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串联可变刚度摩擦力可调式双向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549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簧串联可变刚度摩擦力可调式双向缓冲器。利用前置弹簧和后置弹簧的串联,配合可调节摩擦力的摩擦块,从而使系统的弹簧总刚度在缓冲开始时先大后小,复进过程中先小后大,双向缓冲过程中都有摩擦块介入耗能,从而更好的降低缓冲力和前冲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单弹簧缓冲器减振效果有限,摩擦阻尼不可调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簧串联可变刚度摩擦力可调式双向缓冲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振动机械惯性激振
,特别是一种弹簧串联可变刚度摩擦力可调式双向缓冲器。
技术介绍
弹簧式缓冲器在枪炮上应用最为广泛。而现有弹簧缓冲器虽结构简单,但身管后坐位移大,后坐力大,且使得身管后坐前冲往复震动时间变长,影响系统的连续射击的精度。为此系统设计者尝试在缓冲器内部增加弹簧和可调压力的摩擦块以增加缓冲器效能。为了解决弹簧缓冲器上述问题,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将恒定摩擦力与弹簧式缓冲器相结合的缓冲装置(ZL201518003333.5)但由于摩擦力不可调控,使得装置的性能和使用范围均受到限制,且随着摩擦片的磨损,装置的缓冲效果也受到影响。同时,在振动研究领域中,也提出了一种变刚度减振装置(邱明,廖振强,王涛,宋杰,肖俊波,李佳圣,李洪强.刚度可变偏重块移动式惯性激振装置,ZL201310681174.4)。但是此减振装置不能实现双向缓冲,减振器无法前冲为下一次缓冲抵消能量降低后坐力。由此设计出一种弹簧串联可变刚度摩擦力可调式双向缓冲器,大大改善了缓冲装置的使用性能和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效果好、可双向缓冲、弹簧工作可靠的弹簧串联可变刚度摩擦力可调式双向缓冲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簧串联可变刚度摩擦力可调式双向缓冲器,包括套筒、销、导引杆、拉杆挡板、前滑板、内预压套筒、外预压套筒、前置弹簧、后滑板、后置弹簧、挡板、外箍、堵头、调节弹簧、摩擦块、拉杆;套筒上开有圆孔、套筒圆柱销孔和方孔;套筒内有导引杆腔、中心圆柱腔和后圆柱腔;圆孔、套筒圆柱销孔和方孔的轴线均与套筒的轴线垂直;套筒圆柱销孔位于圆孔和方孔之间;导引杆腔、中心圆柱腔以及后圆柱腔同轴;中心圆柱腔直径大于导引杆腔直径,且小于后圆柱腔直径;中心圆柱腔在导引杆腔和后圆柱腔之间,中心圆柱腔后端面与套筒轴线垂直;方孔贯穿后圆柱腔,方孔的前端面为方孔端面,方孔端面与套筒轴线垂直;套筒外表面为套筒外圆柱面,套筒外圆柱面与套筒同轴;导引杆上有导引杆圆柱销孔和导引杆