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防护滑触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93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移动设备的输电技术领域,特别涉一种带防护滑触线,本体上设有若干道线槽,每一道线槽的开口上均紧贴封有防护带,本体上还设有用于安装集电器的移动安装座,移动安装座背对线槽的表面设有斜坡、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斜坡设于移动安装座沿线槽长度方向的两端上,斜坡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第一辊轴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在原有滑触线基础上增加低成本防护结构的优点。通过在原有滑触线的基础上增加防护带和移动安装座,即可为滑触线增加防护功能,又能降低改造成本;通过将移动安装座设于相邻两道防护带之间,集电器随着移动安装座运动时不会受到防护带的阻挡,设计巧妙,减小了整体结构的体积。

Sliding contact wire with prot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of mobile devices, in particular to a sliding contact wire with protection.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grooves, each groove opening is tightly sealed with a protective belt, and the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mobile installation seat for installing collectors. The surface of the mobile installation seat back to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slope, a first roll shaft and a second roll shaft, and the slope is arranged on the mobile installation seat. On the two ends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groove, the top of the slop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for placing the first roll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dding a low cost protective struc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sliding contact wire. By adding protective belt and movable mounting seat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sliding contact wire, the protective function of sliding contact wire can be increased, and the cost of transformation can be reduced. By setting the movable mounting seat between two adjacent protective belts, the collector will not be blocked by the protective belt when moving along with the movable mounting seat, the design is ingenious and the volume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防护滑触线
本技术涉及移动设备的输电
,特别涉及一种带防护滑触线。
技术介绍
移动设备(主要是起重机、行车、吊车等)由于需要不断移动,又要随时能获得动力电源,否则就无法继续移动,因此滑触线应运而生。沿着移动设备的运行轨道平行敷设了若干条接通电源的导体,在移动设备上又安装了可以从导体上取电的集电器,这样,当设备移动时,集电器随设备同步运行,并随时从导体上取电,以使设备可继续移动。现有的滑触线无论是正面取电还是侧面取电,都有可能受到水液、灰尘等影响,容易出现故障,导致可靠性和安全性下降。授权公告号为CN206441977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侧面取电的防水双向一体滑触线,采用与现有滑触线完全不同的半封闭结构,若换用该结构,不但需要更换全套新型滑触线,还需更换与该新型滑触线配套使用的特制集电器,投入成本较高,一般企业更加倾向于在原有滑触线基础上增加防护结构,以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防护滑触线,具有可在原有滑触线基础上增加低成本防护结构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防护滑触线,包括本体,本体一侧面上设有若干道互相平行的线槽,相邻线槽之间间隔一定距离,集电器的碳刷插于线槽内,每一道线槽的开口上均紧贴封有防护带,本体开设线槽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安装集电器的移动安装座,移动安装座背对线槽的表面设有斜坡、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斜坡设于移动安装座沿线槽长度方向的两端上,斜坡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第一辊轴的凹槽,第一辊轴凸出于凹槽与防护带接触,第二辊轴设于移动安装座的两端,防护带从移动安装座一端的第二辊轴下方穿至斜坡上,并从移动安装座另一端的第二辊轴下方穿出,移动安装座上设有穿孔,穿孔位于相邻防护带之间,集电器的碳刷插入穿孔倾斜地伸入线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带紧贴线槽设置,起到挡水、挡尘等防护作用,由于防护带具有互相平行的多道,因此位于相邻两道防护带之间的集电器随着移动安装座运动时不会受到防护带的阻挡。移动安装座所至之处,其一端的斜坡将防护带从线槽的开口处铲起,其另一端的第二辊轴将防护带重新压至在线槽的开口上,因此移动安装座的运动不影响防护带的挡水、挡尘功能。上述结构仅需在原有滑触线的基础上增加防护带和移动安装座,即可为滑触线增加防护功能,改造成本较低。优选的,所述移动安装座端部的两侧设有挡板,所有防护带均位于两块挡板之间,第二辊轴的两端设于挡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既可用于安装第二辊轴,又能对防护带进行限位。优选的,所述挡板底部设有抱住本体的L型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移动安装座与滑触线连接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L型板上设有第三辊轴,第三辊轴与本体的底面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辊轴减小了L型板与本体接触的摩擦阻力,使移动安装座的运动更为顺畅。