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以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638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高温冷却循环系统以及低温冷却循环系统。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散热器、发动机、发动机水泵以及发动机油冷器。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第二散热器、开关阀以及电机水泵。该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的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和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可以相互独立工作也可以相互协同工作,适应范围广,满足不同模式下变速器的冷却需求,发动机、变速器和驱动电机的冷却效果好。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and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eat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nd a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The heat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es a high temperature cooling cycle system and a low temperature cooling cycle system. The high temperature cooling cycle system includes the first radiator, engine, engine water pump and engine oil cooler. The cryogenic cooling circulating system includes the second radiator, on-off valve and motor water pump. The high temperature cooling cycle system and the low temperature cooling cycle system of the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an work independently or cooperatively with each other, and can meet the cooling requirements of transmission in different modes. The cooling effect of engine, transmission and drive motor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以及混合动力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以及混合动力汽车。
技术介绍
混合动力汽车是指车辆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统联合组成的车辆,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统单独或共同提供。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有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包含发动机冷却、空调制冷系统、变速器冷却以及驱动电机冷却,传统的热管理系统发动机冷却、变速器冷却以及驱动电机冷却相互独立,结构设计复杂,增加布设难度,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以改善传统的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结构复杂、布设难度高、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以改善传统的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结构复杂、布设难度高、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以改善传统的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结构复杂、布设难度高、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其包括高温冷却循环系统以及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其中,所述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散热器、发动机、发动机水泵以及发动机油冷器,所述发动机驱动连接所述发动机水泵,所述发动机水泵的冷却液进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发动机水泵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还与所述发动机油冷器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发动机油冷器的冷却液出口与变速器油冷器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发动机水泵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第二散热器、开关阀以及电机水泵,所述电机水泵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冷却液入口,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电机的冷却液入口,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还通过所述开关阀连通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冷却液入口,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冷却液出口还连通所述电机水泵的冷却液入口,所述驱动电机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电机水泵的冷却液入口。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阀设置为电磁阀。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高温冷却循环系统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油冷器与所述变速器油冷器之间的冷却液管道上,所述单向阀用于令所述发动机油冷器的冷却液出口向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冷却液入口畅通,以及令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冷却液入口向所述发动机油冷器的冷却液出口阻断。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高温冷却循环系统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油冷器与所述发动机之间的冷却液管道上,所述单向阀用于令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向所述发动机油冷器的冷却液入口畅通,以及令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入口向所述发动机油冷器的冷却液出口阻断。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变速器为双离合变速器。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均设置为风冷散热器。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汽车处于发动机模式工作时,所述开关阀关闭,所述发动机启动,带动所述发动机水泵工作,冷却液在所述发动机水泵、发动机冷却部件、发动机油冷器、变速器油冷器以及所述第一散热器之间的冷却管道内循环流动;汽车处于混合动力模式工作时,所述开关阀关闭,所述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和所述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同时且相互独立工作;汽车处于纯电动模式工作时:A、当变速器油温<TD1时,所述开关阀关闭,所述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工作;B、当TD1≤变速器油温<TD2,且当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温度<TM1时,所述开关阀开启,冷却液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流出后分别在第一冷却循环管路和第二冷却循环管路流动,所述第一冷却循环管路包括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冷却液管路、所述电机水泵的冷却液管路以及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冷却液管路,所述第二冷却循环管路包括所述驱动电机的冷却液管路、电机水泵的冷却液管路以及第二散热器的冷却液管路;C、当TD1≤变速器油温<TD2,且当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温度≥TM1时,所述开关阀关闭,所述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工作;且当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温度低于(TM1-Δt)时,再次进入上述的B冷却循环;D、当变速器油温≥TD2时,所述开关阀关闭,所述发动机启动,所述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工作;其中,TD2>TD1>TM1>ΔT,其中TD2为变速器工作油温上限阀值,TD1为变速器工作油温下限阀值,TM1为第二散热器出口冷却液温度阀值,ΔT为纯电动模式下第二散热器出口冷却液温度振荡阀值。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的温度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变速器油温通过设置在变速器油底壳上的油温传感器检测。基于上述第三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包括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节省制造成本,同时,该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的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和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可以相互独立工作也可以相互协同工作,适应范围广,满足不同模式下变速器的冷却需求,发动机、变速器和驱动电机的冷却效果好。具体如下: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有高温冷却循环管路和低温冷却循环管路,在传统的发动机工作模式下,驱动电机不工作,通过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对发动机以及变速器进行冷却。在油电混合动力共同作业的模式下,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均工作,发动机带动发动机水泵作业,高温冷却循环对发动机、变速器进行冷却,低温冷却循环对驱动电机进行冷却,两者独立且同时工作,互不影响。在纯电动模式下,驱动电机工作,电机水泵工作,此时可以开启开关阀,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在作业过程中,冷却液可以流动至变速器对变速器进行冷却。当变速器温度较高,低温冷却循环系统不能够满足变速器的冷却需求时,此时,发动机工作,高温冷却循环系统作业,且开关阀关闭,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工作,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对变速器进行冷却,冷却液流量增大,满足变速器温度较高时变速器的冷却需求。在纯电动模式下,变速器处冷却液的流动可以依靠电机水泵提供动力源,相比传统的在纯电动模式下需要增设额外的水泵来满足变速器的冷却需求,简化了冷却系统的结构,便于布设,节省了成本。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和低温冷却循环系统能够在汽车不同工作模式下按需进行调节,可以相互独立工作又可以相互协作,适应范围广。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具有上述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所有优点。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包括上述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具有上述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高温冷却循环系统以及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其中,所述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散热器、发动机、发动机水泵以及发动机油冷器,所述发动机驱动连接所述发动机水泵,所述发动机水泵的冷却液进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发动机水泵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还与所述发动机油冷器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发动机油冷器的冷却液出口与变速器油冷器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发动机水泵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第二散热器、开关阀以及电机水泵,所述电机水泵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冷却液入口,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电机的冷却液入口,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还通过所述开关阀连通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冷却液入口,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冷却液出口还连通所述电机水泵的冷却液入口,所述驱动电机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电机水泵的冷却液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高温冷却循环系统以及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其中,所述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散热器、发动机、发动机水泵以及发动机油冷器,所述发动机驱动连接所述发动机水泵,所述发动机水泵的冷却液进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发动机水泵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还与所述发动机油冷器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发动机油冷器的冷却液出口与变速器油冷器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发动机水泵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第二散热器、开关阀以及电机水泵,所述电机水泵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冷却液入口,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电机的冷却液入口,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还通过所述开关阀连通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冷却液入口,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冷却液出口还连通所述电机水泵的冷却液入口,所述驱动电机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电机水泵的冷却液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设置为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冷却循环系统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油冷器与所述变速器油冷器之间的冷却液管道上,所述单向阀用于令所述发动机油冷器的冷却液出口向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冷却液入口畅通,以及令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冷却液入口向所述发动机油冷器的冷却液出口阻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冷却循环系统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油冷器与所述发动机之间的冷却液管道上,所述单向阀用于令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向所述发动机油冷器的冷却液入口畅通,以及令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入口向所述发动机油冷器的冷却液出口阻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为双离合变速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东伟曹中成谢朝全樊青夏文靖陈曦李政宏
申请(专利权)人: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