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441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包括:第一主体,通过与凸轮轴相结合的高速凸轮的旋转运动,在预先设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运动;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相连接或分离;锁销,经过第二主体并朝向第一主体以能够进行进出动作的方式结合;驱动模块,通过连接部件与锁销相连接,用于使锁销进行进出动作;旋转轴,配置于阀的上部,以横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两侧壁的方式设置,使得第一主体能够进行旋转运动;以及复位弹簧,设置于上述旋转轴,用于提供复原力,使得通过上述高速凸轮进行旋转运动的第一主体复位到原来位置。

Variable Valve Lift Device of Engine

The variable valve lift device of the engin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the first main body rotates within a predetermined angle range through the rotary motion of the high-speed cam combined with the camshaft; the second main body is connected or separated from the first main body; the lock pin is connected by the second main body and toward the first main body in a manner capable of entering and exiting operations; and the driving module is connected by means of connecting. The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cking pin to make the locking pin move in and out; the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valve so that the first body can rotate through the two sides of the first body and the second body; and the reset spring is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to provide resilience for the first body to rotate through the high-speed cam. Reset to the original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更详细地,涉及根据车辆的运行条件控制阀的升程量的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
技术介绍
适用于汽车引擎的阀机构根据引擎的行程向燃烧室供给混合气体并排出燃烧气体。最近,开发了根据引擎的运行条件,即,通过引擎的转速和负荷来区分的引擎的运行区域,改变阀的开启率或开闭时期,以此使混合气体流入量和燃烧气体的排出效率最优化的可变阀机构并适用于引擎。由此,汽车引擎用可变阀机构可提供如引擎的燃油经济性或扭矩、输出等的引擎的性能并减少排气量。这种汽车引擎用可变阀机构包括改变阀的开闭时期的可变阀计时机构、改变阀的开启量的可变阀升程机构以及改变阀的工作角度的可变阀工作角度机构等。其中,可变阀升程机构用于在中低速模式中提高输出及燃油经济性,区分为摇臂式(rockerarm)、枢轴(pivot)式、挺杆(tappet)型、铲斗(bucket)型等。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可变阀升程机构与车辆的负荷无关,吸气阀的位移保持恒定状态,由此,发挥最优效率的引擎的速度受到限制,在低速、负荷的情况下,因排气的逆流,导致燃烧的不稳定,从而会降低车辆的燃油经济性。由此,为了使阀休止而使用液压,但是这存在因可变阀升程机构的结构变得复杂所导致的作业性降低。并且,在利用液压的情况下,工作油的粘度对温度呈现出敏感的反应,因此,随着工作液压的变更,会发生可变阀升程机构的错误工作,当调节阀升程量时,会导致精密度的降低。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本申请人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等多个公开了在引擎的低速、低负荷状态下,使一部分气缸非活性化,在高速、高负荷状态下,使整体气缸活性化的休止控制动作及高速模式和执行低速模式的二级可变控制动作来提高引擎的效率的引擎的可变阀升程技术并得到了授权。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授权号第10-1736806号(2017年5月22日公告)(专利文献2)韩国专利授权号第10-1675511号(2016年11月22日公告)(专利文献3)韩国专利授权号第10-1716321号(2017年3月17日公告)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适用连接或分离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锁销,在锁销的后侧设置驱动模块来使锁定模块进出。由此,在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中,因需要将设置于第一主体及第二主体的后侧的驱动模块设置于气缸头的额外的空间,从而无法完全解除气缸头结构的限制性。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根据车辆的运行条件控制阀的升程量的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在车辆的低速、低负荷状态下,可以使一部分气缸非活性化的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当安装于车辆时,解除气缸头结构的限制性,并可以提高工作性能的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包括:第一主体,通过与凸轮轴相结合的高速凸轮的旋转运动,在预先设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运动;第二主体,与上述第一主体相连接或分离,当与上述第一主体相连接时,通过上述高速凸轮的旋转运动进行旋转运动,当与上述第一主体分离时,通过分别设置于上述高速凸轮的两侧的低速凸轮的旋转运动进行旋转运动来调节阀的升程量;锁销,经过上述第二主体并朝向上述第一主体以能够进行进出动作的方式结合,使得上述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相连接或分离;驱动模块,通过连接部件与上述锁销相连接,用于使上述锁销进行进出动作;旋转轴,配置于上述阀的上部,以横穿上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两侧壁的方式设置,使得上述第一主体能够进行旋转运动;以及复位弹簧,设置于上述旋转轴,用于提供复原力,使得通过上述高速凸轮进行旋转运动的第一主体复位到原来位置,根据引擎的运行条件,以高速模式和低速模式的二级模式对阀的升程量进行可变控制,在上述凸轮轴仅设置有高速凸轮的情况下,在引擎的低速、低负荷状态下使上述锁销进行工作来分离上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来执行使气缸非活性化的阀的休止控制动作,上述驱动模块设置于车辆的气缸头的上部,在上述驱动模块的驱动销与锁销之间设置有用于向上述锁销传递上述驱动销的驱动力的上述连接部件。