内腔;导引杆圆柱销孔的轴线与导引杆的轴线垂直;导引杆内腔轴线与导引杆轴线同轴;导引杆内腔与导引杆公共端面为导引杆后端面,导引杆后端面与导引杆轴线垂直;拉杆挡板上有拉杆挡板圆柱面和拉杆挡板圆孔,拉杆挡板圆柱面的前端面为拉杆挡板第一端面,拉杆挡板圆柱面的后端面为拉杆挡板第二端面,拉杆挡板第一端面和拉杆挡板第二端面均与拉杆挡板圆柱面的轴线垂直,拉杆挡板第一端面和拉杆挡板第二端面之间开有拉杆挡板圆孔,拉杆挡板圆孔与拉杆挡板圆柱面同轴;前滑板上有前滑板圆柱面和前滑板圆孔,前滑板圆柱面的前端面为前滑板第一端面,前滑板圆柱面的后端面为前滑板第二端面,前滑板第一端面和前滑板第二端面均与前滑板圆柱面的轴线垂直;前滑板第一端面和前滑板第二端面之间开有前滑板圆孔,前滑板圆孔与前滑板圆柱面同轴;内预压套筒前端开有中心孔,中心孔后端面为内预压套筒圆柱腔底面,中心孔之后为内预压套筒圆柱腔,中心孔与内预压套筒同轴;内预压套筒外表面上加工有内预压套筒外螺纹,内预压套筒外螺纹与内预压套筒圆柱腔同轴;内预压套筒圆柱腔后端面为内预压套筒底面,内预压套筒圆柱腔与内预压套筒同轴;内预压套筒上有一台阶面作为内预压套筒台阶面,内预压套筒圆柱腔底面、内预压套筒底面以及内预压套筒台阶面均与内预压套筒轴线垂直;外预压套筒上开有同轴的外预压套筒螺纹孔和贯通的外预压套筒底孔,外预压套筒底孔之前为外预压套筒圆柱腔,外预压套筒底孔与外预压套筒圆柱腔同轴;外预压套筒螺纹孔与外预压套筒的公共端面为外预压套筒前端面,外预压套筒螺纹孔与外预压套筒圆柱腔同轴;外预压套筒的底面为外预压套筒底面,外预压套筒圆柱腔与外预压套筒底孔公共端面为外预压套筒圆柱腔底面;外预压套筒前端面、外预压套筒底面以及外预压套筒圆柱腔底面均与外预压套筒的轴线垂直;后滑板上有后滑板圆柱面和后滑板圆孔,后滑板圆柱面的前端面为后滑板第一端面,后滑板圆柱面的后端面为后滑板第二端面;后滑板第一端面和后滑板第二端面均与后滑板圆柱面的轴线垂直;后滑板第一端面和前滑板第二端面之间开有后滑板圆孔,后滑板圆孔与后滑板圆柱面同轴;挡板上有挡板圆柱面和挡板圆孔,挡板圆柱面的前端面为挡板前端面,挡板前端面与挡板轴线垂直,挡板圆孔与挡板同轴;外箍上开有外箍螺旋孔和外箍中心孔,外箍螺旋孔内表面设置有外箍内螺纹,外箍中心孔内表面为外箍内圆柱面,外箍内圆柱面与外箍同轴,外箍螺旋孔为通孔,两个外箍螺旋孔绕外箍的轴线对称分布,外箍螺旋孔轴线与外箍的轴线垂直,外箍中心孔为通孔且与外箍同轴;堵头上有堵头螺纹,堵头螺纹和堵头同轴,堵头下端面为堵头底面;摩擦块上开有摩擦块盲孔,摩擦块盲孔上端面为摩擦块顶面,摩擦块盲孔下底为摩擦块盲孔底面,摩擦块下端面为摩擦块底面,摩擦块顶面与摩擦块底面同轴,摩擦块盲孔底面与摩擦块盲孔的轴线垂直;拉杆上依次有同轴的拉杆凸台和拉杆圆柱,拉杆凸台靠近拉杆后端的面为拉杆细端面,拉杆圆柱靠近拉杆前端的面为拉杆圆柱端面;套筒上圆孔与振动设备连接,导引杆插装于套筒内的导引杆腔,导引杆圆柱销孔与套筒圆柱销孔同轴,销插装于导引杆圆柱销孔与套筒圆柱销孔内;导引杆后端面与前滑板第一端面贴合在一起;外预压套筒螺纹孔旋合在内预压套筒外螺纹上,外预压套筒前端面与内预压套筒台阶面贴合在一起;前滑板圆柱面插装于内预压套筒圆柱腔内,前滑板第一端面与内预压套筒圆柱腔底面贴合在一起;后滑板圆柱面插装于外预压套筒圆柱腔内,后滑板第一端