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主塔横梁提升钢拱塔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1672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主塔横梁提升钢拱塔的方法,包括设置提升塔架,在钢拱塔竖转之前,将提升锚梁设置于主塔上距塔脚60‑80m处用于竖转提升;在钢拱塔竖转结束后,切割提升锚梁,下放提升锚梁至主塔上距塔脚30‑50m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主塔横梁作为提升锚梁的施工方法,可大大节约钢材的使用量,减少工序间交叉施工、人工与机械设备费用;不需要对提升锚梁进行分段分解,简化了施工工艺,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风险,借助提升塔架提升系统将提升锚梁下放,施工更为安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主塔横梁提升钢拱塔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主塔横梁提升钢拱塔的方法。
技术介绍
钢拱塔采用水平拼装后竖转提升的施工方法时,因在转体过程中主塔横梁会对提升塔架造成影响,无法完成主塔竖转,因此主塔横梁只能在竖转结束后安装,比如“某拱形塔,全塔采用钢结构,塔高117.5m,重2100t,主塔横梁设计位于主塔40m处的斜拉桥主塔设计”;传统施工方法是在主塔上设置一道临时锚梁,提升钢拱塔,经过设计方与施工方的建模计算,需设置在主塔67m高处,用于竖转提升,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提升锚梁拆除后需要进行分段分解,其设置增加了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的投入,延长工期;(2)主横梁需要搭设40m高支架,进行高空散拼,其施工过程与塔架拆除相互影响或待塔架拆除后进行;或主横梁采用地面竖向拼装或卧式拼装(需要增加竖向转体风险),其需要待提升锚梁拆除下放后再进行分解后进行,且需要另外配备大型吊装设备;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利用主塔横梁提升钢拱塔的方法,很好地克服了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充分利用主横梁来降低目前大型桥梁钢拱塔竖转施工的施工成本,避免主横梁施工过程与塔架拆除相互影响,提高施工效率。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主塔横梁提升钢拱塔的方法,包括设置提升塔架,在钢拱塔竖转之前,将提升锚梁设置于主塔上距塔脚60-80m处用于竖转提升;在钢拱塔竖转结束后,切割提升锚梁,下放提升锚梁至主塔上距塔脚30-50m处。优选的,在钢拱塔竖转之前,将提升锚梁设置于主塔上距塔脚67m处用于竖转提升;在钢拱塔竖转结束后,切割提升锚梁,下放提升锚梁至主塔上距塔脚40m处。优选的,所述提升锚梁由两侧临时牛腿和部分主塔横梁组成,部分主塔横梁是利用了主塔横梁的中线两侧各10.7m部分,即中间部分21.4m。优选的,在所述提升锚梁的顶板增设16块竖向加劲板和8块横向加劲板。优选的,在提升锚梁上设置提升吊点,通过6组共222根φ17.8的钢绞线,将提升锚梁与提升塔架连接。优选的,在所述提升塔架上设置2个提升点,每个提升点设置3台560t提升油缸,钢拱塔竖转与提升锚梁的下放共用此提升点。优选的,在所述提升锚梁切割后下放过程中,钢拱塔处于竖直自立状态。优选的,所述提升锚梁采用Q345qd钢材制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利用主塔横梁作为提升锚梁的施工方法,可大大节约钢材的使用量,减少工序间交叉施工、人工与机械设备费用;不需要对提升锚梁进行分段分解,简化了施工工艺,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风险,借助提升塔架提升系统进行提升锚梁下放,施工更为安全、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1、提升锚梁;2、临时牛腿;3、部分主塔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以下所称主塔即为钢拱塔。实施例1以全塔采用钢结构,提升重量约2100t,高117.5m的钢拱塔为例在主塔竖转提升阶段,主塔横梁先安装于主塔67m处作为提升锚梁1,在主塔与塔脚焊缝焊接完成后,利用提升塔架将提升锚梁1提住,完成提升锚梁1与主塔间焊缝的切除;之后,通过塔架提升系统将提升锚梁1下放至主塔40m处的永久牛腿上方,进行临时固定后,对提升锚梁1两侧的临时牛腿2进行切除,然后主塔横梁1下放至主塔40m与永久牛腿焊接;最后,切除提升锚梁上的提升吊点,拆除塔架提升系统。