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模监测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268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模监测装置和系统。该系统包括:处理器、传感器、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第二数据传输单元;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支模;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用于构成传送支模信息的第一线路;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处理器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单元相连,用于构成向第一云平台传送所述支模信息的第二线路;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用于构成向第二云平台传送预设格式支模信息的第三线路,以解决各省市住建委的支模监测云平台与现有云平台数据格式不兼容的问题,实现多平台支模传感器数据兼容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模监测装置和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支模监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支模监测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高大支模监测系统日益成熟,能自主研发支模监测系统的企业和设备厂家越来越多。为保障各支模系统监测数据能受控,各省市住建委(如广州市住建委)开发支模监测系统云平台,强制要求市面上所有高大支模监测系统接入各省市住建委的支模监测云平台。支模传感器对接各省市住建委的支模监测云平台需符合其提供的特殊协议,否则该支模监测云平台无法识别该支模传感器。为接入各省市住建委的支模监测云平台,只有修改支模传感器数据的上传格式。该方式容易导致各企业及厂家之前的研发产品作废,浪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也不利于支模系统的多样性,制约了社会的创新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模监测装置和系统,以实现多平台支模传感器数据兼容性的技术效果。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模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传感器、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第二数据传输单元;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支模;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用于构成传送支模信息的第一线路;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处理器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单元相连,用于构成向第一云平台传送所述支模信息的第二线路;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用于构成向第二云平台传送预设格式支模信息的第三线路。可选的,所述传感器包括:倾角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仪;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支模的倾角;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支模的轴力;所述激光测距仪,用于监测所述支模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用于构成读/写所述支模信息的第四线路。可选的,所述存储模块为存储卡。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用于为所述支模监测装置提供预设规格电源。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连接。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太阳能供电模块,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第二数据传输单元均设置有外接天线。可选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第二数据传输单元均设置有移动通信模块。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支模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云平台、第二云平台和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支模监测装置。本技术通过设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传感器、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第二数据传输单元;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支模;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用于构成传送支模信息的第一线路;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处理器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单元相连,用于构成向第一云平台传送所述支模信息的第二线路;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用于构成向第二云平台传送预设格式支模信息的第三线路,解决各省市住建委的支模监测云平台与现有企业的支模监测云平台数据格式不兼容的问题,实现多平台支模传感器数据兼容性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支模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支模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支模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支模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支模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支模的安全监测
其中,支模又称支木,即建筑模板施工;高支模是指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5m时的支模作业;高大支模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进一步的,通过对支模构建的支撑系统的模板沉降、支架变形和立杆轴力的实时监测,可以实现实时监测、超限预警、危险报警的监测目标。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和自动采集仪,一秒内可读取最新数据。除了能感知支模外围情况,传感器的使用可方便监测支模体系的变化,提高监控水平。支模实时监测警报系统,使用声光报警。当监测值超过预警值时,施工人员在作业时能从机器上读取预警信号;监测单位也能及时通知现场项目负责人和监理人员,排除影响安全的不利因素;安装在现场的警报器会发出警报声,现场作业人员停止施工,迅速撤离,并通知现场项目负责人、项目总监和安全监督员。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模监测系统包括:第一云平台31、第二云平台32和支模监测装置3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模监测装置33包括:处理器1、传感器2、第一数据传输单元3和第二数据传输单元4。本实施例中,传感器2设置于支模(图未示)。传感器2用于对支撑系统中的模板沉降、支架变形和立杆轴力的实时监测,得到支模信息,进而实现实时监测、超限预警、危险报警的监测目标。传感器2与处理器1相连,用于构成传送支模信息的第一线路。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可以采用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MCU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或者单片机。处理器1用于从第一线路接收传感器2发送的支模信息,并对支模信息进行包括但不限于格式转换的分析处理,得到预设格式支模信息。本实施例对传感器2和处理器1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定,可以是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以无线连接为例,可以通过在传感器2和处理器1分别设置无线通信模块,例如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传感器2和处理器1的连接节点与第一数据传输单元3相连,用于构成向第一云平台31传送支模信息的第二线路。第二数据传输单元4与处理器1相连,用于构成向第二云平台32传送预设格式支模信息的第三线路。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传输单元3和第二数据传输单元4均为数据传输单元(DataTransferUnit,DTU),DTU是专门用于将串口数据转换为IP数据或将IP数据转换为串口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传送的无线终端设备。DTU广泛应用于气象、水文水利和地质等行业。第一云平台31是采用现有传感器的数据传输协议的支模监测云平台,第二云平台32是采用标准数据传输协议的支模监测云平台。本实施例以第一云平台31对应于各个企业各自研发的支模监测云平台、第二云平台32对应各省市住建委(如广州市住建委)提供的支模监测云平台为例进行说明。进一步的,第一数据传输单元3用于从传感器2获取支模信息后,将支模信息通过第二线路传送到第一云平台31,传送过程中采用现有传感器的数据传输协议。第二数据传输单元4用于从处理器1获取支模信息后,将支模信息从传感器数据传输协议定义的格式转换成支持各省市住建委提供的标准数据传输协议的预设格式,预设格式支模信息通过第三线路传送到第二云平台32,传送过程中采用各省市住建委提供的标准数据传输协议。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传输单元3和第二数据传输单元4均设置有外接天线。其中,外接天线又称增益天线,增益是指定方向上的最大辐射强度和天线最大辐射强度的比值,即天线功率放大倍数。在一般情况下,增益的强弱将干扰到天线辐射或接收无线信号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增益越高,无线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模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传感器、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第二数据传输单元;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支模;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用于构成传送支模信息的第一线路;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处理器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单元相连,用于构成向第一云平台传送所述支模信息的第二线路;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用于构成向第二云平台传送预设格式支模信息的第三线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模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传感器、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第二数据传输单元;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支模;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用于构成传送支模信息的第一线路;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处理器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单元相连,用于构成向第一云平台传送所述支模信息的第二线路;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用于构成向第二云平台传送预设格式支模信息的第三线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模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倾角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仪;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支模的倾角;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支模的轴力;所述激光测距仪,用于监测所述支模的水平位移和沉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模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用于构成读/写所述支模信息的第四线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德彭炎华龙杰严永光邓加亮龙星陈汪洋李瑞华熊远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吉华勘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