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易于安装的叠合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26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式易于安装的叠合楼板,通过多个叠合楼板主体局部水平拼接而成,两相邻所述叠合楼板主体之间对应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槽榫和凹槽,且左右两块叠合楼板主体分别对应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叠合楼板主体上表面两侧对应设有桁架钢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式易于安装的叠合楼板,通过在两块叠合楼板主体之间对应设有槽榫和凹槽,使得两块楼板可以紧密贴合,同时设有贯穿两块叠合楼板主体的通孔,以及连通通孔的注料口,当两块楼板紧密贴合时,利用两根精轧螺纹钢贯穿两块叠合楼板主体,同时通过注料口向通孔注入混凝土,在减少钢筋的同时增加了楼板之间的整体强度。

A New Easy-to-Install Composite Flo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w type of laminated floor, which is easy to install, and is formed by local horizontal splicing of multiple laminated floor bodies. The two adjacent laminated floor bodies are correspondingly provided with slots, tenons and grooves, and the left and right laminated floor bodi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first and second through holes. The upper surfaces of the laminated floor bodies are correspondingly provided with trusses on both sides. Reinforcement bar, a new type of laminated floor prop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which is easy to install, makes the two floors close to each other by installing grooves, tenons and grooves corresponding to the main body of the two laminated floor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holes through the main body of the two laminated floors and injection ports through the connecting holes. When the two floors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two finely rolled threaded steel bars are used to penetrate the two laminated floors. At the same time, concrete is injected into the through hole through the injection port, which reduces the reinforcement and increases the overall strength between the flo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式易于安装的叠合楼板
本技术属于建筑楼板
,尤其涉及一种新式易于安装的叠合楼板。
技术介绍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预制板既是楼板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模板,现浇叠合层内可敷设水平设备管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刚度大,可节省模板,而且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其最大跨度可以达到9m。有的楼板的结构比较零散、刚度小、抗裂性差、需要添加很多的钢筋才能满足结构稳定的要求,成本高。并且在装修过程中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整个工程的工期比较长。所以需要对现在的楼板进行改进。现有的中国专利CN201720301163.2,一种叠合楼板,由于整体添加了较多的钢筋材料以及叠合楼板的材料较为单一,且楼板之间的连接方式比较单一,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于整体添加了较多的钢筋,会造成楼板的重量过重且需要较高的成本,会给建筑方面带来较多的不便。第二:叠合楼板材料和连接方式较为单一,限定了叠合楼板的使用场合,并且给安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式易于安装的叠合楼板。