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装饰件注塑进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629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车装饰件注塑进胶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四支撑板,两个第四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五支撑板,所述第五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用性强,原料受热均匀,融化效率高,注塑过程中可有效防止塑胶冷却,提高了塑胶成型的合格率,注塑完成后,拿取方便。

Plastic Injection Device for Automobile Decoration Part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injection mold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n injection molding glue feed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decorative parts, including a support se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 seat is fixed with two first support plates, the top of the two first support plates is fixed with a second support plate,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is fixed with a hydraulic cylinder,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fixed with a third support plate. The bottom of the third supporting plate is fixed with two fourth supporting plates, the bottom of the two fourth supporting plates is fixed with a fifth supporting plate, the top of the fifth supporting plate is fixed with a first box body, the top of the first box body is fixed with a first servo motor,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first servo motor is fixed with a first bevel gear. The invention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uniform heating of raw materials, high melting efficiency,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plastic cooling in the injection process, 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of plastic forming, and is convenient to take after the injection is comple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装饰件注塑进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装饰件注塑进胶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注塑过程中需要将原料进行融化成胶状,然后再压入模腔中,从而得到成型模具。但是,现有技术中,原料融化时受热不均匀,融化效率低,且在向模具内喷熔融状态的塑胶时,可能会冷却,导致注塑的时候塑胶成型不合格,且注塑完成后,拿取注塑件不便捷,为此,提出一种汽车装饰件注塑进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装饰件注塑进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汽车装饰件注塑进胶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四支撑板,两个第四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五支撑板,所述第五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第一箱体内转动安装有两个搅拌杆,且两个搅拌杆的顶端均延伸至第一箱体外,靠近第一伺服电机一侧的搅拌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伞形齿轮,且第二伞形齿轮与第一伞形齿轮相啮合,两个搅拌杆上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两个第一皮带轮之间共同缠绕有同一个皮带,所述第五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抽胶泵,所述抽胶泵与第一箱体相连通,所述抽胶泵远离第一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五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支撑杆,四个第一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上模座,且上模座的底部开设有上凹槽,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箱体,且第二箱体的顶部为开口,第二箱体内设有下模座,且下模座的顶部延伸至第二箱体外,下模座的顶部开设有下凹槽,且上凹槽与下凹槽相适配,所述第二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二伺服电机的一端延伸至第二箱体内,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固定套设有双槽皮带轮,所述第二箱体内转动安装有两个丝杆,且两个丝杆上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两个第二皮带轮与双槽皮带轮分别缠绕有第二皮带,所述下模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与丝杆螺纹链接我,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加热棒,第一连接管上固定套设有加热管。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叶片,提高搅拌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斗,且进料都的底部延伸至第一箱体内,便于进料。优选的,所述下模座的顶部开设有四个第一凹槽,且四个第一凹槽分别与四个相对应的第一支撑杆相适配,使合模过程中上凹槽与下凹槽可以对准。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靠近抽胶泵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与第一箱体与抽胶泵相连通,使塑胶可以被抽出。优选的,两个丝杆均开设有外螺纹,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啮合,使得丝杆转动的同时可以驱动限位板滑动。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丝杆上,使得丝杆得以支撑固定,使得丝杆只能进行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下模座靠近第二伺服电机的一侧,对下模座进行限位,使得下模座复位的时候可以回到原始位置,在合模过程中可以成功合模。