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根据引擎的运行条件,可执行使一部分气缸非活性化的阀的休止控制动作及高速模式和低速模式的二级可变控制动作的效果。即,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利用锁销来选择性连接或分离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以此体现阀的开闭动作和休止控制动作,由此,在引擎的低速、低负荷状态下,可以使一部分气缸非活性化。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在引擎的低速、低负荷状态下,使燃料消耗量最小化来提高引擎的效率,并可使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极大化。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在驱动模块的驱动销与锁销之间适用连接部件来使锁销进行进出动作,以此连接或解除第一主体及第二主体,由此,提高阀的动态特性及工作性能。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将驱动模块设置于气缸头的上部,当安装于气缸头时,使安装空间最小化,由此,可使气缸头结构的限制最小化。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在第一主体的内侧分别设置用于使第一主体复原到原来的位置的复位弹簧,可去除使以往的第一主体的下部与压缩弹簧相接触所需要的第一主体的头部加工作业。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去除以往因适用压缩弹簧所引起的第一主体的头部加工作业来提高作业性,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由此,可简单适用于实际车辆的引擎。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使作为第一主体的旋转中心的枢轴点向阀侧移动来减少重量及惯性力矩,可提高阀的动态特性及工作性。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在第二主体的两侧形成半圆筒的加压片,或者在第二主体的两侧形成开口部并在第一旋转轴的两端形成接触面,使加压片或接触面与阀上端相接触来增加接触面积,由此可提高阀的动作特性。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使与第一主体及第二主体相结合的旋转轴的长度最小化来减少产品的重量,并可提高阀的动作特性。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利用相同可变阀升程装置,根据凸轮的结构来体现阀的二级控制动作和休止控制动作。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代替以往的直接作用,使摆臂型结构的辊摇臂和第二主体形成为一体,可实现成本节减,通过第二主体的前面壁形状变更来加强刚性,从而可简单实现锁定性。结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利用液压的气缸休止机构及二级可变阀升程机构中,可通过油解决因加工引起的作业性降低和油温度(粘度)的限制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3为设置图1所示的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的头部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图4及图5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的动作状态的动作状态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的立体图。图7及图8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的动作状态的动作状态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0:凸轮轴11:凸轮12:高速凸轮13:低速凸轮14:阀15:复位弹簧16:枢轴支撑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通过与凸轮轴相结合的高速凸轮的旋转运动,在预先设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运动;第二主体,与上述第一主体相连接或分离,当与上述第一主体相连接时,通过上述高速凸轮的旋转运动进行旋转运动,当与上述第一主体分离时,通过分别设置于上述高速凸轮的两侧的低速凸轮的旋转运动进行旋转运动来调节阀的升程量;锁销,经过上述第二主体并朝向上述第一主体以能够进行进出动作的方式结合,使得上述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相连接或分离;驱动模块,通过连接部件与上述锁销相连接,用于使上述锁销进行进出动作;旋转轴,配置于上述阀的上部,以横穿上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两侧壁的方式设置,使得上述第一主体能够进行旋转运动;以及复位弹簧,设置于上述旋转轴,用于提供复原力,使得通过上述高速凸轮进行旋转运动的第一主体复位到原来位置,根据引擎的运行条件,以高速模式和低速模式的二级模式对阀的升程量进行可变控制,在上述凸轮轴仅设置有高速凸轮的情况下,在引擎的低速、低负荷状态下使上述锁销进行工作来分离上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来执行使气缸非活性化的阀的休止控制动作,上述驱动模块设置于车辆的气缸头的上部,在上述驱动模块的驱动销与锁销之间设置有用于向上述锁销传递上述驱动销的驱动力的上述连接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10 KR 10-2017-01014431.一种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通过与凸轮轴相结合的高速凸轮的旋转运动,在预先设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运动;第二主体,与上述第一主体相连接或分离,当与上述第一主体相连接时,通过上述高速凸轮的旋转运动进行旋转运动,当与上述第一主体分离时,通过分别设置于上述高速凸轮的两侧的低速凸轮的旋转运动进行旋转运动来调节阀的升程量;锁销,经过上述第二主体并朝向上述第一主体以能够进行进出动作的方式结合,使得上述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相连接或分离;驱动模块,通过连接部件与上述锁销相连接,用于使上述锁销进行进出动作;旋转轴,配置于上述阀的上部,以横穿上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两侧壁的方式设置,使得上述第一主体能够进行旋转运动;以及复位弹簧,设置于上述旋转轴,用于提供复原力,使得通过上述高速凸轮进行旋转运动的第一主体复位到原来位置,根据引擎的运行条件,以高速模式和低速模式的二级模式对阀的升程量进行可变控制,在上述凸轮轴仅设置有高速凸轮的情况下,在引擎的低速、低负荷状态下使上述锁销进行工作来分离上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来执行使气缸非活性化的阀的休止控制动作,上述驱动模块设置于车辆的气缸头的上部,在上述驱动模块的驱动销与锁销之间设置有用于向上述锁销传递上述驱动销的驱动力的上述连接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模块设置于呈圆筒形状的外壳的内部,在上述外壳的下端形成四角板形状的凸缘部,以能够设置于车辆的气缸头的上部面,上述连接部件设置于由具有柔韧性及形状保持性的材质的材料形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完宰黄秀铉朴钟雄朴睃朴灿雄李东亨
申请(专利权)人:摩托尼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