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单元首尾衔接的门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80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单元首尾衔接的门板结构,其门板至少由两块平行设置的门片单元组成,两个相邻门片单元的首尾边缘采用铰链结构相连,其特征在于:相邻门片单元之间分开呈大空隙布置,其空隙大于成人手指宽度,空隙之间设置柔性密封条,密封条固定在门片单元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逆向思维方式,将原来相邻门片拉开呈大空隙分开布置结构,然后在空隙中加设密封条,这样既可以解决防夹手指问题,又可以解决门板密封问题,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密封条结构产生其它功能和效果,比如装饰、发光以及报警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库、大厅、橱窗等类似建筑物用的门板结构,具体涉及采用两块或两块以上门片单元通过铰链和密封条结构衔接而成的一种门板结构,这种门板由多块门片单元组成,并通过铰链结构和密封条拼接成整体,适合作为各种类型的活动门的门板,比如,沿“ ”形轨道来回滑动的升降滑动门,卷帘门以及折叠门等。
技术介绍
门板是各种类型活动门的主要构件,它的形式和结构不仅与活动门的种类有关,而且直接影响活动门的性能。车库、大厅、橱窗等类似建筑物用的门板结构尽管具体要求有所不同,但绝大多数都采用多单元首尾铰接的门板结构。这种门板结构由多块平行设置的门片单元沿上下边首尾铰接相连而成,其整体具有折转性能,特别适合作为车库、大厅、橱窗等类似门板结构。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车库门一种是卷帘式活动门,还有一种是轨道式升降滑动门等。在以往公知技术中,人们习惯将上述门板中的两个相邻门片之间的间隙做得非常小,这种设计构思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门板的密封性能,二是给两个相邻门片之间留有足够的活动间隙,从这种设计思想出发间隙是越小越好。但实践中效果却恰恰相反,其原因是1、如果间隙设计得很小尽管对密封十分有利,但加工和装配要求较高,制造成本增加;2、对于首尾拼接的两个长条形门片单元来说,要保证接缝间隙很小是比较困难的;3、在实际加工制造过程中,由于材料变形以及加工和装配精度影响无法将间隙做得非常小,换句话说,间隙是不可消除的,而且总是存在,我们所能做得只是控制间隙的大小程度而已。上述多单元门片之间的拼接不仅存在间隙问题,另外还存在防夹手指的安全问题。即当车库门为“ ”形轨道式升降滑动门时,门板在垂直和水平状态转换过程中,由于多块门片必须经过弯道型连接轨道,因此相邻门片的水平侧边之间形成相当大的张角间隙,而且角度随弯道行程变化而变化,尤其当门板从开启的水平状态滑向关闭的垂直状态时,张角构成的“虎口”角度由大变小,形成潜在夹手指的危险性。如果大人或小孩无意中将手指伸入“虎口”中,则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导致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综上所述,对于多单元首尾铰接的门板结构来说两个相邻门片之间衔接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以往设计人员常常感到头痛的问题,一旦门片之间的衔接结构设计不当,不是密封效果差,就是夹手指的安全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从逆向思维角度出发,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将相邻门片呈大空隙分开布置结构,然后在空隙中加设密封条,这样既可以解决防夹手指问题,又可以解决门板密封问题,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密封条结构产生其它功能和效果,比如装饰、发光以及报警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单元首尾衔接的门板结构,其门板至少由两块平行设置的门片单元组成,两个相邻门片单元的首尾边缘采用铰链相连,相邻门片单元之间分开呈大空隙布置,其空隙大于成人手指宽度,空隙之间加设柔性密封条。上述技术方案的有关内容和变化解释如下1、所述“单元”是指构成门板的基本门片,多单元是指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门片单元组成的门板。2、首尾衔接是指当许多门片平行放置在一个平面上时,一个门片的首部边缘与另一个门片的尾部边缘通过铰链结构连接。