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桥乃专利>正文

一种遮阳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54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遮阳帘,它属于卷帘技术领域,用于客车前窗和司机窗遮太阳等用途,它包括卷筒、卷帘机构1、帘布9、拉杆10、盖帽2、左固定座架3、右固定座架7、左固定座架或右固定座架都有固定用的导杆孔3A,卷帘机构1包括轴套8、芯轴1A、扭簧1B,帘布9卷覆于卷筒上,帘布9的下端连接有一拉杆10,卷帘机构1套装在卷筒内的一端,其特点在于:在左固定座架或者右固定座架中,至少1个固定座架有2个固定用的导杆孔3A。由于在左和右固定座架上至少设置了3个固定用的导杆孔3A,该遮阳帘适宜用户多种要求,便于安装,并且在窗(包括各种型号的客车前窗)的左、右都能方便地安装,省略了吸在车前窗玻璃上的吸盘块,不阻碍驾驶员视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遮阳帘,更具体地指涉及一种车辆或办公室、居室作为窗用的遮阳帘。
技术介绍
参照图1,中国专利号ZL 2005 2 0042602X公告了一种自锁遮阳帘,它包括卷筒6、卷帘1、帘布9、拉杆10、盖帽2、固定用的导杆11、固定座架(固定座架包括左固定座架3、右固定座架7)、外壳5、支撑片4,卷帘机构1包括轴套1A、扭簧1B,帘布9卷覆于卷筒上,帘布9的下端接有一拉杆10,卷帘机构1套装在卷筒内的一端,其特点在于所述卷帘机构1还包括齿轮片和瓜子状片,齿轮片套装于芯轴1A的一端并且两者的中轴线互相重合,轴套套装于芯轴1A并且位于齿轮片的内侧,至少在一片瓜子状片的孔有与轴套连接的转动轴,瓜子状片位于齿轮片的外围,并且,在轴套围绕所述的中轴线转动的状态中有瓜子状片的齿边与齿轮片的一个齿啮合的状态。在该专利文件中还记载了其它几种遮阳帘。参照图2至图4,现有技术一种座固定座架3只有1个固定用的导杆安装孔(以下简称导杆孔)3A,其对应的右固定座架7参照图5至图7只有1个固定用的导杆孔3A,该种遮阳帘的安装方式不能适宜用户多种要求,不便于安装,再则,在导杆11下端连接的吸盘吸在车前窗玻璃的左边或右边,阻碍视线.所述车前窗玻璃左边是指视线从车后向车头观看时的方位(以下也这样规定)前窗左边或右边的方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适宜用户多种要求,并且便于安装的遮阳帘。本专利技术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适宜用户多种要求并且便于安装的自锁式遮阳帘。本专利技术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省略在导杆11下端连接的吸盘的遮阳帘,避免该吸盘阻碍视线。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1.一种遮阳帘,它包括卷筒6、卷帘机构1、帘布9、拉杆10、盖帽2、左固定座架3、右固定座架7,左固定座架或右固定座架都有固定用的导杆孔3A,卷帘机构1包括轴套8、芯轴1A、扭簧1B,帘布9卷覆于卷筒上,帘布9的下端连接有一拉杆10,卷帘机构1套装在卷筒内的一端,其特点在于在左固定座架或者右固定座架中,至少1个固定座架有2个固定用的导杆孔3A。由于在左和右固定座架上至少设置了3个固定用的导杆孔3A,该遮阳帘可适宜用户多种要求,便于安装,并且在窗(包括各种型号的客车前窗)的左、右都能方便地安装,省略了吸在车前玻璃上的吸盘,不阻碍驾驶员视线。2.在上述第1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点在于所述卷帘机构1还包括齿轮片和瓜子状片,齿轮片套装于芯轴1A的一端并且两者的中轴线互相重合,轴套套装于芯轴1A并且位于齿轮片的内侧,至少在一片瓜子状片的孔有与轴套连接的转动轴,瓜子状片位于齿轮片的外围,并且,在轴套围绕所述的中轴线转动的状态中有瓜子状片的齿边与齿轮片的一个齿啮合的状态。上述第2种技术方案可适用于一种如图1所示的自锁式遮阳帘,这样充分利用中国专利号2005 2 0042602X文件中的自锁机构。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自锁遮阳帘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一种自锁遮阳帘左固定座架主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左视图。图5为现有技术一种遮阳帘右固定座架主视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图5的左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遮阳帘左固定座架主视示意图。图9为图8的左视图(局部剖视)。图10为图8的仰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遮阳帘右固定座架主视示意图(该右固定座架与图8至图10所示的左固定座架配套使用)。