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弯矩张拉操作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812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弯矩张拉操作台车,包括一支架、一吊杆、一手拉葫芦和一张拉千斤顶;支架的前端设行走轮,后端设支腿,支架上设两悬臂,两悬臂间连接挂接杆,并通过挂接杆连接吊杆;吊杆是一圆形套管结构,包括一固定杆和一插在固定杆内的活动杆,固定杆上端通过连接件与挂接杆连接,连接件上设有挂钩;活动杆下端固定连接一与活动杆垂直的承重杆,承重杆横截面为矩形,承重杆上套接一横截面为矩形的套筒,套筒可沿承重杆往复滑动;张拉千斤顶底部通过一支承轴与承重杆上的套筒连接;吊杆的活动杆与承重杆的连接处焊接一吊板,手拉葫芦的上端吊挂在连接件上的挂钩上,下端与吊板挂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弯矩张拉操作台车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工人使用负弯矩张拉操作台车完成负弯矩张拉作业。
技术介绍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轻巧美观的优点,目前被广泛采用。连续梁桥施工时要将多块预制梁板进行拼接,拼接时需要对预制梁板进行负弯矩张拉。由于张拉施工要在两块梁板间的湿接缝处进行,此处操作空间狭小,机械设备无法展开,因此目前施工中均为人工肩扛、手持千斤顶在湿接缝处操作,不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而且由于千斤顶较重,操作人员极易产生疲劳作业,对安全施工造成很大负担和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负弯矩张拉时施工空间狭小、人工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一种负弯矩张拉台车,以减轻操作人员负担,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了操作风险。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负弯矩张拉操作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一吊杆、一手拉葫芦和一张拉千斤顶;所述支架包括两根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横梁,两横梁之间通过一纵梁连接,两横梁的前端下方分别设一行走轮,两横梁的后端下方分别设一支腿,两横梁的前端分别连接一竖杆,两竖杆下端与两横梁前端连接,两竖杆上端分别连接一与所述横梁平行的悬臂,两悬臂前端之间通过一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弯矩张拉操作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一吊杆、一手拉葫芦和一张拉千斤顶;所述支架包括两根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横梁,两横梁之间通过一纵梁连接,两横梁的前端下方分别设一行走轮,两横梁的后端下方分别设一支腿,两横梁的前端分别连接一竖杆,两竖杆下端与两横梁前端连接,两竖杆上端分别连接一与所述横梁平行的悬臂,两悬臂前端之间通过一挂接杆连接;所述吊杆是一圆形套管结构,包括一固定杆和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端活动穿插在所述固定杆内,所述固定杆上端固定设置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侧通过一套环活动套接在所述挂接杆上,连接件上与设置套环相对的另一侧设有一挂钩;所述活动杆下端固定连接一与活动杆垂直的承重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弯矩张拉操作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一吊杆、一手拉葫芦和一张拉千斤顶;所述支架包括两根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横梁,两横梁之间通过一纵梁连接,两横梁的前端下方分别设一行走轮,两横梁的后端下方分别设一支腿,两横梁的前端分别连接一竖杆,两竖杆下端与两横梁前端连接,两竖杆上端分别连接一与所述横梁平行的悬臂,两悬臂前端之间通过一挂接杆连接;所述吊杆是一圆形套管结构,包括一固定杆和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端活动穿插在所述固定杆内,所述固定杆上端固定设置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侧通过一套环活动套接在所述挂接杆上,连接件上与设置套环相对的另一侧设有一挂钩;所述活动杆下端固定连接一与活动杆垂直的承重杆的一端,所述承重杆横截面为矩形,承重杆上套接一横截面为矩形的套筒,所述套筒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健胡炜沈岩贺露明刘岭忠陈学锋张旭烽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