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料仓旋转布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761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料仓旋转布料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齿轮、上料管、旋转导向管及大料仓,减速机驱齿轮转动,上料管具有第一出料端,第一进料端套接于上料管的第一出料端,旋转导向管的第二出料端位于大料仓内。上料管的外壁上自上料管的出料口依次固定设置有环形凹槽及立辊装置,环形凹槽中卡设有复数个滚珠,立辊装置包括复数个立辊以及复数个固定件,每一立辊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固定件,复数个固定件固设于外壁上,且每一立辊相对其对应的固定件可转动;旋转导向管的内壁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环形板及环形齿条,且第一环形板与复数个滚珠接触,复数个立辊与内壁接触,环形齿条与齿轮齿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料仓旋转布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料仓进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大料仓旋转布料装置。
技术介绍
大料仓由于体积大,在用气体输送物料时,物料呈抛物线下落,在料仓的端部或较远处装料较少,再加上物料本身有一定的堆积角,造成大料仓的利用率很低,空间浪费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大料仓旋转布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料仓利用率低、空间浪费严重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料仓旋转布料装置,该大料仓旋转布料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齿轮、上料管、旋转导向管以及大料仓,该电机与该减速机连接,该减速机连接并驱动该齿轮转动,该上料管具有第一出料端,该旋转导向管为L型结构,该旋转导向管的第一进料端套接于该上料管的该第一出料端,该旋转导向管的第二出料端位于该大料仓内,且该旋转导向管相对该上料管的该一出料端可转动;其中,该上料管的外壁上自该上料管的出料口沿第一方向依次固定设置有环形凹槽以及立辊装置,该环形凹槽中卡设有复数个滚珠,该立辊装置包括复数个立辊以及复数个固定件,每一立辊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固定件,该复数个固定件固设于该外壁上,且每一立辊相对其对应的固定件可转动;该旋转导向管的内壁上沿该第一方向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环形板以及环形齿条,该第一环形板位于该滚珠与该立辊装置之间,且该第一环形板与该复数个滚珠接触,该复数个立辊与该内壁接触,该环形齿条与该齿轮齿合,且该立辊装置位于该环形齿条与该第一环形板之间。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旋转导向管的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二环形板,该第一环形板、该第二环形板以及该环形齿条沿该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该环形齿条固定于该第二环形板上。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环形板以及该第二环形板与该内壁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环形板以及该第二环形板与该旋转导向管焊接连接。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环形凹槽与该上料管的外壁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立辊装置包括4个立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上料管的出料端设置旋转导向管,该旋转导向管可相对上料管转动,从而实现旋转导向管的出料端能在大料仓中转动,从而改变落料的方向和位置,使得物料能均匀地落于大料仓中,从而大大提高大料仓的装货量,提高利用率,减少了设备投资。关于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技术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大料仓旋转布料装置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的立辊装置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中的环状齿条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1中的滚珠设置于环形凹槽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图4,图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大料仓旋转布料装置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的立辊装置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中的环状齿条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1中的滚珠设置于环形凹槽内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料仓旋转布料装置,大料仓旋转布料装置包括电机1、减速机2、齿轮3、上料管4、旋转导向管5以及大料仓6,电机1与减速机2连接,减速机2连接并驱动齿轮3转动,上料管4具有第一出料端,旋转导向管为L型结构,且旋转导向管5的第一进料端51套接于上料管4的第一出料端,旋转导向管5的第二出料端52位于大料仓6内。其中,上料管4的外壁40上自上料管4的出料口41沿第一方向(在图1的图面上为从下往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环形凹槽42以及立辊装置,环形凹槽42中卡设有复数个滚珠43,立辊装置包括复数个立辊44以及复数个固定件45,每一立辊44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固定件45,这些固定件45固设于外壁40上,且每一立辊44相对其对应的固定件45可转动,具体的,如图2所示,立辊44的两端具有中心轴46,中心轴46与固定架45转动连接。另外,旋转导向管5的内壁50上沿上述第一方向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环形板55以及环形齿条53,第一环形板55位于滚珠43与立辊装置之间,且第一环形板55与复数个滚珠43接触,复数个立辊44与内壁50接触。本技术中设置立辊装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旋转导向管5在转动的过程中能保持平稳,其中立辊装置例如包括4个立辊。而且,环形齿条53与齿轮3齿合,且立辊装置位于环形齿条53与第一环形板55之间。减速机2驱动齿轮3旋转,环形齿条53在齿轮3的带动下也会发生转动,从而带动旋转导向管5绕上料管4转动,旋转导向管5的第二出料端52就会在大料仓6内转动,从而实现物料在大料仓6内的均匀分布。而且在旋转导向管5转动的过程,由于第一环形板55与滚珠43接触,滚珠43的滚动会使得旋转导向管5的转动更为顺畅。此外,立辊装置上的立辊与旋转导向管5的内壁50接触也会对旋转导向管5的转动起到引导作用,而且还能维持旋转导向管5转动的平稳性。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旋转导向管5的内壁50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二环形板54,该第一环形板55、该第二环形板54以及环形齿条53沿该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环形齿条53固定于第二环形板54上。其中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环形板55以及该第二环形板54与该内壁50为一体成型结构。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环形板以及第二环形板与旋转导向管焊接连接。其中一实施方式中,环形凹槽42与该上料管4的外壁40为一体成型结构。综上所述,本技术上料管的出料端设置旋转导向管,该旋转导向管可相对上料管转动,从而改变落料的方向和位置,使实现旋转导向管的出料端能在大料仓中转动,从而使得物料能均匀地落于大料仓中,从而大大提高大料仓的装货量,提高利用率,减少了设备投资。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技术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技术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技术所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料仓旋转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大料仓旋转布料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齿轮、上料管、旋转导向管以及大料仓,该电机与该减速机连接,该减速机连接并驱动该齿轮转动,该上料管具有第一出料端,该旋转导向管为L型结构,该旋转导向管的第一进料端套接于该上料管的该第一出料端,该旋转导向管的第二出料端位于该大料仓内,且该旋转导向管相对该上料管的该一出料端可转动;其中,该上料管的外壁上自该上料管的出料口沿第一方向依次固定设置有环形凹槽以及立辊装置,该环形凹槽中卡设有复数个滚珠,该立辊装置包括复数个立辊以及复数个固定件,每一立辊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固定件,该复数个固定件固设于该外壁上,且每一立辊相对其对应的固定件可转动;该旋转导向管的内壁上沿该第一方向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环形板以及环形齿条,该第一环形板位于该滚珠与该立辊装置之间,且该第一环形板与该复数个滚珠接触,该复数个立辊与该内壁接触,该环形齿条与该齿轮齿合,且该立辊装置位于该环形齿条与该第一环形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料仓旋转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大料仓旋转布料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齿轮、上料管、旋转导向管以及大料仓,该电机与该减速机连接,该减速机连接并驱动该齿轮转动,该上料管具有第一出料端,该旋转导向管为L型结构,该旋转导向管的第一进料端套接于该上料管的该第一出料端,该旋转导向管的第二出料端位于该大料仓内,且该旋转导向管相对该上料管的该一出料端可转动;其中,该上料管的外壁上自该上料管的出料口沿第一方向依次固定设置有环形凹槽以及立辊装置,该环形凹槽中卡设有复数个滚珠,该立辊装置包括复数个立辊以及复数个固定件,每一立辊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固定件,该复数个固定件固设于该外壁上,且每一立辊相对其对应的固定件可转动;该旋转导向管的内壁上沿该第一方向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环形板以及环形齿条,该第一环形板位于该滚珠与该立辊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胤陈平屈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达能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泰州达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