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软管卡箍安装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20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软管卡箍安装钳,包括通过中心轴相互铰接的两个钳体,钳体包括钳口段、钳柄段以及铰接段;两个钳口段的前端部内侧分别设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与钳口段的前端部铰接,夹持块上设有夹持槽,安装钳的钳口张开时,两侧夹持槽的槽口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0毫米。它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汽车发动机软管钢带型弹性卡箍安装工具生产效率低且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安装钳夹持角度可变、耳片不会滑脱、生产效率高且安全可靠,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A Kind of Installation Clamp for Engine Hos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ngine hose clamp installation clamp, which comprises two clamp bodies articulated through the central axle, the clamp body includes clamp section, clamp handle section and articulated section; the front and inner ends of the two clamp section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clamp blocks, the clamp blocks are articula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clamp section, and clamp grooves are arranged on the clamp blocks. When the clamp mouth of the clamp is opened, the grooves of the clamp grooves on both sides are clampe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m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50 mm.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accident prone of the steel belt elastic clamp installation tool of the automobile engine hose in the prior art. The clamp angle of the installation clamp of the invention is variable, the ear piece does not slip,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re high, and the utility value is very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软管卡箍安装钳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软管上钢带型弹性卡箍安装的发动机软管卡箍安装钳。
技术介绍
目前装配或拆卸发动机水管时,钢带型弹性卡箍所用的工具是在普通尖嘴钳基础上改制而成,尖嘴钳的开口最大为340mm,型号较大的弹性卡箍安装耳片之间的间距为460mm左右。因此需要先用手将弹性卡箍的耳片预压到一定程度才能使用尖嘴钳继续压紧,因此工作效率低下。此外,现有技术的卡箍安装钳其夹持部均为固定结构,但卡箍安装时,卡箍上的两个安装耳片之间的夹角在耳片的压紧过程中会逐渐变小,由此容易造成卡箍安装耳片在卡箍夹持部上滑动移位,从而导致耳片滑脱,使钢带型弹性卡箍弹出而发生危险,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如果将卡箍安装耳片固定在安装工具上,则容易造成卡箍安装耳片折弯变形,影响产品质量。公开日为2012年12月26日,公开号为CN202622703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卡箍钳,属于五金工具
