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监测运行状态的可穿戴式手持数据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934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监测运行状态的可穿戴式手持数据采集器,包括机体和承台,所述机体的内侧上端连接有显示屏,且机体的内侧下端安装有操作面板,所述承台设置于机体的下端,所述机体的顶端中部固定有检测探头,且机体的外壁四周设置有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外壁两端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内侧中部安装有螺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机体和固定外壳的设置,机体的外壁四周与固定外壳相互贴合,且固定外壳的外壁四角处呈钝角状分布,固定外壳起到良好的保护租用,能够有效防止对机体拿持时,发生机体从高速摔落损坏的情况,同时整个固定外壳采用钝角设计,当使用者对固定外壳进行拿持时,不会发生划伤使用者手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监测运行状态的可穿戴式手持数据采集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采集器
,具体为一种可监测运行状态的可穿戴式手持数据采集器。
技术介绍
手持数据采集器,又称盘点机、掌上电脑,它是将条码扫描装置,RFID技术与数据终端一体化,带有电池可离线操作的终端电脑设备,具备实时采集、自动存储、即时显示、即时反馈、自动处理、自动传输功能,为现场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实时性、可用性提供了保证,在使用中需要一只手对数据采集器进行拿持,另一只手对物品进行拿持,当物体较重时,不方便使用者对物品进行拿持,需要一种可穿戴的手持数据采集器。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700171U公开的作动筒设备资源的信息管理及优化配置方法,虽然该装置通过条形码标识作动筒并在数据服务器中记录其使用周期内的全部信息,对虚拟设备库中作动筒状态和试验状态的管理,达到辅助飞机结构强度试验中作动筒选取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使用中需要对数据采集器进行拿持,使用者无法解放双手,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同时在使用中手持数据采集器散热性能较低,长时间使用,降低手持数据采集器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监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监测运行状态的可穿戴式手持数据采集器,包括机体(1)和承台(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侧上端连接有显示屏(2),且机体(1)的内侧下端安装有操作面板(3),所述承台(9)设置于机体(1)的下端,所述机体(1)的顶端中部固定有检测探头(4),且机体(1)的外壁四周设置有固定外壳(5),所述固定外壳(5)的外壁两端连接有安装板(6),且安装板(6)的内侧中部安装有螺钉(7),所述机体(1)的背面上端连接有防尘网(28),且防尘网(28)的外壁两侧安装有滑槽(29),所述固定外壳(5)的外壁两侧固定有防滑垫(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监测运行状态的可穿戴式手持数据采集器,包括机体(1)和承台(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侧上端连接有显示屏(2),且机体(1)的内侧下端安装有操作面板(3),所述承台(9)设置于机体(1)的下端,所述机体(1)的顶端中部固定有检测探头(4),且机体(1)的外壁四周设置有固定外壳(5),所述固定外壳(5)的外壁两端连接有安装板(6),且安装板(6)的内侧中部安装有螺钉(7),所述机体(1)的背面上端连接有防尘网(28),且防尘网(28)的外壁两侧安装有滑槽(29),所述固定外壳(5)的外壁两侧固定有防滑垫(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监测运行状态的可穿戴式手持数据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外壁四周与固定外壳(5)相互贴合,且固定外壳(5)的外壁四角处呈钝角状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监测运行状态的可穿戴式手持数据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通过滑槽(29)沿承台(9)的内壁两侧的滑块(21)前后滑动,且机体(1)与承台(9)相互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监测运行状态的可穿戴式手持数据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8)的外壁呈波浪状分布,且防滑垫(8)与固定外壳(5)的外壁两侧相互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监测运行状态的可穿戴式手持数据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9)的中部连接有复位弹簧(10),且复位弹簧(10)的一侧安装有压紧板(11),所述压紧板(11)沿承台(9)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压紧板(11)通过复位弹簧(10)与承台(9)构成弹性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监测运行状态的可穿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国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云数字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