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防刺的经编复合布及其复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7099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拉防刺的经编复合布,包括表层、中间层和底层,所述表层和底层分别复合在中间层的上下两面,所述表层为经编间隔织物层,所述中间层为多轴向经编布层,所述底层为双轴向经编布层,所述表层和底层均在复合设备上通过粘合层与中间层粘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经编间隔织物层作为表层,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采用多轴向经编布层作为中间层,结构致密,提高面料的整体结构强度,具有较强的抗拉性能,采用水溶性聚氨酯胶进行粘合,成膜性好,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及粘接强度;通过三层级结构,大大提高了面料所能承受的最大穿刺力,且经编间隔织物层和双轴向经编布层均由碳纤维长丝编织而成,复合纱中也采用了碳纤丝,强度高而质量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防刺的经编复合布及其复合设备
本技术涉及经编布的
,特别涉及一种抗拉防刺的经编复合布及其复合设备。
技术介绍
经编布,是通过一种经编纺织工艺针织或编织而成。从纺织机经向送入一股或几股平行纱线,针织而成的称为经编针织物。用成圈纱线形式的称为经编编织物。随着科技对经编产业的不断推动,经编产品正朝着多样化、高档化、功能性方向发展,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防护服所用的面料需要具备较强的抗拉性能和防刺穿性能,保护人体免受利器的威胁。但是目前的防护面料整体较为笨重,且防刺性能较低,为了提高防护面料的防护性能,有必要提出一种抗拉防刺的经编复合布及其复合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拉防刺的经编复合布及其复合设备,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护面料整体较为笨重,且防刺性能较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抗拉防刺的经编复合布,包括表层、中间层和底层,所述的表层和底层分别复合在中间层的上下两面,所述的表层为经编间隔织物层,所述的中间层为多轴向经编布层,所述的底层为双轴向经编布层,所述的表层和底层均在复合设备上通过粘合层与所述的中间层粘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拉防刺的经编复合布,包括表层(1)、中间层(2)和底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1)和底层(3)分别复合在中间层(2)的上下两面,所述的表层(1)为经编间隔织物层,所述的中间层(2)为多轴向经编布层,所述的底层(3)为双轴向经编布层,所述的表层(1)和底层(3)均在复合设备(5)上通过粘合层(4)与所述的中间层(2)粘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防刺的经编复合布,包括表层(1)、中间层(2)和底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1)和底层(3)分别复合在中间层(2)的上下两面,所述的表层(1)为经编间隔织物层,所述的中间层(2)为多轴向经编布层,所述的底层(3)为双轴向经编布层,所述的表层(1)和底层(3)均在复合设备(5)上通过粘合层(4)与所述的中间层(2)粘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防刺的经编复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编间隔织物层和双轴向经编布层均由碳纤维长丝编织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防刺的经编复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轴向经编布层是由+45°斜向衬纱层(21)、-45°斜向衬纱层(22)、0°纬纱层(23)和0°经纱层(24)经捆绑纱编织而成,所述的+45°斜向衬纱层(21)、-45°斜向衬纱层(22)、0°纬纱层(23)和0°经纱层(24)由下而上依次铺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拉防刺的经编复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5°斜向衬纱层(21)、-45°斜向衬纱层(22)、0°纬纱层(23)和0°经纱层(24)均采用复合纱(25),所述的复合纱(25)由芯层(251)、里层(252)和表层(253)构成,所述的芯层(251)由多根拧紧的金属丝构成,所述的里层(252)由加捻缠绕在芯层(251)外的多根碳纤丝构成,所述的表层(253)由加捻缠绕在里层(252)外的多根芳纶长丝构成,所述的碳纤丝的捻向与金属丝、芳纶长丝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荣华经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