面与内预压套筒底面贴合在一起;拉杆前端插装在中心孔内,拉杆圆柱端面与外预压套筒底面贴合在一起;拉杆挡板圆孔插装于拉杆凸台上,拉杆挡板第二端面与拉杆细端面贴合在一起,拉杆细端面与前滑板第一端面贴合在一起;后置弹簧套装在拉杆上,后置弹簧一端压紧在后滑板第二端面上,另一端压紧在外预压套筒圆柱腔底面上;前置弹簧套装在拉杆上,前置弹簧一端压紧在前滑板第二端面上,另一端压紧在后滑板第一端面上;前置弹簧和后置弹簧都处于被压缩状态,后置弹簧的预压力大于前置弹簧的预压力;挡板圆柱面插装于后圆柱腔内,挡板前端面与中心圆柱腔后端面和外预压套筒底面重合;两个摩擦块对称放置于方孔内,摩擦块顶面与套筒外圆柱面同轴,摩擦块顶面与外箍内圆柱面贴合在一起;摩擦块底面与拉杆圆柱贴合在一起,且同轴;外箍插装于套筒上,外箍内圆柱面与套筒外圆柱面贴合在一起,外箍螺旋孔与摩擦块盲孔同轴;堵头螺纹旋合在外箍内螺纹上,调节弹簧一端压紧在堵头底面上,另一端压紧在摩擦块盲孔底面上。较佳地,导引杆与导引杆腔间隙配合,导引杆与中心孔间隙配合,拉杆挡板圆柱面与导引杆内腔间隙配合,前滑板圆柱面与内预压套筒圆柱腔间隙配合,后滑板圆柱面与外预压套筒圆柱腔间隙配合,内预压套筒和外预压套筒与中心圆柱腔间隙配合。较佳地,销与套筒圆柱销孔和导引杆圆柱销孔过盈配合。拉杆挡板圆孔与拉杆凸台紧密贴合在一起,挡板圆柱面与后圆柱腔紧密贴合在一起。较佳地,拉杆穿过前滑板圆孔和后滑板圆孔,前滑板圆孔和后滑板圆孔的孔径大于拉杆的直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1、利用前置弹簧和后置弹簧的串联,以及结构上能够实现双向缓冲,从而使缓冲装置的弹簧总刚度在缓冲后坐过程中先大后小,在前冲过程中先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弹簧串联可变刚度摩擦力可调式双向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销(2)、导引杆(3)、拉杆挡板(4)、前滑板(5)、内预压套筒(6)、外预压套筒(7)、前置弹簧(8)、后滑板(9)、后置弹簧(10)、挡板(11)、外箍(12)、堵头(13)、调节弹簧(14)、摩擦块(15)、拉杆(16);套筒(1)上开有圆孔(101)、套筒圆柱销孔(102)和方孔(108);套筒内有导引杆腔(103)、中心圆柱腔(104)和后圆柱腔(106);圆孔(101)、套筒圆柱销孔(102)和方孔(108)的轴线均与套筒(1)的轴线垂直;套筒圆柱销孔(102)位于圆孔(101)和方孔(108)之间;导引杆腔(103)、中心圆柱腔(104)以及后圆柱腔(106)同轴;中心圆柱腔(104)直径大于导引杆腔(103)直径,且小于后圆柱腔(106)直径;中心圆柱腔(104)在导引杆腔(103)和后圆柱腔(106)之间,中心圆柱腔后端面(105)与套筒(1)轴线垂直;方孔(108)贯穿后圆柱腔(106),方孔(108)的前端面为方孔端面(107),方孔端面(107)与套筒(1)轴线垂直;套筒(1)外表面为套筒外圆柱面(109),套筒外圆柱面(109)与套筒(1)同轴;导引杆(3)上有导引杆圆柱销孔(301)和导引杆内腔(302);导引杆圆柱销孔(301)的轴线与导引杆(3)的轴