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宁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梁柱减震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36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梁柱减震连接结构,包括支撑柱、横梁,所述横梁一端为凹形连接头,另一端为凸形连接头,相邻的横梁直径通过凹形连接头和凸形连接头相互连接,所述支撑柱中部设有连接槽,凹形连接头与凸形连接头相互连接后,通过连接块安装在连接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横梁两端设置凹形连接头和凸形连接头,通过铰接的方式与支撑柱连接,在横梁受到外力发生弯曲时,横梁两端可以发生转动,防止应力在横梁两端集中,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

A Beam-to-Column Shock Absorb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eam-column shock absorption connection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column and a cross beam. One end of the cross beam is a concave connection head and the other end is a convex connection head. The adjacent cross beam diameter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a concave connection head and a convex connection hea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upport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on groove. After the concave connection head and the convex connection head are connected each other, the concave connection head and the convex connection head are installed in the connection groov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block. \u3002 By setting concave and convex joints at both ends of the cross beam, the invention connects with the supporting column by articulation. When the cross beam is bent by external force, the two ends of the cross beam can rotate to prevent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at both ends of the cross beam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梁柱减震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梁柱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梁柱减震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钢结构建筑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及工业化程度高等特点。钢结构构件通过连接节点组成结构体系,节点形式的选择对于结构整体性、可靠度、建设周期以及附属构件设计施工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现代工厂中,一些大型的设备需要固定在钢结构的横梁上,而设备自身的重力以及设备运行使所产生的振动,会使横梁方式弯曲,而常见的梁柱连接结构,横梁两端都是固定在支撑柱上,因而在横梁两端产生应力集中,容易是横梁与支撑柱的连接处发生断裂,因此需要一种梁柱减震连接结构在横梁弯曲时,可以减少两端的应力集中,防止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梁柱减震连接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梁柱连接危机容易应力集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梁柱减震连接结构,包括支撑柱、横梁,所述横梁一端为凹形连接头,另一端为凸形连接头,相邻的横梁直径通过凹形连接头和凸形连接头相互连接,所述支撑柱中部设有连接槽,凹形连接头与凸形连接头相互连接后,通过连接块安装在连接槽中。所述连接槽内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凹形连接头和凸形连接头的下部支撑面为圆弧型,所述下部支撑面的弧度与弧形凹槽的弧度相同。所述凹形连接头和凸形连接头的同心位置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块中部设有连接轴,所述凹形连接头和凸形连接头通过连接轴相互连接。所述支撑柱两侧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与横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弹簧座之间设有调节杆,调节杆上部与弹簧连接,调节杆下部通过螺纹与弹簧座连接。所述调节杆上设有防松螺母,防松螺母通过螺纹与调节杆连接。所述连接块嵌入支撑柱中,并通过螺纹与支撑柱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横梁两端设置凹形连接头和凸形连接头,通过铰接的方式与支撑柱连接,在横梁受到外力发生弯曲时,横梁两端可以发生转动,防止应力在横梁两端集中,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撑柱与横梁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柱,2-横梁,3-凹形连接头,4-凸形连接头,5-连接槽,6-连接块,7-弧形凹槽,8-连接孔,9-连接轴,10-弹簧座,11-弹簧,12-调节杆,13-防松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梁柱减震连接结构,包括支撑柱1、横梁2,所述横梁2一端为凹形连接头3,另一端为凸形连接头4,相邻的横梁2直径通过凹形连接头3和凸形连接头4相互连接,所述支撑柱1中部设有连接槽5,凹形连接头3与凸形连接头4相互连接后,通过连接块6安装在连接槽5中。当设备安装在横梁2上时,横梁2受到重力的作用,发生弯曲,横梁2中部会下沉,使横梁2两端会发生转动,由于横梁2两端与连接槽5的接触面为圆弧型,在横梁2两端会发生转动后,横梁2两端依然可以与弧形凹槽7贴合,防止横梁2与支撑柱1的连接处出现应力集中,提高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实用寿命,通过凹形连接头3与凸形连接头4的相互配合,可以使相邻的横梁2连为一体,通过钢结构的整体强度。所述连接槽5内设有弧形凹槽7,所述凹形连接头3和凸形连接头4的下部支撑面为圆弧型,所述下部支撑面的弧度与弧形凹槽7的弧度相同,在横梁2两端发生转动时,凹形连接头3和凸形连接头4与弧形凹槽7之间依然可以保持全贴合,防止在支撑面上出现应力集中,提高梁柱连接位置的使用寿命。所述凹形连接头3和凸形连接头4的同心位置设有连接孔8,通过连接孔8与支撑柱1连接,在横梁2两端转动时,凹形连接头3和凸形连接头4依然可以与弧形凹槽7贴合,防止在支撑面上出现应力集中。所述连接块6中部设有连接轴9,所述凹形连接头3和凸形连接头4通过连接轴9相互连接,使相邻的横梁2连为一体,通过钢结构的整体强度。所述支撑柱1两侧设有弹簧座10,弹簧座10与横梁2之间设有弹簧11,通过弹簧11将横梁2端部顶住,在横梁发生形变时获得回弹力,同时通过弹簧11吸收设备的振动,防止共振现象。所述弹簧11与弹簧座10之间设有调节杆12,调节杆12上部与弹簧11连接,调节杆12下部通过螺纹与弹簧座10连接,通过旋转调节杆12可以调节调节杆12的高度,进而控制弹簧11的预紧程度,便于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所述调节杆12上设有防松螺母13,防松螺母13通过螺纹与调节杆12连接,将防松螺母13拧紧后,防松螺母13挤压在弹簧座10上部,并拉扯防松螺母13与弹簧座10之间的调节杆12,增大防松螺母13与调节杆1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在实用过程中调节杆12松动。所述连接块6嵌入支撑柱1中,并通过螺纹与支撑柱1连接,防止连接块6松动掉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梁柱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横梁(2),所述横梁(2)一端为凹形连接头(3),另一端为凸形连接头(4),相邻的横梁(2)直径通过凹形连接头(3)和凸形连接头(4)相互连接;所述支撑柱(1)中部设有连接槽(5),凹形连接头(3)与凸形连接头(4)相互连接后,通过连接块(6)安装在连接槽(5)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柱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横梁(2),所述横梁(2)一端为凹形连接头(3),另一端为凸形连接头(4),相邻的横梁(2)直径通过凹形连接头(3)和凸形连接头(4)相互连接;所述支撑柱(1)中部设有连接槽(5),凹形连接头(3)与凸形连接头(4)相互连接后,通过连接块(6)安装在连接槽(5)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柱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5)内设有弧形凹槽(7),所述凹形连接头(3)和凸形连接头(4)的下部支撑面为圆弧型,所述下部支撑面的弧度与弧形凹槽(7)的弧度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柱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连接头(3)和凸形连接头(4)的同心位置设有连接孔(8)。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柱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莽邹传龙陈姗陈艳艳陈贤挺曾德安杨弟林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