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门下轨自吸装置所属
-本技术涉及金属制品领域,尤其是一种移门下轨自吸装置。技术背景-在现有的技术中,移门的两侧都设置有防撞条结构,使用过程中碰撞墙 体或者门体时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但是由于使用时力度不均,开、 关门时,用力过大则仍然会因为碰撞的原因而破坏到到门体。用力过小则移 门的开启和关闭不顺畅,因此移门两侧设置防撞条,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保护 作用,但是并没有完全妥善解决移门启、闭时准确定位、精确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移门下轨自吸装 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移门下轨自吸装置,主要包括-壳体、支撑片、滑块、液压缓冲器、扭簧、拉簧、调节件、连接片、轮架、 垫片、轮子结构、挡块,所述的壳体为"C=^"形空腔状结构,右侧上部腔 内设置拉簧,下部为腔外,固定有液压缓冲器,左下端的调节件与设置于左 端的扭簧配合连接;滑块、轮架、连接片、垫片、轮子结构配合连接固定于 壳体左侧的"L"形导槽内;支撑片分为左、右,是两块对称的"CT=ff"形 片状结构,其两端与壳体两端通过铆钉固定,构成一个整体。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门下轨自吸装置,主要包括:壳体、支撑片、滑块、液压缓冲器、扭簧、拉簧、调节件、连接片、轮架、垫片、轮子结构、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空腔状结构,右侧上部腔内设置拉簧,下部为腔外,固定有液压缓冲器,左下端的调节件与设置于左端的扭簧配合连接;滑块、轮架、连接片、垫片、轮子结构配合连接固定于壳体左侧的“L”形导槽内;支撑片分为左、右,是两块对称的空腔状结构,其两端与壳体两端通过铆钉固定,构成一个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