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帆专利>正文

一种凹槽导向榫卯路面及转向辅助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013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凹槽导向榫卯路面及转向辅助轮,包括凹槽导向榫卯路面和转向辅助轮,所述凹槽导向榫卯路面由若干个路面单元拼接而成,且每个所述路面单元由主体、游卡、榫件三个小部分组成:且所述各路面单元之间通过预制的榫件和卯口连接。该新型节约路面铺筑资金成本,传统钢筋混凝土路面的修造一般采用现场倒铸的方式,需要将各类材料运至施工场地,材料损耗大,同时耗费大量人工,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槽导向榫卯路面及转向辅助轮
本技术属于轮式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凹槽导向榫卯路面及转向辅助轮。
技术介绍
现有通用双前轮车辆的转向动作,一般通过转动方向盘带动转向拉杆,进而带动转向轮转动,实现转向。现有通用转向方案无法做到无人工或电子设备等智能辅助的情况下,实现自行转向;无法做到与路面的高度吻合;无法做到操作人员零经验上路。综上所述,所以我设计了一种凹槽导向榫卯路面及转向辅助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凹槽导向榫卯路面及转向辅助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凹槽导向榫卯路面及转向辅助轮,包括凹槽导向榫卯路面和转向辅助轮,所述凹槽导向榫卯路面由若干个路面单元拼接而成,且每个所述路面单元由主体、游卡、榫件三个小部分组成:且所述各路面单元之间通过预制的榫件和卯口连接;且所述榫件可沿游卡的卡槽方向前后移动,以实现一定角度的转弯拼接;所述转向辅助轮由活动连接轴及连接孔、半圆壁、长轴、轮子组成;所述半圆壁顶端和长轴顶端轴承外圈顶端两侧各固定有连接孔,活动连接轴穿过四个连按孔,起到使长轴可绕半圆壁旋转的作用;且所述半圆壁高度适当的位置与车辆转向机构焊接固定;所述长轴的中端活动安装有轴承和榫卯卡,可与半圆壁分离;所述长轴的最底端固定连接有半环;所述轮子通过一个轴承与长轴末端的半环相连;所述半环的末端焊接固定有止重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轮子直径略小于凹槽导向榫卯路面的凹槽宽度,其与凹槽导向榫卯路面的凹槽内壁一侧相切,无论那个点首先受力,都将使长轴移动到受力点的正上方,从而带动车辆的转向拉杆发生位移,进而带动车辆的导向轮发生旋转。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长轴和轮子可绕轴承360°旋转。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凹槽导向榫卯路面各部分尺寸根据使用环境定制;所述转向辅助轮各组件由钢制或铁质材料制成,尺寸根据使用环境定制。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节约路面铺筑资金成本,传统钢筋混凝土路面的修造一般采用现场倒铸的方式,需要将各类材料运至施工场地,材料损耗大,同时耗费大量人工,成本相对较高。该新型中的“凹槽导向榫卯路面”各部件在工厂中制成,集约生产,材料损耗相对较小,人工成本相对较低。节约路面铺筑空间,该新型以解决农业田间输送道路严重滞后为初衷,传统机耕道的修造需要占用大比例的优质农地,与之相比,该新型中的“凹槽导向榫卯路面”搭配“转向辅助轮”可与路面宽度吻合,可沿原有窄路基大量铺筑,不需修建专用路基,因此不占用原有农地,节约了路面修造空间。节约路面铺筑时间,传统钢筋混凝土路面从开始修造到交付使用的时间较长,该新型中的“凹槽导向榫卯路面”具有“即时铺筑,即时使用”的特点,大大缩短了从开始修造到交付使用的时间。节约维护成本,传统钢筋混凝土路面一旦出现损毁,修复工程复杂,耗时长,成本高,本方案中的“凹槽导向榫卯路面”采用模块化铺筑而成,出现损毁时,更换该单元即可,工程简单,用时短,成本低。安全,传统路面因行驶线路存在交叉可能性,车辆交汇时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本方案中的“凹槽导向榫卯路面”,通过铺筑区块闭环线路或多条线路,规定每一条路线的行使方向,可有效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用途具有可扩展性,可通过铺筑“凹槽导向榫卯路面”进行界限划分,可按地形铺筑“凹槽导向榫卯路面”对传统农地进行分类合并,可在构件中预制各类管道和接口,用于供水、供电、通讯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轨道本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本体结构分解图。