图12为图11的右视图(局部剖视)。图13位图11的仰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固定用的U形导杆与1个右固定座架的装配主视示意图。图15位本专利技术一种遮阳帘的主视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遮阳帘的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8至13,本专利技术的左、右固定座架与图2至图7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左、右固定座架在结构上主要区别是前者共有4个固定用的导杆孔3A1、导杆孔3A2、导杆孔3A3、导杆孔3A4而后者共有2个固定用的导杆孔3A。最好,本专利技术的左、右固定座架的形状和结构为在平板状端盖3B的内侧各有向内凸出的2个导杆孔及其塑料孔壁3C,在端盖3B的内侧的中央有向内凸出的圆管3D,端盖3B有向内凸出的包边3E,在端盖3B的外侧有向外凸出的螺钉座3G及其螺钉孔3F,左固定座架在圆管3D的中央有矩形孔3H,右固定座架在圆管3D的中央有圆形孔3I。参照图8至图10,注塑左固定座架3;参照图9至11,注塑右固定座架7。参照图1,按常规技术装配左、右固定座架。固定用的导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上部只有1个端头的用圆钢制作的导杆11(如图1所示),第二种是在上部有2个端头的U型导杆12(如图14所示选用圆钢)。第一种固定方式为导杆11按现有技术插在导杆孔3A1内并固定,导杆12,插于导杆孔3A3和导杆孔3A4(按现有技术用螺钉孔3F内的螺钉固定导杆),装配后的示意图如图15和图14所示,导杆12优选直径为6mm的铁丝且总长度为55cm等适宜的长度(以下实施例中的导杆11和导杆12相同),该遮阳帘安装在车前窗的左边。第二种固定方式为导杆11按现有技术插在导杆孔3A4内并固定,导杆12插在导杆孔3A1和导杆孔3A2内并且固定(如图16所示),导杆12的下端没有连接吸盘。该遮阳帘安装在车前窗的右边。第三种固定方式为导杆11按现有技术插在导杆孔3A1内并固定,另一导杆11按现有技术插在导杆孔3A4内并且固定,插在导杆孔3A1的导杆11的下端没有连接吸盘或固定座,而插在导杆孔3A4的导杆11的下端连接有吸盘或固定座,该遮阳帘安装在车前窗的左边。第四种固定方式为导杆11按现有技术插在导杆孔3A1内并固定,另一导杆11按现有技术插在导杆孔3A4内并且固定,插在导杆孔3A4的的导杆11的下端没有连接吸盘或固定座,而插在导杆孔3A1的导杆11的下端连接有吸盘块,该遮阳帘安装在车前窗的右边。该遮阳帘安装在车前窗的技术采用常规技术。吸盘或固定座为现有技术常用的固定导杆11的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遮阳帘,它包括卷筒(6)、卷帘机构(1)、帘布拉杆(10)盖帽(2)、左固定座架(3)、右固定座架(7),左固定座架或右固定座架都有固定用的导杆(3A),卷帘机构(1)包括轴套(8)、芯轴(1A)、扭簧(1B),帘布(9)卷覆于卷筒上,帘布(9)的下端连接有一拉杆(10),卷帘机构(1)套装在卷筒内的一端,其特征在于在左固定座架或者右固定座架中,至少1个固定座架有2个固定用的导杆孔(3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帘,其特征在于左、右固定座架的形状和结构为在平板状端盖(3B)的内侧各有向内凸出的2个导杆孔及其塑料孔壁(3C),在端盖(3B)的内侧的中央有向内凸出的圆管(3D),端盖(3B)有向内凸出的包边(3E),在端盖(3B)的外侧有向外凸出的螺钉座(3G)及其螺钉孔(3F),左固定座架在圆管(3D)的中央有矩形孔(3H),右固定座架在圆管(3D)的中央有圆形孔(3I)。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机构还包括齿轮片和瓜子状片,齿轮片套装于芯轴(1A)的一端并且两者的中轴线互相重合,轴套套装于芯轴(1A)并且位于齿轮片的内侧,至少在一片瓜子状片的孔有与轴套连接的转动轴,瓜子状片位于齿轮片的外围,并且,在轴套围绕所述的中轴线转动的状态中有瓜子状片的齿边与齿轮片的一个齿啮合的状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遮阳帘,它包括卷筒(6)、卷帘机构(1)、帘布拉杆(10)盖帽(2)、左固定座架(3)、右固定座架(7),左固定座架或右固定座架都有固定用的导杆(3A),卷帘机构(1)包括轴套(8)、芯轴(1A)、扭簧(1B),帘布(9)卷覆于卷筒上,帘布(9)的下端连接有一拉杆(10),卷帘机构(1)套装在卷筒内的一端,其特征在于:在左固定座架或者右固定座架中,至少1个固定座架有2个固定用的导杆孔(3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桥乃
申请(专利权)人:陆桥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