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昌恒专利>正文

一种液压钳压力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8431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液压钳压力调节装置,其包括模块主体,及设置在模块主体上的高压端连接通孔、低压端连接通孔、螺丝孔组成,在模块主体上设置串联的溢流阀和截止阀(或球阀),截止阀(或球阀)一端与高压端连接通孔相连通,截止阀(或球阀)的另一端与溢流阀相连通,溢流阀另一端与低压端连接通孔相连通;或者溢流阀一端与高压端连接通孔相连通,溢流阀的另一端与截止阀(或球阀)相连通,截止阀(或球阀)另一端与低压端连接通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对驱动液压钳的液压油的压力在上扣过程中的合理控制,从而实现对液压钳转动扭矩的控制,达到上扣时不损伤螺纹丝扣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钳压力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田修井作业使用的液压钳,具体涉及一种液压钳压力调节装置,是一种在液压钳对螺纹旋紧过程中可以防止因公母丝扣不对中而造成螺纹丝扣损伤的一种液压钳压力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田修井作业时,现有的液压钳在对螺纹上扣(上扣即螺纹的旋紧过程)作业时,由于公母螺纹在上扣时的相对晃动,使公螺纹与母螺纹不对中即丝扣偏扣,当偏扣发生后,液压钳强大的上扣动力扭矩会使丝扣强行扭动而造成丝扣损坏。在正常修井作业时,特别使用液压抽油杆钳对抽油杆上扣时,经常出现几根到十几根的丝扣损坏,造成抽油杆报废,一次损失几千到几万元。在很多油田,为了保护丝扣不受损坏,不允许使用液压抽油杆钳对抽油杆上扣。而使用液压油管钳上扣,也经常出现不同数量的油管的丝扣损坏。在油田修井行业,虽有可以控制压力的液压钳,其可以控制紧扣的最大扭矩,但发生偏扣时,其扭矩依然可以造成丝扣损坏。也有不少人尝试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液压钳上扣时发生偏扣后损伤丝扣的问题,但仍不能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压钳压力调节装置,利用本技术对液压钳的压力控制,能够防止液压钳对螺纹上扣时因公母螺纹不对中偏扣后强大的动力扭矩造成的丝扣损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钳压力调节装置,包括模块主体,及设置在模块主体上的高压端连接通孔和低压端连接通孔,在所述模块主体上设置溢流阀和截止阀(或球阀),所述溢流阀和截止阀(或球阀)相串联,截止阀(或球阀)一端与高压端连接通孔相连通,截止阀(或球阀)的另一端与溢流阀相连通,溢流阀另一端与低压端连接通孔相连通;或者溢流阀一端与高压端连接通孔相连通,溢流阀的另一端与截止阀(或球阀)相连通,截止阀(或球阀)另一端与低压端连接通孔相连通。所述高压端连接通孔和低压端连接通孔均为带台肩的连接通孔,并设置在模块主体中部,在模块主体内部高压端连接通孔与截止阀(或球阀)间、低压端连接通孔与溢流阀间、溢流阀与截止阀(或球阀)间分别设液压油流通的连接通道,在模块主体上设螺丝孔。所述溢流阀的设定开启压力范围是0.5―5MPa。在串联的溢流阀、截止阀(或球阀)上还并联一限压阀,所述限压阀设置在液压马达与换向阀之间或设置在换向阀的液压油进油孔和换向阀的液压油出油孔之间,当所述限压阀设置在换向阀的液压油进油孔和换向阀的液压油出油孔之间时,限压阀的进口端与换向阀进油孔相连通,限压阀的出口端与换向阀出油孔相连通。所述限压阀设定开启压力在6―15MPa之间。在所述溢流阀的通道上和/或限压阀的通道上还串联单流阀,以提高溢流阀和限压阀反向承压的安全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安装在液压钳液压马达与换向阀之间,用2条空心螺丝分别连入带台肩的高压端连接通孔和带台肩的低压端连接通孔内,使高压端连接通孔和低压端连接通孔靠空心螺丝固定在液压马达上,液压钳的换向阀靠螺丝固定在本技术上,在使用液压钳上扣初期,打开截止阀(或球阀),溢流阀工作,驱动液压马达的液压油在溢流阀的作用下压力不能升高而保持低压(0.5―5MPa),液压钳以低扭矩转动对丝扣上扣。如果出现丝扣的公扣和母扣不对中时(即偏扣时),液压钳的转动受阻,液压油因溢流阀的泄压作用,压力不能升高扭矩不能增大而停止转动,随着公扣和母扣的相对晃动,当丝扣的公扣和母扣对中时,液压钳可以顺利的转动上扣。待丝扣即将上满扣时,关闭截止阀(或球阀),溢流阀停止工作,停止限压功能,驱动液压钳的液压油的压力随紧扣过程可逐渐升高,液压钳扭矩增大上紧丝扣,限压阀限制最高压力不超过预定值,从而实现既能保证上扣时不损伤丝扣,紧扣时又有足够的动力扭矩。