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飞机液压系统及微型蒸发式制冷循环的分布式飞机热管理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0873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3:47
一种基于飞机液压系统及微型蒸发式制冷循环的分布式飞机热管理系统,包括液压油油箱、液压泵、节流阀、液压系统作动元件、液压油‑空气热交换器、蒸发式液冷循环系统、燃油‑液压油换热器、燃油系统、飞机蒙皮换热器,用双冷凝器的环路热管(LHP),将液压作动元件如起落架等产生的热量,直接转移到飞机蒙皮的内外面板加以耗散,增加了有效散热,避免了液压油过度升温;利用液压循环下游低压液压油,经冲压空气降温后,作为热沉对机载设备冷却,防止了燃油高温的形成、减少了燃油压降、减少了部件数量和降低了飞机性能代偿损失,充分利用了液压系统分布范围广、热量收集力强的优势,使机载设备冷却系统布局更灵活方便。

A Distributed Aircraft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Aircraft Hydraulic System and Micro Evaporative Refrigeration Cycle

A distributed aircraft heat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aircraft hydraulic system and miniature evaporative refrigeration cycle is presented, which includes hydraulic oil tank, hydraulic pump, throttle valve, hydraulic system actuator, hydraulic oil-air heat exchanger, evaporative liquid-cooling cycle system, fuel oil-hydraulic oil heat exchanger, fuel oil system, aircraft skin heat exchanger and loop heat pipe (LHP) with double condensers. The heat generated by pressure actuating elements such as landing gear is transferred directly to the inner and outer panels of aircraft skin to dissipate, which increases effective heat dissipation and avoids excessive heating of hydraulic oil. The low-pressure hydraulic oil downstream of hydraulic circulation is used as heat sink to cool airborne equipment after cooling by ramming air, thus 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of fuel, reducing fuel pressure drop, reducing the number and number of components. It reduces the compensatory loss of aircraft performance, makes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wide distribution of hydraulic system and strong heat collection force, and makes the layout of cooling system of airborne equipment more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飞机液压系统及微型蒸发式制冷循环的分布式飞机热管理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飞机液压系统及微型蒸发式制冷循环的分布式飞机热管理系统和方法,属于飞机机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飞机上的机载设备冷却系统的改进。
技术介绍
随着飞机性能的提高,机载机电系统将产生更多的热量,对航空器的热管理技术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一方面,传统飞机液压系统经过液压系统作动元件后升温较大,使用后通常采用的是更换液压油,这种方法工作周期长,对液压油浪费较多;2)另一方面,目前飞机的主要热沉是燃油和冲压空气,但是它们的散热能力几乎趋于饱和。随着机载机电系统热载荷的增加,燃油系统冷却负荷增加严重,将燃油作为冷源来冷却液压系统或航空机载设备,可能导致燃油高温的形成,最终引起热稳定性的问题。而且,燃油冷却多采用集中冷却的形式,热量的收集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飞机液压系统及微型蒸发式制冷循环的分布式飞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油箱、液压泵、节流阀、液压元件、、液压油-空气热交换器、至少一个冷凝器、燃油-液压油换热器、蒙皮换热器、燃油油箱、燃油油泵和电气系统,其中:所述液压元件包括主起落架系统液压元件、机轮刹车系统液压元件、副翼舵机液压元件、平尾舵机液压元件、垂尾舵机液压元件、舱门系统液压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蒙皮换热器包括第一飞机腹部表面蒙皮换热器、机翼表面蒙皮换热器、尾翼表面蒙皮换热器、第二飞机腹部表面蒙皮换热器中的至少一个,液压泵与液压油油箱连接,液压元件连接在液压泵下游,液压油-空气热交换器安装在液压元件的下游,冷凝器被安装在液压油-空气热交换器下游,燃油-液压油换热器安装在第三冷凝器与液压油油箱之间,至少一个局部蒸发液冷循环回路,液压元件通过双冷凝器的环路热管与第一飞机腹部表面蒙皮换热器、机翼表面蒙皮换热器、尾翼表面蒙皮换热器、第二飞机腹部表面蒙皮换热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其中,环路热管蒸发器安装在液压元件上,储液器安装在环路热管蒸发器的液体入口前端,环路热管蒸发器的蒸汽出口与第一蒸汽管的一端相连,第一蒸汽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飞机表面蒙皮内面板的冷凝器和第二蒸汽管相连,第二蒸汽管与第二飞机表面蒙皮外面板的冷凝器相连,第二飞机表面蒙皮外面板的冷凝器与第二液体回流管的一端相连,第二液体回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飞机表面蒙皮内面板的冷凝器和第一液体回流管相连,第一液体回流管出口端与储液器相连。