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杆菌及其在防治储藏期花生黄曲霉菌及毒素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492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肠杆菌(Enterobacter sp.)Vt‑7,其保藏号为CCTCC M 2018719。其挥发性代谢产物1‑戊醇和苯乙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肠杆菌Vt‑7及其挥发性代谢产物对储藏期黄曲霉菌及毒素的防治的应用,在不同水活度的密闭环境下,能有效抑制花生的黄曲霉病害发生与黄曲霉毒素污染。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报道了Vt‑7产挥发性物质的广谱抑菌作用,可抑制八种重要真菌病害的生长。

Enterobacter spp.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ontrol of aflatoxins and aflatoxins in peanut during stora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nterobacter sp. Vt 7, whose storage number is CCTCC M 2018719. Its volatile metabolites 1 pentanol and phenylethanol. At the same time,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the application of Enterobacter Vt_7 and its volatile metabolites in the control of aflatoxin and aflatoxin during storage period, which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occurrence of aflatoxin disease and aflatoxin pollution of peanut under closed-loop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water activ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esent invention also reports the broad-spectrum bacteriostasis of Vt_7 volatile substances, which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eight important fungal dise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肠杆菌及其在防治储藏期花生黄曲霉菌及毒素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具体涉及一株肠杆菌及其在防治储藏期花生黄曲霉菌及毒素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黄曲霉菌(Aspergillusflavus)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田间和储藏期均可危害,侵染花生,玉米,大豆水稻等多种作物,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在侵染过程中,黄曲霉菌还可产生高毒性黄曲霉毒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自1993年开始,黄曲霉毒素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划定为一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结构稳定,具有很强的耐酸、碱和耐热性,高温灭菌处理20小时,也无法将其彻底清除。到目前为止,已发现20余种黄曲霉毒素,以黄曲霉毒素B1(AFB1)毒性最高,达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AFB1也是一种强致癌物,易诱发肝癌、肾癌和直肠癌等严重人体病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最强致癌物。中国每年约有37万人死于肝癌,占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50%以上,发病的原因与AFT的污染具有直接相关性。2004年,肯尼亚东部发生严重的AFT中毒事件,造成317人肝脏衰竭病变,125人死亡,死亡原因与食用储藏期污染黄曲霉毒素的粮食作物直接相关。近年来,国内随着人们对黄曲霉毒素危害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有关黄曲霉毒素超标事件也陆续被曝光。2011年12月24日,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2011年12月27日在植物油产品中,广东省有3个产品的部分批次抽检不及格,原因均为黄曲霉毒素B1指标不合格。鉴于黄曲霉毒素对人和动物威胁极大,WHO规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浓度为15μg/kg。美国联邦政府有关法律规定人类消费食品和奶牛饲料中的黄曲霉毒含量(指B1+B2+G1+G2总量)不能超过15μg/kg,人类消费的牛奶中的含量不能超过0.5μg/kg,其他动物饲料中的含量不能300μg/kg。欧盟国家规定更加严格,要求人类生活消费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不能超过0.05μg/kg。我国规定,玉米、花生饼(粕)、菜籽饼(粕)中AFB1最高限量50μg/kg,直接供人类食用的花生中AFB1最高限量为20μg/kg。严格的食品限量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但无法从根本上控制毒素的产生,如何从源头上减少毒素的产生和危害,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利用微生物防治黄曲霉菌及毒素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已报道多种微生物具有高效生防效果,尤其在利用微生物产挥发性气体物质,防治储藏期黄曲霉毒素的应用中效果显著,如前期报道的海藻希瓦氏菌YM8,可产生挥发性抑菌物质,抑制储藏期花生和玉米黄曲霉菌的危害和毒素污染。