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耐磨涤锦复合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709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耐磨涤锦复合面料,包括第一经纱、第一纬纱、第二纬纱和第二经纱,所述第一经纱平行设于第二经纱一侧,所述第二纬纱平行设于第一纬纱一侧,且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与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之间平行设有一号尼龙纱线和导电金属丝,且导电金属丝位于一号尼龙纱线一侧,所述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之间平行设有竹炭纱线和二号尼龙纱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电金属丝可释放面料摩擦产生的静电,竹炭纱线的竹炭纤维使面料具有绿色环保、抗紫外线、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等特点,耐磨头可在面料边缘形成一层耐磨层,避免面料出现毛边、线头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耐磨涤锦复合面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料,特别涉及一种弹性耐磨涤锦复合面料。
技术介绍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单独的涤锦面料外观和手感较差,且强度较弱容易断裂,现有的涤锦复合面料边缘在使用时会出现毛边、线头等质量问题,面料摩擦会产生的静电,为使用带来困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弹性耐磨涤锦复合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耐磨涤锦复合面料,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性耐磨涤锦复合面料,包括第一经纱、第一纬纱、第二纬纱和第二经纱,所述第一经纱平行设于第二经纱一侧,所述第二纬纱平行设于第一纬纱一侧,且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与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之间平行设有一号尼龙纱线和导电金属丝,且导电金属丝位于一号尼龙纱线一侧,所述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之间平行设有竹炭纱线和二号尼龙纱线,且二号尼龙纱线设于竹炭纱线一侧,所述第一经纱、第一纬纱、一号尼龙纱线、导电金属丝、第二纬纱、竹炭纱线、二号尼龙纱线和第二经纱两端均粘连有耐磨头,所述耐磨头之间相互粘连组成耐磨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经纱、第一纬纱、一号尼龙纱线、导电金属丝、第二纬纱、竹炭纱线、二号尼龙纱线和第二经纱之间相互交织形成面料,所述面料表面设有阻燃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经纱、第一纬纱、一号尼龙纱线、导电金属丝、第二纬纱、竹炭纱线、二号尼龙纱线和第二经纱长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均为涤纶纱和锦纶纱混合形成的复合纱。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纬纱和第二经纱均为棉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经纱、第一纬纱、第二纬纱和第二经纱的结合,使面料具有涤纶面料和锦纶面料一样较好的外观,同时具有棉面料一样较好的手感,很大程度的提升了面料的质量。2.导电金属丝具有导电效果,可释放面料摩擦产生的静电,避免产生的静电为使用带来困扰,竹炭纱线的竹炭纤维使面料具有绿色环保、抗紫外线、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等特点,增加了面料功能,使用更加舒适。3.耐磨头为塑料扁头,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可在面料边缘形成一层耐磨层,避免面料出现毛边、线头等质量问题,阻燃层表面喷有阻燃剂,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4.通过一号尼龙纱线与二号尼龙纱线的结合,可横向和纵向加强面料的拉伸强度,在不影响面料弹性的情况下,使面料不易断裂,增加了面料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弹性耐磨涤锦复合面料的面料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弹性耐磨涤锦复合面料的耐磨层示意图。