线垂直;导引杆内腔(302)轴线与导引杆(3)轴线同轴;导引杆内腔(302)与导引杆(3)公共端面为导引杆后端面(303),导引杆后端面(303)与导引杆(3)轴线垂直;拉杆挡板(4)上有拉杆挡板圆柱面(401)和拉杆挡板圆孔(403),拉杆挡板圆柱面(401)的前端面为拉杆挡板第一端面(404),拉杆挡板圆柱面(401)的后端面为拉杆挡板第二端面(402),拉杆挡板第一端面(404)和拉杆挡板第二端面(402)均与拉杆挡板圆柱面(401)的轴线垂直,拉杆挡板第一端面(404)和拉杆挡板第二端面(402)之间开有拉杆挡板圆孔(403),拉杆挡板圆孔(403)与拉杆挡板圆柱面(401)同轴;前滑板(5)上有前滑板圆柱面(501)和前滑板圆孔(502),前滑板圆柱面(501)的前端面为前滑板第一端面(504),前滑板圆柱面(501)的后端面为前滑板第二端面(503),前滑板第一端面(504)和前滑板第二端面(503)均与前滑板圆柱面(501)的轴线垂直;前滑板第一端面(504)和前滑板第二端面(503)之间开有前滑板圆孔(502),前滑板圆孔(502)与前滑板圆柱面(501)同轴;内预压套筒(6)前端开有中心孔(601),中心孔(601)后端面为内预压套筒圆柱腔底面(602),中心孔(601)之后为内预压套筒圆柱腔(604),中心孔(601)与内预压套筒(6)同轴;内预压套筒(6)外表面上加工有内预压套筒外螺纹(603),内预压套筒外螺纹(603)与内预压套筒圆柱腔(604)同轴;内预压套筒圆柱腔(604)后端面为内预压套筒底面(605),内预压套筒圆柱腔(604)与内预压套筒(6)同轴;内预压套筒(6)上有一台阶面作为内预压套筒台阶面(606),内预压套筒圆柱腔底面(602)、内预压套筒底面(605)以及内预压套筒台阶面(606)均与内预压套筒(6)轴线垂直;外预压套筒(7)上开有同轴的外预压套筒螺纹孔(703)和贯通的外预压套筒底孔(704),外预压套筒底孔(704)之前为外预压套筒圆柱腔(702),外预压套筒底孔(704)与外预压套筒圆柱腔(702)同轴;外预压套筒螺纹孔(703)与外预压套筒(7)的公共端面为外预压套筒前端面(701),外预压套筒螺纹孔(703)与外预压套筒圆柱腔(702)同轴;外预压套筒(7)的底面为外预压套筒底面(705),外预压套筒圆柱腔(702)与外预压套筒底孔(704)公共端面为外预压套筒圆柱腔底面(706);外预压套筒前端面(701)、外预压套筒底面(705)以及外预压套筒圆柱腔底面(706)均与外预压套筒(7)的轴线垂直;后滑板(9)上有后滑板圆柱面(901)和后滑板圆孔(902),后滑板圆柱面(901)的前端面为后滑板第一端面(904),后滑板圆柱面(901)的后端面为后滑板第二端面(903);后滑板第一端面(904)和后滑板第二端面(903)均与后滑板圆柱面(901)的轴线垂直;后滑板第一端面(904)和前滑板第二端面(903)之间开有后滑板圆孔(902),后滑板圆孔(902)与后滑板圆柱面(901)同轴;挡板(11)上有挡板圆柱面(1101)和挡板圆孔(1102),挡板圆柱面(1101)的前端面为挡板前端面(1103),挡板前端面(1103)与挡板(11)轴线垂直,挡板圆孔(1102)与挡板(11)同轴;外箍(12)上开有外箍螺旋孔(120...

