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丝螺旋成形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56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丝螺旋成形模组,包括放线机构、拉线机构、绕丝机构和轴线移动机构,放线支架的前侧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上方间隔设有压线轴;第一连接板的前侧设有导线轴和第一夹爪气缸;拉线机构包括拉线底座、拉线气缸和第二夹爪气缸;轴线移动机构包括第一马达、下底板、移动模组和上连接板;绕丝机构包括绕丝底座、第二马达和绕丝立板,绕丝立板上设有相互啮合的大齿轮和小齿轮;放线机构的导线轴的外端从绕丝机构的大齿轮中心穿出并靠近绕丝头。该金属丝螺旋成形模组在加工时不仅不用加注润滑油,并且可以将金属丝的螺旋内径小于石棉线的外径,实现金属丝和石棉线的紧密贴合,具有加工精度高、调节外径和节距方便等优点。

Screw Forming Module for Wi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crew forming die set for metal wires, which comprises a wire release mechanism, a wire drawing mechanism, a wire winding mechanism and an axis moving mechanism. The front side of the wire releas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upper interval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wire press shaft; the front side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wire shaft and a first claw cylinder; the wire draw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wire drawing base, a wire drawing cylinder and a second claw. Cylinder; axle moving mechanism includes first motor, bottom plate, moving module and upper connecting plate; wire winding mechanism includes wire winding base, second motor and wire winding vertical plate, with meshing big gear and pinion gear on the wire winding vertical plate; the outer end of wire axle of wire releasing mechanism passes through the center of big gear of wire winding mechanism and is close to the wire winding head. The screw forming die not only does not need to add lubricating oil, but also can make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screw smaller than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asbestos thread, so as to realize the close bonding between the wire and the asbestos thread.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processing accuracy, convenient adjustment of the outer diameter and pitch,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丝螺旋成形模组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加工设备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金属丝螺旋成形模组。
技术介绍
电子烟雾器的核心部件在加工时,需要将电阻丝在石棉线上螺旋成形。使用传统的弹簧机加工该核心部件时,由于成形原理的限制,不仅需要加注润滑油造成电阻丝的污染,而且电阻丝的成形内径需要大于石棉线的外径,否则将会产生石棉线和金属丝的相互缠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丝螺旋成形模组,不仅不用加注润滑油,并且可以将金属丝的螺旋内径小于石棉线的外径,实现金属丝和石棉线的紧密贴合,具有加工精度高、调节外径和节距方便等优点。