它解决了现有汽车卡箍专用钳不能够在结构紧密的地方进行拆装卡箍的问题。该汽车卡箍钳,包括钳体一和钳体二,钳体一和钳体二交叉铰接在一起,铰接点以上的钳体一为工作部一,铰接点以下的钳体一为操作部一;铰接点以上的钳体二为工作部二,铰接点以下的钳体二为操作部二,操作部一上连接有一根钢丝绳,钢丝绳另一端与一能通过该钢丝绳带动工作部一和工作部二张开或者闭合的控制机构相连。该汽车卡箍钳具有能够使卡箍钳在结构紧密的位置灵活工作的优点。但该汽车卡箍钳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不适用于普通钢带型弹性卡箍的装配或拆卸。公开日为2014年4月16日,公开号为CN203542411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安装弹簧卡箍的钳子,包括相互铰接的两钳体,两钳体在铰接轴的一侧为咬合的两钳头,两钳体在铰接轴的另一侧延伸形成两手柄,两钳头头部设有匹配弹簧卡箍耳朵形状的缺口,两手柄间设有保持手柄间距离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链子和限位钩板,链子和限位钩板分别连接在两手柄上,链子首尾相连成圆形,限位钩板包括一连接板,连接板一端连接手柄,连接板另一端向另一手柄方向延伸,连接板上设有若干个挂钩。但该钳子仅适用于线状结构的弹簧卡箍,无法适用于钢带型弹性卡箍的装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汽车发动机软管钢带型弹性卡箍安装工具生产效率低且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问题,提供一种效率高、安全可靠的发动机软管卡箍安装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卡箍安装钳其夹持部均为固定结构,在卡箍耳片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时容易造成卡箍安装耳片在夹持部上滑动移位,从而导致耳片滑脱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提供一种夹持角度可变、耳片不会滑脱、安全可靠的发动机软管卡箍安装钳。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软管卡箍安装钳,包括由钳口段及钳柄段构成的钳体,所述钳体包括通过中心轴相互铰接的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包括第一钳口段、第一钳柄段以及位于第一钳口段和第一钳柄段之间的第一铰接段;第二钳体包括第二钳口段、第二钳柄段以及位于第二钳口段和第二钳柄段之间的第二铰接段;所述第一钳口段及第二钳口段的前端部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持块及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上设有内凹的第一夹持槽,第二夹持块上设有内凹的第二夹持槽,安装钳的钳口张开时,第一夹持槽的槽口与第二夹持槽的槽口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0毫米。本专利技术的卡箍安装钳其钳口上设置了夹持槽,利用夹持槽可以使卡箍安装耳片与卡箍安装钳之间相对固定,避免卡箍安装耳片在夹持块上滑动移位,从而导致耳片滑脱,使钢带型弹性卡箍弹出而发生危险。此外,本专利技术第一夹持槽的槽口与第二夹持槽的槽口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0毫米,因此可以适应多种规格的弹性卡箍,解决了现有技术型号较大的弹性卡箍安装中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作为优选,第一钳口段及第二钳口段均呈扁平结构,第一钳口段在中心轴径向平面上的宽度大于第一钳口段在中心轴轴向上的厚度,第二钳口段在中心轴径向平面上的宽度大于第二钳口段在中心轴轴向上的厚度,且第一钳口段的厚度与第二钳口段的厚度相等。采用扁平结构钳口段有利于安装钳进入空间相对较小的位置进行弹性卡箍的安装或拆卸。作为优选,第一钳口段及第二钳口段的前端部形成有扭转结构,扭转结构上形成有相对的夹持块安装面,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分别固定在夹持块安装面上。扭转结构可以使钳口段的前端部形成相对较宽的夹持块安装面,可以采用较大的夹持块从而增加夹持块与的卡箍耳片的接触面积,减少卡箍耳片从夹持槽上滑脱的可能性。作为优选,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在中心轴轴向上的宽度与第一钳口段或第二钳口段的厚度相等。夹持块的厚度与钳口段的厚度相等,使得整个安装钳的前部整体成为扁平结构,从而利于安装钳进入某些仅具有缝隙空间的位置进行弹性卡箍的安装或拆卸。作为优选,第一钳口段及第二钳口段的前端部两侧均设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所述中心轴垂直,所述第一夹持块及第二夹持块的后端部均设有通槽,通槽的槽壁与所述台阶面贴合,所述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及第一钳口段与第二钳口段的台阶面上均设有与中心轴平行的铰接孔,位于台阶面铰接孔两侧的钳体上分别形成有前限位面与后限位面,铰接孔内穿设有铰接轴,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一钳口段的前端部铰接,第二夹持块与第二钳口段的前端部铰接,第一夹持块与第一钳口段及第二夹持块与第二钳口段之间均设有拉簧。本技术方案的夹持块与钳体采用铰接结构,夹持块可相对于钳体在中心轴的径向平面上转动,当弹性卡箍的安装耳片插入夹持块上的夹持槽并且随着安装钳的钳口闭合而压紧时,夹持块上的夹持槽的中心面始终与弹性卡箍的安装耳片保持一致,即由于弹性卡箍上的两个安装耳片由于受到挤压而夹角变小时,夹持块可以跟随转动而适应这种角度变化,这样可以防止卡箍耳片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时容易造成卡箍安装耳片在夹持部上滑动移位,从而导致耳片滑脱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也可以避免强制固定卡箍的安装耳片而使卡箍安装耳片出现折弯等变形,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拉簧的作用是将初始状态的夹持块的活动段向后拉紧,使其偏转角度与弹性卡箍上的两个安装耳片初始角度适配,便于将两个安装耳片插入夹持槽。