微生物源挥发性气体使用简单,散布均匀快速,接触面广等优点,在储藏期真菌病害及毒素的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针对黄曲霉及毒素的储藏期防治尚属于起步阶段,筛选到的微生物菌株及抑菌代谢物质较少,为进一步扩大微生物利用效率,提升作用效果,我们从自然界中筛选抑菌微生物资源,研究其产气特性和抑菌作用,并开展储藏期黄曲霉毒素防治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株肠杆菌(Enterobactersp.)Vt-7及其应用。Vt-7及其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质,可高效抑制储藏期花生黄曲霉菌的侵染和毒素的产生,并具有高效的广谱抑菌作用,抑制多种病原真菌的生长。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肠杆菌(Enterobactersp.)Vt-7,其保藏号为CCTCCM2018719。该肠杆菌的16SrDNA序列如表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的肠杆菌在抑制多种病原真菌的生长、及抑制储藏期作物黄曲霉菌及毒素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从中国河南省信阳市车云山茶园采集土壤,通过微生物学方法,从中分离得到一株对黄曲霉有高效抑制作用的肠杆菌菌株。将其命名为肠杆菌Vt-7,(Enterobactersp.Vt-7),将该菌株于2018年10月29日送交中国武汉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号为CCTCCM2018719。肠杆菌(Enterobactersp.)Vt-7的菌学特征:肠杆菌Vt-7为革兰氏阴性菌,可以利用D-葡萄糖、D-果糖、蔗糖、L-阿拉伯糖、D-甘露糖等,可利用柠檬酸,不能利用纤维素,不能水解淀粉,不产硫化氢。对菌株Vt-7的16SrDNA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本专利技术检测了菌株Vt-7对黄曲霉菌菌丝以及其它七种真菌菌丝的高效抑制作用。鉴定了Vt-7产生的挥发性抑菌代谢产物,在密闭储藏条件下,分析Vt-7对花生黄曲霉的抑制作用及毒素残留量分析等相关研究。本专利技术的肠杆菌Vt-7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在密闭储藏环境条件下可抑制花生黄曲霉的发病和产毒。该菌株可应用于防治花生储藏期的霉菌污染,同时可延伸应用于其他粮食作物和水果等的安全储藏和运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分离的肠杆菌Vt-7为土壤细菌,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种高效抑菌微生物,可作为作物储藏期真菌病害的生防菌株应用;(2)本专利技术首次证明分离的肠杆菌Vt-7可产挥发性抑菌物质,且在密闭环境下可有效的抑制黄曲霉菌菌丝的生长;(3)本专利技术分离到的肠杆菌Vt-7抑菌效果显著,在密闭空间内,可高效抑制花生上的黄曲霉发病与毒素的合成;(4)本专利技术得到的肠杆菌Vt-7可产生挥发性抑菌物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确定1-戊醇和苯乙醇的为关键抑菌物质;(5)本专利技术得到的肠杆菌Vt-7产生的1-戊醇和苯乙醇抑菌效果显著,在200μg/L(物质重量/空间体积)的浓度下可完全抑制黄曲霉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菌效果显著。附图说明:Vt-7保藏日期:2018年10月29日,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CCTCCM2018719。序列表SEQIDNO:1是本专利技术分离的肠杆菌Vt-7的16SrDNA的序列;图1是肠杆菌Vt-7菌株与其近缘种菌株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图2是肠杆菌Vt-7对AF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图3是肠杆菌Vt-7对不同水活度花生籽粒黄曲霉菌的控制图片;图3中,CK为黄曲霉菌对照组,Vt-7+CK为对照组中添加Vt-7菌株处理,图为培养于28℃密闭培养5天后的发病状况;图4是添加活性炭后肠杆菌Vt-7抑制作用分析;上方柱形图是培养5天后统计的菌丝直径;下方图中,CK为接种黄曲霉菌对照组,CK+C黄曲霉菌添加活性炭处理,CK+Vt-7为黄曲霉菌添加Vt-7处理,CK+C+Vt-7三者同时存在的抑菌效果分析;图5是花生表面黄曲霉的扫描电镜分析,水活度为0.9花生籽粒,接种黄曲霉孢子(CK),以及接种后和Vt–7共培养(Vt-7+CK),5天后的黄曲霉菌显微结构观察。其中co表示分生孢子,cp表示分生孢子头,my表示菌丝;图6是肠杆菌Vt-7对8种不同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图7是肠杆菌Vt-7产挥发性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结果;图8是Vt-7挥发物对AF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低抑菌浓度分析;测定不同稀释浓度下,每种化合物对黄曲霉菌菌丝和孢子的抑制活性,培养时间为4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菌株Vt-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肠杆菌(Enterobacter sp.)Vt‑7,其保藏号为CCTCC M 2018719。

【技术特征摘要】
1.肠杆菌(Enterobactersp.)Vt-7,其保藏号为CCTCCM201871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杆菌,其特征在于,该肠杆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安东魏芬芬董飞燕孔宪巍谭海赵倩程琳袁红雨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