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秸秆微生物发酵再利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684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秸秆发酵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秸秆微生物发酵再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晒干后,用粉碎机粉碎;S2水调节湿度;S3微生物秸秆发酵剂和纤维素酶混合发酵;S4发酵池中装填两段发酵;S5获取液态有机肥和固态有机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微生物发酵的秸秆还田的方法,利用秸秆发酵剂与纤维素酶发酵降解秸秆,加大发酵降解的速率,使其发酵成液态有机肥和固态有机肥,直接还田施肥,既能减少秸秆浪费造成的环境污染,又能缩短发酵时间,达到彻底杀死虫卵、带菌体等一些病原体,可以修复退化土壤,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A Method of Utilizing Straw Microbial Fermentation and Reus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utilizing microbial fermentation and reuse of straw in the field of straw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is dried and crushed by a crusher; S2 water regulates humidity; S3 Microbial Straw starter and cellulase mixed fermentation; S4 fermentation tank is filled with two stages of fermentation; S5 obtains liquid organic fertilizer and solid organic fertilizer, and the straw fermented by microorganisms is utilized in the invention. The method of returning straw to the field, using straw starter and cellulase to ferment and degrade straw, enlarging the rate of fermentation degradation, making it ferment into liquid organic fertilizer and solid organic fertilizer, directly returning to the field fertilization,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waste of straw, but also shorten the fermentation time, so as to completely kill some pathogens, such as insect eggs, fungi carriers, and so on, can repair degraded soil, which is conducive to germination. Develop green agriculture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秸秆微生物发酵再利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秸秆发酵
,具体为一种利用秸秆微生物发酵再利用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已不再需要焚烧秸秆做饭煮水等,秸秆成为一种农业废弃物,并且普遍将秸秆就地焚烧还田,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严重污染空气,合理的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但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现象,因此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生物有机肥具有营养元素齐全、能够改良土壤、提高产品品质、改善作物根际微生物群、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促进化肥的利用、提高化肥利用率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菌渣和秸秆都是常用的用于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原料,但由于其含有的粗纤维比例大,单独发酵时分解困难,发酵时间长,通常需要原料混合发酵来提高发酵效率、缩短发酵时间和增加发酵产物养分含量,因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工艺步骤,不利于将菌渣和秸秆大规模用于生物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利用秸秆微生物发酵再利用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秸秆微生物发酵再利用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菌渣和秸秆都是常用的用于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原料,但由于其含有的粗纤维比例大,单独发酵时分解困难,发酵时间长,通常需要原料混合发酵来提高发酵效率、缩短发酵时间和增加发酵产物养分含量,因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工艺步骤,不利于将菌渣和秸秆大规模用于生物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秸秆微生物发酵再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农作物秸秆在阳光下晒干后,用粉碎机粉碎,农作物秸秆破碎成0.2-0.5cm的粒状。