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垃圾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93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埋式垃圾站。地埋式垃圾站包括垃圾压缩装置和容纳框,容纳框包括腔体和顶盖,腔体用于容纳垃圾压缩装置且具有上开口和侧开口,顶盖用于覆盖腔体的上开口,侧开口用于使垃圾压缩装置与转运装置对接以离开或进入腔体;顶盖的靠近侧开口的一端相对于腔体可开合地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地埋式垃圾站的顶盖的靠近侧开口的一端相对于腔体可开合,因此在垃圾压缩装置内的垃圾装满而需要被转运时,顶盖可相对于腔体向上打开而为垃圾压缩装置与转运装置的对接留下足够大的空间以避免转运装置与顶盖之间的干涉,从而便于垃圾压缩装置的转运。

Buried refuse st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ried garbage station. The buried garbage station includes a garbage compression device and a receiving frame, which includes a cavity and a top cover. The cavity is used to accommodate the garbage compression device and has an upper opening and a side opening. The top cover is used to cover the upper opening of the cavity, and the side opening is used to make the garbage compression device dock with the transporting device to leave or enter the cavity. \u3002 The end near the side opening of the top cover of the buried garbage station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be opened relative to the cavity, so when the garbage in the garbage compression device is filled and needs to be transported, the top cover can be opened up relative to the cavity, leaving enough space for the docking of the garbage compression device and the transporting device to avoid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transporting device and the top cover, thereby facilitating the garbage compression device. Transsh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埋式垃圾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地埋式垃圾站。
技术介绍
地埋式垃圾站是整个设备隐蔽于地下进行垃圾处理的设备。在其垃圾压缩机内的垃圾装满后需要利用钩臂车将其及时转运走。由于现有的地埋式垃圾站的垃圾压缩机进出的开口范围有限,因此其不便于垃圾压缩机与钩臂车进行对接,且在将垃圾压缩机转运过程中,钩臂车易于与地埋式垃圾站的其他结构产生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垃圾站,以便于垃圾压缩机转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埋式垃圾站,包括:垃圾压缩装置;和容纳框,包括腔体和顶盖,腔体用于容纳垃圾压缩装置且具有上开口和侧开口,顶盖用于覆盖腔体的上开口,侧开口用于使垃圾压缩装置与转运装置对接以离开或进入腔体;顶盖的靠近侧开口的一端相对于腔体可开合地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的远离侧开口的一端铰接于腔体上以使顶盖的靠近侧开口的一端相对于腔体可开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地埋式垃圾站还包括用于驱动顶盖转动的开合油缸,开合油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和活塞杆中的一个与顶盖连接,缸体和活塞杆中的另一个与腔体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地埋式垃圾站还包括用于检测顶盖的位置的检测元件,开合油缸根据检测元件检测的位置信息来控制顶盖的开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元件为行程开关或接近开关。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框还包括设置于腔体上开口处且用于支撑顶盖的支撑架结构,支撑架结构包括支撑架和位于支撑架上端面的缓冲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框包括分别位于腔体两端的两个支撑架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地埋式垃圾站还包括举升油缸,举升油缸用于将容纳框和垃圾压缩装置举升至地面。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具有投料口,投料口与垃圾压缩装置的进料口对应设置。基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地埋式垃圾站,其顶盖的靠近侧开口的一端相对于腔体可开合,因此在垃圾压缩装置内的垃圾装满而需要被转运时,顶盖可相对于腔体向上打开而为垃圾压缩装置与转运装置的对接留下足够大的空间以避免转运装置与顶盖之间的干涉,从而便于垃圾压缩装置的转运。