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潜泵与电缆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440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潜泵与电缆对接装置。该装置包括:外筒(10);设置于外筒(10)内的对接筒(20),对接筒(2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定位部件(205);对接筒(20)与外筒(10)之间具有轴向的环形空腔(X);分别互不连通的,贯穿于外筒(10)与对接筒(20)的外侧壁上的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203)、以及第四通孔(204);与电潜泵连接的第一电缆;位于对接筒(20)内,并可沿对接筒(20)的轴向滑动的对接体(40),对接体(40)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部件(205)配合的第二定位部件(401);以及埋设在对接体(40)内的第二电缆(50)。利用该装置可实现地面电缆与井下电潜泵的精准对接。

Electric Submersible Pump and Cable Dock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ic submersible pump and cable docking device. The device comprises an outer cylinder (10), a butt cylinder (20) arranged in the outer cylinder (10), a first positioning component (205)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butt cylinder (20), an axial annular cavity (X) between the butt cylinder (20) and the outer cylinder (10), a first through hole (201), a second through hole (202), a third through hole (203) and a fourth through hole, respectively, which are not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run through the outer wall of the outer cylinder (10)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butt cylinder (20). (204); the first cable connected with the submersible pump; the docking body (40) located in the docking body (20) and sliding along the axis of the docking body (20); the second positioning part (401) matched with the first positioning part (205)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docking body (40); and the second cable (50) embedded in the docking body (40). The device can realize precise connection between ground cable and underground electric submersible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潜泵与电缆对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潜泵与电缆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田的勘探开发工作中,为了获取地层产能,往往需要向采油井内下入电潜泵进行采油生产或排出井内的积液。目前,在完井的过程中,电潜泵下入井筒内的方式为,电缆连接电潜泵,第一根油管的下端连接电潜泵,电缆通过卡子固定在第一根油管的外侧壁上,第一根油管携带着电潜泵和电缆从可过电缆式采油树的井口下入井内,之后第二根油管下入井内与第一个油管连接,再通过卡子将电缆线固定在第二根油管的外侧壁上,以此类推,实现完井的同时,完成电潜泵下入井内实现其采油生产或排出井内的积液的功能。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采用目前的电潜泵下入井筒内的方式,必须配备可过电缆式采油树才能实现在完井的过程中将电潜泵下入采油井内,而可过电缆式采油树造价比常规的采油树造价昂贵,不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需配备可过电缆式采油树即可将电潜泵下入井内,以实现电潜泵采油生产或排出井内的积液的电潜泵与电缆对接装置。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潜泵与电缆对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外筒;设置于所述外筒内的对接筒,所述对接筒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定位部件;所述对接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具有轴向的环形空腔;贯穿于所述外筒与所述对接筒的外侧壁上的,分别互不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以及第四通孔;与所述电潜泵连接的第一电缆,所述第一电缆包括:埋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的第一电缆芯A总成,所述第一电缆芯A总成具有位于对接筒内的第一电缆芯A总成第一接头和位于所述外筒之外的第一电缆芯A总成第二接头,埋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内的第一电缆芯B总成,所述第一电缆芯B总成具有位于所述对接筒内的第一电缆芯B总成第一接头和位于所述外筒之外的第一电缆芯B总成第二接头,以及埋设在所述第三通孔内的第一电缆芯C总成,所述第一电缆芯C总成具有位于所述对接筒内的第一电缆芯C总成第一接头和位于所述外筒之外的第一电缆芯C总成第二接头,以及埋设在所述第四通孔内的第一电缆芯D总成,所述第一电缆芯D总成具有所述对接筒内的第一电缆芯D总成第一接头和位于所述外筒之外的第一电缆芯D总成第二接头;位于所述对接筒内,并可沿所述对接筒的轴向滑动的对接体,所述对接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配合的第二定位部件;以及埋设在所述对接体内的第二电缆,所述第二电缆包括:第二电缆芯A总成,所述第二电缆芯A总成具有与所述第一电缆芯A总成第一接头对接的第二电缆芯A总成第一接头和位于所述对接体的上端的第二电缆芯A总成第二接头,第二电缆芯B总成,所述第二电缆芯B总成具有与所述第一电缆芯B总成第一接头对接的第二电缆芯B总成第一接头和位于所述对接体的上端的第二电缆芯B总成第二接头,第二电缆芯C总成,所述第二电缆芯C总成具有与所述第一电缆芯C总成第一接头对接的第二电缆芯C总成第一接头和位于所述对接体的上端的第二电缆芯C总成第二接头,以及第二电缆芯D总成,所述第二电缆芯D总成具有与所述第一电缆芯D总成第一接头对接的第二电缆芯D总成第一接头和位于所述对接体的上端的第二电缆芯D总成第二接头。