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丝螺旋成形模组,包括放线机构、拉线机构、绕丝机构和轴线移动机构,所述放线机构包括放线支架,该放线支架的后侧设有线桶支撑架、该线桶支撑架上设有线桶支撑轴,该线桶支撑轴上设有线桶;所述放线支架的前侧设有第一连接板,该第一连接板的上方间隔设有压线轴;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侧设有导线轴和第一夹爪气缸,所述导线轴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设有U型槽,第一夹爪的一对第一夹爪的夹持端夹紧时位于所述U型槽内;所述导线轴的另一端沿其轴线设有连通至所述U型槽底部的穿线孔,缠绕于线桶上的石棉线的外端穿过所述压线轴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的缝隙后经所述U型槽进入导线轴的穿线孔后并穿出;所述拉线机构包括拉线底座、固定于所述拉线底座上的拉线气缸,以及固定于所述拉线气缸上的第二夹爪气缸,该第二夹爪气缸具有一对能够夹紧所述石棉线的第二夹爪;所述轴线移动机构包括第一马达、下底板、移动模组和上连接板,上连接板固定于移动模组上,移动模组滑动置于下底板上,所述第一马达能够带动所述移动模组沿所述下底板前后移动;所述绕丝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轴线移动机构的上连接板上的绕丝底座,该绕丝底座上依次固定有第二马达和绕丝立板,所述绕丝立板上设有相互啮合的大齿轮和小齿轮,该小齿轮与第二马达传动连接;所述大齿轮的外侧面的一个半径上固定有线轨底座,该线轨底座上滑动设有线轨,该线轨上固定有绕丝头,所述线轨底座位于所述线轨的一侧设有弹簧,所述绕丝立板上位于所述线轨的另一侧固定有退丝气缸;所述放线机构设于所述绕丝机构的后侧,且所述放线机构的导线轴的外端从所述绕丝机构的大齿轮中心穿出并靠近所述绕丝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桶支撑轴上设有线桶支撑套,所述线桶套设于所述线桶支撑套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夹爪位于所述放线机构的线桶和导线轴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线移动机构的第一马达和移动模组之间设有第一减速机,第一马达固定于第一立板上,该第一立板固定于下底座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绕丝机构的绕丝头通过绕丝头支座固定于所述线轨上,所述绕丝头上设有供金属丝线穿设的金属丝线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马达和小齿轮之间设有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马达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绕丝底座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线底座包括水平底座和固定于该水平底座上的竖直底座,所述拉线气缸固定于所述竖直底座上,所述竖直底座和水平底座之间设有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金属丝螺旋成形模组在加工时不仅不用加注润滑油,并且可以将金属丝的螺旋内径小于石棉线的外径,实现金属丝和石棉线的紧密贴合,具有加工精度高、调节外径和节距方便等优点,主要用于直径1mm以下的细小金属丝在回转体零件上的螺旋成形功能,尤其是可以应用于柔性(如棉线、石棉线)零件上的成形,如电子烟雾器的核心部件的加工,可将电阻丝在石棉线上螺旋成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放线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拉线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轴线移动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绕丝机构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放线机构;2——拉线机构;3——绕丝机构;4——轴线移动机构;11——放线支架;12——线桶支撑架;13——线桶支撑轴;14——线桶支撑套;15——线桶;16——压线轴;17——导线轴;171——U型槽;18——第一夹爪气缸;19——第一夹爪;21——拉线底座;22——拉线气缸;23——第二夹爪气缸;24——第二夹爪;31——绕丝底座;32——第二马达;33——绕丝立板;34——大齿轮;35——小齿轮;36——线轨底座;361——线轨;37——绕丝头;38——弹簧;39——退丝气缸;41——第一马达;42——下底板;43——移动模组;44——上连接板;371——绕丝头支座;111——第一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范围之内。参阅图1-5,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金属丝螺旋成形模组,包括放线机构1、拉线机构2、绕丝机构3和轴线移动机构4,所述放线机构1包括放线支架11,该放线支架的后侧设有线桶支撑架12、该线桶支撑架上设有线桶支撑轴13,该线桶支撑轴上设有线桶15;所述放线支架的前侧设有第一连接板111,该第一连接板的上方间隔设有压线轴16;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侧设有导线轴17和第一夹爪气缸18,所述导线轴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设有U型槽171,第一夹爪的一对第一夹爪19的夹持端夹紧时位于所述U型槽内;所述导线轴的另一端沿其轴线设有连通至所述U型槽底部的穿线孔,缠绕于线桶上的石棉线的外端穿过所述压线轴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的缝隙后经所述U型槽进入导线轴的穿线孔后并穿出;所述拉线机构2包括拉线底座21、固定于所述拉线底座上的拉线气缸22,以及固定于所述拉线气缸上的第二夹爪气缸23,该第二夹爪气缸具有一对能够夹紧所述石棉线的第二夹爪24;所述轴线移动机构4包括第一马达41、下底板42、移动模组(43)和上连接板44,上连接板固定于移动模组上,移动模组滑动置于下底板上,所述第一马达能够带动所述移动模组沿所述下底板前后移动;所述绕丝机构3包括固定于所述轴线移动机构的上连接板44上的绕丝底座31,该绕丝底座上依次固定有第二马达32和绕丝立板33,所述绕丝立板上设有相互啮合的大齿轮34和小齿轮35,该小齿轮与第二马达传动连接;所述大齿轮的外侧面的一个半径上固定有线轨底座36,该线轨底座上滑动设有线轨361,该线轨上固定有绕丝头37,所述线轨底座位于所述线轨的一侧设有弹簧38,所述绕丝立板上位于所述线轨的另一侧固定有退丝气缸39;所述放线机构设于所述绕丝机构的后侧,且所述放线机构的导线轴的外端从所述绕丝机构的大齿轮中心穿出并靠近所述绕丝头。