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85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翻边模具,它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下模包括有底板、下固定板、下模座,其中,底板呈方形,下固定板为两块,分别位于底板顶部两侧,下模座固定在两块下固定板顶部之间,下模座顶部中心处设有下凹的型腔,型腔内腔的其中一侧边缘处设有边槽,边槽两端扩展形成端槽,边槽内活动安装有翻边厚度调节板,端槽内活动安装有端部调节板,边槽一侧设有调节气缸,调节气缸与翻边厚度调节板外侧侧壁连接,翻边厚度调节板内侧侧壁与型腔之间形成翻边成型区。本方案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主要用于调节塑胶产品或橡胶产品的翻边厚度。

A Flang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langing di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and a lower die with mutual matching. The lower die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lower fixing plate and a lower die base. The bottom plate is square and the lower fixing plate is two pieces, which are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lower die base is fixed between the top of the two lower fixing plates, the top center of the lower di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concave cavity, and one side of the cavity. Edge grooves are arranged at the edge, and end grooves are expanded to form end grooves. Flanging thickness adjusting plates are movably installed in side grooves, and end adjusting plates are movably installed in end grooves. On one side of side grooves, adjusting cylinder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side walls of flanging thickness adjusting plates. Flanging forming areas are formed between the inner side walls of flanging thickness adjusting plates and the cavity. The scheme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good use effect. It is mainly used to adjust the flanging thickness of plastic or rubber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边模具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指一种翻边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使用的塑胶产品或橡胶产品往往同一种型号会有多种规格的厚度,产品主体的厚度可以通过上下横的间距来调节,但产品翻边的厚度无法调节,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每种规格开一副模具,会大大增加企业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翻边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翻边模具,它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下模包括有底板、下固定板、下模座,其中,底板呈方形,下固定板为两块,分别位于底板顶部两侧,下模座固定在两块下固定板顶部之间,下模座顶部中心处设有下凹的型腔,型腔内腔的其中一侧边缘处设有边槽,边槽两端扩展形成端槽,边槽内活动安装有翻边厚度调节板,端槽内活动安装有端部调节板,边槽一侧的下模座上设有调节气缸,调节气缸与翻边厚度调节板外侧侧壁连接,翻边厚度调节板内侧侧壁与型腔之间形成翻边成型区。所述的两块端部调节板相对一侧上部设有阶梯状的调节滑槽,调节滑槽俯视呈锐角三角形,其较大一端位于型腔一侧;翻边厚度调节板两端顶部水平延伸形成端槽调节块,端槽调节块呈梯形,其较大一端位于边槽一侧。所述的端部调节板与端槽之间卡装有复位弹簧,端部调节板位于复位弹簧和翻边厚度调节板之间。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根据所注塑产品的厚度,通过气缸带动翻边厚度调节板来调节边槽的宽度,在翻边厚度调节板行走的同时通过调节滑槽和端槽调节块的配合,使端部调节板与翻边厚度调节板同步调节,产品则成型在端槽调节块下方,本方案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主要用于调节塑胶产品或橡胶产品的翻边厚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下模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调节滑槽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翻边模具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下模包括有底板1、下固定板2、下模座3,其中,底板1呈方形,下固定板2为两块,分别位于底板1顶部两侧,下模座3固定在两块下固定板2顶部之间,下模座3顶部中心处设有下凹的型腔4,型腔4内腔的其中一侧边缘处设有边槽5,边槽5两端扩展形成端槽6,边槽5内活动安装有翻边厚度调节板7,端槽6内活动安装有端部调节板8,两块端部调节板8相对一侧上部设有阶梯状的调节滑槽11,调节滑槽11俯视呈锐角三角形,其较大一端位于型腔4一侧;翻边厚度调节板7两端顶部水平延伸形成端槽调节块10,端槽调节块10呈梯形,其较大一端位于边槽5一侧,端部调节板8与端槽6之间卡装有复位弹簧12,端部调节板8位于复位弹簧12和翻边厚度调节板7之间;边槽5一侧的下模座3上设有调节气缸9,调节气缸9与翻边厚度调节板7外侧侧壁连接,翻边厚度调节板7内侧侧壁与型腔4之间形成翻边成型区。本实施例根据所注塑产品的厚度,通过气缸带动翻边厚度调节板来调节边槽的宽度,在翻边厚度调节板行走的同时通过调节滑槽和端槽调节块的配合,使端部调节板与翻边厚度调节板同步调节,产品则成型在端槽调节块下方,本实施例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主要用于调节塑胶产品或橡胶产品的翻边厚度。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边模具,它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下模包括有底板(1)、下固定板(2)、下模座(3),其中,底板(1)呈方形,下固定板(2)为两块,分别位于底板(1)顶部两侧,下模座(3)固定在两块下固定板(2)顶部之间,下模座(3)顶部中心处设有下凹的型腔(4),型腔(4)内腔的其中一侧边缘处设有边槽(5),边槽(5)两端扩展形成端槽(6),边槽(5)内活动安装有翻边厚度调节板(7),端槽(6)内活动安装有端部调节板(8),边槽(5)一侧的下模座(3)上设有调节气缸(9),调节气缸(9)与翻边厚度调节板(7)外侧侧壁连接,翻边厚度调节板(7)内侧侧壁与型腔(4)之间形成翻边成型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边模具,它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下模包括有底板(1)、下固定板(2)、下模座(3),其中,底板(1)呈方形,下固定板(2)为两块,分别位于底板(1)顶部两侧,下模座(3)固定在两块下固定板(2)顶部之间,下模座(3)顶部中心处设有下凹的型腔(4),型腔(4)内腔的其中一侧边缘处设有边槽(5),边槽(5)两端扩展形成端槽(6),边槽(5)内活动安装有翻边厚度调节板(7),端槽(6)内活动安装有端部调节板(8),边槽(5)一侧的下模座(3)上设有调节气缸(9),调节气缸(9)与翻边厚度调节板(7)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印何贤忠陈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华龙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