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倒顺开关、第二倒顺开关、第三倒顺开关和船型开关,使得液压缸、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抽胶泵可以启动与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该装置通过支撑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箱体、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伞形齿轮、搅拌杆、第二伞形齿轮、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和加热棒相配合,使用时,将原料导入第一箱体内,启动加热棒对原料进行加热,打开第二倒开关,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伞形齿轮转动,第一伞形齿轮带动第二伞形齿轮转动,第二伞形齿轮带动其中一个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带动第一皮带转动,从而带动另一个第一皮带轮转动,从而使另一个搅拌杆也同步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使原料受热均匀,融化更快;通过支撑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液压缸、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五支撑板、第一箱体、、抽胶泵、第一连接管、第一支撑杆、上模座、上凹槽、第二箱体、下模座、下凹槽、第二伺服电机、第二支撑杆、双槽皮带轮、丝杆、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限位板和加热管相配合,启动第一倒顺开关,使液压缸被启动,液压缸带动第三支撑板向下运动,第三支撑板带动第四支撑板向下运动第四支撑板带动第五支撑板向下运动,第五支撑板带动第一支撑杆向下运动,第一支撑杆带动上模座向下运动,使上模座与下模座进行合模的过程,使上凹槽与下凹槽相适配,然后启动船型开关,使抽胶泵被启动,将融化状态的塑胶抽取到下凹槽与上凹槽内,然后使加热管被启动,可有效防止塑胶提前冷却,启动第三倒顺开关,使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二支撑杆转动,第二支撑杆带动双槽皮带轮转动,双槽皮带轮带动第二皮带转动,第二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限位板向右滑动,限位板带动下模座向右滑动,下模座带动里面的注塑品向右运动,然后工作人员将成型的注塑品拿出即可,方便了工作人员拿出成型注塑品;本专利技术实用性强,原料受热均匀,融化效率高,注塑过程中可有效防止塑胶冷却,提高了塑胶成型的合格率,注塑完成后,拿取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箱体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箱体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座;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液压缸;5、第三支撑板;6、第四支撑板;7、第五支撑板;8、第一箱体;9、第一伺服电机;10、第一伞形齿轮;11、搅拌杆;12、第二伞形齿轮;13、第一皮带轮;14、第一皮带;15、抽胶泵;16、第一连接管;17、第一支撑杆;18、上模座;19、上凹槽;20、第二箱体;21、下模座;22、下凹槽;23、第二伺服电机;24、第二支撑杆;25、双槽皮带轮;26、丝杆;27、第二皮带轮;28、第二皮带;29、限位板;30、加热棒;31、加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汽车装饰件注塑进胶装置,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撑板2,两个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4,液压缸4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装饰件注塑进胶装置,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撑板(2),两个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板(5),所述第三支撑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四支撑板(6),两个第四支撑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五支撑板(7),所述第五支撑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8),所述第一箱体(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10),所述第一伞形齿轮(10)第一箱体(8)内转动安装有两个搅拌杆(11),且两个搅拌杆(11)的顶端均延伸至第一箱体(8)外,靠近第一伺服电机(9)一侧的搅拌杆(11)上固定套设有第二伞形齿轮(12),且第二伞形齿轮(12)与第一伞形齿轮(10)相啮合,两个搅拌杆(11)上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13),两个第一皮带轮(13)之间共同缠绕有同一个皮带(14),所述第五支撑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抽胶泵(15),所述抽胶泵(15)与第一箱体(8)相连通,所述抽胶泵(15)远离第一箱体(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16),所述第五支撑板(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支撑杆(17),四个第一支撑杆(17)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上模座(18),且上模座(18)的底部开设有上凹槽(19),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箱体(20),且第二箱体(20)的顶部为开口,第二箱体(20)内设有下模座(21),且下模座(21)的顶部延伸至第二箱体(20)外,下模座(21)的顶部开设有下凹槽(22),且上凹槽(19)与下凹槽(22)相适配,所述第二箱体(2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23),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24),且第二支撑杆(24)远离第二伺服电机(23)的一端延伸至第二箱体(20)内,所述第二支撑杆(24)上固定套设有双槽皮带轮(25),所述第二箱体(20)内转动安装有两个丝杆(26),且两个丝杆(26)上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27),两个第二皮带轮(27)与双槽皮带轮(25)分别缠绕有第二皮带(28),所述下模座(2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29),且限位板(29)与丝杆(26)螺纹链接我,所述第一箱体(8)内设有加热棒(30),第一连接管(16)上固定套设有加热管(31)。...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装饰件注塑进胶装置,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撑板(2),两个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板(5),所述第三支撑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四支撑板(6),两个第四支撑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五支撑板(7),所述第五支撑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8),所述第一箱体(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10),所述第一伞形齿轮(10)第一箱体(8)内转动安装有两个搅拌杆(11),且两个搅拌杆(11)的顶端均延伸至第一箱体(8)外,靠近第一伺服电机(9)一侧的搅拌杆(11)上固定套设有第二伞形齿轮(12),且第二伞形齿轮(12)与第一伞形齿轮(10)相啮合,两个搅拌杆(11)上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13),两个第一皮带轮(13)之间共同缠绕有同一个皮带(14),所述第五支撑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抽胶泵(15),所述抽胶泵(15)与第一箱体(8)相连通,所述抽胶泵(15)远离第一箱体(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16),所述第五支撑板(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支撑杆(17),四个第一支撑杆(17)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上模座(18),且上模座(18)的底部开设有上凹槽(19),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箱体(20),且第二箱体(20)的顶部为开口,第二箱体(20)内设有下模座(21),且下模座(21)的顶部延伸至第二箱体(20)外,下模座(21)的顶部开设有下凹槽(22),且上凹槽(19)与下凹槽(22)相适配,所述第二箱体(2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23),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24),且第二支撑杆(24)远离第二伺服电机(23)的一端延伸至第二箱体(20)内,所述第二支撑杆(24)上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国东储振亚储亮李云雷查卫东程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岳西县同兴尼龙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