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式高效节能搅拌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413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0:24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潜水式高效节能搅拌曝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潜水桶、旋转活塞、细小出气口、通气接口、大出气口、中部大调控孔、中部小调控孔、旋转曝气道、旋转扇叶、曝气口、清洁孔、下出气口、固定框、控制开关、第一密封壳、第二密封壳、联头;该潜水式高效节能搅拌曝气装置通过旋转的曝气道与大小结合的出气口配合可以实现多样化与均匀化的曝气。

Diving type 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agitating aeration device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iving high-efficiency and energy-saving stirring aer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diving bucket, a rotating piston, a small outlet, a ventilation interface, a large outlet, a large control hole in the middle, a small control hole in the middle, a rotating aeration channel, a rotating fan blade, an aeration outlet, a cleaning hole, a lower outlet, a fixing frame, a control switch, and a control switch. The diving high-efficiency and energy-saving stirring aeration device can achieve diversified and uniform aeration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otating aeration channel and the size of the out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潜水式高效节能搅拌曝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领域装置,尤其是一种尤其实现多样、均匀化曝气的潜水式高效节能搅拌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曝气指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曝气主要应用在以下两个领域:()水产养殖曝气和()污水处理曝气,目的都是使水体中获得足够的溶解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潜水式高效节能搅拌曝气装置,该潜水式高效节能搅拌曝气装置通过旋转的曝气道与大小结合的出气口配合可以实现多样化与均匀化的曝气。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潜水桶、旋转活塞、细小出气口、通气接口、大出气口、中部大调控孔、中部小调控孔、旋转曝气道、旋转扇叶、曝气口、清洁孔、下出气口、固定框、控制开关、第一密封壳、第二密封壳、联头,潜水桶的下方设有固定框,固定框用于对潜水桶的支撑,潜水桶的上下两部分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壳和第二密封壳,第一密封壳和第二密封壳均为圆弧形,第一密封壳上设有通气接口和控制开关,在潜水桶内,沿其纵向中轴线方向设有旋转曝气道,旋转曝气道上端与通气接口和控制开关相连,其一直延伸至潜水桶的第二密封壳处,在旋转曝气道的下端沿其圆周方向设有至少四个曝气口。在旋转曝气道的下部、曝气口的上方,围绕旋转曝气道的外周设有旋转扇叶。旋转扇叶成伞形,开口向下,伞形旋转扇叶与旋转曝气道相接触形成联头。在伞形旋转扇叶的下端圆周与第二密封壳的内表面相邻,圆周半径是第二密封壳半径的一半。在潜水桶的侧壁上还设有中部大调控孔和中部小调控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的曝气道与大小结合的出气口配合可以实现多样化与均匀化的曝气。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实施例结构图。图中:1、潜水桶;2、旋转活塞;3、细小出气口;4、通气接口;5、大出气口;6、中部大调控孔;7、中部小调控孔;8、旋转曝气道;9、旋转扇叶;10、曝气口;11、清洁孔;12、下出气口;13、固定框;14、控制开关;15、第一密封壳;16、第二密封壳;17、联头。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潜水桶1、旋转活塞2、细小出气口3、通气接口4、大出气口5、中部大调控孔6、中部小调控孔7、旋转曝气道8、旋转扇叶9、曝气口10、清洁孔11、下出气口12、固定框13、控制开关14、第一密封壳15、第二密封壳16、联头17。潜水桶1的下方设有固定框13,固定框13用于对潜水桶1的支撑,潜水桶1的上下两部分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壳15和第二密封壳16,第一密封壳15和第二密封壳16均为圆弧形,其也可以是锥形,第一密封壳15上设有通气接口4和控制开关14,在潜水桶1内,沿其纵向中轴线方向设有旋转曝气道8,旋转曝气道8上端与通气接口4和控制开关14相连,其一直延伸至潜水桶1的第二密封壳16处,在旋转曝气道8的下端沿其圆周方向均匀的设有四个曝气口10,当气体通过通气接口4和控制开关14进入到旋转曝气道8中后,可以在四个不同方位的曝气口10处很好地分散开来,以此实现均匀的供氧,曝气口10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个数;在旋转曝气道8的下部、曝气口10的上方,围绕旋转曝气道8的外周设有旋转扇叶9;旋转扇叶9成伞形,开口向下,伞形旋转扇叶9与旋转曝气道8相接触形成联头17;在伞形旋转扇叶9的下端圆周与第二密封壳16的内表面相邻,圆周半径是第二密封壳半径的一半;在潜水桶1的侧壁上还设有中部大调控孔6和中部小调控孔7。具体实施中,在曝气通氧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水体的需要选择性调节细小出气口3、通气接口4、大出气口5、中部大调控孔6、中部小调控孔7的开闭,通过伞形旋转扇叶9与旋转曝气道8的旋转带动的水体旋转可以实现对曝气中搅拌,进而加快溶氧的效率,同时实现节能的效果。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水式高效节能搅拌曝气装置,包括潜水桶、旋转活塞、细小出气口、通气接口、大出气口、中部大调控孔、中部小调控孔、旋转曝气道、旋转扇叶、曝气口、清洁孔、下出气口、固定框、控制开关、第一密封壳、第二密封壳、联头,其特征是:潜水桶的下方设有固定框,固定框用于对潜水桶的支撑,潜水桶的上下两部分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壳和第二密封壳,第一密封壳和第二密封壳均为圆弧形,第一密封壳上设有通气接口和控制开关,在潜水桶内,沿其纵向中轴线方向设有旋转曝气道,旋转曝气道上端与通气接口和控制开关相连,其一直延伸至潜水桶的第二密封壳处,在旋转曝气道的下端沿其圆周方向设有至少四个曝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水式高效节能搅拌曝气装置,包括潜水桶、旋转活塞、细小出气口、通气接口、大出气口、中部大调控孔、中部小调控孔、旋转曝气道、旋转扇叶、曝气口、清洁孔、下出气口、固定框、控制开关、第一密封壳、第二密封壳、联头,其特征是:潜水桶的下方设有固定框,固定框用于对潜水桶的支撑,潜水桶的上下两部分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壳和第二密封壳,第一密封壳和第二密封壳均为圆弧形,第一密封壳上设有通气接口和控制开关,在潜水桶内,沿其纵向中轴线方向设有旋转曝气道,旋转曝气道上端与通气接口和控制开关相连,其一直延伸至潜水桶的第二密封壳处,在旋转曝气道的下端沿其圆周方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文潘健康潘建勋王壮陈斌张庆哲田燕周丽娟郑亚男王秋萍
申请(专利权)人:乾坤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