具体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对接体的下端的导引杆。优选地,在所述外筒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并延伸至所述外筒的下端面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电缆芯A总成第二接头位于所述第一通槽内,在所述外筒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并延伸至所述外筒的下端面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一电缆芯B总成第二接头位于所述第二通槽内,在所述外筒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的,并延伸至所述外筒的下端面的第三通槽,所述第一电缆芯C总成第二接头位于所述第三通槽内,以及在所述外筒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通孔连通的,并延伸至所述外筒的下端面的第四通槽,所述第一电缆芯D总成第二接头位于所述第四通槽内。优选地,在所述对接体的所述第二电缆芯A总成第一接头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在所述对接体的所述第二电缆芯D总成第一接头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具体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为设置在所述对接筒的内壁内钢球,所述钢球可突出于所述对接筒的内壁,并可沿所述对接筒的内壁径向移动的钢球,所述第二定位部件为设置于所述对接体的侧壁上的凹陷,所述钢球位于所述凹陷内。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以及所述第四通孔沿所述外筒的轴向分布。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以及所述第四通孔沿所述外筒的圆周顺序分布,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外筒的径向方向上具有第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在所述外筒的径向方向上具有第二预设夹角,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在所述外筒的径向方向上具有第三预设夹角,以及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外筒的径向方向上具有第四预设夹角。具体地,所述第一电缆芯A总成包括:第一电缆芯A本体、以及包裹所述第一电缆芯A本体的第一绝缘套A,所述第一电缆芯B总成包括:第一电缆芯B本体、以及包裹所述第一电缆芯B本体的第一绝缘套B,所述第一电缆芯C总成包括:第一电缆芯C本体、以及包裹所述第一电缆芯C本体的第一绝缘套C,以及所述第一电缆芯D总成包括:第一电缆芯D本体、以及包裹所述第一电缆芯D本体的第一绝缘套D。更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缆芯A总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缆芯A总成第一接头附近的,并且与所述第一电缆芯A本体连通的第一弹性导体,所述第一弹性导体包裹于所述第一绝缘套A内,所述第一电缆芯B总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缆芯B总成第一接头附近的,并且与所述第一电缆芯B本体连通的第二弹性导体,所述第二弹性导体包裹于所述第一绝缘套B内,所述第一电缆芯C总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缆芯C总成第一接头附近的,并且与所述第一电缆芯C本体连通的第三弹性导体,所述第三弹性导体包裹于所述第一绝缘套C内,以及所述第一电缆芯D总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缆芯D总成第一接头附近的,并且与所述第一电缆芯D本体连通的第四弹性导体,所述第四弹性导体包裹于所述第一绝缘套D内。优选地,所述对接体的所述第二电缆芯A总成第一接头所在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绝缘垫圈,所述对接体的所述第二电缆芯B总成第一接头所在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绝缘垫圈,所述对接体的所述第二电缆芯C总成第一接头所在位置处设置有第三绝缘垫圈,以及所述对接体的所述第二电缆芯D总成第一接头所在位置处设置有第四绝缘垫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油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潜泵与电缆对接装置(不包括对接体和第二电缆)、以及电潜泵依次连接,并下入井中,再将对接体与地面电缆连接,下入对接筒内,使对接体位于对接筒内,第二定位部件与第一定位部件卡接,从而完成电潜泵与地面电缆的对接,启动电潜泵,电潜泵驱动原油或井内的积液从对接筒与外筒之间的轴向的空腔X中进入油管,实现电潜泵的采油生产或排出井内的积液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潜泵与电缆对接装置的示意图;图2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潜泵与电缆对接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的沿B-B线的剖视图;图6为图1的沿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潜泵与电缆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外筒(10);设置于所述外筒(10)内的对接筒(20),所述对接筒(2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定位部件(205);所述对接筒(20)与所述外筒(10)之间具有轴向的环形空腔(X);贯穿于所述外筒(10)与所述对接筒(20)的外侧壁上的,分别互