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代步轮椅车从动支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87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代步轮椅车从动支腿,包括底座及一对从动支腿本体,从动支腿本体设置在底座后端两侧,一对从动支腿本体沿从动支腿本体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向外张开,从动支腿本体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水平连接部、斜支腿、第二水平连接部及快装套,第一水平连接部与底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斜支腿靠近第一水平连接部的端部低于斜支腿靠近第二水平连接部的端部,快装套下端内表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环状凹槽部,快装套固定连接有轮椅车从动后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减轻了底座的总重量,增加了底座的平衡性、稳定性、通过性、安全性,避免底部擦挂,使得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代步轮椅车轻便易携带、易搬运,易存放。

A Kind of Driving Legs for Walking Wheelchai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iven leg of a walking wheelchair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pair of driven leg bodies. The driven leg bodie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rear end of the base. A pair of driven leg bodies extend outward along one end of the fixe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riven leg body and the base, and the driven leg bodies include the first horizontal connection part, the oblique support leg and the second horizontal connection which are fixed successively. The first horizontal connection part is detachable and fixed to the base. The end of the oblique leg near the first horizontal connection part is lower than the end of the oblique leg near the second horizontal connection part.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fast assembly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groove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direction. The fast assembly sleeve is fixed to the driven rear wheel of the wheelchair car.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reduces the total weight of the base. The balance, stability, traffic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base are increased, and the bottom friction is avoided, so that the wheelchair vehicle adopting the utility model is portable, portable and easy to st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代步轮椅车从动支腿
本技术属于轮椅的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代步轮椅车从动支腿。
技术介绍
现有市面上代步轮椅车基本都是在传统手动医用轮椅的基础上叠加动力装置,主要是方便身体有缺陷的人方便出行,但是对于一些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来说,坐上轮椅外出活动还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他们担心坐上轮椅后会让别人感觉自己自身身体状况欠佳,这成了他们无法克服的心理障碍,由于传统医用轮椅外形不美观,座椅、靠背、扶手、底座等部位十分笨重,多用于病人的康复,容易给人造成“病态”的印象,受众面窄,普通电动轮椅底座由于需要平衡轮椅本体,安装动力组件并且需要起到良好的载重作用,所以底座一般尤其笨重,给使用者带来较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减轻底座重量,增加底座通过性及安全性的代步轮椅车从动支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代步轮椅车从动支腿,包括底座及一对从动支腿本体,从动支腿本体设置在底座后端两侧,所述的一对从动支腿本体沿从动支腿本体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向外张开。所述从动支腿本体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水平连接部、斜支腿、第二水平连接部及快装套,第一水平连接部与底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斜支腿靠近第一水平连接部的端部低于斜支腿靠近第二水平连接部的端部,快装套下端内表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环状凹槽部。所述快装套固定连接有轮椅车从动后轮。进一步地,所述的轮椅车从动后轮设置为同轴固定连接的双排万向轮,双排万向轮之间连接有转轴,转轴端部转动连接有快装接头,快装接头设置在所述快装套内。进一步地,所述的转轴端部设置有环状卡接部,卡接部设置在所述凹槽部内。进一步地,所述的转轴固定连接有护板,护板设置在快装套与双排万向轮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斜支腿靠近第一水平连接部端部的宽度大于斜支腿靠近第二水平连接部端部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的快装套上端设置有顶盖。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水平连接部上设置有螺栓孔,第一水平连接部与底座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栓孔设置为沉头螺栓孔。