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地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121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地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接地轨由第一端轨、第二端轨和中间连接轨组成,其中,中间连接轨设置在第一端轨和第二端轨之间,且中间连接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轨和第二端轨活动连接。其中,通过设置中间连接轨,且中间连接轨可与第一端轨和第二端轨活动连接,使得设置在相邻轨道梁上的两条接地轨段之间的可调间隙由一分为二,从而增大了两条接地轨段之间的可调间隙值,降低了由于间隙过大而导致的接地靴撞轨的风险;在安装接地轨的过程中,还可根据具体的安装条件来选用不同长度的中间连接轨,从而进行相邻轨道梁之间接地轨的配合安装,可适应于不同的安装工况,实用性较强。

A Ground Rail and Its Rail Transi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ounding rail and a rail transit system with it. The grounding rail consists of a first end rail, a second end rail and an intermediate connecting rail. The intermediate connecting rai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end rail and the second end rail,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intermediate connecting rail are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nd rail and the second end rail respectively. The adjustable gap between the two grounding rail segments located on adjacent rail beams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by setting intermediate connecting rails, which can actively connect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end rails, thus increasing the adjustable gap between the two grounding rail segments and reducing the risk of grounding shoe rail collision caused by excessive gap. In the course of installation, the intermediate connecting rails of different lengths can also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installation conditions, so that the grounding rails between adjacent track beams can be installed together, which can be adapted to different installation conditions and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地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地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不同接地轨段之间通过专用的连接板连接,这种方式的连接结构,在轨道梁遇冷收缩后,不同轨道梁之间相邻的两条接地轨段的间隙值变大,当该值大于接地靴宽度时,接地靴通过接地轨,由于连接板面和接地轨的接触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极易造成接地靴撞伤,且安装要求需满足接地轨段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接地靴的宽度,使得安装条件受限,不具有安装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接地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接地轨由第一端轨、第二端轨和中间连接轨组成,其中,第二端轨与第一端轨在长度方向上间隔开设置,中间连接轨设置在第一端轨和第二端轨之间,且中间连接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轨和第二端轨活动连接。其中,通过设置中间连接轨,且中间连接轨可与第一端轨和第二端轨活动连接,使得设置在相邻轨道梁上的两条接地轨段之间的可调间隙由一分为二,从而增大了两条接地轨段之间的可调间隙值,降低了由于间隙过大而导致的接地靴撞轨的风险;在安装接地轨的过程中,还可根据具体的安装条件来选用不同长度的中间连接轨,从而进行相邻轨道梁之间接地轨的配合安装,可适应于不同的安装工况,实用性较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接地轨,适于安装在轨道梁上,所述接地轨由第一端轨、第二端轨和中间连接轨组成,其中所述中间连接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轨和所述第二端轨之间,且所述中间连接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轨和所述第二端轨活动连接,所述中间连接轨可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接轨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端轨和所述第二端轨活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长条孔,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所述长条孔与紧固件的配合以连接所述中间连接轨和所述第一端轨,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长条孔与紧固件的配合以连接所述中间连接轨和所述第二端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长条孔,所述中间连接轨通过所述固定孔与紧固件的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端轨通过所述长条孔与紧固件的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长条孔,所述中间连接轨通过所述长条孔与紧固件的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端轨通过所述固定孔与紧固件的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长条孔,所述中间连接轨通过所述固定孔与紧固件的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端轨通过所述长条孔与紧固件的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长条孔,所述中间连接轨通过所述长条孔与紧固件的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端轨通过所述固定孔与紧固件的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接轨的两端具有斜边,对应地,所述第一端轨的邻近所述中间连接轨的一端具有斜边,所述第二端轨的邻近所述中间连接轨的一端具有斜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地轨上还设置有电连接线,所述电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端轨和所述第二端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所述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和如上所述的接地轨,所述接地轨设置在所述轨道梁的侧面。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接地轨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接地轨,由第一端轨、第二端轨和中间连接轨组成,且中间连接轨可与第一端轨和第二端轨活动连接,使得设置在相邻轨道梁上的两条接地轨段之间的可调间隙由一分为二,从而增大了两条接地轨段之间的可调间隙值,降低了且接地靴撞轨的风险;在安装接地轨的过程中,还可根据具体的安装条件来选用不同长度的中间连接轨,从而进行相邻轨道梁之间接地轨的配合安装,可适应于不同的安装工况,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接地轨的结构示意图1;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接地轨的结构示意图2;图3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接地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接地轨100;轨道梁200;轨道交通系统1000;第一端轨1;第二端轨2;中间连接轨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长条孔6;固定孔7;电连接线8;滑板9;安装支架10;第一轨道梁201;第二轨道梁2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中,需注意的是,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其具体的设置方式、安装方式和连接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设定,不受特定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其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6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接地轨100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1000。接地轨100由第一端轨1、第二端轨2和中间连接轨3组成,其中,中间连接轨3设置在第一端轨1和第二端轨2之间,且中间连接轨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轨1和第二端轨2活动连接。其中,通过设置中间连接轨3,且中间连接轨3可与第一端轨1和第二端轨2活动连接,使得设置在相邻轨道梁上的两条接地轨段之间的可调间隙由一分为二,从而增大了两条接地轨段之间的可调间隙值,降低了由于间隙过大而导致的接地靴撞轨的风险;在安装接地轨的过程中,还可根据具体的安装条件来选用不同长度的中间连接轨,从而进行相邻轨道梁之间接地轨的配合安装,可适应于不同的安装工况,实用性较强。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接地轨100,接地轨100适于安装在轨道梁上,接地轨100由第一端轨1、第二端轨2和中间连接轨3组成,其中,中间连接轨3设置在第一端轨1和第二端轨2之间,且中间连接轨3的两端(例如图1-图3中所示出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端轨1和第二端轨2活动连接,具体地,当接地轨100安装在轨道梁上时,中间连接轨3可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移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接地轨100,通过设置中间连接轨3,且中间连接轨3可与第一端轨1和第二端轨2活动连接,使得设置在相邻轨道梁上的两条接地轨段之间的可调间隙由一分为二,从而增大了两条接地轨段之间的可调间隙值,降低了由于间隙过大而导致的接地靴撞轨的风险;在安装接地轨的过程中,还可根据具体的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地轨,适于安装在轨道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轨包括:第一端轨、第二端轨和中间连接轨,所述中间连接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轨和所述第二端轨之间,且所述中间连接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轨和所述第二端轨活动连接,所述中间连接轨可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轨,适于安装在轨道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轨包括:第一端轨、第二端轨和中间连接轨,所述中间连接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轨和所述第二端轨之间,且所述中间连接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轨和所述第二端轨活动连接,所述中间连接轨可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接地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轨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端轨和所述第二端轨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接地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长条孔,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所述长条孔与紧固件的配合以连接所述中间连接轨和所述第一端轨,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长条孔与紧固件的配合以连接所述中间连接轨和所述第二端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接地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长条孔,所述中间连接轨通过所述固定孔与紧固件的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端轨通过所述长条孔与紧固件的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接地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长条孔,所述中间连接轨通过所述长条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兵涂俊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