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用隔热油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9091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用隔热油管,包括管子、隔热内管、接箍,管子与隔热内管中间的设置隔热层填充气凝胶;其接箍上设置了接箍本体、外管、接箍环槽、接箍内螺纹,其中接箍本体与外管通过两端螺纹连接并在接箍环槽注入气凝胶;接箍上设置了隔热层,大大减小此处热量损失,提高隔热效果,设置密封台肩,增加密封保温效果同时也提高了连接强度,接箍隔热层采用本体与外管螺纹连接形式,结构简易,便于拆卸维修反复使用,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用隔热油管
本技术涉及稠油热采
,特别涉及一种海洋用隔热油管。
技术介绍
我国重油资源分布广泛,稠油在我国石油产量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各油田稠油产量也逐年提高,很多油田稠油油藏已经入蒸汽吞吐中后期,采出成本高,经济效益差,蒸汽吞吐开发前景不容乐观,转换方式势在必行。近年来,胜利、新疆、辽河等油田都开展了火驱采油试验并取得成效。经实践得出,火驱采油是一种大幅度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热力采油技术。可以继续动用蒸汽吞吐开发所无法开采的剩余油,潜力比较大,是未来热力开采的有效接替技术。隔热油管一般用于稠油热采注蒸汽井,它能有效的降低注蒸汽时热量的损失,防止热量传递给套管和固井水泥,以保护套管与水泥环不因高温而被损坏,同时确保注入井底蒸汽的干度,提高注热效果。目前稠油热采井使用的隔热油管配套的接箍,不具有隔热功能,导致热采井正常注蒸汽时,接箍处存在很大的热损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隔热油管整体的隔热性能,相关理论研究表明接箍处的视导热系数是B级隔热管的90倍以上,在整个隔热管柱中,接箍处的散热量最大,因此在同一地层深度,接箍附近区域的套管壁热应力和水泥环的热应力存在最大值,油井经过多轮次吞吐后,或长期的热流体驱后,此处套管处于不安全状态。随着海洋上热采技术的发展,对热采井的套管与固井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注热管柱的整体隔热性能,降低注热时的热损失,增加注入油层的焓值,亟待研制一种海洋用隔热油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洋用隔热油管,通过改进连接处的结构,提高隔热密封效果,使其更加适应海洋用热采井的井况。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洋用隔热油管,包括管子、隔热内管以及接箍,管子与隔热内管中间的设置隔热层填充气凝胶;接箍上设置了接箍本体、外管、接箍环槽、接箍内螺纹,其中接箍本体与外管通过两端螺纹连接并在接箍环槽注入气凝胶。优选地,接箍内螺纹尾部设置了内密封台肩,其角度为90度。优选地,管子两端对称设置了外螺纹,外螺纹前端设置了外密封台肩,其角度为90度。优选地,在工作时,随着内外螺纹旋转啮合,内外密封台肩逐渐接触直至过盈配合,其过盈量=0.05-0.15mm。优选地,接箍环槽深度H=3-6m。优选地,管子规格外径D=73.0-139.7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接箍上设置了隔热层,大大减小此处热量损失,提高隔热效果;2、设置了密封台肩,增加密封保温效果同时也提高了连接强度;3、接箍隔热层采用本体与外管螺纹连接形式,结构简易,便于拆卸维修反复使用,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接箍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子,2-隔热内管,3-接箍,4-隔热层,5-气凝胶,6-外密封台肩,7-接箍本体,8-外管,9-接箍环槽,10-接箍内螺纹,12-内密封台肩,H-环槽深度,D-规格外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既包括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包括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洋用隔热油管,包括管子1、隔热内管2以及接箍3,管子1与隔热内管2中间的设置隔热层4填充气凝胶5;接箍3上设置了接箍本体7、外管8、接箍环槽9、接箍内螺纹10,其中接箍本体7与外管8通过两端螺纹连接并在接箍环槽9注入气凝胶。优选地,接箍内螺纹10尾部设置了内密封台肩12,其角度为90度。优选地,管子1两端对称设置了外螺纹4,外螺纹前端设置了外密封台肩6,其角度为90度。优选地,在工作时,随着内外螺纹旋转啮合,内外密封台肩逐渐接触直至过盈配合,其过盈量=0.05-0.15mm。优选地,接箍环槽9深度H=3-6m。优选地,管子1规格外径D=73.0-139.7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接箍上设置了隔热层,大大减小此处热量损失,提高隔热效果;2、设置了密封台肩,增加密封保温效果同时也提高了连接强度;3、接箍隔热层采用本体与外管螺纹连接形式,结构简易,便于拆卸维修反复使用,节约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洋用隔热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子(1)、隔热内管(2)以及接箍(3),管子(1)与隔热内管(2)中间的设置隔热层填充气凝胶(5);接箍(3)上设置了接箍本体(7)、外管(8)、接箍环槽(9)、接箍内螺纹(10),其中接箍本体(7)与外管(8)通过两端螺纹连接并在接箍环槽(9)注入气凝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用隔热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子(1)、隔热内管(2)以及接箍(3),管子(1)与隔热内管(2)中间的设置隔热层填充气凝胶(5);接箍(3)上设置了接箍本体(7)、外管(8)、接箍环槽(9)、接箍内螺纹(10),其中接箍本体(7)与外管(8)通过两端螺纹连接并在接箍环槽(9)注入气凝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用隔热油管,其特征在于,接箍内螺纹(10)尾部设置了内密封台肩(12),其角度为9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洋用隔热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彦德李太仁周振强张春生修瑜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辽河油田金环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