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水平连接部上表面与斜支腿上表面之间的角度范围在135°-150°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代步轮椅车从动支腿结构简单、轻巧,用一对从动支腿代替后轮装置的底座,减轻了代步轮椅车底座的总重量,一对从动支腿本体沿从动支腿本体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向外张开,呈八字形分布,增加了底座的平衡性及稳定性,斜支腿靠近第一水平连接部的端部低于斜支腿靠近第二水平连接部的端部,斜支腿让后轮尺寸可以造得更大,增加轮椅车底座的通过性和安全性,避免底部擦挂,快装套与快装接头的配合,使得后轮安装、拆卸更方便,从动支腿与底座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后轮装置具有很好的折叠性,采用本技术代步轮椅车从动支腿的代步轮椅车轻便易携带、易搬运,易存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代步轮椅车从动支腿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与前轮装置连接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与后轮连接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与后轮连接的结构拆分图。附图中:11、第一水平连接部;111、螺栓孔;12、斜支腿;13、第二水平连接部;14、快装套;141、顶盖;142、凹槽部;20、底座;31、万向轮;32、转轴;321、卡接部;33、护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附图1-附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代步轮椅车从动支腿,包括底座20及一对从动支腿本体,从动支腿本体设置在底座20后端两侧,所述的一对从动支腿本体沿从动支腿本体与底座20固定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向外张开,增加了底座的平衡性及稳定性。所述从动支腿本体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水平连接部11、斜支腿12、第二水平连接部13及快装套14,第一水平连接部11与底座20可拆卸固定连接,斜支腿12靠近第一水平连接部11的端部低于斜支腿12靠近第二水平连接部13的端部,快装套14下端内表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环状凹槽部142,斜支腿12让后轮尺寸可以造得更大,增加轮椅车底座的通过性和安全性,避免底部擦挂。所述快装套14固定连接有轮椅车从动后轮,快装套14设计使得后轮安装、拆卸更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轮椅车从动后轮设置为同轴固定连接的双排万向轮31,双排万向轮31之间连接有转轴32,转轴32端部转动连接有快装接头,快装接头设置在所述快装套14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轴32端部设置有环状卡接部321,卡接部321设置在所述凹槽部142内,安装从动后轮时只需要将从动后轮的快装接头插进快装套14中,使卡接部321卡在凹槽部142内,即可完成后轮的快速安装,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轴32固定连接有护板33,护板33设置在快装套14与双排万向轮31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斜支腿12靠近第一水平连接部11端部的宽度大于斜支腿12靠近第二水平连接部13端部的宽度,增加了支腿的可承重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快装套14上端设置有顶盖14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水平连接部11上设置有螺栓孔111,第一水平连接部11与底座20螺栓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栓孔111设置为沉头螺栓孔,螺栓连接使得后轮装置具有好的折叠性,方便代步轮椅车的拆卸,携带及搬运。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水平连接部11上表面与斜支腿12上表面之间的角度范围在135°-150°之间。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代步轮椅车从动支腿,其特征是:包括底座(20)及一对从动支腿本体,从动支腿本体设置在底座(20)后端两侧,所述的一对从动支腿本体沿从动支腿本体与底座(20)固定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向外张开;所述从动支腿本体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水平连接部(11)、斜支腿(12)、第二水平连接部(13)及快装套(14),第一水平连接部(11)与底座(20)可拆卸固定连接,斜支腿(12)靠近第一水平连接部(11)的端部低于斜支腿(12)靠近第二水平连接部(13)的端部,快装套(14)下端内表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环状凹槽部(142);所述快装套(14)固定连接有轮椅车从动后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代步轮椅车从动支腿,其特征是:包括底座(20)及一对从动支腿本体,从动支腿本体设置在底座(20)后端两侧,所述的一对从动支腿本体沿从动支腿本体与底座(20)固定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向外张开;所述从动支腿本体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水平连接部(11)、斜支腿(12)、第二水平连接部(13)及快装套(14),第一水平连接部(11)与底座(20)可拆卸固定连接,斜支腿(12)靠近第一水平连接部(11)的端部低于斜支腿(12)靠近第二水平连接部(13)的端部,快装套(14)下端内表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环状凹槽部(142);所述快装套(14)固定连接有轮椅车从动后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步轮椅车从动支腿,其特征是:所述的轮椅车从动后轮设置为同轴固定连接的双排万向轮(31),双排万向轮(31)之间连接有转轴(32),转轴(32)端部转动连接有快装接头,快装接头设置在所述快装套(1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代步轮椅车从动支腿,其特征是:所述的转轴(32)端部设置有环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汉君曹琳羚蒋升桓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