图中:1、凹槽导向榫卯路面;2、转向辅助轮;1-1、路面单元;1-1-1、主体;1-1-2、游卡;1-1-3、榫件;1-1-4、卯口;2-1、活动连接轴;2-2、连接孔;2-3、半圆壁;2-4、长轴;2-5、轮子;2-6、轴承和榫卯卡;2-7、半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凹槽导向榫卯路面及转向辅助轮,包括凹槽导向榫卯路面(1)和转向辅助轮(2),所述凹槽导向榫卯路面(1)由若干个路面单元(1-1)拼接而成,且每个所述路面单元(1-1)由主体(1-1-1)、游卡(1-1-2)、榫件(1-1-3)三个小部分组成:且所述各路面单元(1-1)之间通过预制的榫件(1-1-3)和卯口(1-1-4)连接;且所述榫件(1-1-3)可沿游卡(1-1-2)的卡槽方向前后移动,以实现一定角度的转弯拼接;所述转向辅助轮(2)由活动连接轴(2-1)及连接孔(2-2)、半圆壁(2-3)、长轴(2-4)、轮子(2-5)组成;所述半圆壁(2-3)顶端和长轴(2-4)顶端轴承(2-1)外圈顶端两侧各固定有连接孔,活动连接轴(2)穿过四个连接孔,起到使长轴(2-4)可绕半圆壁旋转的作用;且所述半圆壁(2-3)高度适当的位置与车辆转向机构焊接固定;所述长轴(2-4)的中端活动安装有轴承和榫卯卡(2-6),可与半圆壁(2-3)分离;所述长轴(2-4)的最底端固定连接有半环(2-7);所述轮子(2-5)通过一个轴承与长轴(2-4)末端的半环(2-7)相连;所述半环(2-7)的末端焊接固定有止重坨(2-8);所述轮子(2-5)直径略小于凹槽导向榫卯路面(1)的凹槽宽度,其与凹槽导向榫卯路面(1)的凹槽内壁一侧相切,无论那个点首先受力,都将使长轴(2-4)移动到受力点的正上方,从而带动车辆的转向拉杆发生位移,进而带动车辆的导向轮发生旋转;所述长轴(2-4)和轮子(2-5)可绕轴承(2-1)360°旋转;所述凹槽导向榫卯路面(1)各部分尺寸根据使用环境定制;所述转向辅助轮(2)各组件由钢制或铁质材料制成,尺寸根据使用环境定制。所述本新型装置在这个实施例中,该新型凹槽导向榫卯路面(1)的路面单元(1-1)的各组成部分在工厂中集中制造,成品按单元成套运至需要铺筑路面的地点,按照榫卯相连的方式沿路基铺筑;转向辅助轮(2)与车辆转向拉杆固定连接后,车辆行驶在“凹槽导向榫卯路面(1)上,转向辅助轮(2)吃入凹槽内,遂行自动辅助导向的功能。当车辆需要行驶在没有导向凹槽的普通路面时,将转向辅助轮(2)收起至半圆壁(2-3)的垂直上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凹槽导向榫卯路面及转向辅助轮,包括凹槽导向榫卯路面和转向辅助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导向榫卯路面由若干个路面单元拼接而成,且每个所述路面单元由主体、游卡、榫件三个小部分组成:且所述各路面单元之间通过预制的榫件和卯口连接;且所述榫件可沿游卡的卡槽方向前后移动,以实现一定角度的转弯拼接;所述转向辅助轮由活动连接轴及连接孔、半圆壁、长轴、轮子组成;所述半圆壁顶端和长轴顶端轴承外圈顶端两侧各固定有连接孔,活动连接轴穿过四个连接孔,起到使长轴可绕半圆壁旋转的作用;且所述半圆壁高度适当的位置与车辆转向机构焊接固定;所述长轴的中端活动安装有轴承和榫卯卡,可与半圆壁分离;所述长轴的最底端固定连接有半环;所述轮子通过一个轴承与长轴末端的半环相连;所述半环的末端焊接固定有止重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槽导向榫卯路面及转向辅助轮,包括凹槽导向榫卯路面和转向辅助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导向榫卯路面由若干个路面单元拼接而成,且每个所述路面单元由主体、游卡、榫件三个小部分组成:且所述各路面单元之间通过预制的榫件和卯口连接;且所述榫件可沿游卡的卡槽方向前后移动,以实现一定角度的转弯拼接;所述转向辅助轮由活动连接轴及连接孔、半圆壁、长轴、轮子组成;所述半圆壁顶端和长轴顶端轴承外圈顶端两侧各固定有连接孔,活动连接轴穿过四个连接孔,起到使长轴可绕半圆壁旋转的作用;且所述半圆壁高度适当的位置与车辆转向机构焊接固定;所述长轴的中端活动安装有轴承和榫卯卡,可与半圆壁分离;所述长轴的最底端固定连接有半环;所述轮子通过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帆罗炫罗婉铭雷军林
申请(专利权)人:罗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