【技术特征摘要】
1.弹簧串联可变刚度摩擦力可调式双向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销(2)、导引杆(3)、拉杆挡板(4)、前滑板(5)、内预压套筒(6)、外预压套筒(7)、前置弹簧(8)、后滑板(9)、后置弹簧(10)、挡板(11)、外箍(12)、堵头(13)、调节弹簧(14)、摩擦块(15)、拉杆(16);套筒(1)上开有圆孔(101)、套筒圆柱销孔(102)和方孔(108);套筒内有导引杆腔(103)、中心圆柱腔(104)和后圆柱腔(106);圆孔(101)、套筒圆柱销孔(102)和方孔(108)的轴线均与套筒(1)的轴线垂直;套筒圆柱销孔(102)位于圆孔(101)和方孔(108)之间;导引杆腔(103)、中心圆柱腔(104)以及后圆柱腔(106)同轴;中心圆柱腔(104)直径大于导引杆腔(103)直径,且小于后圆柱腔(106)直径;中心圆柱腔(104)在导引杆腔(103)和后圆柱腔(106)之间,中心圆柱腔后端面(105)与套筒(1)轴线垂直;方孔(108)贯穿后圆柱腔(106),方孔(108)的前端面为方孔端面(107),方孔端面(107)与套筒(1)轴线垂直;套筒(1)外表面为套筒外圆柱面(109),套筒外圆柱面(109)与套筒(1)同轴;导引杆(3)上有导引杆圆柱销孔(301)和导引杆内腔(302);导引杆圆柱销孔(301)的轴线与导引杆(3)的轴线垂直;导引杆内腔(302)轴线与导引杆(3)轴线同轴;导引杆内腔(302)与导引杆(3)公共端面为导引杆后端面(303),导引杆后端面(303)与导引杆(3)轴线垂直;拉杆挡板(4)上有拉杆挡板圆柱面(401)和拉杆挡板圆孔(403),拉杆挡板圆柱面(401)的前端面为拉杆挡板第一端面(404),拉杆挡板圆柱面(401)的后端面为拉杆挡板第二端面(402),拉杆挡板第一端面(404)和拉杆挡板第二端面(402)均与拉杆挡板圆柱面(401)的轴线垂直,拉杆挡板第一端面(404)和拉杆挡板第二端面(402)之间开有拉杆挡板圆孔(403),拉杆挡板圆孔(403)与拉杆挡板圆柱面(401)同轴;前滑板(5)上有前滑板圆柱面(501)和前滑板圆孔(502),前滑板圆柱面(501)的前端面为前滑板第一端面(504),前滑板圆柱面(501)的后端面为前滑板第二端面(503),前滑板第一端面(504)和前滑板第二端面(503)均与前滑板圆柱面(501)的轴线垂直;前滑板第一端面(504)和前滑板第二端面(503)之间开有前滑板圆孔(502),前滑板圆孔(502)与前滑板圆柱面(501)同轴;内预压套筒(6)前端开有中心孔(601),中心孔(601)后端面为内预压套筒圆柱腔底面(602),中心孔(601)之后为内预压套筒圆柱腔(604),中心孔(601)与内预压套筒(6)同轴;内预压套筒(6)外表面上加工有内预压套筒外螺纹(603),内预压套筒外螺纹(603)与内预压套筒圆柱腔(604)同轴;内预压套筒圆柱腔(604)后端面为内预压套筒底面(605),内预压套筒圆柱腔(604)与内预压套筒(6)同轴;内预压套筒(6)上有一台阶面作为内预压套筒台阶面(606),内预压套筒圆柱腔底面(602)、内预压套筒底面(605)以及内预压套筒台阶面(606)均与内预压套筒(6)轴线垂直;外预压套筒(7)上开有同轴的外预压套筒螺纹孔(703)和贯通的外预压套筒底孔(704),外预压套筒底孔(704)之前为外预压套筒圆柱腔(702),外预压套筒底孔(704)与外预压套筒圆柱腔(702)同轴;外预压套筒螺纹孔(703)与外预压套筒(7)的公共端面为外预压套筒前端面(701),外预压套筒螺纹孔(703)与外预压套筒圆柱腔(702)同轴;外预压套筒(7)的底面为外预压套筒底面(705),外预压套筒圆柱腔(702)与外预压套筒底孔(704)公共端面为外预压套筒圆柱腔底面(706);外预压套筒前端面(701)、外预压套筒底面(705)以及外预压套筒圆柱腔底面(706)均与外预压套筒(7)的轴线垂直;后滑板(9)上有后滑板圆柱面(901)和后滑板圆孔(902),后滑板圆柱面(901)的前端面为后滑板第一端面(904),后滑板圆柱面(901)的后端面为后滑板第二端面(903);后滑板第一端面(904)和后滑板第二端面(903)均与后滑板圆柱面(901)的轴线垂直;后滑板第一端面(904)和前滑板第二端面(903)之间开有后滑板圆孔(902),后滑板圆孔(902)与后滑板圆柱面(901)同轴;挡板(11)上有挡板圆柱面(1101)和挡板圆孔(1102),挡板圆柱面(1101)的前端面为挡板前端面(1103),挡板前端面(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明司鹏宋杰印圣廖章俊廖振强肖俊波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