3、所述“分开呈大空隙布置”的概念是相对以往公知技术中紧靠布置而言的,它们的实质区别在于一个是有意识的将相邻的门片分开呈大空隙,另一个是将门片尽量紧近衔接使空隙变得最小。这样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空隙的距离上,更重要的是现体一种构思上的区别,这种构思恰恰与公知技术相反,是一种逆向思维。4、所述“空隙大于成人手指宽度”是本方案的必要技术特征之一,它既有一种量的概念,同时又体现与以往现有技术的本质区别。从量的概念看,空隙的宽度比成人的手指宽,但其本质和目的是解决夹手指的问题。因此,我们在理解本专利技术时不能简单的从距离上作比较,而应该从本质上加以区别。5、所述“柔性密封条”是门片单元之间的衔接构件之一,它与铰链结构一起在门片之间起衔接作用。对铰链来说其作用是实现一种转动连接关系,对密封条来说其作用一是配合铰链实现一种柔性连接;二是起到一种密封作用;三是获得一种装饰效果,这些功能和效果对一个门板产品是非常重要的。致于密封条的截面形状以及固定方式可以有多种变化形式,只要这些变化对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都应该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柔性密封条包含以下三种情况(1)、柔性密封条为悬置型密封条。该密封条设在空隙中,其中一部分固定在一个门片单元的端部,另一部分悬置并与另一门片单元接触。所述悬置型密封条可以为片形、“丁”字形、U形或管形结构。(2)、柔性密封条为内衬型密封条,该密封条设在两相邻门片单元空隙的内端口上,其上段和下段分别固定在两相邻门片的下边缘和上边缘,中段为软体。所述内衬型密封条可以为共挤复合衬条,该共挤复合衬条上段和下段为硬体,中段为软体,上段和下段分别固定在两相邻门片的下边缘和上边缘。(3)、柔性密封条由悬置型密封条与内衬型密封条组合形成,悬置型密封条设在空隙中,内衬型密封条设在空隙的内端口,两者共同构成密封结构。7、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充分发挥柔性密封条在整个产品中的作用,可以在密封条基础上作进一步变化和利用,具体内容如下(1)、在密封条朝外的正面涂设颜色涂层,使密封条除了起到密封作用外,还具有色彩线条装饰效果,使门板显得更加美观。(2)、在密封条朝外的正面涂设反光涂层,当夜间车灯光线照射时显得非常醒目。(3)、在密封条朝外的正面涂设荧光涂层,在夜间可以产生荧光效果。(4)、在密封条上沿长度方向相隔设有发光二极管,所有发光二极管经导线与电源连接。发光二极管可以嵌入密封条中,也可以将密封条制成透明管状结构,然后将发光二极管安置在管道中。二极管的发光可以为闪烁形式,也可以为多种变换形式,这些都由电路所控制,致于控制电路以及发光二极管连接方式采用目前所公知的现有技术。另一种方案是将发光二极管的控制与活动门的开启或关闭工作状态联系起来,并通过活动门的遥控器或手动门锁来实现,当打开或关闭车库门时二极管发光并延时一段时间,也可以是打开车库门时二极管发光,关闭车库门时停止。总之利用发光二极管既表示车库门的工作状态,也能作为夜时装饰。(5)、在密封条上沿长度方向相隔设有灯泡,所有灯泡经导线与电源连接。灯泡的利用与发光二极管相似,这里再重复描述。8、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进一步利用相邻门片单元之间大空隙,可以考虑在该空隙中设置防盗报警传感器,比如在相邻门片单元的空隙之间设电磁型位移传感器,该传感器的一半为磁铁,另一半为电磁感应器,两半分别隐藏固定在相邻门片单元的端部,而且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电磁型位移传感器与一报警电路相连。所述电路连接中还可以设有一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设在门体相应位置上,当打开门体时切断报警电路的回路;当关闭门体时接通报警电路。本专利技术技术构思要点及工作原理是采用逆向思维方式,将原来相邻门片拉开呈大空隙分开布置结构,然后在空隙中加设密封条,这样既可以解决防夹手指问题,又可以解决门板密封问题,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密封条结构产生其它功能和效果,比如装饰、发光以及报警等。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1、本专利技术尽管结构简单,但打破以往本领域传统习惯带来的技术偏见,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单元首尾衔接的门板结构,其门板至少由两块平行设置的门片单元组成,两个相邻门片单元的首尾边缘采用铰链相连,其特征在于:相邻门片单元之间分开呈大空隙布置,其空隙大于成人手指宽度,空隙之间加设柔性密封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维林
申请(专利权)人:特威盾门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