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一种液压钳压力调节装置,通过在模块主体上设置溢流阀和截止阀(或球阀),溢流阀和截止阀(或球阀)相串联设置,可通过对驱动液压钳的液压油的压力在上扣过程中的合理控制,从而实现对液压钳转动扭矩的控制,达到上扣时不损伤螺纹丝扣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一种液压钳压力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图1沿A-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图1沿B-B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表示本技术增设单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块主体,2-溢流阀,3-截止阀(或球阀),4-高压端连接通孔,5-低压端连接通孔,6-限压阀,7-螺丝孔,8-液压油连接通道,9-液压油连接通道,10-液压油连接通道,11-液压油连接通道,12-单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液压钳压力调节装置作具体说明。本技术一种液压钳压力调节装置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3,一种液压钳压力调节装置,包括模块主体1、高压端连接通孔4、低压端连接通孔5、螺丝孔7组成,在所述模块主体1上设置溢流阀2和截止阀(或球阀)3,溢流阀2和截止阀(或球阀)3相串联,溢流阀2的设定开启压力范围是0.5―5MPa。截止阀(或球阀)3一端与高压端连接通孔4通过液压油连接通道9相连通,截止阀(或球阀)3的另一端与溢流阀2通过液压油连接通道8相连通,溢流阀2另一端与低压端连接通孔5通过液压油连接通道11相连通。为了进一步限制紧扣的最大扭矩,完美本技术,在串联的溢流阀2、截止阀(或球阀)3上还并联一限压阀6,所述限压阀6进油孔与高压端连接通孔4之间通过液压油连接通道10相连通,限压阀6出油孔与低压端连接通孔5之间通过液压油连接通道11相连通,限压阀6的设定开启压力在6-15MPa之间,避免紧扣扭矩过大而损伤丝扣。本技术一种液压钳压力调节装置实施例2,参见图4,在实施例1的结构中,在溢流阀2和/或限压阀6的通道上还串联单流阀12,图中所示为在溢流阀2和限压阀6的通道上串联单流阀12,当液压钳在上扣状态时,高压端连接通孔4为液压油的高压孔,单流阀12正常导通;当液压钳在卸扣状态时,低压端连接通孔5为液压油的高压孔,单流阀12反向承压而截至,使高压力不能传递给溢流阀2和限压阀6,以提高溢流阀2和限压阀6反向承压的安全性。本技术安装在液压钳的液压马达与换向阀之间,用两条空心螺丝分别连入带台肩的高压端连接通孔4和带台肩的低压端连接通孔5内,使本技术靠空心螺丝固定在液压马达上,液压钳的换向阀靠螺丝固定在本技术上。在使用液压钳上扣初期,打开截止阀(或球阀)3,溢流阀2工作,驱动液压马达的液压油在溢流阀2的作用下压力不能升高而保持低压(0.5―5MPa),液压钳以低扭矩转动对丝扣上扣。如果出现丝扣的公扣和母扣不对中时(即偏扣时),液压钳的转动受阻,液压油因溢流阀2的泄压作用,压力不能升高扭矩不能增大而停止转动,随着公扣和母扣的相对晃动,当丝扣的公扣和母扣对中时,液压钳可以顺利的转动上扣。待丝扣即将上满扣时,关闭截止阀(或球阀)3,溢流阀2停止工作,驱动液压钳的液压油的压力随紧扣过程逐渐升高,液压钳扭矩增大上紧丝扣,限压阀6限制最高压力不超过预定值,从而实现既能保证上扣时不损伤丝扣,紧扣时又有足够的动力扭矩。当液压钳卸扣反转时,液压油通过液压钳换向阀进入模块主体1的低压端连接通孔5,低压端连接通孔5连接的是溢流阀2的出口端,也是限压阀6的出口端,溢流阀2和限压阀6反向承压,不具备溢流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钳压力调节装置,包括模块主体,及设置在模块主体上的高压端连接通孔和低压端连接通孔,其特征是在所述模块主体上设置溢流阀和截止阀或球阀,所述溢流阀和截止阀或球阀相串联,截止阀或球阀一端与高压端连接通孔相连通, 截止阀或球阀的另一端与溢流阀相连通, 溢流阀另一端与低压端连接通孔相连通;或者溢流阀一端与高压端连接通孔相连通, 溢流阀的另一端与截止阀或球阀相连通, 截止阀或球阀另一端与低压端连接通孔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钳压力调节装置,包括模块主体,及设置在模块主体上的高压端连接通孔和低压端连接通孔,其特征是在所述模块主体上设置溢流阀和截止阀或球阀,所述溢流阀和截止阀或球阀相串联,截止阀或球阀一端与高压端连接通孔相连通,截止阀或球阀的另一端与溢流阀相连通,溢流阀另一端与低压端连接通孔相连通;或者溢流阀一端与高压端连接通孔相连通,溢流阀的另一端与截止阀或球阀相连通,截止阀或球阀另一端与低压端连接通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钳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压端连接通孔和低压端连接通孔均为带台肩的连接通孔,并设置在模块主体中部,在模块主体内部高压端连接通孔与截止阀或球阀间、低压端连接通孔与溢流阀间、溢流阀与截止阀或球阀间分别设液压油流通的连接通道,在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昌恒张春贵刘云滔李景全王虎庆孙焕茹牛小娟王平张文举
申请(专利权)人:张昌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