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TC防逃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919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3:41
一种ETC防逃费方法,所述防逃费方法应用于ETC系统,所述防逃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激活成功后,车辆状态感应器定时采集车辆信息并上传至后台服务端,车辆定位通讯模块定时给后台服务端发送车辆定位信息;后台服务端经计算获得车辆的行驶速度,同时,结合上一步骤中获取的车辆信息与后台服务端存储的车辆信息对比进行校验判断,如校验判断为两者信息相同,则识别所述车辆为正常车辆;如两者信息不同,则识别所述车辆为可疑逃费车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采集车辆多方面的信息数据,提高了识别和判断的准确性;对车辆信息的识别验证,包括激活验证和行驶过程中的定时验证多个层次,能从根本上杜绝车辆大车小标等逃费行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TC防逃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ETC的车辆信息识别方法,属于智能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ETC防逃费方法。
技术介绍
智能交通,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在这种趋势下,ETC系统得到广泛应用。ETC系统包括后台系统、车道控制器、路侧单元RSU,并设置在ETC车道旁。当车辆通过收费站时,ETC系统和设置在车辆上的车载单元OBU进行信息交互,实现车辆信息的识别,确定该车辆的车型,并从该车辆的账户上扣除该车型相对应的费用,从而实现不停车收费。ETC车道中能够通行的车辆一般分为4类:其中7座以下的为一类,8-19座的为二类,20-39座的为三类,40座以上为四类,一类车型收费最低,四类车型收费最高。随着ETC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货运车辆也将能实现不停车收费,以提高公路通行的效率。大车小标是一种偷逃通行费行为,即将实际办理ETC的车辆,在提交资料时有意改为较小车型,使对应的高速公路计费标准降低,从而达到少交通行费的目的。目前主要的ETC防逃费措施主要为事中审核、事后稽查两种途径。事中审核,是ETC办理人员审核用户提交的车辆资料是否与现场车辆一致,并亲自将车载单元OBU按照业务标准要求安装于办理车辆上。事后稽查,是将用户办理ETC时提供的车辆信息与交警系统的车辆信息作比对,以此来发现车辆是否有大车小标等逃费行为。以上二种方式均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大车小标等逃费问题,原因在于:首先,ETC工作人员存在作弊可能,工作人员如不按业务标准要求安装车载单元OBU,从而使车主可以事后将车载单元OBU移装到其它车辆上,造成大车小标;其次,目前ETC已实现全国联网收费,车辆可在任一联网省份开通ETC业务,但是配套的ETC防逃费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各省ETC发行方只能根据本省系统内的车辆及通行信息判断车辆是否存在大车小标逃费问题。如果一个车辆根本就不在其办理ETC的省份通行,就很难被发现存在大车小标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ETC系统车辆防逃费的行为识别和判断提供了基础。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5488855A)公开了一种“ETC系统中车型识别方法”,利用多普勒雷达装置获取待识别车辆的感应数据,进行车型识别;获取待识别车辆的电子标签内对应的车型信息和待识别车辆的图片;将获取的车型信息与多普勒雷达装置的车型识别结果进行比对,得到车型比对结果;根据所述的车型比对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通过该方法,能够及时的发现电子标签对应的车型信息与车辆不对应的情况,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能够有效避免车辆的偷逃费。再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695402U)公开了一种“ETC车道车辆检测系统”,包括车道主机、位于ETC车道上的固定架、与车道主机电性连接的激光扫描传感器和车牌识别装置,激光扫描传感器和车牌识别装置均固定于固定架上,激光扫描传感器设有第一激光口和第二激光口,第一激光口和第二激光口均面向ETC车道,第一激光口和第二激光口沿ETC车道长度方向布置。本技术通过激光扫描传感器、车牌识别装置和车道控制器重构车辆的三维轮廓,进行精确车型识别,就算大车装了小车的OBU,由于车辆信息与OBU信息不符合,大车将无法通行,防止车辆在ETC车道上的逃费行为,维护高速公路业主的利益,维持交通运输市场的秩序。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5488855A)公开了一种“高效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除了具有ETC卡、栏杆一、栏杆二、RFID读卡器一、RFID读卡器二、摄像头、主控制器、显示屏、数据连接线外,还具有Zigbee子模块、Zigbee主模块、压力传感器一、压力传感器二、地磅称重系统、超声波检测模块一、超声波检测模块二。