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地埋式垃圾站的垃圾压缩装置的转运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地埋式垃圾站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顶盖的铰接结构示意图。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1、容纳框;11、销轴;12、举升油缸;13、后端支撑架;14、顶盖;14A、后端铰接孔;14B、投料口;14C、前端铰接孔;15、开合油缸;16、前端支撑架;18、检测元件;2、垃圾压缩装置;3、钩臂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地埋式垃圾站包括:垃圾压缩装置2;和容纳框1,包括腔体和顶盖14,腔体用于容纳垃圾压缩装置2且具有上开口和侧开口,顶盖14用于覆盖腔体的上开口,侧开口用于使垃圾压缩装置2与转运装置对接以离开或进入腔体;顶盖14的靠近侧开口的一端相对于腔体可开合地设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地埋式垃圾站的顶盖14的靠近侧开口的一端相对于腔体可开合,因此在垃圾压缩装置2内的垃圾装满而需要被转运时,顶盖14可相对于腔体向上打开从而为垃圾压缩装置与转运装置的对接留下足够大的空间以避免转运装置与顶盖之间的干涉,从而便于垃圾压缩装置的转运。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转运装置为钩臂车3。钩臂车3在将垃圾压缩装置2钩起的过程中(图1示出的虚线位置到实线位置),垃圾压缩装置2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是不断变化的,本实施例的顶盖14的靠近侧开口的一端打开从而为垃圾压缩装置2的动作留下足够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钩臂车3相对于地埋式垃圾站的方向称为前方。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顶盖14的远离侧开口的一端(后端)铰接于腔体上。在需要转运垃圾压缩装置2时,顶盖14的靠近侧开口的一端向上转动从而使垃圾压缩装置2的动作空间加大。在其他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顶盖可以相对于腔体可升降地设置。或者顶盖的靠近侧开口的一端可伸缩的设置,在需要转运垃圾压缩装置时,顶盖的靠近侧开口一端向远离侧开口的一端缩回。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地埋式垃圾站还包括用于驱动顶盖14转动的开合油缸15,开合油缸15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和活塞杆中的一个与顶盖连接,缸体和活塞杆中的另一个与腔体连接。为了对开合油缸15进行供油,本实施例的地埋式垃圾站还包括用于为开合油缸15供油的液压泵站17。如图3所示,顶盖14上设置有用于与腔体铰接的后端铰接孔14A和用于与开合油缸15铰接的前端铰接孔14C。本实施例的顶盖14具有投料口14B,投料口14与垃圾压缩装置的进料口对应设置。如图2所示,容纳框1还包括设置于腔体上开口处且用于支撑顶盖14的支撑架结构,支撑架结构包括支撑架和位于支撑架上端面的缓冲件。顶盖14在向下转动而实现对腔体的闭合时,支撑架可为顶盖提供支撑且其上端面的缓冲件可以减缓其惯性冲击。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容纳框1包括分别位于腔体两端的两个支撑架结构。具体地,如图2所示,分别为前端支撑架16和后端支撑架1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顶盖14通过销轴11与腔体上的铰接座铰接。为了对顶盖14的位置进行准确检测,本实施例的地埋式垃圾站还包括用于检测顶盖14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埋式垃圾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压缩装置(2);和容纳框(1),包括腔体和顶盖(14),所述腔体用于容纳所述垃圾压缩装置且具有上开口和侧开口,所述顶盖(14)用于覆盖所述腔体的上开口,所述侧开口用于使所述垃圾压缩装置与转运装置对接以离开或进入所述腔体;所述顶盖(14)的靠近所述侧开口的一端相对于所述腔体可开合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垃圾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压缩装置(2);和容纳框(1),包括腔体和顶盖(14),所述腔体用于容纳所述垃圾压缩装置且具有上开口和侧开口,所述顶盖(14)用于覆盖所述腔体的上开口,所述侧开口用于使所述垃圾压缩装置与转运装置对接以离开或进入所述腔体;所述顶盖(14)的靠近所述侧开口的一端相对于所述腔体可开合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4)的远离所述侧开口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腔体上以使所述顶盖(14)的靠近所述侧开口的一端相对于所述腔体可开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埋式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式垃圾站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顶盖(14)转动的开合油缸(15),所述开合油缸(15)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和所述活塞杆中的一个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缸体和所述活塞杆中的另一个与所述腔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埋式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式垃圾站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顶盖(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磊单龙凌志远王丹丹赵宗宗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