作为优选,第一夹持块及第二夹持块的后端部两侧均设有台阶面,所述第一钳口段及第二钳口段的前端部均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中心面与所述中心轴垂直,通槽的槽壁与所述台阶面贴合,所述第一钳口段、第二钳口段及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的台阶面上均设有与中心轴平行的铰接孔,位于通槽铰接孔两侧的钳体上分别形成有前限位面与后限位面,铰接孔内穿设有铰接轴,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一钳口段的前端部铰接,第二夹持块与第二钳口段的前端部铰接,第一夹持块与第一钳口段及第二夹持块与第二钳口段之间均设有拉簧。本技术方案是前述方案的结构对等互换方案,即将前述方案设置在夹持块上的通槽设置在钳体上,而将前述方案设置在钳体上的台阶面设置在夹持块上,其技术效果与前述方案相同。作为优选,第一夹持槽的中心平面位于第一夹持块铰接孔的轴向中心面上,第二夹持槽的中心平面位于第二夹持块铰接孔的轴向中心面上,第一夹持槽与第二夹持槽的槽宽与发动机软管卡箍耳片的厚度相适配,第一夹持槽与第二夹持槽前端均设有导向面。夹持槽的槽宽通常比卡箍耳片的厚度略大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软管卡箍安装钳,包括由钳口段及钳柄段构成的钳体,所述钳体包括通过中心轴相互铰接的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包括第一钳口段(1)、第一钳柄段(3)以及位于第一钳口段和第一钳柄段之间的第一铰接段;第二钳体包括第二钳口段(2)、第二钳柄段(4)以及位于第二钳口段和第二钳柄段之间的第二铰接段;所述第一钳口段及第二钳口段的前端部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持块(5)及第二夹持块(6);所述第一夹持块上设有内凹的第一夹持槽(7),第二夹持块上设有内凹的第二夹持槽(8),安装钳的钳口张开时,第一夹持槽的槽口与第二夹持槽的槽口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0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软管卡箍安装钳,包括由钳口段及钳柄段构成的钳体,所述钳体包括通过中心轴相互铰接的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包括第一钳口段(1)、第一钳柄段(3)以及位于第一钳口段和第一钳柄段之间的第一铰接段;第二钳体包括第二钳口段(2)、第二钳柄段(4)以及位于第二钳口段和第二钳柄段之间的第二铰接段;所述第一钳口段及第二钳口段的前端部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持块(5)及第二夹持块(6);所述第一夹持块上设有内凹的第一夹持槽(7),第二夹持块上设有内凹的第二夹持槽(8),安装钳的钳口张开时,第一夹持槽的槽口与第二夹持槽的槽口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0毫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软管卡箍安装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口段及第二钳口段均呈扁平结构,第一钳口段在中心轴(9)径向平面上的宽度大于第一钳口段在中心轴轴向上的厚度,第二钳口段在中心轴径向平面上的宽度大于第二钳口段在中心轴轴向上的厚度,且第一钳口段的厚度与第二钳口段的厚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软管卡箍安装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钳口段及第二钳口段的前端部形成有扭转结构,扭转结构上形成有相对的夹持块安装面,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分别固定在夹持块安装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软管卡箍安装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在中心轴轴向上的宽度与第一钳口段或第二钳口段的厚度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软管卡箍安装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口段及第二钳口段的前端部两侧均设有台阶面(10),所述台阶面与所述中心轴垂直,所述第一夹持块及第二夹持块的后端部均设有通槽(11),通槽的槽壁与所述台阶面贴合,所述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及第一钳口段与第二钳口段的台阶面上均设有与中心轴平行的铰接孔(12),位于台阶面铰接孔两侧的钳体上分别形成有前限位面(13)与后限位面(14),铰接孔内穿设有铰接轴(15),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一钳口段的前端部铰接,第二夹持块与第二钳口段的前端部铰接,第一夹持块与第一钳口段及第二夹持块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中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