图中:1、第一经纱;2、第一纬纱;3、一号尼龙纱线;4、导电金属丝;5、第二纬纱;6、耐磨头;7、竹炭纱线;8、二号尼龙纱线;9、第二经纱;10、面料;11、耐磨层;12、阻燃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一种弹性耐磨涤锦复合面料,包括第一经纱1、第一纬纱2、第二纬纱5和第二经纱9,所述第一经纱1平行设于第二经纱9一侧,所述第二纬纱5平行设于第一纬纱2一侧,且第一经纱1和第二经纱9与第一纬纱2和第二纬纱5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经纱1和第二经纱9之间平行设有一号尼龙纱线3和导电金属丝4,且导电金属丝4位于一号尼龙纱线3一侧,所述第一纬纱2和第二纬纱5之间平行设有竹炭纱线7和二号尼龙纱线8,且二号尼龙纱线8设于竹炭纱线7一侧,所述第一经纱1、第一纬纱2、一号尼龙纱线3、导电金属丝4、第二纬纱5、竹炭纱线7、二号尼龙纱线8和第二经纱9两端均粘连有耐磨头6,所述耐磨头6之间相互粘连组成耐磨层11。如图1-2所示,导电金属丝4具有导电效果,可释放面料10摩擦产生的静电,避免产生的静电为使用带来困扰,竹炭纱线7的竹炭纤维使面料10具有绿色环保、抗紫外线、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等特点,增加了面料10功能,使用更加舒适,耐磨头6为塑料扁头,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可在面料10边缘形成耐磨层11,避免面料10出现毛边、线头等质量问题,通过一号尼龙纱线3与二号尼龙纱线8的结合,可横向和纵向加强面料10的拉伸强度,在不影响面料10弹性的情况下,使面料10不易断裂,增加了面料10的使用寿命。其中,所述第一经纱1、第一纬纱2、一号尼龙纱线3、导电金属丝4、第二纬纱5、竹炭纱线7、二号尼龙纱线8和第二经纱9之间相互交织形成面料10,所述面料10表面设有阻燃层12。如图2所示,阻燃层12表面喷有阻燃剂,使面料10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其中,所述第一经纱1、第一纬纱2、一号尼龙纱线3、导电金属丝4、第二纬纱5、竹炭纱线7、二号尼龙纱线8和第二经纱9长度相同。如图2所示,便于耐磨头6在面料10边缘形成一层耐磨层11。其中,所述第一经纱1和第一纬纱2均为涤纶纱和锦纶纱混合形成的复合纱。如图1所示,使面料10具有涤纶面料和锦纶面料一样较好的外观。其中,所述第二纬纱5和第二经纱9均为棉纱。如图1所示,使面料10具有棉面料一样较好的手感。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弹性耐磨涤锦复合面料,由第一经纱1、第一纬纱2、一号尼龙纱线3、导电金属丝4、第二纬纱5、竹炭纱线7、二号尼龙纱线8和第二经纱9相互垂直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号尼龙纱线3和二号尼龙纱线8可横向和纵向加强面料10的拉伸强度,在不影响面料10弹性的情况下,使面料10不易断裂,增加了面料10的使用寿命,导电金属丝4具有导电效果,可释放面料10摩擦产生的静电,避免产生的静电为使用带来困扰,竹炭纱线7的竹炭纤维使面料10具有绿色环保、抗紫外线、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等特点,增加了面料10功能,使用更加舒适,耐磨头6为塑料扁头,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可在面料10边缘形成一层耐磨层11,避免面料10出现毛边、线头等质量问题,阻燃层12表面喷有阻燃剂,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耐磨涤锦复合面料,包括第一经纱(1)、第一纬纱(2)、第二纬纱(5)和第二经纱(9),所述第一经纱(1)平行设于第二经纱(9)一侧,所述第二纬纱(5)平行设于第一纬纱(2)一侧,且第一经纱(1)和第二经纱(9)与第一纬纱(2)和第二纬纱(5)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纱(1)和第二经纱(9)之间平行设有一号尼龙纱线(3)和导电金属丝(4),且导电金属丝(4)位于一号尼龙纱线(3)一侧,所述第一纬纱(2)和第二纬纱(5)之间平行设有竹炭纱线(7)和二号尼龙纱线(8),且二号尼龙纱线(8)设于竹炭纱线(7)一侧,所述第一经纱(1)、第一纬纱(2)、一号尼龙纱线(3)、导电金属丝(4)、第二纬纱(5)、竹炭纱线(7)、二号尼龙纱线(8)和第二经纱(9)两端均粘连有耐磨头(6),所述耐磨头(6)之间相互粘连组成耐磨层(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耐磨涤锦复合面料,包括第一经纱(1)、第一纬纱(2)、第二纬纱(5)和第二经纱(9),所述第一经纱(1)平行设于第二经纱(9)一侧,所述第二纬纱(5)平行设于第一纬纱(2)一侧,且第一经纱(1)和第二经纱(9)与第一纬纱(2)和第二纬纱(5)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纱(1)和第二经纱(9)之间平行设有一号尼龙纱线(3)和导电金属丝(4),且导电金属丝(4)位于一号尼龙纱线(3)一侧,所述第一纬纱(2)和第二纬纱(5)之间平行设有竹炭纱线(7)和二号尼龙纱线(8),且二号尼龙纱线(8)设于竹炭纱线(7)一侧,所述第一经纱(1)、第一纬纱(2)、一号尼龙纱线(3)、导电金属丝(4)、第二纬纱(5)、竹炭纱线(7)、二号尼龙纱线(8)和第二经纱(9)两端均粘连有耐磨头(6),所述耐磨头(6)之间相互粘连组成耐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建良沈升张琴芳徐祥荣张培荣沈佳宇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宏亮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