其中,所述线桶支撑轴上设有线桶支撑套14,所述线桶套设于所述线桶支撑套上。所述第二夹爪位于所述放线机构的线桶和导线轴之间。所述轴线移动机构的第一马达和移动模组之间设有第一减速机,第一马达固定于第一立板上,该第一立板固定于下底座上。所述绕丝机构的绕丝头通过绕丝头支座371固定于所述线轨上,所述绕丝头上设有供金属丝线穿设的金属丝线孔。所述第二马达和小齿轮之间设有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马达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绕丝底座上。所述拉线底座包括水平底座和固定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丝螺旋成形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机构(1)、拉线机构(2)、绕丝机构(3)和轴线移动机构(4),所述放线机构(1)包括放线支架(11),该放线支架的后侧设有线桶支撑架(12)、该线桶支撑架上设有线桶支撑轴(13),该线桶支撑轴上设有线桶(15);所述放线支架的前侧设有第一连接板(111),该第一连接板的上方间隔设有压线轴(16);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侧设有导线轴(17)和第一夹爪气缸(18),所述导线轴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设有U型槽(171),第一夹爪的一对第一夹爪(19)的夹持端夹紧时位于所述U型槽内;所述导线轴的另一端沿其轴线设有连通至所述U型槽底部的穿线孔,缠绕于线桶上的石棉线的外端穿过所述压线轴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的缝隙后经所述U型槽进入导线轴的穿线孔后并穿出;所述拉线机构(2)包括拉线底座(21)、固定于所述拉线底座上的拉线气缸(22),以及固定于所述拉线气缸上的第二夹爪气缸(23),该第二夹爪气缸具有一对能够夹紧所述石棉线的第二夹爪(24);所述轴线移动机构(4)包括第一马达(41)、下底板(42)、移动模组(43)和上连接板(44),上连接板固定于移动模组上,移动模组滑动置于下底板上,所述第一马达能够带动所述移动模组沿所述下底板前后移动;所述绕丝机构(3)包括固定于所述轴线移动机构的上连接板(44)上的绕丝底座(31),该绕丝底座上依次固定有第二马达(32)和绕丝立板(33),所述绕丝立板上设有相互啮合的大齿轮(34)和小齿轮(35),该小齿轮与第二马达传动连接;所述大齿轮的外侧面的一个半径上固定有线轨底座(36),该线轨底座上滑动设有线轨(361),该线轨上固定有绕丝头(37),所述线轨底座位于所述线轨的一侧设有弹簧(38),所述绕丝立板上位于所述线轨的另一侧固定有退丝气缸(39);所述放线机构设于所述绕丝机构的后侧,且所述放线机构的导线轴的外端从所述绕丝机构的大齿轮中心穿出并靠近所述绕丝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丝螺旋成形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机构(1)、拉线机构(2)、绕丝机构(3)和轴线移动机构(4),所述放线机构(1)包括放线支架(11),该放线支架的后侧设有线桶支撑架(12)、该线桶支撑架上设有线桶支撑轴(13),该线桶支撑轴上设有线桶(15);所述放线支架的前侧设有第一连接板(111),该第一连接板的上方间隔设有压线轴(16);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侧设有导线轴(17)和第一夹爪气缸(18),所述导线轴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设有U型槽(171),第一夹爪的一对第一夹爪(19)的夹持端夹紧时位于所述U型槽内;所述导线轴的另一端沿其轴线设有连通至所述U型槽底部的穿线孔,缠绕于线桶上的石棉线的外端穿过所述压线轴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的缝隙后经所述U型槽进入导线轴的穿线孔后并穿出;所述拉线机构(2)包括拉线底座(21)、固定于所述拉线底座上的拉线气缸(22),以及固定于所述拉线气缸上的第二夹爪气缸(23),该第二夹爪气缸具有一对能够夹紧所述石棉线的第二夹爪(24);所述轴线移动机构(4)包括第一马达(41)、下底板(42)、移动模组(43)和上连接板(44),上连接板固定于移动模组上,移动模组滑动置于下底板上,所述第一马达能够带动所述移动模组沿所述下底板前后移动;所述绕丝机构(3)包括固定于所述轴线移动机构的上连接板(44)上的绕丝底座(31),该绕丝底座上依次固定有第二马达(32)和绕丝立板(33),所述绕丝立板上设有相互啮合的大齿轮(3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术三尹杰宋俊朋姚高靖邓辉李猛猛李小磊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佰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