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发动机对转双转子动力学特性实验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动力学特性实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对转双转子动力学特性实验平台。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航空发动机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发动机零部件载荷大幅度增加,导致发动机振动问题异常突出。旋转轴系作为发动机热功转换的重要部件,同时也是发动机的主要运动部件,其安全稳定运行对提高发动机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对转涡轮可以实现取消部分低压叶片进口导叶,减轻结构质量,缩短转轴轴向长度,提高涡轮的气动效率。同时,通过采用对转转子轴系,可以使双转子部分陀螺力矩相互抵消,大幅减小传递到发动机机匣上的合力矩,提高飞机性能。美国F119航空发动机即采用对转涡轮设计。目前,我国对对转双转子轴系动力学特性的研究仍然不足。航空发动机对转双转子动力学特性的研究需要实验平台的支撑,目前科研机构采用的转子系统动力学实验装置大多数为单转子动力学实验台,少数为双转子实验装置。现有航空发动机双转子实验平台均为同转双转子平台,且已有密封实验平台均为单转子、单密封结构下密封特性、转子动力学特性实验平台。采用上述实验装置进行动力学特性实验,必然不能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发动机对转双转子动力学特性实验平台,包括一对转双转子实验台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转双转子实验台本体,包括实验台基座以及同轴布置在所述实验台基座上的高压转子机匣、中间机匣和低压转子机匣,其中,所述中间机匣的一端通过法兰与所述高压转子机匣紧固密封连接,所述中间机匣的另一端通过法兰与所述低压转子机匣紧固密封连接,所述高压转子机匣的内壁上沿轴向布置有若干排高压转轴承力支板,每排高压转轴承力支板包括沿周向均匀布置的若干高压转轴承力支板,每排高压转轴承力支板的中心处焊接固定一轴承座,每一轴承座内固定设置一高压转子轴承弹性支承,每一高压转子轴承弹性支承内布置一高压转子轴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对转双转子动力学特性实验平台,包括一对转双转子实验台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转双转子实验台本体,包括实验台基座以及同轴布置在所述实验台基座上的高压转子机匣、中间机匣和低压转子机匣,其中,所述中间机匣的一端通过法兰与所述高压转子机匣紧固密封连接,所述中间机匣的另一端通过法兰与所述低压转子机匣紧固密封连接,所述高压转子机匣的内壁上沿轴向布置有若干排高压转轴承力支板,每排高压转轴承力支板包括沿周向均匀布置的若干高压转轴承力支板,每排高压转轴承力支板的中心处焊接固定一轴承座,每一轴承座内固定设置一高压转子轴承弹性支承,每一高压转子轴承弹性支承内布置一高压转子轴承,所述高压转子机匣的中心处布置一高压转子,所述高压转子由各所述高压转子轴承支承,所述高压转子的驱动端通过一第一联轴器与布置在所述高压转子机匣外部的一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高压转子的非驱动端延伸入所述中间机匣内且在所述高压转子的非驱动端固定设置一高压涡轮,所述低压转子机匣的内壁上沿轴向布置有若干排低压转轴承力支板,每排低压转轴承力支板包括沿周向均匀布置的若干低压转轴承力支板,每排低压转轴承力支板的中心处焊接固定一轴承座,每一轴承座内固定设置一低压转子轴承弹性支承,每一低压转子轴承弹性支承内布置一低压转子轴承,所述低压转子机匣的中心处布置一低压转子,所述低压转子由各所述低压转子轴承支承,所述低压转子的驱动端通过一第二联轴器与布置在所述低压转子机匣外部的一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低压转子的非驱动端延伸入所述中间机匣内且在所述低压转子的非驱动端固定设置一低压涡轮,所述高压转子的非驱动端为不贯通的空心结构,所述低压转子的非驱动端插入所述高压转子的空心结构中且两者之间采用中介轴承进行支承,所述第一、第二驱动电机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第二联轴器驱动所述高、低压转子转动,且所述第一、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各高、低压转轴弹性支承与各高、低压转子轴承座间设有径向间隙,各所述高、低压转子轴承座内加工有与所述径向间隙连通的轴承座供油管路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龙,赵庆军,赵巍,张锴,项效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