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飞机液压系统及微型蒸发式制冷循环的分布式飞机热管理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蒸发式液冷循环系统的配置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液压系统元件与飞机表面蒙皮换热器连接方式的配置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直接用双冷凝器环路热管将液压作动元件产生的热量转移到飞机机翼蒙皮加以耗散,在尽可能节能的情况下充分对液压油进行散热,有助于提升液压系统的性能,减小能量浪费。本专利技术利用液压循环下游低压液压油,经冲压空气降温后,作为热沉对机载设备冷却,可以防止燃油高温的形成、减少燃油压降、减少零部件数量和降低飞机性能代偿损失,控制飞机质量和成本;本专利技术装置采用三个以液压油为热沉的局部蒸发式液冷循环对局部机载设备冷却,充分利用的液压系统分布范围广,热量收集能力强的优势,使机载设备冷却系统布局更灵活方便。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飞机上的机载设备冷却系统和方法,具体是充分利用飞机表面蒙皮换热器和冲压空气降低液压循环下游液压油的温度,利用液压循环下游低温低压的液压油作为热沉,采用三个以液压油为热沉的局部蒸发式液冷循环对局部机载设备冷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针对当前飞机存在的热沉不足、换热集中、布局复杂的问题,使用双冷凝器的环路热管(LHP)将液压作动元件如起落架等产生的热量直接转移到飞机蒙皮加以耗散,增加了有效的散热方式,避免液压油过度升温。并且利用液压循环下游低压液压油,经冲压空气降温后,采用三个局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与局部液冷循环耦合对机载设备冷却,充分利用的液压系统分布范围广,热量收集能力强的优势,可以防止燃油高温的形成、减少燃油压降、减少零部件数量和降低飞机性能代偿损失,控制飞机质量和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飞机液压系统及微型蒸发式制冷循环的分布式飞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如图1示意,飞机液压系统工作状态下,液压油经液压泵(102)由液压油油箱(101)泵出,泵出口温度约50~60℃,经过作动元件(104、105、106、107、108、109、110)放热,产生的热量经两个环路热管传输至飞机蒙皮换热器(116、117、118、119)散热。经过液压作动元件(104、105、106、107、108、109、110)后,液压油油温基本保持不变,而后经过液压油-空气热交换器(111)被冲压空气冷却降温,出口温度可达到35℃甚至更低。经过降压降温后的液压油,经过冷凝器A、B、C(112、113、114)升温,带走循环A、B、C的热量,而后经过燃油-液压油换热器(115)与燃油进行换热,之后返回液压油油箱(101)完成循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提供了一种以液压油为热沉的局部微型蒸发式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机载设备换热器(306、307、308);蒸发器(303);压气机(304);多个冷凝器(112、113、114);节流阀(305);如图2所示,所述循环工质PAO经泵(302)泵出,在机载设备换热器(306、307、308)中进行换热,机载设备热量被所述工质吸收,并在蒸发器(303)中与蒸发制冷循环中冷却剂(液氨)进行换热,使所述制冷剂加热蒸发,后经压气机(304)压缩后成为过热蒸汽,至冷凝器A、B、C(112、113、114)与液压油进行换热。所述制冷剂蒸汽经冷凝器A、B、C(112、113、114)定温定压下凝结成饱和液体,并经节流阀(305)降压降温后,流至蒸发器(303)完成冷却剂工质循环。液压油经冷凝器A、B、C(112、113、114)升温,将局部蒸发式液冷循环A、B、C热量带走。经局部液冷循环和蒸发制冷循环,机载设备换热器热量被热沉液压油带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压元件与飞机表面蒙皮散热器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储液器(201);一个蒸发器(202);两个冷凝器(204、206);两个蒸汽管(203、205);两个液体回流管(207、208);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方式中储液器(201)内吸满了工作介质(纯氨),当液压系统作动元件发热量加于蒸发器(202)时,工质蒸发,蒸汽从第一蒸汽管(203)、第二蒸汽管(205)流向蒙皮内面板上的第一冷凝器(204)和飞机表面蒙皮外面板上的第二冷凝器(206),并在那里放出热量冷凝成液体,所述放出的热量被蒙皮内外面板吸收,冷凝后液体工质,在蒸发器内毛细力的作用下经第二液体回流管(207)、第一液体回流管(208)回流到蒸发器(202),在那里继续吸热蒸发,如此循环,完成热的传输。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包括:1.