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轮轮边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500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轮轮边减速器,目的是解决现有轮边减速驱动车桥中行星轮的润滑油道不畅通,导致滚针轴承中的杂质无法排出,滚针轴承寿命下降等问题;由于采用单侧油道的行星轮垫片,出现错装方向,行星轮端面早磨、烧蚀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行星轮的两个端面采用贯通的油道结构,提升与行星轮垫片之间的润滑性能,利于滚针轴承中的杂质排出;行星轮的中间齿根处,采用圆孔形油道,保证润滑油流动畅通,利于滚针轴承中的杂质排出;行星轮垫片不带油道结构,节约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轮轮边减速器
本技术属于汽车驱动车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边减速器的行星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轮边减速驱动桥中,行星轮采用圆柱齿轮结构,中心孔中装有滚针轴承,行星轮的两端采用环形平面,与环形平面配合的垫片上带有辐射形不贯通的油道,用于垫片与行星轮之间的润滑。此种结构为了保证滚针轴承端面为平面接触,垫片的油道没有贯通,使滚针轴承中的杂质无法排除,降低了滚针轴承的可靠性;垫片为单侧油道结构,容易错装方向,导致行星轮端面润滑性能下降,导致烧蚀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轮边减速驱动车桥中行星轮的润滑油道不畅通,导致滚针轴承中的杂质无法排出,滚针轴承寿命下降等问题;由于采用单侧油道的行星轮垫片,出现错装方向,行星轮端面早磨、烧蚀等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行星轮轮边减速器,主要包括:轮边减速器壳1、行星架总成11和齿圈12,所述的行星架总成11总成主要包括:行星架3、行星轮5、行星轮垫片6、行星轮轴7、隔套8、滚针轴承9和太阳轮13。轮边减速器壳1与轮毂10通过法兰和轮胎螺栓14连接;行星架3通过螺栓2固定安装在轮边减速器壳1上。行星架3中心设有用于安装轮胎轴的通孔,该通孔周围均匀设置五个用于安装行星轮轴7的圆孔,太阳轮13安装在轮胎轴的端部,行星轮5套装在行星轮轴7上,行星轮5的和行星轮轴7的轴径之间装入滚针轴承9和隔套8;齿圈12安装在行星架3的外侧,五个行星轮5的齿形分别与齿圈12和太阳轮13的齿形配合。行星轮垫片6的端面为中心开有通孔的圆角矩形,利用其中心设置的通孔套在行星轮轴7上,端面与行星架3贴合;太阳轮垫片4的端面为五角形,太阳轮垫片4的五角形端面与五个行星轮垫片6的直角端面15对接,安装在与行星架3接触的平面上;所述行星轮5,两个端面分别采用四个矩形截面油道,用于行星轮垫片与行星轮之间的润滑,并用于滚针轴承中的杂质排出;齿形中间的齿根处,采用四个均布的圆孔,用于润滑油流动,并用于滚针轴承中的杂质排出。所述行星轮垫片,采用近似方形的外廓,与太阳轮垫片的五角边配合;采用中心孔,与行星轮轴配合;采用两个不带油道的平面结构,减少工艺成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行星轮的两个端面采用贯通的油道结构,提升与行星轮垫片之间的润滑性能,利于滚针轴承中的杂质排出;行星轮的中间齿根处,采用圆孔形油道,保证润滑油流动畅通,利于滚针轴承中的杂质排出;行星轮垫片不带油道结构,节约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轮边减速器的行星轮结构的应用位置—轮边减速器总成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轮边减速器的行星轮结构的应用位置—行星架总成视图;图3a为本技术所述的应用位置—的行星轮主视图;图3b为本技术所述的应用位置—的行星轮侧视图;图3c为本技术所述的应用位置—的行星轮局部视图;图4a为本技术所述的应用位置—的行星轮垫片主视图;图4b为本技术所述的应用位置—的行星轮垫片剖视图;图5a示意图-太阳轮垫片主视图;图5b示意图-太阳轮垫片剖视图;图中:1.