S2:将菌渣与秸秆的混合物在设有通风装置的发酵隧道中堆成肥堆,加水调节湿度为50-65%;S3:添加10~25重量份的微生物秸秆发酵剂8-15重量份纤维素酶和10~30重量份的原料进行混合,加入水搅拌,混合物∶水=1∶1-1.5,混合均匀后投入发酵池,在10-35℃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固体发酵10天;S4:向发酵池中装填,直至装到距离池面30-35厘米为止,第一段发酵时间为5-15天,第二段发酵时间为20-40天;S5:第一段发酵时间后通过滤网抽取上清液到蓄料池中备用,上清液可作为液体肥料,第二段发酵发酵时间后混合物进行杀菌、烘干、造粒、固态有机肥料进行装袋;优选的,步骤1中秸秆破碎前进行微波烘干并输送到粉碎机。优选的,步骤3中的秸秆发酵剂为草酸青霉NJGZ-2菌剂。优选的,步骤4中第一段发酵时间以及第二段发酵时间过程中温度保持为70-90℃。优选的,步骤5中抽取上清液之前需要通过石灰进行PH值调节,调节物料pH值至5.5~5.8进行陈化。优选的,步骤5中的上清液可以在农作物生长期作追肥施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微生物发酵的秸秆还田的方法,利用秸秆发酵剂与纤维素酶发酵降解秸秆,加大发酵降解的速率,使其发酵成液态有机肥和固态有机肥,直接还田施肥,既能减少秸秆浪费造成的环境污染,又能缩短发酵时间,达到彻底杀死虫卵、带菌体等一些病原体,可以修复退化土壤,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实施例一:一种利用秸秆微生物发酵再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农作物秸秆在阳光下晒干后,用粉碎机粉碎,农作物秸秆破碎成0.2cm的粒状。S2:将菌渣与秸秆的混合物在设有通风装置的发酵隧道中堆成肥堆,加水调节湿度为50%;S3:添加10~25重量份的微生物秸秆发酵剂8重量份纤维素酶和10重量份的原料进行混合,加入水搅拌,混合物∶水=1∶1,混合均匀后投入发酵池,在10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固体发酵10天;S4:向发酵池中装填,直至装到距离池面30厘米为止,第一段发酵时间为5天,第二段发酵时间为20天;S5:第一段发酵时间后通过滤网抽取上清液到蓄料池中备用,上清液可作为液体肥料,第二段发酵发酵时间后混合物进行杀菌、烘干、造粒、固态有机肥料进行装袋。其中,步骤1中秸秆破碎前进行微波烘干并输送到粉碎机其中,步骤3中的秸秆发酵剂为草酸青霉NJGZ-2菌剂。其中,步骤4中第一段发酵时间以及第二段发酵时间过程中温度保持为70℃。其中,步骤5中抽取上清液之前需要通过石灰进行PH值调节,调节物料pH值至5.5进行陈化。其中,步骤5中的上清液可以在农作物生长期作追肥施入。实施例二:一种利用秸秆微生物发酵再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农作物秸秆在阳光下晒干后,用粉碎机粉碎,农作物秸秆破碎成0.5cm的粒状。S2:将菌渣与秸秆的混合物在设有通风装置的发酵隧道中堆成肥堆,加水调节湿度为65%;S3:添加25重量份的微生物秸秆发酵剂15重量份纤维素酶和30重量份的原料进行混合,加入水搅拌,混合物∶水=1∶1.5,混合均匀后投入发酵池,在35℃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固体发酵10天;S4:向发酵池中装填,直至装到距离池面35厘米为止,第一段发酵时间为15天,第二段发酵时间为40天;S5:第一段发酵时间后通过滤网抽取上清液到蓄料池中备用,上清液可作为液体肥料,第二段发酵发酵时间后混合物进行杀菌、烘干、造粒、固态有机肥料进行装袋。其中,步骤1中秸秆破碎前进行微波烘干并输送到粉碎机其中,步骤3中的秸秆发酵剂为草酸青霉NJGZ-2菌剂。其中,步骤4中第一段发酵时间以及第二段发酵时间过程中温度保持为70-90℃。其中,步骤5中抽取上清液之前需要通过石灰进行PH值调节,调节物料pH值至5.8进行陈化。其中,步骤5中的上清液可以在农作物生长期作追肥施入。实施例三(最佳实施例):一种利用秸秆微生物发酵再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农作物秸秆在阳光下晒干后,用粉碎机粉碎,农作物秸秆破碎成0.3cm的粒状。S2:将菌渣与秸秆的混合物在设有通风装置的发酵隧道中堆成肥堆,加水调节湿度为60%;S3:添加15重量份的微生物秸秆发酵剂10重量份纤维素酶和20重量份的原料进行混合,加入水搅拌,混合物∶水=1∶1.2,混合均匀后投入发酵池,在30℃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固体发酵10天;S4:向发酵池中装填,直至装到距离池面30厘米为止,第一段发酵时间为10天,第二段发酵时间为30天;S5:第一段发酵时间后通过滤网抽取上清液到蓄料池中备用,上清液可作为液体肥料,第二段发酵发酵时间后混合物进行杀菌、烘干、造粒、固态有机肥料进行装袋。其中,步骤1中秸秆破碎前进行微波烘干并输送到粉碎机其中,步骤3中的秸秆发酵剂为草酸青霉NJGZ-2菌剂。其中,步骤4中第一段发酵时间以及第二段发酵时间过程中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秸秆微生物发酵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农作物秸秆在阳光下晒干后,用粉碎机粉碎,农作物秸秆破碎成0.2‑0.5cm的粒状。S2:将菌渣与秸秆的混合物在设有通风装置的发酵隧道中堆成肥堆,加水调节湿度为50‑65%;S3:添加10~25重量份的微生物秸秆发酵剂8‑15重量份纤维素酶和10~30重量份的原料进行混合,加入水搅拌,混合物∶水=1∶1‑1.5,混合均匀后投入发酵池,在10‑35℃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固体发酵10天;S4:向发酵池中装填,直至装到距离池面30‑35厘米为止,第一段发酵时间为5‑15天,第二段发酵时间为20‑40天;S5:第一段发酵时间后通过滤网抽取上清液到蓄料池中备用,上清液可作为液体肥料,第二段发酵发酵时间后混合物进行杀菌、烘干、造粒、固态有机肥料进行装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秸秆微生物发酵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农作物秸秆在阳光下晒干后,用粉碎机粉碎,农作物秸秆破碎成0.2-0.5cm的粒状。S2:将菌渣与秸秆的混合物在设有通风装置的发酵隧道中堆成肥堆,加水调节湿度为50-65%;S3:添加10~25重量份的微生物秸秆发酵剂8-15重量份纤维素酶和10~30重量份的原料进行混合,加入水搅拌,混合物∶水=1∶1-1.5,混合均匀后投入发酵池,在10-35℃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固体发酵10天;S4:向发酵池中装填,直至装到距离池面30-35厘米为止,第一段发酵时间为5-15天,第二段发酵时间为20-40天;S5:第一段发酵时间后通过滤网抽取上清液到蓄料池中备用,上清液可作为液体肥料,第二段发酵发酵时间后混合物进行杀菌、烘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昊王立宁韦新东王春青徐莹莹朱晓燕王颖赵玉鑫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