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架连续转弯焊缝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0505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架空间连续转弯焊缝的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用于转向架侧梁的焊接,包括:在侧梁下盖板和端部立板之间设置圆弧板,且圆弧板的弧度大于90°。将侧梁压紧定位于焊接机器人上,且焊接机器人带动侧梁转动。根据焊接参数将侧梁下盖板、端部立板和圆弧板分别与侧梁立板进行焊接,且当焊接机器人的焊枪移动到圆弧板时,焊接机器人带动侧梁转动,且所述焊枪沿着焊道相应的转动将圆弧板与侧梁立板进行焊接,这样就能够使焊接机器人的焊枪在焊接过程中顺利的从一个焊接平面转化到另一个焊接平面,使用焊接机器人即可自动完成连续空间转弯处的焊缝焊接,无需采用人工补焊的方式,有效的提升了焊接效果,提高了工件产品的质量。

A Weld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inuous Turning Weld of Bogi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elding method and a welding device for the welding seam of the bogie space continuous turning, which is used for the welding of the bogie side beam, including: an arc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ower cover plate of the side beam and the end vertical plate, and the arc of the arc plate is greater than 90 degrees. The side beam is compacted and positioned on the welding robot, and the welding robot drives the side beam to rotate. According to the welding parameters, the lower cover plate, the end vertical plate and the circular arc plate of the side beam are welded with the side beam vertical plate respectively. When the welding torch of the welding robot moves to the circular arc plate, the welding robot drives the side beam to rotate, and the arc plate and the side beam vertical plate are welded along the corresponding rotation of the welding torch, so that the welding torch of the welding robot can be smoothly welded from one side beam vertical plate in the welding process. The welding plane can be transformed to another welding plane. The welding robot can automatically complete the welding of continuous space turning seam without manual repair welding,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welding effect 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workpiece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架连续转弯焊缝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
,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架连续转弯焊缝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转向架是轨道车辆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转架主要用于支撑车体,并保证列车车辆能够安全的运行,主要由构架、驱动装置、悬挂装置、牵引装置等组成,其中,构架主要包括:两个侧梁以及连接在两个侧梁之间的横梁,侧梁中存在着短路径连续空间急转90度弯,转向架焊接的整体性能,对列车车辆的行车安全具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现有的转向架焊接技术中,由于转向架侧梁立板和下盖板连接处以及侧梁立板和端部立板连接处存在的弯,使侧梁的焊缝中存在短路径的连续空间急转90度弯,使用自动化焊接时,由于焊枪与侧梁之间角度的限制,导致连续空间转弯处焊接效果欠佳,因此常采用机器人焊接侧梁该部位相对较长的焊缝和人工焊接短路径空间转弯处及中间部分的方式进行焊接,具体的,如图1所示,机器人焊枪首先在转向架侧梁立板和下盖板连接处的点301位置起弧进行焊接,到达第一拐点304位置时收弧,抬起焊枪,移动到侧梁立板和端部立板连接处的点307位置再次起弧进行焊接,到达第二拐点306位置时收弧,停止焊接,然后,由手工进行点304和点306以及两点中间一段的焊缝焊接,最终完成测量空间连续转弯焊缝的焊接。然而,在上述焊接方式中,由于人工焊接与机器焊接操作水平的差异,且焊接中至少会出现两个起弧和收弧的焊缝接头,易产生如焊缝处及其周围堆积较多的熔化金属,增加后续修磨工作量;焊缝接头处过度受热而产生应力集中,焊接之后的工件的强度下降等问题,而导致焊接效率较低,焊接效果较差,使工件的质量受到影响。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架空间连续转弯焊缝的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以解决现有转向架焊接技术中采用人工焊接和机器焊接结合的方式,由于操作水平的差异并存在多次的起弧和收弧等,而导致焊接效果较差,影响工件质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向架空间连续转弯焊缝的焊接方法,用于转向架侧梁的焊接,包括:在侧梁下盖板和端部立板之间设置圆弧板,且所述圆弧板的弧度大于90°;将所述侧梁压紧定位于焊接机器人上,且所述焊接机器人可带动所述侧梁转动;根据焊接参数将所述侧梁下盖板、所述端部立板和所述圆弧板分别与侧梁立板进行焊接,且当所述焊接机器人的焊枪移动到所述圆弧板时,所述焊接机器人带动所述侧梁转动,且所述焊枪沿着焊道相应的转动将所述圆弧板与所述侧梁立板进行焊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焊接机器人带动所述侧梁转动,且所述焊枪沿着焊道相应的转动将所述圆弧板与所述侧梁立板进行焊接,包括:将所述圆弧板与所述侧梁立板的焊接位置划分为第一焊接区域、第二焊接区域和第三焊接区域;对所述第二焊接区域采用平焊方式进行焊接,对所述第一焊接区域和所述第三焊接区域中其中一个采用上坡焊接,另一个采用采用下坡焊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圆弧板与所述侧梁立板的焊接位置划分为第一焊接区域、第二焊接区域和第三焊接区域,包括:在所述圆弧板与所述侧梁立板的焊接位置上选取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