使用时当装有ETC卡的车辆驶过压力传感器一时,主控制器控制栏杆一升起,放行此车辆进入ETC通道,避免无卡通关;压力传感器二和RFID读卡器二配合进行车辆长度的检测,并通过摄像头进行图像取证,防止大车小标逃费和超重行驶;而超声波检测模块能够防止跟车逃费,适用于所有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上述ETC能实现车辆防逃费作用的方法或系统,大都是利用现有视频识别或遥感技术进行车辆识别,且均需要在现有的ETC收费站安装多个感应、监测设备以及信号线缆铺设,一方面,整体系统和处理过程较为复杂,投资大,施工周期长;另一方面,仅从单个图像或遥感技术上对车辆信息进行识别、验证,准确度较差,也无法实现在线和预先识别进而采取处理措施,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ETC防逃费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ETC防逃费识别和判断,实施过程复杂、准确性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ETC防逃费方法,所述防逃费方法应用于ETC系统,所述ETC系统包括后台服务端以及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单元,所述车载单元集成有车辆状态感应器、车辆定位通讯模块;所述防逃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激活所述车载单元,车辆状态感应器启动并对所述车辆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信息数据通过车辆定位通讯模块传输给后台服务端,后台服务端将接受到的信息数据与后台服务端存储的车辆信息进行对比判断,如相同,则后台服务端向车载单元发送激活指令,完成激活;如不相同,则激活失败;S2、激活成功后,车辆状态感应器定时采集车辆信息并上传至后台服务端,同时,车辆定位通讯模块定时给后台服务端发送车辆定位信息;S3、后台服务端通过接收到的车辆位置信息,经计算获得车辆的行驶速度,同时,结合上一步骤中获取的车辆信息与后台服务端存储的车辆信息对比进行校验判断,如校验判断为两者信息相同,则识别所述车辆为正常车辆;如两者信息不同,则识别所述车辆为可疑逃费车辆。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如上所述的一种ETC防逃费方法,所述车载单元安装在车辆前挡风玻璃处或者当车辆为小型汽车时的后挡风玻璃处。如上所述的一种ETC防逃费方法,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辆牌照、车辆前挡风玻璃倾角、车辆惯性、车辆加速度以及车辆行驶速度。如上所述的一种ETC防逃费方法,所述车辆定位通讯模块为窄带物联网NB-IOT模块或带有GPS的通讯模块。如上所述的一种ETC防逃费方法,所述车辆状态感应器为振动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或惯性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如上所述的一种ETC防逃费方法,步骤S3中,对获取的车辆信息与采集的车辆信息进行多次校验,以判断两者的信息是否相同。如上所述的一种ETC防逃费方法,当多次校验后两者的信息均不相同,且同时通过车辆状态感应器检测到角度≥90度时,则自动锁定所述车载单元及ETC卡。如上所述的一种ETC防逃费方法,校验的次数为连续3次或4次。如上所述的一种ETC防逃费方法,步骤S3中,后台服务端存储的车辆信息为车辆信息数据库。如上所述的一种ETC防逃费方法,步骤S2中,车辆状态感应器、车辆定位通讯模块的采样频率为6~12小时/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防逃费方法,基于现有的ETC系统,在车载单元上集成车辆状态感应器、车辆定位通讯模块,实现车辆挡风玻璃倾角、车辆惯性、车辆加速度以及车辆平均速度等多方面的信息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信息数据传输至后台服务端进行对比识别和判断,同时,本专利技术对车辆信息的识别验证,包括激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ETC防逃费方法,所述防逃费方法应用于ETC系统,所述ETC系统包括后台服务端以及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单元集成有车辆状态感应器、车辆定位通讯模块;所述防逃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激活所述车载单元,车辆状态感应器启动并对所述车辆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信息数据通过车辆定位通讯模块传输给后台服务端,后台服务端将接受到的信息数据与后台服务端存储的车辆信息进行对比判断,如相同,则后台服务端向车载单元发送激活指令,完成激活;如不相同,则激活失败;S2、激活成功后,车辆状态感应器定时采集车辆信息并上传至后台服务端,同时,车辆定位通讯模块定时给后台服务端发送车辆定位信息;S3、后台服务端通过接收到的车辆位置信息,经计算获得车辆的行驶速度,同时,结合上一步骤中获取的车辆信息与后台服务端存储的车辆信息对比进行校验判断,如校验判断为两者信息相同,则识别所述车辆为正常车辆;如两者信息不同,则识别所述车辆为可疑逃费车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TC防逃费方法,所述防逃费方法应用于ETC系统,所述ETC系统包括后台服务端以及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单元集成有车辆状态感应器、车辆定位通讯模块;所述防逃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激活所述车载单元,车辆状态感应器启动并对所述车辆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信息数据通过车辆定位通讯模块传输给后台服务端,后台服务端将接受到的信息数据与后台服务端存储的车辆信息进行对比判断,如相同,则后台服务端向车载单元发送激活指令,完成激活;如不相同,则激活失败;S2、激活成功后,车辆状态感应器定时采集车辆信息并上传至后台服务端,同时,车辆定位通讯模块定时给后台服务端发送车辆定位信息;S3、后台服务端通过接收到的车辆位置信息,经计算获得车辆的行驶速度,同时,结合上一步骤中获取的车辆信息与后台服务端存储的车辆信息对比进行校验判断,如校验判断为两者信息相同,则识别所述车辆为正常车辆;如两者信息不同,则识别所述车辆为可疑逃费车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TC防逃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单元安装在车辆前挡风玻璃处或者当车辆为小型汽车时的后挡风玻璃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TC防逃费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耿辛晋黄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信联支付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