直接用环路热管将液压作动元件产生的热量转移到飞机机翼蒙皮加以耗散,增加了有效的散热方式,在尽可能节能的情况下充分对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飞机液压系统及微型蒸发式制冷循环的分布式飞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油箱(101)、液压泵(102)、节流阀(103)、液压元件、、液压油‑空气热交换器(111)、至少一个冷凝器(112、113、114)、燃油‑液压油换热器(115)、蒙皮换热器、燃油油箱(120)、燃油油泵(121)和电气系统(122),其中:所述液压元件包括主起落架系统液压元件(104)、机轮刹车系统液压元件(105)、副翼舵机液压元件(106)、平尾舵机液压元件(107)、垂尾舵机液压元件(108)、舱门系统液压元件(109)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蒙皮换热器包括第一飞机腹部表面蒙皮换热器(116)、机翼表面蒙皮换热器(117)、尾翼表面蒙皮换热器(118)、第二飞机腹部表面蒙皮换热器(119)中的至少一个,液压泵(102)与液压油油箱(101)连接,液压元件连接在液压泵(102)下游,液压油‑空气热交换器(111)安装在液压元件的下游,至少一个冷凝器(112、113、114)被安装在液压油‑空气热交换器(111)下游,燃油‑液压油换热器(115)安装在至少一个冷凝器中的最末一个与液压油油箱(101)之间,至少一个局部蒸发液冷循环回路,其分别与至少一个冷凝器(112、113、114)对应,每一个局部蒸发液冷循环回路均包括机载设备换热器、循环工质泵(302)、局部蒸发液冷蒸发器(303)、压气机(304)和节流阀(305),其中,冷凝器(112、113、114)的进气端与压气机(304)相连,冷凝器(112、113、114)的出口端与节流阀(305)相连,节流阀(305)的下游端与局部蒸发液冷蒸发器(303)的入口相连,局部蒸发液冷蒸发器(303)的出口与压气机(304)相连,形成一个蒸发制冷循环,液压元件通过双冷凝器的环路热管与蒙皮换热器连接,其中,环路热管蒸发器(202)安装在液压元件上,储液器(201)安装在环路热管蒸发器(202)的液体入口前端,环路热管蒸发器(202)的蒸汽出口与第一蒸汽管(203)的一端相连,第一蒸汽管(203)的另一端与第一飞机表面蒙皮内面板的冷凝器(204)和第二蒸汽管(205)相连,第二蒸汽管(205)与第二飞机表面蒙皮外面板的冷凝器(206)相连,第二飞机表面蒙皮外面板的冷凝器(206)与第二液体回流管(207)的一端相连,第二液体回流管(207)的另一端与第一飞机表面蒙皮内面板的冷凝器(204)和第一液体回流管(208)相连,第一液体回流管(208)出口端与储液器(20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飞机液压系统及微型蒸发式制冷循环的分布式飞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油箱(101)、液压泵(102)、节流阀(103)、液压元件、、液压油-空气热交换器(111)、至少一个冷凝器(112、113、114)、燃油-液压油换热器(115)、蒙皮换热器、燃油油箱(120)、燃油油泵(121)和电气系统(122),其中:所述液压元件包括主起落架系统液压元件(104)、机轮刹车系统液压元件(105)、副翼舵机液压元件(106)、平尾舵机液压元件(107)、垂尾舵机液压元件(108)、舱门系统液压元件(109)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蒙皮换热器包括第一飞机腹部表面蒙皮换热器(116)、机翼表面蒙皮换热器(117)、尾翼表面蒙皮换热器(118)、第二飞机腹部表面蒙皮换热器(119)中的至少一个,液压泵(102)与液压油油箱(101)连接,液压元件连接在液压泵(102)下游,液压油-空气热交换器(111)安装在液压元件的下游,至少一个冷凝器(112、113、114)被安装在液压油-空气热交换器(111)下游,燃油-液压油换热器(115)安装在至少一个冷凝器中的最末一个与液压油油箱(101)之间,至少一个局部蒸发液冷循环回路,其分别与至少一个冷凝器(112、113、114)对应,每一个局部蒸发液冷循环回路均包括机载设备换热器、循环工质泵(302)、局部蒸发液冷蒸发器(303)、压气机(304)和节流阀(305),其中,冷凝器(112、113、114)的进气端与压气机(304)相连,冷凝器(112、113、114)的出口端与节流阀(305)相连,节流阀(305)的下游端与局部蒸发液冷蒸发器(303)的入口相连,局部蒸发液冷蒸发器(303)的出口与压气机(304)相连,形成一个蒸发制冷循环,液压元件通过双冷凝器的环路热管与蒙皮换热器连接,其中,环路热管蒸发器(202)安装在液压元件上,储液器(201)安装在环路热管蒸发器(202)的液体入口前端,环路热管蒸发器(202)的蒸汽出口与第一蒸汽管(203)的一端相连,第一蒸汽管(203)的另一端与第一飞机表面蒙皮内面板的冷凝器(204)和第二蒸汽管(205)相连,第二蒸汽管(205)与第二飞机表面蒙皮外面板的冷凝器(206)相连,第二飞机表面蒙皮外面板的冷凝器(206)与第二液体回流管(207)的一端相连,第二液体回流管(207)的另一端与第一飞机表面蒙皮内面板的冷凝器(204)和第一液体回流管(208)相连,第一液体回流管(208)出口端与储液器(20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飞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空气热交换器(111)用于冲压空气与液压系统循环中的液压油进行热交换,从而对液压油进行冷却,降温后的液压油用于冷却航空机载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飞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冷凝器(112、113、114)利用蒸发式液冷循环与液压油进行热交换,对航空机载设备进行冷却,并将所述循环的热量传输给热沉液压油,由液压油带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飞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压油油箱(101)为浸没式液压油油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泽张翼熊凯韦慧怡毛羽丰李甜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