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瞳距调节机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4617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瞳距调节机构及显示装置,瞳距调节机构包括导向板、齿轮单元、第一齿条单元以及第二齿条单元;齿轮单元连接于导向板中部,从而齿轮单元相对于导向板固定;第一齿条单元包括用于与第一显示组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部与导向板连接且可沿导向板长度方向移动;第二齿条单元包括用于与第二显示组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导向板连接且可沿导向板长度方向移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与齿轮单元的相对两侧啮合;由于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瞳距,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用户能够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A pupil distance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displa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ptical devices, and provides a pupil distance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a display device. The pupil distance adjus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guide plate, a gear unit, a first rack unit and a second rack unit; the gear unit is connected to the middle of the guide plate, so that the gear unit is fixed relative to the guide plate; the first rack unit includes a first connection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first display component. The first ra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 plate and can mov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guide plate; the second rack unit includes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rack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second display component, the second ra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 plate and can mov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guide plate. The rack and the second rack mesh with the opposite sides of the gear unit; because the pupil distance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need,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users, users can get a better use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瞳距调节机构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学装置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瞳距调节机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集成,从而将虚拟图像和现实场景进行结合展现的新技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而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简称VR)则能够为人们带来沉浸式的用户体验,使得用户可以观看到具有3D视觉效果的虚拟图像。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虚拟现实设备或增强现实设备的瞳距需要与用户的瞳距相适应。然而,现有的增强现实设备或虚拟现实设备,由于其双目瞳距均不可进行调节,而不同用户的瞳距有所差异,因此无法适应不同用户的瞳距要求,导致使用体验不佳。从而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从而无法获得良好的观影体验。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瞳距调节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AR或VR等产品瞳距无法调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瞳距调节机构,用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组件和第二显示组件,瞳距调节机构包括:导向板;齿轮单元,连接于所述导向板中部;第一齿条单元,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显示组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导向板连接且可沿所述导向板长度方向移动;第二齿条单元,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显示组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导向板连接且可沿所述导向板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齿轮单元的相对两侧啮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轮单元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包括相互连接的阻尼器本体以及齿轮,所述阻尼器本体与所述导向板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齿轮的相对两侧啮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板的中部开设有供所述齿轮穿过的导向板通孔,所述阻尼器本体设有阻尼器连接部,所述阻尼器连接部与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挂台,所述导向板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中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挂台容置于所述第一通槽中,且可沿所述第一滑轨移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挂台,所述导向板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中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挂台容置于所述第二通槽中,且可沿所述第二滑轨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通槽相对平行设于所述导向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挂台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挂台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相对两侧,且分别容置于所述第一通槽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通槽相对平行设于所述导向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挂台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挂台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相对两侧,且分别容置于所述第二通槽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瞳距调节机构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中部设有压板限位槽;所述压板与所述导向板连接,所述压板限位槽的侧面和底面与所述导向板之间形成空隙,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穿过所述压板和所述导向板之间的空隙。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限位槽的底部贯通开设有可供所述齿轮穿过的压板通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瞳距调节机构还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显示组件或所述第二显示组件上的推钮。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瞳距调节机构、第一显示组件以及所述第二显示组件,所述第一显示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显示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瞳距调节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与齿轮单元的相对两侧啮合,当第一齿条相对齿轮单元运动时,齿轮单元相对第一齿条转动,同时带动第二齿条相对齿轮单元运动,从而实现第一齿条单元和第二齿条单元的相向或背向运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一显示组件和第二显示组件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使得第一显示组件和第二显示组件的距离减小或增大,实现对光学装置的瞳距的调节。(2)将瞳距调节机构应用于光学装置中时,由于光学装置的瞳距可调,且操作简单方便,不同用户在使用光学装置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瞳距,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有助于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3)瞳距调节机构的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在保证了瞳距调节可靠性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制作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瞳距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瞳距调节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瞳距调节机构的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瞳距调节机构的导向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瞳距调节机构的齿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瞳距调节机构的第一齿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瞳距调节机构的第一齿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瞳距调节机构的第二齿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一;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瞳距调节机构的第二齿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瞳距调节机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瞳距调节机构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瞳距调节机构的推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瞳距调节机构;11-导向板;110-导向板通孔;111-导向板连接台;112-第一连接孔;113-第一通槽;114-第一滑轨;115-第二通槽;116-第二滑轨;117-第二连接孔;12-齿轮单元;120-第一螺钉;121-阻尼器本体;122-齿轮;123-阻尼器连接部;124-阻尼器连接孔;13-第一齿条单元;131-第一连接部;132-第一齿条;133-第一挂台;14-第二齿条单元;141-第二连接部;142-第二齿条;143-第二挂台;15-压板;150-第二螺钉;151-压板限位槽;152-压板连接部;153-压板连接孔;154-压板孔;16-推钮;160-第三螺钉;161-推钮连接孔;2-第一显示组件;21-第一盖板;3-第二显示组件;31-第二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瞳距调节机构,用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组件和第二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瞳距调节机构包括导向板;齿轮单元,连接于所述导向板中部;第一齿条单元,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显示组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导向板连接且可沿所述导向板长度方向移动;第二齿条单元,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显示组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导向板连接且可沿所述导向板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齿轮单元的相对两侧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瞳距调节机构,用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组件和第二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瞳距调节机构包括导向板;齿轮单元,连接于所述导向板中部;第一齿条单元,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显示组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导向板连接且可沿所述导向板长度方向移动;第二齿条单元,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显示组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导向板连接且可沿所述导向板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齿轮单元的相对两侧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瞳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单元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包括相互连接的阻尼器本体以及齿轮,所述阻尼器本体与所述导向板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齿轮的相对两侧啮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瞳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的中部开设有供所述齿轮穿过的导向板通孔,所述阻尼器本体设有阻尼器连接部,所述阻尼器连接部与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瞳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挂台,所述导向板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中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挂台容置于所述第一通槽中,且可沿所述第一滑轨移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挂台,所述导向板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中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启杰刘海峰张韦韪朱耀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惠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