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IDES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幼儿用安全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78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幼儿用安全门,其门体及门框的宽度具有大的调整范围,能适应于一般家庭用住宅中的多种通道宽度进行安装和拆卸,而且具有重量轻和外形美观的特点。该幼儿用安全门包括:在左、右侧架11,12中通过底架13连接两个下端部分而构成的框体10,在该框体10内配置并由所述侧架中之一以枢轴方式支承的可以向前后方向自由转动的门体20。所述框体10可在通道间安装和拆下。所述底架13和所述门体20分别结合有多个可滑动的部件,以使它们在水平方向上的整体宽度可以被改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幼儿用安全门,可以安装在通往过道或楼梯的入口处,以防止幼儿等随意通过而产生的危险。但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通过调整支撑部件的旋入量来满足不同宽度的通道安装需要,因此左右支撑部件之间的宽度调整范围小,不能在过宽或过窄的通道的相对两壁之间安装。而且,按照以往的技术,门体采用合成树脂材料吹塑成形,门体有一定的厚度,显得比较沉重,所以,人们希望寻求一种从视觉效果上比较轻薄的门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第一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幼儿用安全门,包括通过底架连接左、右侧架的两个下端部分而构成的框体,在该框体内配置并由所述侧架中之一以枢轴方式支承的可以向前后方向自由转动的门体,所述框体可在通道间安装和拆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和所述门体分别结合有多个可滑动的部件,以使所述底架和所述门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总宽度可以被改变。另外,在第二专利技术中,上述门体由多个门板构成,所述门板具有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延伸设置的波板部分,所述多个门板的多个波板彼此重合。另外,在第三专利技术中,在所述底架中,用于将固定的管状部件和用于将另一侧架固定的管状部件按照可滑动伸缩的方式内外重叠,在所述另一侧架中固定的管状部件上包覆有纵截面成近似梯形的防止绊倒的护罩。另外,在第四专利技术中,在所述门体的摆动端部分一侧的侧架中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凹部,并且在所述门体的摆动端部分中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以滑动方式进出所述各凹部中的突起部分,而且在所述摆动部分的上端设置有使所述突起部分进入到所述凹部中的操作部件。所述各突起部分别与可以上下滑动的所述操作部件以这样的方式结合,即在所述门体关闭时,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凹部的边缘部分接触而进入其中后,在所述凹部中突出,并且在所述门体打开时随着所述操作部分的动作进行连锁运动而进入所述凹部中。另外,在第五专利技术中,还具有可以锁住所述门体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可使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门体分离。另外,在第六专利技术中,以枢轴方式支承所述门体的所述侧架包括与所述门体同步转动的管状部分;在使上下端部突出的状态下插入所述管状部分中的轴支承部件;将该轴支承部件的所述上下端侧包覆并与所述管状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转动的滑动安装的管状衬垫;在轴支承部件和所述管状衬垫之间设置的管状安全轴环;在使与通道路面接触滑动的头部向外突出的状态下使螺栓部分穿透所述管状衬垫和管状安全轴环从而通过螺纹啮合在所述轴支承部件上的支撑螺栓部件,在所述管状衬垫的壁上,形成使所述支撑螺栓部件的螺栓部分沿圆周方向旋入的长孔,所述安全轴环从所述管状衬垫的内侧覆盖所述长孔,从而防止将手指插入该长孔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幼儿用安全门一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II)-(II)线的截面图,显示了门体的关闭状态。图3是图1中(III)-(III)线的截面图,显示了门体的关闭状态。图4是右侧架中管状衬垫和安全轴环的安装构造的分解正面图。