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油单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432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新型的回油背压单向阀,通流能力强,能够整体插装、安装集成度高,包括:阀座、阀芯、刚度为55‑60N/mm的压力弹簧、弹簧座以及固定轴;所述阀座、阀芯、压力弹簧和弹簧座依次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阀座,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一端为进油口,另一端为回油口;所述阀芯,为密封刚体,其一端面与所述阀座的回油口刚性密封抵接;所述压力弹簧位于所述阀芯与所述弹簧座之间,三者相互抵接;所述弹簧座的外端设有限位紧固件;从所述进油口进入所述阀座内的液压油推动所述阀芯,压缩所述压力弹簧,所述阀芯远离所述阀座,回油口被打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油单向阀
本技术涉及单向阀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新型的回油背压单向阀,具有高稳定性、通流能力强,结构简单等优点,采用螺纹插装式结构,安装集成度高。
技术介绍
回油单向阀是用于控制液压系统回油压力的装置。但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回油路背压控制当中,不仅需要性能可靠的单向阀,更需要通流能力强的回油单向阀。如图6所示,为目前市场上同规格的回油单向阀的剖面图,包括中空阀体,套设在其内部的弹簧座、压力弹簧、锥阀。该结构通过液压油推动锥阀压缩压力弹簧,促使液压油从回油口流出,而很明显可以看到,该单向阀的流通能力较小,同时外形尺寸较大,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缺点,给回油单向阀零件的加工和产品的装配带来了困难。所以,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流通能力较大的适用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回油单向阀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新型的回油背压单向阀,通流能力强,能够整体插装、安装集成度高。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回油单向阀,包括:阀座、阀芯、压力弹簧、弹簧座以及固定轴;所述阀座、阀芯、刚度为55-60N/mm的压力弹簧和弹簧座依次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阀座,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一端为进油口,另一端为回油口;所述阀芯,为密封刚体,其一端面与所述阀座的回油口刚性密封抵接;所述压力弹簧位于所述阀芯与所述弹簧座之间,三者相互抵接;所述弹簧座的外端设有限位紧固件;从所述进油口进入所述阀座内的液压油推动所述阀芯,压缩所述压力弹簧,所述阀芯远离所述阀座,回油口被打开。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为中空筒状结构,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位于所述阀芯与所述弹簧座之间,套设在所述压力弹簧内;所述限位套筒的长度小于所述压力弹簧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套筒与所述压力弹簧的长度差为5.5-6mm。进一步地,所述阀芯,内部设有减轻自重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阀芯的上端面,即与阀座抵接的端面为“凸”形结构,凸出部分位于所述阀座的油腔内,两侧与所述阀座的端面刚性抵接。进一步地,所述阀芯的外径小于所述阀座的外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回油单向阀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回油单向阀,能够显著增大单向阀的流通能力,螺纹插装式结构,有效降低了单向阀的加工难度、拆卸方便,安装集成度高。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回油单向阀的剖面图;图2是图1中阀座的剖面图;图3是图1中阀芯的剖面图;图4是图1中限位套筒的剖面图;图5是图1中弹簧座的剖面图;图6是现有技术中单向阀的剖面图;1.阀座,2.阀芯,3.限位套筒,4.压力弹簧,5.弹簧座,6.金属自锁螺母,7.开口销,8.固定轴;P.进油口,T.回油口。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波发射机的调谐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回油单向阀的剖面图,包括:阀座1、阀芯2、刚度为55-60N/mm的压力弹簧4、弹簧座5以及固定轴8,阀座1、阀芯2和弹簧座5上分别设有轴向通孔,阀座1、阀芯2、压力弹簧4和弹簧座5依次套设在固定轴8上。如图2所示,阀座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一端为进油口P,另一端为回油口T;阀芯2,为密封刚体,其一端面与阀座1的回油口T刚性密封抵接,压力弹簧4位于阀芯2与弹簧座5之间,三者相互抵接;弹簧座5的外端设有限位紧固件。从进油口P进入阀座1内的液压油推动阀芯2,压缩压力弹簧4,阀芯2远离阀座1,回油口T被打开。而且,在阀芯2被推动的过程中,直至阀芯2完全离开阀座1,回油口T被完全打开,通流量达到最大。其中的固定轴8可以选用六角头螺栓,当然也可以选用其它杆状结构部件作为固定轴8。限位紧固件可以为金属自锁螺母6和开口销7。在阀芯2被进入阀座1内腔的液压油持续增压推动时,回油口T外部的空间位置不断增大,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增大回油量。但是,为了保护压力弹簧4,使其能够在多次被压缩后及时回复至初始状态,优选可以在固定轴8上套设一个限位套筒3,如图4所示,该限位套筒3为中空筒状结构,套设在固定轴8上,位于阀芯2与弹簧座5之间,套设在压力弹簧4内;限位套筒3的长度小于压力弹簧4的长度,也就是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限位套筒3与弹簧原长的距离差。本方案中,刚度为55.36N/mm的压力弹簧,0.2MPa开启压力下,压力弹簧的行程距离为5.4mm。由于压力弹簧的刚度大,行程短,所以不需要外壳进行限位,节省原料利用。如图3所示,为了减轻回油单向阀的自重,阀芯2内部设有减轻自重的空腔,空腔内设有加强筋。为了使得液压油对阀芯2的冲击有个缓冲,优选设置阀芯2与阀座1抵接的端面为“凸”形结构,凸出部分位于阀座1的油腔内,两侧与阀座1的端面刚性抵接,进入阀座1油腔内部的液压油首先对位于油腔内部的凸出端面冲击,进而保护阀芯2,提高其使用寿命。当然,为了保证阀芯2与阀座1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在加工时,对于阀芯2与阀座1刚性密封的部位,要求一定的加工精度。为了便于之后与外部设备的配合安装,优选设置阀芯2的外径小于阀座1的外径。如图5所示,弹簧座5亦可以为“凸”形结构,压力弹簧4的一端直接套设在弹簧座5的凸出部位上。本技术提供的回油单向阀,有效增大了单向阀的流通能力,降低了单向阀的加工难度,同时提高了单向阀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采用螺纹插装式结构,便于装配安装和维护,极大的减少了安装空间。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回油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阀芯、刚度为55‑60N/mm的压力弹簧、弹簧座以及固定轴;所述阀座、阀芯、压力弹簧和弹簧座依次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阀座,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一端为进油口,另一端为回油口;所述阀芯,为密封刚体,其一端面与所述阀座的回油口刚性密封抵接;所述压力弹簧位于所述阀芯与所述弹簧座之间,三者相互抵接;所述弹簧座的外端设有限位紧固件;从进油口进入所述阀座内的液压油推动所述阀芯,压缩所述压力弹簧,所述阀芯远离所述阀座,回油口被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1.回油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阀芯、刚度为55-60N/mm的压力弹簧、弹簧座以及固定轴;所述阀座、阀芯、压力弹簧和弹簧座依次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阀座,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一端为进油口,另一端为回油口;所述阀芯,为密封刚体,其一端面与所述阀座的回油口刚性密封抵接;所述压力弹簧位于所述阀芯与所述弹簧座之间,三者相互抵接;所述弹簧座的外端设有限位紧固件;从进油口进入所述阀座内的液压油推动所述阀芯,压缩所述压力弹簧,所述阀芯远离所述阀座,回油口被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单向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为中空筒状结构,套设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海卫桑小田彭刚李跃军王志民吴晓冬张海芹付鹏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德液压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