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纵梁拉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28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纵梁拉伸模具,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上模板的下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上模板的下方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一连接杆相贴合,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相连接,所述下模板的前、后两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动力仓,所述下模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仓,该装置通过设置动力仓可以快速方便的对下模具的规格进行调整,降低了更换下模具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液压仓与动力仓相互配合使用,可快速对冲压成型的产品进行下料,提高了装置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装置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装置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纵梁拉伸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组件成型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纵梁拉伸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纵梁是是汽车中最重要的承载部件,而车架纵梁又是其中的关键零件之一,所以纵梁在汽车上起到重要的承载作用,汽车的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等均含有纵梁,纵梁通常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断面形状一般为槽型,也有的做成Z字型或者箱型等断面,所以模具起到了重要地位。
[000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现有技术中对于冲压成型的产品,没有一个快速方便的下料机构,多通过使用机械臂夹持取出,操作繁琐,浪费时间,降低装置的生产效率;
[0004]2.现有的冲压装置可通过更换不同的上下模具来实现针对不同规格的汽车纵梁的生产,相比较活动的上模具而言,固定不动的下模具所连接的部件更多,拆装过程更加复杂,也更加消耗时间和人力。
[0005]为此,提出一种汽车纵梁拉伸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纵梁拉伸模具,该装置通过设置动力仓可以快速方便的对下模具的规格进行调整,降低了更换下模具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液压仓与动力仓相互配合使用,可快速对冲压成型的产品进行下料,提高了装置的生产效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纵梁拉伸模具,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上模板的下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上模板的下方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一连接杆相贴合,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相连接,所述下模板的前、后两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动力仓,所述下模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仓。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设置动力仓可以快速方便的对下模具的规格进行调整,降低了更换下模具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液压仓与动力仓相互配合使用,可快速对冲压成型的产品进行下料,提高了装置的生产效率。
[0009]优选的,所述下模板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下模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与下模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相连接,所述液压仓的一侧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油缸,所述油缸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油缸的一侧与滑板固定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油缸,油缸工作带动伸缩杆移动,从而带动滑板进行滑动,使滑板与下模板分离,滑板进入到液压仓内,从而使下模板的下端外表面敞开,再次启动油缸,即可使下模板的下端外表面关闭。
[0011]优选的,所述动力仓的数量为两组,其中一组所述动力仓的前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环形外表面设置有转轴,所述螺套通过转轴与下模板相连接,所述螺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板,另一组所述动力仓的后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前端外表面与翻板固定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动带动螺套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使螺杆发生移动,进而使移动板发生移动。
[0013]优选的,所述下模板的内部靠近中心的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设置有翻板,所述翻板的内部靠近中心的位置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凸块相匹配,所述移动板的长度与固定槽的宽度相同,所述移动板的高度与固定槽的高度相同,所述螺杆的数量为两组,其中一组所述螺杆的一侧贯穿翻板的前端外表面与移动板固定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移动板的移动从而调节固定槽的大小,即通过调整第一电机的转动实现对固定槽的尺寸规格进行调整,以实现针对不同规格的汽车纵梁的生产,降低了更换下模具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当冲压机构完成对冲压件的冲压工作后,启动第一电机,使第一电机转动使移动板远离成型件,启动油缸使下模板的下端外表面敞开,滑板与下模板分离,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翻板转动,使固定槽上下颠倒,固定槽内的成型件由于重力自动落下,完成产品的下料,下料完成后,第二电机继续转动使翻板回到初始位置,此时启动油缸使滑板与下模板相贴合,再启动第一电机使移动板复位,对翻板进行固定支撑后即可进行下一次冲压工作。
[0015]优选的,所述下模板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开设有若干组凹槽,其中一组所述凹槽的内表面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滑块的直径与凹槽的内径相同,所述滑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开设有若干组卡槽,若干组所述卡槽与卡杆相吻合。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伸缩杆带动滑板移动时,滑板与卡杆相接触,使弹簧收缩,滑块滑动,卡杆进入到凹槽内,当滑板滑动到与下模具相贴合时,卡槽与卡杆位置垂直对应,弹簧恢复形变,卡杆与卡槽相互卡合,从而对滑板进行固定,防止滑板发生滑动影响装置的工作。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第一连接杆以上模板的下端外表面中心为中点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杆以下模板的一侧外表面中心为中点对称分布。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四组第一连接杆使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固,防止上模板与下模板发生错位,通过设置两组第二连接杆使滑板与下模板之间连接的更加平稳,防止滑板与下模板之间发生错位从而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第一电机、螺套与螺杆等一系列结构部件,当需要对下模具的尺寸规格进行调整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动带动螺套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使螺杆发生移动,进而使移动板发生移动,通过调节移动板的移动从而调节固定槽的大小,即通过调整第一电机的转动实现对固定槽的尺寸规格进行调整,以实现针对不同规格的汽车纵梁的生产,降低了更换下模具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0021]2、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油缸、伸缩杆与滑板等一系列结构部件,当冲压机构完成对冲压件的冲压工作后,启动第一电机,使第一电机转动使移动板远离成型件,启动油缸,油缸工作带动伸缩杆移动,从而带动滑板进行滑动,使滑板与下模板分离,滑板进入到液压仓内,从而使下模板的下端外表面敞开,滑板与下模板分离,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翻板转动,使固定槽上下颠倒,固定槽内的成型件由于重力自动落下,完成产品的下料,下料完成后,第二电机继续转动使翻板回到初始位置,此时启动油缸使滑板与下模板相贴合,当伸缩杆带动滑板移动时,滑板与卡杆相接触,使弹簧收缩,滑块滑动,卡杆进入到凹槽内,当滑板滑动到与下模具相贴合时,卡槽与卡杆位置垂直对应,弹簧恢复形变,卡杆与卡槽相互卡合,从而对滑板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纵梁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1),所述上模板(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2),所述上模板(1)的下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所述上模板(1)的下方设置有下模板(4),所述下模板(4)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与第一连接杆(3)相贴合,所述上模板(1)与下模板(4)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3)相连接,所述下模板(4)的前、后两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动力仓(6),所述下模板(4)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仓(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纵梁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4)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8),所述下模板(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滑板(9),所述滑板(9)与下模板(4)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8)相连接,所述液压仓(7)的一侧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油缸(10),所述油缸(10)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远离油缸(10)的一侧与滑板(9)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纵梁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仓(6)的数量为两组,其中一组所述动力仓(6)的前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套(13),所述螺套(13)的环形外表面设置有转轴(14),所述螺套(13)通过转轴(14)与下模板(4)相连接,所述螺套(1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7),另一组所述动力仓(6)的后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风徐建生宴民李浩陈克柱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华龙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