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这种幼儿用安全门A包括在左、右侧架11,12中通过底架13将两个下端部分连接而形成的框体10,在该框体10内配置并且在其中的右侧架12上以枢轴方式支承的可向前后方向自由转动的门体20。(参见图1)。框体10通过使左侧架11成直立状与底架13的左端部(图1中的左端部)嵌合、并使右侧架12成直立状与该底架13的右端部(图1中的右端部)嵌合而构成。通过左、右、上、下的支撑螺栓部件14,14,14,14,可以将该框体10在通道相对的两壁之间和向下的台阶的入口处安装或拆下。底架13由在水平方向的总长度可变的以可以滑动伸缩的方式内外重叠的左右管状部件13a,13b、将与左侧管状部件13a的左端部分嵌合的左侧架11固定的左侧连接部件13c、以及将与右侧管状部件13b的右端部分嵌合的右侧架12固定的右侧连接部件13d构成。对于用于将可以滑动伸缩的左、右两个管状部件13a,13b固定的装置而言,只要能够将两个管体按照对管状部件13a,13b所需要的宽度固定,可以有许多方式。例如,可以在成为内管的管状部件的外壁上配置类似弹簧珠的可在径向上向内和向外出没的凸起部分,同时在成为外管的管状部件的内壁的长度方向上相应配以多个可与上述突起部结合的结合孔将上述使凸起部与上述结合孔啮合以按照所希望的长度固定。或者,在成为内管的管状部件的外壁上配置多个螺纹孔,在成为外管的管状部件上设置多个在螺栓贯插孔,在所希望的上述螺栓贯插孔上从外部插入螺栓而与上述螺纹孔通过螺纹啮合。左侧连接件13c由在左侧管状部件13a的左端嵌合并从上方包覆该左侧管状部件13a以防止绊倒的护罩部分13c1、以及与该防止绊倒的护罩部分13c1上与大致直立的左侧架11的下端部分嵌合的上方嵌合部分13c2构成为一体。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例中,从正面看大致呈L字形状。这样,该左侧连接部件13c在上述防止绊倒的护罩部分13c1的左侧端上面具有用于与后述的门20下侧的突起部分25a分合的凹部13c3,在凹部13c3的边缘部分中,在与上述下侧突起部分25a相对的部位,形成圆倒角状的引导面13c4(参见图3)。此外,在所述上方嵌合部分13c2中框体10的外侧安装有支撑螺栓部件14。上述防止绊倒的护罩部分13c1在前面和后面具有倾斜面,其纵截面大致成梯形。其底面形成为可以嵌入和脱离左侧管状部件13a和右侧管状部件13b。这样,防止绊倒的护罩部分13c1贴着左侧管状部件13a和右侧管状部件13b中的左侧架11来包覆。即,在左侧架11和右侧架12之间走动的幼儿等通常穿过左侧架11绕过门体20。这样,通过将防止绊倒的护罩部分13c1靠着左侧架11一边设置,就可以防止幼儿绊倒等,而对于右侧架12的附近,因为幼儿等不会从这里经过,即使右侧管状部件13b露出也不会产生绊倒的问题。右侧连接部件13d由与右侧管状部件13b的右端部嵌合的侧面嵌合部分13d1、和与该侧面嵌合部分13d1上的基本大致直立的右侧架12的下端部分嵌合的上方嵌合部分13d2构成。左侧架11为成大致直立状地嵌合在上述左侧连接部件13c上的轴状或管状部件,在其上端嵌合有与后述的门体20相结合的结合部件11a。结合部件11a在框体10内侧中的上端形成有切口部分11a1,在该切口部分11a1的上面,形成用于与后述的门体20上侧的突起部分25b结合和脱离的凹部11a2。在该凹部11a2的边缘部分,在上述上侧的突起部分25b相对着的部位,形成圆倒角状的引导面11a3(参见图3)。此外,在该结合部件11a中在框体10的外侧安装有后述的支撑螺栓部件14。右侧架12由与门20整体转动的管状部分12a、该管状部分12a内插入的轴支承部件12b、包覆该轴支承部件12b上端侧的管状的衬垫12c、包覆该轴支承部件12b下端的管状衬垫12d、设置在轴支承部件12b和管状的衬垫12c之间以及设置在轴支承部件12b和管状衬垫12d之间的管状安全轴环12e,12e构成(参见图4)。在上述管状衬垫12c,12d中分别贯穿入后述的支撑部件14。轴支承部件12b是轴状或管状的部件,并与右侧连接部件13d嵌合而成基本垂直状态。管状部分12a是与后述的门体20的右侧门板22形成为一体的管状的部位。套装在上述轴支承部件12b上,并露出该轴支承部件12b的上下端侧。安全轴环12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幼儿用安全门,包括:通过底架连接左、右侧架的两个下端部分而构成的框体,在该框体内配置并由所述侧架中之一以枢轴方式支承的可以向前后方向自由转动的门体,所述框体可在通道间安装和拆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和所述门体分别结合有多个可滑动的部件, 以使所述底架和所述门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总宽度可以被改变。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井庆一
申请(专利权)人:IDES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