上述UV转印纹理图案层之间还设有渐变色彩油墨层,上述渐变色彩油墨层由第一颜色油墨层和与第一颜色油墨层的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油墨层组成,上述第一颜色油墨层处于上述LOGO图案层和上述第二颜色油墨层之间,以手机背壳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上述第一颜色油墨层的厚度从左至右依次递减,上述第二颜色油墨层的厚度从右至左依次递减,且上述渐变色彩油墨层在手机背壳长度方向上的每一部位的厚度均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涂渐变复合板手机背壳,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表面耐磨油墨层、PMMA膜层、PC膜层、LOGO图案层、UV转印纹理图案层、光学膜层和底色油墨层;其特征在于:上述LOGO图案层和上述UV转印纹理图案层之间还设有渐变色彩油墨层,上述渐变色彩油墨层由第一颜色油墨层和与第一颜色油墨层的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油墨层组成,上述第一颜色油墨层处于上述LOGO图案层和上述第二颜色油墨层之间,以手机背壳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上述第一颜色油墨层的厚度从左至右依次递减,上述第二颜色油墨层的厚度从右至左依次递减,且上述渐变色彩油墨层在手机背壳长度方向上的每一部位的厚度均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涂渐变复合板手机背壳,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颜色油墨层为黑色油墨层,上述第二颜色油墨层为蓝色油墨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喷涂渐变复合板手机背壳,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颜色油墨层的厚度从20~28um依次递减至1~3um,上述第二颜色油墨层的厚度从1~3um依次递减至20~28u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涂渐变复合板手机背壳,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而成:S1:片材复合,将PMMA膜与PC薄膜复合在一起形成复合板,且PMMA膜的厚度比PC薄膜的厚度薄;S2:印刷,以PC薄膜背向PMMA膜的一面为底面,在PC薄膜的底面印刷有LOGO图案印刷层形成待喷涂件;S3:喷涂,在步骤S2的待喷涂件具有LOGO图案印刷层的一面上进行喷涂处理,喷涂处理时先采用第一颜色油墨进行满面喷涂,形成第一颜色油墨层,且喷涂时以手机背壳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第一颜色油墨层的厚度从左至右依次递减,之后对第一颜色油墨层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后再采用第二颜色油墨在第一颜色油墨层上进行满面喷涂第二颜色油墨,在第一颜色油墨层上形成第二颜色油墨层,且第二颜色油墨层的厚度从右至左依次递减,而且第一颜色油墨层的递减规律与第二颜色油墨层的递减规律相同,第一颜色油墨层从左至右的起止厚度与第二颜色油墨层从右至左的起止厚度相同,最后对第二颜色油墨层进行烘干处理,得到喷涂件;S4:将步骤S3的喷涂件放置UV压花设备上进行UV转印压花处理,该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双福喻爱平庄瑞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