轮边减速器壳,2.螺栓,3.行星架,4、太阳轮垫片,5、行星轮,6.行星轮垫片,7.行星轮轴,8.隔套,9、滚针轴承,10、轮毂,11.行星架总成,12.齿圈,13.太阳轮,14、轮胎螺栓,15、端面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行星轮轮边减速器,主要包括:轮边减速器壳1、行星架总成11和齿圈12,所述的行星架总成11总成主要包括:行星架3、行星轮5、行星轮垫片6、行星轮轴7、隔套8、滚针轴承9和太阳轮13。轮边减速器壳1与轮毂10通过法兰和轮胎螺栓14连接;行星架3通过螺栓2固定安装在轮边减速器壳1上。行星架3中心设有用于安装轮胎轴的通孔,该通孔周围均匀设置五个用于安装行星轮轴7的圆孔,太阳轮13安装在轮胎轴的端部,行星轮5套装在行星轮轴7上,行星轮5的和行星轮轴7的轴径之间装入滚针轴承9和隔套8;齿圈12安装在行星架3的外侧,五个行星轮5的齿形分别与齿圈12和太阳轮13的齿形配合。行星轮垫片6的端面为中心开有通孔的圆角矩形,利用其中心设置的通孔套在行星轮轴7上,端面与行星架3贴合;太阳轮垫片4的端面为五角形,太阳轮垫片4的五角形端面与五个行星轮垫片6的直角端面15对接,安装在与行星架3接触的平面上;如图3所示,所述行星轮5,两个端面分别采用四个矩形截面油道,用于行星轮垫片与行星轮之间的润滑,并用于滚针轴承中的杂质排出;齿形中间的齿根处,采用四个均布的圆孔,用于润滑油流动,并用于滚针轴承中的杂质排出。如图4所示,所述行星轮垫片,采用近似方形的外廓,与太阳轮垫片的五角边配合;采用中心孔,与行星轮轴配合;采用两个不带油道的平面结构,减少工艺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轮轮边减速器,主要包括:轮边减速器壳(1)、行星架总成(11)和齿圈(12),所述的行星架总成(11)总成主要包括:行星架(3)、行星轮(5)、行星轮垫片(6)、行星轮轴(7)、隔套(8)、滚针轴承(9)和太阳轮(13);轮边减速器壳(1)与轮毂(10)通过法兰和轮胎螺栓(14)连接;行星架(3)通过螺栓(2)固定安装在轮边减速器壳(1)上;行星架(3)中心设有用于安装轮胎轴的通孔,该通孔周围均匀设置五个用于安装行星轮轴(7)的圆孔,太阳轮(13)安装在轮胎轴的端部,行星轮(5)套装在行星轮轴(7)上,行星轮(5)的和行星轮轴(7)的轴径之间装入滚针轴承(9)和隔套(8);齿圈(12)安装在行星架(3)的外侧,五个行星轮(5)的齿形分别与齿圈(12)和太阳轮(13)的齿形配合;其特征在于,行星轮垫片(6)的端面为中心开有通孔的圆角矩形,利用其中心设置的通孔套在行星轮轴(7)上,端面与行星架(3)贴合;太阳轮垫片(4)的端面为五角形,太阳轮垫片(4)的五角形端面与五个行星轮垫片(6)的直角端面(15)对接,安装在与行星架(3)接触的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轮轮边减速器,主要包括:轮边减速器壳(1)、行星架总成(11)和齿圈(12),所述的行星架总成(11)总成主要包括:行星架(3)、行星轮(5)、行星轮垫片(6)、行星轮轴(7)、隔套(8)、滚针轴承(9)和太阳轮(13);轮边减速器壳(1)与轮毂(10)通过法兰和轮胎螺栓(14)连接;行星架(3)通过螺栓(2)固定安装在轮边减速器壳(1)上;行星架(3)中心设有用于安装轮胎轴的通孔,该通孔周围均匀设置五个用于安装行星轮轴(7)的圆孔,太阳轮(13)安装在轮胎轴的端部,行星轮(5)套装在行星轮轴(7)上,行星轮(5)的和行星轮轴(7)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涛杨洋叶兰成苗士军胡晓刘春伟姚临喆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