不连通的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203)、以及第四通孔(204);与所述电潜泵连接的第一电缆,所述第一电缆包括:埋设在所述第一通孔(201)内的第一电缆芯A总成(301),所述第一电缆芯A总成(301)具有位于对接筒(20)内的第一电缆芯A总成第一接头(3011)和位于所述外筒(10)之外的第一电缆芯A总成第二接头(3012),埋设在所述第二通孔(202)内的第一电缆芯B总成(302),所述第一电缆芯B总成(302)具有位于所述对接筒(20)内的第一电缆芯B总成第一接头(3021)和位于所述外筒(10)之外的第一电缆芯B总成第二接头,以及埋设在所述第三通孔(203)内的第一电缆芯C总成(303),所述第一电缆芯C总成(303)具有位于所述对接筒(20)内的第一电缆芯C总成第一接头(3031)和位于所述外筒(10)之外的第一电缆芯C总成第二接头(3032),以及埋设在所述第四通孔(204)内的第一电缆芯D总成(304),所述第一电缆芯D总成(304)具有所述对接筒(20)内的第一电缆芯D总成第一接头(3041)和位于所述外筒(10)之外的第一电缆芯D总成第二接头;位于所述对接筒(20)内,并可沿所述对接筒(20)的轴向滑动的对接体(40),所述对接体(40)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205)配合的第二定位部件(401);以及埋设在所述对接体(40)内的第二电缆(50),所述第二电缆(50)包括:第二电缆芯A总成(501),所述第二电缆芯A总成(501)具有与所述第一电缆芯A总成第一接头(3011)对接的第二电缆芯A总成第一接头(5011)和位于所述对接体(40)的上端的第二电缆芯A总成第二接头,第二电缆芯B总成(502),所述第二电缆芯B总成(502)具有与所述第一电缆芯B总成第一接头(3021)对接的第二电缆芯B总成第一接头(5021)和位于所述对接体(40)的上端的第二电缆芯B总成第二接头,第二电缆芯C总成(503),所述第二电缆芯C总成(503)具有与所述第一电缆芯C总成第一接头(3031)对接的第二电缆芯C总成第一接头(5031)和位于所述对接体(40)的上端的第二电缆芯C总成第二接头,以及第二电缆芯D总成(504),所述第二电缆芯D总成(504)具有与所述第一电缆芯D总成第一接头(3041)对接的第二电缆芯D总成第一接头(5041)和位于所述对接体(40)的上端的第二电缆芯D总成第二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潜泵与电缆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外筒(10);设置于所述外筒(10)内的对接筒(20),所述对接筒(2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定位部件(205);所述对接筒(20)与所述外筒(10)之间具有轴向的环形空腔(X);贯穿于所述外筒(10)与所述对接筒(20)的外侧壁上的,分别互不连通的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203)、以及第四通孔(204);与所述电潜泵连接的第一电缆,所述第一电缆包括:埋设在所述第一通孔(201)内的第一电缆芯A总成(301),所述第一电缆芯A总成(301)具有位于对接筒(20)内的第一电缆芯A总成第一接头(3011)和位于所述外筒(10)之外的第一电缆芯A总成第二接头(3012),埋设在所述第二通孔(202)内的第一电缆芯B总成(302),所述第一电缆芯B总成(302)具有位于所述对接筒(20)内的第一电缆芯B总成第一接头(3021)和位于所述外筒(10)之外的第一电缆芯B总成第二接头,以及埋设在所述第三通孔(203)内的第一电缆芯C总成(303),所述第一电缆芯C总成(303)具有位于所述对接筒(20)内的第一电缆芯C总成第一接头(3031)和位于所述外筒(10)之外的第一电缆芯C总成第二接头(3032),以及埋设在所述第四通孔(204)内的第一电缆芯D总成(304),所述第一电缆芯D总成(304)具有所述对接筒(20)内的第一电缆芯D总成第一接头(3041)和位于所述外筒(10)之外的第一电缆芯D总成第二接头;位于所述对接筒(20)内,并可沿所述对接筒(20)的轴向滑动的对接体(40),所述对接体(40)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205)配合的第二定位部件(401);以及埋设在所述对接体(40)内的第二电缆(50),所述第二电缆(50)包括:第二电缆芯A总成(501),所述第二电缆芯A总成(501)具有与所述第一电缆芯A总成第一接头(3011)对接的第二电缆芯A总成第一接头(5011)和位于所述对接体(40)的上端的第二电缆芯A总成第二接头,第二电缆芯B总成(502),所述第二电缆芯B总成(502)具有与所述第一电缆芯B总成第一接头(3021)对接的第二电缆芯B总成第一接头(5021)和位于所述对接体(40)的上端的第二电缆芯B总成第二接头,第二电缆芯C总成(503),所述第二电缆芯C总成(503)具有与所述第一电缆芯C总成第一接头(3031)对接的第二电缆芯C总成第一接头(5031)和位于所述对接体(40)的上端的第二电缆芯C总成第二接头,以及第二电缆芯D总成(504),所述第二电缆芯D总成(504)具有与所述第一电缆芯D总成第一接头(3041)对接的第二电缆芯D总成第一接头(5041)和位于所述对接体(40)的上端的第二电缆芯D总成第二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对接体(40)的下端的导引杆(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筒(10)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201)连通的,并延伸至所述外筒(10)的下端面的第一通槽(206),所述第一电缆芯A总成第二接头(3012)位于所述第一通槽(206)内,在所述外筒(10)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202)连通的,并延伸至所述外筒(10)的下端面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一电缆芯B总成第二接头位于所述第二通槽内,在所述外筒(10)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通孔(203)连通的,并延伸至所述外筒(10)的下端面的第三通槽(207),所述第一电缆芯C总成第二接头(3032)位于所述第三通槽(207)内,以及在所述外筒(10)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通孔(204)连通的,并延伸至所述外筒(10)的下端面的第四通槽,所述第一电缆芯D总成第二接头位于所述第四通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接体(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秀庭廖兴松强华葛党科翁博任世举宁坤李瑞卜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