优选的,所述第三辊轴上套有软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套可变形的性质允许了第三辊轴与滑触线间距的微小变化,软套还具有缓冲作用,减弱了移动安装座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优选的,相邻线槽之间连接有平板,相邻线槽与平板围成第一限位槽,移动安装座的底面设有凸条,凸条的宽度与第一限位槽的宽度配合,凸条沿第一限位槽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限位槽对凸条进行限位,使移动安装座能够准确地沿着滑触线的长度方向移动。优选的,所述平板上设有第二限位槽,凸条底面上设有长槽,长槽内设有滚珠球若干,滚珠球与第二限位槽的槽底接触,第二限位槽和长槽均沿着第一限位槽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滚珠球间接连接凸条与第二限位槽,可减小移动安装座运动时所受阻力。优选的,所述移动安装座的底面为平面,移动安装座的斜坡与底面相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安装座的底面为平面可贴紧线槽的开口,移动安装座的斜坡与底面相接可使移动安装座的两端变尖,便于铲起防护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原有滑触线的基础上增加防护带和移动安装座,即可为滑触线增加防护功能,又能降低改造成本;2.通过将移动安装座设于相邻两道防护带之间,集电器随着移动安装座运动时不会受到防护带的阻挡,设计巧妙,减小了整体结构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是带防护滑触线与集电器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移动安装座与线槽的配合示意图;图3是图1隐藏集电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图中,1、本体;1a、第一限位槽;11、线槽;12、平板;12a、第二限位槽;2、防护带;3、移动安装座;3a、斜坡;3b、凹槽;3c、穿孔;31、凸条;31a、长槽;4、第一辊轴;5、第二辊轴;6、第三辊轴;7、挡板;8、L型板;9、滚珠球;10、集电器;101、碳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带防护滑触线,如图1所示,包括本体1,本体1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道互相平行的线槽11,相邻线槽11之间连接有平板12,相邻线槽11与平板12围成第一限位槽1a。每一道线槽11的开口上均贴附有防护带2,本体1开设线槽11的一侧设有移动安装座3。如图2所示,移动安装座3的底面为平面,平面贴附于线槽11的开口上。移动安装座3沿线槽1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斜坡3a,斜坡3a设于移动安装座3背对线槽11的表面上。移动安装座3的斜坡3a与底面相接,如此,移动安装座3的两端为尖角,防护带2与移动安装座3的接触处位置较低,可避免该处防护带2与线槽11的开口围成较大缝隙而影响防护效果。结合图2与图3,两个斜坡3a上均设有第二辊轴5,第二辊轴5与斜坡3a表面平行且具有间隙,防护带2从该间隙中穿过。斜坡3a的顶部开设有凹槽3b,凹槽3b内设有第一辊轴4,第一辊轴4与第二辊轴5平行,第一辊轴4的顶部凸出于凹槽3b与防护带2接触。防护带2从移动安装座3一端的第二辊轴5下方穿至斜坡3a上,并从移动安装座3另一端的第二辊轴5下方穿出。结合图1与图3,与线槽11数量匹配的若干集电器10安装于移动安装座3上,移动安装座3上于相邻防护带2之间开设有穿孔3c,穿孔3c倾斜地指向对应的线槽11,集电器10的碳刷101插入穿孔3c,倾斜地伸入线槽11内与线槽11内的通电金属片接触。通电金属片将电流通过集电器10通至移动设备,碳刷101相对于滑触线滑动时即可实现对移动设备的移动供电。如图1所示,防护带2紧贴线槽11设置,起到挡水、挡尘等防护作用,由于防护带2具有互相平行的多道,因此位于相邻两道防护带2之间的集电器10随着移动安装座3运动时不会受到防护带2的阻挡。移动安装座3所至之处,其一端的斜坡3a将防护带2从线槽11的开口处铲起,其另一端的第二辊轴5将防护带2重新压在线槽11的开口上,因此移动安装座3的运动不影响防护带2的挡水、挡尘功能。上述结构仅需在原有滑触线的基础上增加防护带2和移动安装座3,即可为滑触线增加防护功能,改造成本较低。另外,如图4所示,移动安装座3的底面一体成型有凸条31,凸条31沿线槽11的长度方向设置,凸条31插入第一限位槽1a内,且凸条31的宽度与第一限位槽1a的宽度配合。可利用第一限位槽1a对凸条31进行限位,使移动安装座3能够准确地沿着滑触线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限位槽1a底部的平板12上设有第二限位槽12a,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防护滑触线,包括本体(1),本体(1)一侧面上设有若干道互相平行的线槽(11),相邻线槽(11)之间间隔一定距离,集电器(10)的碳刷(101)插于线槽(11)内,其特征在于:每一道线槽(11)的开口上均紧贴封有防护带(2),本体(1)开设线槽(11)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安装集电器(10)的移动安装座(3),移动安装座(3)背对线槽(11)的表面设有斜坡(3a)、第一辊轴(4)和第二辊轴(5),斜坡(3a)设于移动安装座(3)沿线槽(11)长度方向的两端上,斜坡(3a)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第一辊轴(4)的凹槽(3b),第一辊轴(4)凸出于凹槽(3b)与防护带(2)接触,第二辊轴(5)设于移动安装座(3)的两端,防护带(2)从移动安装座(3)一端的第二辊轴(5)下方穿至斜坡(3a)上,并从移动安装座(3)另一端的第二辊轴(5)下方穿出,移动安装座(3)上设有穿孔(3c),穿孔(3c)位于相邻防护带(2)之间,集电器(10)的碳刷(101)插入穿孔(3c)倾斜地伸入线槽(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防护滑触线,包括本体(1),本体(1)一侧面上设有若干道互相平行的线槽(11),相邻线槽(11)之间间隔一定距离,集电器(10)的碳刷(101)插于线槽(11)内,其特征在于:每一道线槽(11)的开口上均紧贴封有防护带(2),本体(1)开设线槽(11)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安装集电器(10)的移动安装座(3),移动安装座(3)背对线槽(11)的表面设有斜坡(3a)、第一辊轴(4)和第二辊轴(5),斜坡(3a)设于移动安装座(3)沿线槽(11)长度方向的两端上,斜坡(3a)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第一辊轴(4)的凹槽(3b),第一辊轴(4)凸出于凹槽(3b)与防护带(2)接触,第二辊轴(5)设于移动安装座(3)的两端,防护带(2)从移动安装座(3)一端的第二辊轴(5)下方穿至斜坡(3a)上,并从移动安装座(3)另一端的第二辊轴(5)下方穿出,移动安装座(3)上设有穿孔(3c),穿孔(3c)位于相邻防护带(2)之间,集电器(10)的碳刷(101)插入穿孔(3c)倾斜地伸入线槽(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护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安装座(3)端部的两侧设有挡板(7),所有防护带(2)均位于两块挡板(7)之间,第二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双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