所述提升锚梁1由两侧临时牛腿2和部分主塔横梁3组成,部分主塔横梁1是利用原设计主横梁的中间21.4m部分(中线两侧各10.7m);通过对竖转全过程建模分析,在主塔竖转提升过程中,为保证提升锚梁1的承载能力、抗扭能力和解决局部集中应力,在提升锚梁1的顶板增设16块竖向加劲板和8块横向加劲板;在提升锚梁1上设置提升吊点,通过6组共222根φ17.8的钢绞线,将提升锚梁1与提升塔架连接,在所述提升塔架上设置2个提升点,每个提升点设置3台560t提升油缸,钢拱塔竖转与提升锚梁1的下放共用此提升点;在提升锚梁1切割后下放过程中,钢拱塔处于竖直自立状态,主塔在自立情况下最大变形16mm,最大应力20Mpa,结构的强度与刚度均能满足要求;提升锚梁1采用Q345qd钢材制作。实施例2以全塔采用钢结构,提升重量约2100t,高117.5m的钢拱塔为例在主塔竖转提升阶段,主塔横梁先安装于主塔60m处作为提升锚梁1,在主塔与塔脚焊缝焊接完成后,利用提升塔架将提升锚梁1提住,完成提升锚梁1与主塔间焊缝的切除;之后,通过塔架提升系统将提升锚梁1下放至主塔30m处的永久牛腿上方,进行临时固定后,对提升锚梁1两侧的临时牛腿2进行切除,然后主塔横梁1下放至主塔30m与永久牛腿焊接;最后,切除提升锚梁上的提升吊点,拆除塔架提升系统。所述提升锚梁1由两侧临时牛腿2和部分主塔横梁3组成,部分主塔横梁1是利用原设计主横梁的中间21.4m部分(中线两侧各10.7m);通过对竖转全过程建模分析,在主塔竖转提升过程中,为保证提升锚梁1的承载能力、抗扭能力和解决局部集中应力,在提升锚梁1的顶板增设16块竖向加劲板和8块横向加劲板;在提升锚梁1上设置提升吊点,通过6组共222根φ17.8的钢绞线,将提升锚梁1与提升塔架连接,在所述提升塔架上设置2个提升点,每个提升点设置3台560t提升油缸,钢拱塔竖转与提升锚梁1的下放共用此提升点;在提升锚梁1切割后下放过程中,钢拱塔处于竖直自立状态,主塔在自立情况下最大变形16mm,最大应力20Mpa,结构的强度与刚度均能满足要求;提升锚梁1采用Q345qd钢材制作。实施例3以全塔采用钢结构,提升重量约2100t,高117.5m的钢拱塔为例在主塔竖转提升阶段,主塔横梁先安装于主塔80m处作为提升锚梁1,在主塔与塔脚焊缝焊接完成后,利用提升塔架将提升锚梁1提住,完成提升锚梁1与主塔间焊缝的切除;之后,通过塔架提升系统将提升锚梁1下放至主塔50m处的永久牛腿上方,进行临时固定后,对提升锚梁1两侧的临时牛腿2进行切除,然后主塔横梁1下放至主塔50m与永久牛腿焊接;最后,切除提升锚梁上的提升吊点,拆除塔架提升系统。所述提升锚梁1由两侧临时牛腿2和部分主塔横梁3组成,部分主塔横梁1是利用原设计主横梁的中间21.4m部分(中线两侧各10.7m);通过对竖转全过程建模分析,在主塔竖转提升过程中,为保证提升锚梁1的承载能力、抗扭能力和解决局部集中应力,在提升锚梁1的顶板增设16块竖向加劲板和8块横向加劲板;在提升锚梁1上设置提升吊点,通过6组共222根φ17.8的钢绞线,将提升锚梁1与提升塔架连接,在所述提升塔架上设置2个提升点,每个提升点设置3台560t提升油缸,钢拱塔竖转与提升锚梁1的下放共用此提升点;在提升锚梁1切割后下放过程中,钢拱塔处于竖直自立状态,主塔在自立情况下最大变形16mm,最大应力20Mpa,结构的强度与刚度均能满足要求;提升锚梁1采用Q345qd钢材制作。实施例4以全塔采用钢结构,提升重量约2100t,高117.5m的钢拱塔为例在主塔竖转提升阶段,主塔横梁先安装于主塔70m处作为提升锚梁1,在主塔与塔脚焊缝焊接完成后,利用提升塔架将提升锚梁1提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主塔横梁提升钢拱塔的方法,包括设置提升塔架,其特征在于:在钢拱塔竖转之前,将提升锚梁(1)设置于主塔上距塔脚60‑80m处用于竖转提升;在钢拱塔竖转结束后,切割提升锚梁(1),下放提升锚梁(1)至主塔上距塔脚30‑50m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主塔横梁提升钢拱塔的方法,包括设置提升塔架,其特征在于:在钢拱塔竖转之前,将提升锚梁(1)设置于主塔上距塔脚60-80m处用于竖转提升;在钢拱塔竖转结束后,切割提升锚梁(1),下放提升锚梁(1)至主塔上距塔脚30-50m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主塔横梁提升钢拱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拱塔竖转之前,将提升锚梁(1)设置于主塔上距塔脚67m处用于竖转提升;在钢拱塔竖转结束后,切割提升锚梁(1),下放提升锚梁(1)至主塔上距塔脚40m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主塔横梁提升钢拱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锚梁(1)由两侧临时牛腿(2)和部分主塔横梁(3)组成,部分主塔横梁(3)是利用了主塔横梁(3)的中线两侧各10.7m部分,即中间部分21.4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雪珍刘成群唐斌马海雄卞北平魏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