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式易于安装的叠合楼板,通过多个叠合楼板主体局部水平拼接而成,两相邻所述叠合楼板主体之间对应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槽榫和凹槽,且左右两块叠合楼板主体分别对应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各所述叠合楼板主体内均设有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一部分沿着叠合楼板主体一侧面伸出并裸露在外,且预埋钢筋下方对应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下方对应设有预应力薄板,同时所述叠合楼板主体搁置于钢梁的上表面,所述叠合楼板主体上表面两侧对应设有桁架钢筋。进一步的,所述槽榫具体为固定于叠合楼板主体内部的精轧螺纹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贯穿于左右两块叠合楼板主体,且连通叠合楼板主体上表面的注料口。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具体为聚苯乙烯板。进一步的,所述桁架钢筋绑扎于下层预埋钢筋,并浇筑在混凝土层中。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式易于安装的叠合楼板,通过在两块叠合楼板主体之间对应设有槽榫和凹槽,使得两块楼板可以紧密贴合,同时设有贯穿两块叠合楼板主体的通孔,以及连通通孔的注料口,当两块楼板紧密贴合时,利用两根精轧螺纹钢贯穿两块叠合楼板主体,同时通过注料口向通孔注入混凝土,在减少钢筋的同时增加了楼板之间的整体强度。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式易于安装的叠合楼板,通过在叠合楼板主体内部设有隔热层,极大的扩展了叠合楼板的使用场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叠合楼板主体,2、预应力薄板,3、混凝土层,4、钢梁,5、槽榫,6、凹槽,7、隔热板,81、第一通孔,82、第二通孔,9、进料口,10、预埋钢筋,11、桁架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图1-2对本技术的一种新式易于安装的叠合楼板,通过多个叠合楼板主体1局部水平拼接而成,两相邻所述叠合楼板主体1之间对应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槽榫5和凹槽6,所述槽榫5具体为固定于叠合楼板主体1内部的精轧螺纹钢,且左右两块叠合楼板主体1分别对应设有第一通孔81和第二通孔82,所述第一通孔81和第二通孔82分别贯穿于左右两块叠合楼板主体1,且连通叠合楼板主体1上表面的注料口9,各所述叠合楼板主体1内均设有预埋钢筋10,所述预埋钢筋10一部分沿着叠合楼板主体1一侧面伸出并裸露在外,且预埋钢筋10下方对应设有隔热板7,所述隔热板7具体为聚苯乙烯板,所述隔热板7下方对应设有预应力薄板2,同时所述叠合楼板主体1搁置于钢梁4的上表面,所述叠合楼板主体1上表面两侧对应设有桁架钢筋11,所述桁架钢筋11绑扎于下层预埋钢筋10,并浇筑在混凝土层3中,便于机器搬运叠合楼板主体1。工作原理:当需要叠合楼板时,运输时首先通过机器抓起桁架钢筋11,进而将叠合楼板进行搬运到所需的施工场地,安装时首先将两块叠合楼板主体1通过槽榫5和凹槽6紧密贴合,进而注入混凝土,增强两块楼板的贴合程度,进一步用两根精轧螺纹钢贯穿两块叠合楼板主体1,同时通过注料口9向通孔注入混凝土,使得精轧螺纹可以紧密的和叠合楼板贴合。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式易于安装的叠合楼板,通过在两块叠合楼板主体之间对应设有槽榫和凹槽,使得两块楼板可以紧密贴合,同时设有贯穿两块叠合楼板主体的通孔,以及连通通孔的注料口,当两块楼板紧密贴合时,利用两根精轧螺纹钢贯穿两块叠合楼板主体,同时通过注料口向通孔注入混凝土,在减少钢筋的同时增加了楼板之间的整体强度;通过在叠合楼板主体内部设有隔热层,极大的扩展了叠合楼板的使用场合。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式易于安装的叠合楼板,通过多个叠合楼板主体(1)局部水平拼接而成,其特征在于,两相邻所述叠合楼板主体(1)之间对应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槽榫(5)和凹槽(6),且左右两块叠合楼板主体(1)分别对应设有第一通孔(81)和第二通孔(82),各所述叠合楼板主体(1)内均设有预埋钢筋(10),所述预埋钢筋(10)一部分沿着叠合楼板主体(1)一侧面伸出并裸露在外,且预埋钢筋(10)下方对应设有隔热板(7),所述隔热板(7)下方对应设有预应力薄板(2),同时所述叠合楼板主体(1)搁置于钢梁(4)的上表面,所述叠合楼板主体(1)上表面两侧对应设有桁架钢筋(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易于安装的叠合楼板,通过多个叠合楼板主体(1)局部水平拼接而成,其特征在于,两相邻所述叠合楼板主体(1)之间对应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槽榫(5)和凹槽(6),且左右两块叠合楼板主体(1)分别对应设有第一通孔(81)和第二通孔(82),各所述叠合楼板主体(1)内均设有预埋钢筋(10),所述预埋钢筋(10)一部分沿着叠合楼板主体(1)一侧面伸出并裸露在外,且预埋钢筋(10)下方对应设有隔热板(7),所述隔热板(7)下方对应设有预应力薄板(2),同时所述叠合楼板主体(1)搁置于钢梁(4)的上表面,所述叠合楼板主体(1)上表面两侧对应设有桁架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志周履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至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