所述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将所述焊接位置划分为第一焊接区域、第二焊接区域和第三焊接区域,且所述第二焊接区域位于所述第一拐点和所述第二拐点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焊接参数将所述侧梁下盖板、所述端部立板和所述圆弧板分别与所述侧梁立板进行焊接,包括:获取所述侧梁下盖板、所述端部立板和所述圆弧板分别与所述侧梁立板之间的焊接位置的坡口深度;根据所述焊接位置的坡口深度获取焊接层数;根据所述焊接层数将所述侧梁下盖板、所述端部立板和所述圆弧板分别与所述侧梁立板进行焊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侧梁压紧定位于焊接机器人上,且所述焊接机器人可带动所述侧梁转动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侧梁的尺寸和焊接位置选取所述焊接机器人,并根据所述侧梁的尺寸和焊接所需的运行空间选取与所述焊接机器人连接的定位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焊接参数将所述侧梁下盖板、所述端部立板和所述圆弧板分别与所述侧梁立板进行焊接,包括:所述焊接机器人焊接时采用斜角式摆动,且在摆动的两个峰点处设置停留时间。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根据所述焊接机器人的寻踪定位功能获取焊缝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所述焊缝的相对位置变化对所述焊接机器人的焊接程序进行实时的修正。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根据所述焊接机器人的电弧传感功能获取焊接过程中焊接变形造成的焊缝相对位置的变化;并根据所述焊缝相对位置的变化对焊接程序进行实时的修正。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焊接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速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焊接装置,包括焊接机器人和与所述焊接机器人的轴相连的焊枪,所述焊接机器人连接有可用于压紧定位转向架侧梁的定位装置,以使所述焊接机器人通过所述定位装置带动所述侧梁转动,且所述焊接机器人的主臂可上下移动,以带动所述焊枪上下移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向架空间连续转弯焊缝的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通过使侧梁下盖板和端部立板之间的圆弧板弧度大于90°,并且根据焊接参数对侧梁下盖板、端部立板和圆弧板分别与侧梁立板进行焊接时,当焊接机器人的焊枪移动到圆弧板时,焊接机器人带动侧梁转动,且焊枪沿着焊道相应的转动将圆弧板与侧梁立板进行焊接,这样就能够使焊接机器人的焊枪在焊接过程中顺利的从一个焊接平面变化到另一个焊接平面,解决了焊接过程中从一个焊接平面变化到另一个焊接平面的顺达性,使用焊接机器人即可自动完成连续空间转弯处的焊缝焊接,无需采用人工补焊的方式进行焊接,有效的避免了由于人工焊接与机器焊接操作水平的差异以及至少两个起弧和收弧的焊缝接头的存在,而导致需增加后续修磨工作量以及工件强度下降等问题,从而提高了焊接的效率,提升了焊接效果,有助于提高工件产品的质量。解决了现有转向架焊接技术中采用人工焊接和机器焊接结合的方式,由于操作水平的差异并存在多次的起弧和收弧等,而导致焊接效果较差,影响工件质量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的一种现有的转向架的侧梁底板、端部立板和侧梁立板间的焊接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向架的侧梁底板、端部立板和侧梁立板间的焊接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向架的侧梁底板、端部立板和侧梁立板间的焊接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焊接机器人的摆动方式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焊接装置。附图标记说明:侧梁立板-10;侧梁下盖板-20;端部立板-30;圆弧板-40;焊接机器人-51;焊枪-52;变位机-53;主动轴531;从动轴532;转轴533;工装装置5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架空间连续转弯焊缝的焊接方法,用于转向架侧梁的焊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侧梁下盖板和端部立板之间设置圆弧板,且所述圆弧板的弧度大于90°;将所述侧梁压紧定位于焊接机器人上,且所述焊接机器人可带动所述侧梁转动;根据焊接参数将所述侧梁下盖板、所述端部立板和所述圆弧板分别与侧梁立板进行焊接,且当所述焊接机器人的焊枪移动到所述圆弧板时,所述焊接机器人带动所述侧梁转动,且所述焊枪沿着焊道相应的转动将所述圆弧板与所述侧梁立板进行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架空间连续转弯焊缝的焊接方法,用于转向架侧梁的焊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侧梁下盖板和端部立板之间设置圆弧板,且所述圆弧板的弧度大于90°;将所述侧梁压紧定位于焊接机器人上,且所述焊接机器人可带动所述侧梁转动;根据焊接参数将所述侧梁下盖板、所述端部立板和所述圆弧板分别与侧梁立板进行焊接,且当所述焊接机器人的焊枪移动到所述圆弧板时,所述焊接机器人带动所述侧梁转动,且所述焊枪沿着焊道相应的转动将所述圆弧板与所述侧梁立板进行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空间连续转弯焊缝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器人带动所述侧梁转动,且所述焊枪沿着焊道相应的转动将所述圆弧板与所述侧梁立板进行焊接,包括:将所述圆弧板与所述侧梁立板的焊接位置划分为第一焊接区域、第二焊接区域和第三焊接区域;对所述第二焊接区域采用平焊方式进行焊接,对所述第一焊接区域和所述第三焊接区域中其中一个采用上坡焊接,另一个采用采用下坡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空间连续转弯焊缝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圆弧板与所述侧梁立板的焊接位置划分为第一焊接区域、第二焊接区域和第三焊接区域,包括:在所述圆弧板与所述侧梁立板的焊接位置上选取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所述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将所述焊接位置划分为第一焊接区域、第二焊接区域和第三焊接区域,且所述第二焊接区域位于所述第一拐点和所述第二拐点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转向架空间连续转弯焊缝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焊接参数将所述侧梁下盖板、所述端部立板和所述圆弧板分别与所述侧梁立板进行焊接,包括:获取所述侧梁下盖板、所述端部立板和所述圆弧板分别与所述侧梁立板之间的焊接位置的坡口深度;根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瑶樊亚斌胡文浩毕越宽柳士强张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